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案:有趣的拓印
<p>教学目标:</p><p>1、寻找、发现、认识生活中美丽有趣的各种纹理。</p><p>2、能运用正确的方法拓印花纹。</p><p>3、能养成认真细心的学习习惯。</p><p>重点难点:</p><p>通过观察触摸感受认识生活中物品的纹理,并体验用不同的方法,多种颜色进行拓印,使</p><p>面的形式、色彩丰富。</p><p>教学准备:</p><p>一块刻有花纹的底版和一张普通的光滑板,各种物品若干,范画</p><p>教学过程:</p><p>第一课时</p><p>一、 游戏导入</p><p>今天老师首先要来变一个魔术,想请一个小朋友与我一起合作。</p><p>(布下一块刻有花纹的底版和一张普通的光滑板)</p><p>请你把手伸到布底下,告诉大家你摸到了什么?</p><p>你认为这里面会是什么花纹呢?</p><p>现在老师用不着看也能把底下的花纹“画”出来,你相信吗?</p><p>(教师示范用蜡笔拓印)</p><p>请你检查一下这个图案是不是跟底下的相同呢?</p><p>这种方法就叫做拓印。</p><p>二、新课教学</p><p>1、摸一摸</p><p>那么另一块板能不能也印出来呢?我们也来试试(教师示范)</p><p>为什么它就印不出来呢?</p><p>动手摸一摸你身边的物品,是不是所有的物品都能够用来拓印呢?</p><p>什么样的东西能拓印?(表面粗糙或有突起的花纹) 老师这里有一些东西,你看看哪些是可以拓印的,哪些不行?(请学生投影仪是分类)</p><p>1、 说一说</p><p>看看你周围的物品,告诉你的同桌,你找到了哪些物品,哪些能够用来拓印。</p><p>(听学生的反馈,大家一起评评他们说得对不对)</p><p>你觉得大自然中会有哪些东西可以用来拓印?(学生举例)</p><p>3、找一找</p><p>今天我们要到校园里去找一找了,把你认为能用来拓印的东西找来,放到自己的袋子里。</p><p>三、课堂总结</p><p>小朋友找到了好多有趣的东西,它们都有各自的纹理,回到家中再看看身边有没有好看且有突起花纹的物品,一同放到你的袋子里,并带好蜡笔。</p><p>第二课时</p><p>一、回顾导入</p><p>上节课我们找了很多有纹理的物品,今天我们就要动手来印了。</p><p>二、拓印</p><p>1、讨论</p><p>你用什么方法把物品上的花纹印下来呢?(学生回答)</p><p>印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呢?</p><p>(教师示范错误的画法,提醒学生应该注意到:少用力,不移动,同一方向涂,选择较深的颜色)</p><p>2、试一试</p><p>试试你能不能印出好看的花纹。</p><p>3、比一比</p><p>比比谁印得最清楚,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印的,注意到了什么?三、组合拓印</p><p>一张叶子印出来的还不算漂亮,我们可以把叶子组合成一张画,再印就更漂亮了。(出示示品)</p><p>四、尝试练习</p><p>尝试通过组合的方法再印一幅美丽的拓印画</p><p>教学反思:</p><p>在整个活动中,孩子们学得轻松,玩得愉快,并创作了一幅又一幅生动,有趣的作品,课堂成为了</p><p>孩子们的乐园.反思这节课,有以下几点让师生共同受益.</p><p>一、“趣”贯穿于教学始终</p><p>“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学生自觉参与学习活动的原动力,特别是对于初入学的一年级新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自觉性尚未形成,只有激活他们的兴趣才能使教学活动有效地进行。在本课活动之初,我首先问学生:“你们看过变魔术吗?喜欢看吗?”引起学生兴趣,再进一步告诉学生:“今天老师要变魔术”,有效的把学生兴趣引入到教师设置的活动中,通过“变魔术”,把学生最初的“感兴趣”提升为“探索秘密的兴趣”,为后面学生自主探索学习打</p><p>下基础。</p><p>在学生带着兴趣去发现了秘密——拓印,就能在活动中不断体验拓印带来的乐趣,体会到成功拓印的喜悦,让学生在趣的引导下,插上想象的翅膀,不断去创造,享受学习的乐趣。</p><p>二、 动手操作成为学生探索学习的主要途径</p><p>三、 “手是意识的伟大培育者,又是智慧的创造者。”动手操作体验是让学生由具体的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必要手段。活动中,我没有用讲的方法去直接告诉学生怎样拓印,而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在操作中自我体验,寻找发现问题,通过交流、体验,找到正确的拓印方法,这样比教师讲更有效。另外在感受实物纹理特征时,也是由学生动手摸,比较后说出来的,让学生直接体验到实物纹理所具有的立体感、浮雕感。</p><p>四、 课后反思:</p><p>本节课学生能通过观察触摸感受认识生活中物品的纹理,并体验用不同的方法,多种色进行拓印,使面的形式、色彩丰富。</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