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17:11:38

女书•意象——何世斌纸上作品展即将开展(组图)

<p>展览海报</p><p>艺术家: 何世斌</p><p>策展人: 杨卫</p><p>策展助理:廖智敏</p><p>出品人: 李小山</p><p>艺术总监: 李 松</p><p>展览执行:刘鑫、尹森、李志勇、苏朗、吴国宝</p><p>主办机构: 北京文化发展基金会</p><p>协办机构: 湖南美术出版社、北京798文化创意产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合和文创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一兰美术馆、法中文化艺术交流协会(AECA)</p><p>支持机构:今日美术馆</p><p>展览时间:2023年7月31日—8月4日</p><p>展览地点:圣之空间 (北京798艺术区)</p><p>开幕时间:2023年7月31日(周日)下午3:30</p><p>艺术家何世斌</p><p>何世斌,七十年代生于湖南江永,土生土长的江永“女书”家乡人。曾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学习,书画作品曾参加中韩美术大展、德国、希腊文化交流展,北京故宫(太庙)展等。作品被德国的大学、希腊驻华大使馆等机构收藏。</p><p>现为北京文化发展基金会副秘书长,工作生活在北京。</p><p>2023年9月 中韩美术大展 北京 798艺术中心</p><p>2023年9月 德国 科布伦兹 文化交流</p><p>2023年6月 德国 耶拿 文化交流</p><p>作品被德国耶拿应用技术大学(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s Jena)收藏</p><p>2023年11月 北京 希腊大使馆 文化交流 作品被大使馆收藏</p><p>2023年5月 第四届北京国际书法双年展 北京 故宫(太庙)</p><p>2023年9月 北京“庆祝建国65周年书画展”绘画二等奖</p><p>2023年5月 中华古训书法邀请展 北京 故宫(太庙)</p><p>2023年8月 “女书意象”—何世斌纸上作品展</p><p>北京 圣之空间(798艺术区)</p><p>何世斌作品</p><p>前言</p><p>独特的借鉴与转换——关于何世斌的艺术</p><p>文|杨卫(批评家、策展人)</p><p>当代艺术作为一种当代文化形态,越来越突破自身的边界,朝向两个方向发展:一是取最新的科技手段,来拓展表现的媒介;二是回归于过去的传统,从中寻找创作的资源。前者造就了语言和形式的试验性,后者带来了文化的深度,也增加了当代人的“寻根意识”。正是在这两极的拉锯与刺激作用下,一些古老的文化符号,比如书写的文字等等,被创造性地转换成了新的视觉形象。在这方面深入探索的中国艺术家有不少,其中何世斌就是青出于蓝的一位。</p><p>不过,虽然何世斌是以文字为艺术创作的母语,热衷于将某种书写性引入自己的绘面,但与许多相似倾向的艺术家还是有所区别,不同之处就在于,他的作品并非脱胎于大面积使用的汉字,而是挖掘了一种极为罕见,只是在极小范围流传的“女书”,并以此为创作的源头,去丰富自己的笔端,使其更具陌生化和抽象性,同时,也更有边缘文化的内涵。如果说种什么因,就会结什么果,那么,何世斌从边缘的文化形态中摄取创作资源,也必将会把我们引向一个隐秘的世界,去感受奇幻的视觉之旅。</p><p>何世斌是湖南江永人,他的家乡流传着一种记录当地土话的特殊文字,称之为“女字”,或曰“女书”,是专供妇女之间交流、姊妹妯娌之间吐露私情的文字。这种斜体修长、秀丽清癯的文字,脱胎于方块汉字,自成一个书写体系,与甲骨文近似,带有很强的象征性与纹样性。何世斌尽管不是女书专家,但从小与之接触,尤其受女书研究者的姐姐之影响,耳濡目染,对其也是了如指掌。他后来选择女书作为自己的艺术母语,创造性地加以利用和演绎,使其抽象画创作迥异于其它类型的抽象画,不仅丰富了抽象艺术的语言形态,同时也包含了他对自我主体的发现。</p><p>万山红遍 2023 纸本设色 138cm×69cm</p><p>其实,何世斌回归自我的过程,也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许多辗转和反复。像许多中国当代艺术家一样,何世斌进入艺术创作,一开始也受到了西方艺术的影响。他早期作品就明显带有西方表现主义与抽象艺术的痕迹。可尽管何世斌也是受“他者”影响而进入艺术创作,但寻找自我的命题却始终贯穿其中。这使得他总是一步三回头,在不断尝试新风格的同时,也会不时地回望自己的历史和传统。正是在这种不断地文化回溯中,何世斌遇到了在自己家乡流传的女书,顿时获得启迪,于是,便以此为基础,将女书的字体结构加以抽象和变形,开始了一种全新的绘画探索。</p><p>在何世斌的作品中,女书成为了基本的造型语言,无论是将女书直接作为符号来演绎,还是间接地以此来构图,都脱不开女书的印迹。不过,何世斌在自己的绘画中运用女书,并不是要回到女书的本身,而只是一种造型的借鉴。正如他很强调作品的绘画性,甚至迷恋于笔墨的趣味一样。诸如此类都已经清楚地告诉我们,何世斌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而之所以将女书作为母语,来发展自己的艺术风格,那是要借题发挥,为的是与西方抽象艺术拉开距离,给自己的抽象画探索找到不同的源头,注入自我生成的文化内涵。(2023.7.8于通州)</p><p>何世斌作品</p><p>凤2023纸本设色(Ink and colour on paper) 180cm×97cm</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女书•意象——何世斌纸上作品展即将开展(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