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央美院考了首歌 受阅卷老师青睐考卷长啥样
<p>2023年中央美院校考考题一出,立刻引发外界的轩然大波,但作为中国美术类专业性高校,打破常规才会是正常不过的姿态,“反套路”的出题方式会更大的影响考前美术生更多的关注生活、回归生活,而不是为了应试而进入套路无以自拔。近日央美阅卷结束,而在众多的考卷中,什么样的试卷是受到阅卷老师的另眼相看,我们先看看今年的考题:</p><p>造型基础考题:</p><p>考题内容:</p><p>关于2023年诺贝尔文学奖与鲍勃·迪伦的背景材料</p><p>1.2023年10月13日,瑞典文学院将2023年度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了75岁的美国唱作人、民谣歌手、诗人鲍勃·迪伦(BobDylan,2023年5月24日—)。这是诺贝尔文学奖有史以来第一次颁给一位音乐家。诺贝尔奖评委会给出的颁奖理由是:“他在伟大的美国歌曲传统中开创了新的诗性表达。”此奖项被媒体感叹为“有史以来最意外的诺贝尔文学奖”。2023年12月10日鲍勃·迪伦缺席诺贝尔颁奖典礼,而由美国女歌手、诗人帕蒂·史密斯代为领奖及致获奖感言。</p><p>2.鲍勃·迪伦在高中的时候就组建了自己的乐队。在读大学期间,对民谣产生兴趣。2023年,《滚石》评出史上最伟大的100名唱作人,鲍勃·迪伦位居榜首。作为20世纪美国最重要、最有影响力的民谣歌手,他的作品被广泛认为是当时美国新型的反叛文化的代言。他对一大批同时代的后来的音乐人都产生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p><p>请阅读所给背景信息及鲍勃·迪伦的《Blowing in thewind答案在风中飘荡》歌词节选,绘制一幅你所联想到的能表现该诗歌意境的造型视觉画面。</p><p>《Blowing in the wind答案在风中飘荡》(歌词节选)</p><p>How many roads must a man walk down一个男人要走过多少条路</p><p>Before they call him a man才能被称为一个男人</p><p>How many seas must a white dove sail一只白鸽子要越过多少海水</p><p>Before she sleeps in the sand才能在沙滩上长眠</p><p>How many times must the cannon balls fly炮弹在天上要飞多少次</p><p>Before they’re forever banned才能被永远禁止</p><p>The answer,my friend,is blowing in the wind答案,我的朋友,在风中飘荡</p><p>The answer is blowing in the wind答案在风中飘荡</p><p>注:2023年冷战时期,鲍勃·迪伦创作出《Blowing in thewind》。那些被视为“垮掉的一代”的美国叛逆青年,弹着老吉他,哼唱着这首为反对越战创作的曲子,奔赴全世界各个角落追逐他们的梦想;那是一个思想的年代,不用谈论爱情,只需社会责任感就能成为偶像。32年后,这首歌被选作电影《阿甘正传》的主题曲,与奔跑的阿甘一道成为一种前进精神的象征。这首歌曾入选美国大学教材,并成为鲍勃·迪伦获得2023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奖作品。 </p><p>考题要求:造型表现形式不限,如素描、色彩、综合材料;建议选择你最具优势的造型表达语言。</p><p>设计基础:</p><p>考题内容:</p><p>1.根据所提供附件背景信息,为2023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鲍勃·迪伦设计一款获奖证书;</p><p>2.画面需有效反映出鲍勃·迪伦在音乐和诗歌方面的艺术成就及独特气质。</p><p>考题要求:</p><p>1.将试卷进行横向或纵向幅面的平均分割,使用其中一半的幅面绘制证书设计草图,图草数量不少于两个;另外一半幅面绘制一幅完整的证书设计方案。</p><p>2.证书设计方案需包含图形、文字等视觉元素。画面构图自定,证书文本自拟,字数不限。鼓励方案设计的创造力。 </p><p>3.绘制工具、材料、风格不限。</p><p>继前两年相继推出“棒棒糖”“转基因鱼”考题后,今年又一次让那些指望押题制胜的考生输了个底朝天。杀伤力惊人的这道考题是让考生根据鲍勃·迪伦的一首歌《答案在风中飘荡》,给这位诺贝尔文学奖新晋得主设计一款获奖证书。</p><p>有人徒叹奈何:“以前是画什么告诉你,今年是画什么你说了算。至于评分结果,答案在风中飘荡。”</p><p>也有人拍手点赞:“这才是美院该有的样子。要不每年都考头像,那和咸鱼有什么分别?”</p><p>然而令阅卷老师兴奋的是他们能从八千多份考卷里,遇见了此前从来没有见过的一张最特别的答卷</p><p>这位考生详细地把他的设计思路全部展现出来了</p><p>第一步骤,证书根据不同方案提供了四种材质:荧光PVC材料、非洲黑木、红蓝白条纹软皮和白色软皮;</p><p>第二步骤,给出了四个设计方案,有热抽象风格、立体主义风格、放弃原插画风格实现黑胶唱片,以及后现代风格。“</p><p>他还详细标明用什么样的字体比较能表现鲍勃·迪伦的气质,足见对美术史和设计史的了解和理解。”</p><p>开放性的试题也给了学生开放的机会,能够让学生一展自己所长。</p><p>美院考生也需要关注热点</p><p>从“棒棒糖”“转基因鱼”,到如今“在风中飘荡”的一首歌,这组试题的主要“推手”都是央美设计学院院长宋协伟。在外界看来,它们都可以被笼统归为不走寻常路的“怪题”,可宋协伟认为,其实三道题有着递进关系。在他看来,两年前给每位考生发一颗棒棒糖,要求他们画出含在嘴里品出的味道,还停留在个人体验层面。到第二年推出“转基因鱼”的时候,就开始转向了社会焦点问题。</p><p>连续两年出题都与热门话题有关,有人担忧十七八岁的中学生知识储量未必能应付。宋协伟认为这根本就不能成为理由:“这种焦点问题不是说我是中学生就可以不去了解,它们其实是站在大众角度的热点。”至于今年以诺奖入题,宋协伟解释道,“但凡有一点点余光还能看到文化、艺术存在的人,都不会不关注诺贝尔奖项,尤其去年的文学奖还颁给了一名歌手。”在他看来,中央美院要的就是具有这种眼界的人,“我们要招那些在正常的中学学习之余还能够阅读和体验社会的那一部分学生。”</p><p>阅卷现场,听闻最多的就是“想象力”,不少脑洞大开的作品尤受考官青睐。不过,引导学生关注热点,有人质疑是否会削弱考核造型能力。宋协伟认为,艺术院校必须紧跟时代变化,招收各种不同风格特性和具备问题意识的学生,“这里存在对基本功如何理解的问题。别的学科还是在对造型自身的科学性进行描述,我们更注重的是叙事关系,就是你是否具有逻辑,有思想性,这也是基本功。”</p><p>“怪题”给考前班致命一击</p><p>面对屡屡为大众吐槽的“怪题”,一位不愿具名的阅卷教师认为,以往太过强调规范导致套路迭出,如今“反套路”,起码让择优录取变得更为可行。“歌词是相当意象的,必须融入自己的理解。这也的确导致相当一部分优秀试卷都是抽象的,但是那个抽象不是说无厘头的,绝对是有情绪的。”</p><p>央美设计学院教授金日龙认为,从三年前“棒棒糖”让众人错愕开始,考生和大众已经在慢慢适应了。他透露,今年考卷里,就有人还在画“转基因鱼”。“很显然是那些考前培训班试图追踪我们的出题思路,我们已经掌握了选拔优秀学子的主动权。”央美设计学院教师姚璐也认为,“反套路”给了考前班致命一击,如今的考题已经让考前班教学生背考题的做法再无用武之地。 </p><p>金日龙还提到,以往老家有人托他帮忙给孩子补补基础课,他就直接给安排到考前班。“现在不必有这个阶段了,社会需要动脑子、有创意的人。”不过,他并不认为这一央美模式可以拷贝到国内所有美院,“各家美院定位会有不同。我们希望培养的是引领设计的人,但是技工层面的人才同样紧俏,如果很多创意没有人实现,同样是问题。”</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