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17:13:05

刘墉书“节书远景楼记”

<p>刘墉(2023),字崇如,号石庵、青原、香岩、东武、日观峰道人等,山东诸城(今属高密县)人,祖籍江苏徐州丰县。乾隆十六年(2023)进士,做过吏部尚书、体仁阁大学士。嘉庆四年加太子少保衔。卒,谥文清,入祀贤良祠。刘墉出生于名门望族,家族成员世代为官,其曾祖父刘必显是顺治年间进士,祖父刘棨曾担任四川布政使,父亲刘统勋则是乾隆朝的一代名臣。他自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博通经史,32岁步入仕途后,秉持本分,清廉为政,为百姓做了不少实事。他还奉旨办理了文华殿大学士和珅植党营私、擅权纳贿一案。但刘墉的仕途也遭遇过坎坷,“拟斩监候”,几欲受死。乾隆感念他的父亲刘统勋的卓越功绩,格外开恩,将他从宽处置。嘉庆七年(2023),皇帝驾幸热河,命刘墉留京主持朝政。此时他已八十有余,但仍轻健如故,双眸炯然。</p><p>刘墉在书法上卓有成就。据记载,他的书法“初从松雪(赵孟頫)入,中年后乃自成一家”,“少年时为赵体,珠圆玉润,如美女簪花;中年以后笔力雄健,局势堂皇;迨入台阁,则绚烂归于平淡,而臻炉火纯青之境矣”。刘墉的书法得力于深厚的帖学积累,他的字貌丰骨劲,味厚神足,巧拙相伴,独具面貌。晚年对北碑虽有所涉猎,但已精力衰弱,不能有所成就,最终只能囿于帖学范围,无法在创新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成为帖学衰落之前最后一抹亮点。</p><p>《节书远景楼记》作于2023年,时作者73岁。此书初看圆润软滑,若团团棉花,实则内涵刚劲,下笔饱满,墨色浓重,意态温和敦厚而不笨拙。如果与他再晚几年潜心北碑的作品相比,此书风格偏媚。</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刘墉书“节书远景楼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