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案:梦幻之国
<p>背景介绍:</p><p>游乐园是儿童的欢乐天地,在那里他们可以尽情玩耍,享受乐趣。但各种游乐设施的模型,学生并非一下子能制作出来。本课的主要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及动手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通过看一看、说一说、想一想、做一做,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作欲望,使他们在玩中学,体验设计制作活动的乐趣。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互相探讨,互相学习,这样既发挥了学生的个性,又拉近了学生间的差距,让差生也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通过对废弃物的合理利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p><p>教材分析:</p><p>本课是人教版四年级第7册中第十五课《梦幻之国》,本课教材是学生对废弃物的合理利用、用绘画表现游乐园的绘画工艺课。欣赏作品及作业要求的多元组合,为学生提供了思考、探究的广阔空间,学生可以自主探究,并以多种不同的表现形式表达自己的观点。</p><p>教学目的:</p><p>1、 知识与技能:通过以废旧材料为主的造型表现活动,引导和指导学生利用各种废材料制作立体的游乐园。初步掌握利用废旧材料制作立体图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审美能力、合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p><p>2、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个人或合作的方式参与活动,让他们充分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并在尝试多种工具材料的过程中,发展美术实践能力。</p><p>3、 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欣赏游乐园图片和学生作品,激发学生对美术造型表现的兴趣。通过集体作业培养学生同他人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p><p>教学重点、难点:</p><p>1、重点:培养学生动手能力。鼓励学生并大胆发表看法,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p><p>2、难点:学生合理巧妙应用废旧材料。</p><p>教法、学法:</p><p>1、教法:根据本课的性质和学生特点,主要采取“问题—指导观察法、操作—</p><p>讲解示范法”。在课堂中,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使每个学生都能参加到动手操作的活动中来。</p><p>2、学法:课前让学生搜集有关游乐园的图片资料。在学生创作时采用小组合作的方法,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p><p>教学过程:</p><p>(一)导入新课</p><p>设计问题:你们喜欢去游乐园玩吗?为什么?让学生把自己在游乐园玩的感受说然后直接出示课题。</p><p>(二)探索发展</p><p>1、欣赏、评述:</p><p>从工艺课的特点看,要引导学生掌握材料的选择、加工方法的尝试和对学生创作灵感的启发。我先引导学生欣赏游乐园中的游乐设施,然后提问:谁能说说你最喜欢玩哪一种游乐设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也引出学生记忆中的游乐设施。接着问:你知道它是由什么形状组成?这一步使学生记忆中的游乐设施再现头脑中,为制作和绘画打下基础。接着我再多媒体演示学生喜欢玩的各种游乐设施结构,这样更形象更直观。</p><p>2、启发、探索:</p><p>我首先引导学生观察我手里拿的教具,提问:是用什么材料做的?是怎么做的?引出利用废旧材料制作游乐设施,既环保又节约,渗透德育教育。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勇于探索、勇于创新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鼓励学生大胆想象。</p><p>3、欣赏、评述:</p><p>先请同学们欣赏小朋友的画,然后评述这些画在色彩上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怎样用绘画表现游乐设施?</p><p>(三)实践活动</p><p>这一环节是学生将自己所学、所想、应用于行动的阶段,要求每个小组可以选择喜欢的表现方法来表现“梦幻之国”。通过集体作业培养学生同他人交流、合作和动手能力,让学生感受美术活动的乐趣。</p><p>(四)评价交流</p><p>作业展评中,鼓励学生自评和互评,并通过争议和讨论,得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同时还构建了学生之间的知识互补。我采用小组协同创造,培养学生合作精神。让学生相互分析、评论他们自已或他人的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p><p>(五)总结拓展</p><p>在展评结束后,我先请同学们说说你在这节课学到了什么,感受到什么?然后要求同学们回家还可以用橡皮泥来做一个游乐园,体会橡皮泥带来的效果。激发学生投入到新的探索中去。</p><p>(六)课后反思:</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