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17:03:08

九年级美术上册《画“说”空间》第3课时教案

<p>九年级美术上册《画“说”空间》第3课时教案</p><p>总课时 第 07 课时</p><p>年 月 日</p><p>课 题</p><p>第3课 画“说”空间</p><p>共 3 课时 第 3 课时</p><p>教 学</p><p>目 标</p><p>知识与能力目标:认识理解绘画在平面上塑造形体空间,以及引发丰富联想的本质特征。</p><p>方法与过程目标:能够,出表现空间感的両,运用空间元素表现不同的视觉效果。</p><p>情感与态度目标:大胆尝试运用错视原理进行空间创意。</p><p>教学重</p><p>难 点</p><p>物体的体积感以及画面的空间感。</p><p>处理画面的空间感觉</p><p>教法学法</p><p>引导、参与、总结、创作</p><p>教师教学活动设计</p><p>学生学习活动设计</p><p>一、导入</p><p>六个三角形构成的六边形加上一条鱼就变成了一个立方体。还可以改变一次,大家试一试。</p><p>二、赏析</p><p>分析《布朗大学出版部标志》,利用能够相互反转的两个体积框架形成不同视角的构图。</p><p>B(布朗)书(出版)整合在能够相互反转的两个体积框架内。通过对轮廓线的增减、更换,创造更为丰富的体积变化。教师演示画法。</p><p>三、练习</p><p>1、运用简单造型和能够相互反转的两个体积框架构成画面。如:几何形、字母、符号、简化造型等。</p><p>2、欣赏分析福田繁雄的招贴画和《瀑布》等作品。</p><p>福田繁雄的招贴画在一个平面上转换不同的视角,营造了错综复杂的空间效果。</p><p>3、在现实中存在这个三角转折几何体吗?</p><p>归纳:它只限于在平面上实现,它转换视点让我们形成错觉,制造了一个矛盾的空间。《瀑布》正是运用了这个原理使流水上下循环不止。</p><p>四、创意空间</p><p>作业要求:参考教材提供的作品,利用错视进行创意,画出“不可思议”的图形。从不同的视角营造错综复杂的空间效果。对学习活动做出评价和总结。</p><p>学生尝试不同的改画效果</p><p>学生听讲、自强直观感受。</p><p>尝试画法,体会体积组合的不同视觉感受。</p><p>1、学生尝试创作。</p><p>2、欣赏、分析。</p><p>3、发表自己的见解。</p><p>发挥自己的想象进行创作。</p><p>教学反思</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九年级美术上册《画“说”空间》第3课时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