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册美术教案:我设计的桥
<p>一、教材分析:</p><p>(一)综合分析</p><p>苏教版第十一册美术教案(新) 第四课:我设计的桥</p><p>本课教材是前一课《桥》的知识延伸,在学生考察了解家乡风貌,体验家乡人文景观的基础上,用美术表现的方法,为家乡规划、设计未来的桥梁。以家乡小主人的身份,来表现家乡未来的风貌;以桥梁设计师的身份,通过多种材料的运用来设计制作未来的桥梁。</p><p>苏教版第十一册美术教案(新) 第四课:我设计的桥</p><p>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给桥梁设计家以更大的想象空间。桥是艺术和科学的结合体,本课教学中,要提供学生活动的情趣性,以及给予学生表现活动的自主性,让学生大胆设计,巧用材料合作制作。以多元的教学形式,多样性的评价方法,激励学生勇于想象,勇于实践的情感。</p><p>仿生学已成为人们日益重视的科学研究领域。六年级学生对于动物世界已有较深入的认识。教学中,可组织学生通过讨论或辩论的方式进行探究性教学。教学可采用丰富有趣的资料,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p><p>(二)教学目标</p><p>本课教材是“综合•探索”学习领域的教学。在学生对桥梁有基本认识的基础上,以美术课程与科学课程和其他课程的知识技能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创造性和综合性的美术活动。启发他们畅想未来,让他们想一想,未来的桥会是怎样的呢?本课培养学生勇于创造的自豪感和荣誉感,培养科技发展和艺术创造不可或缺的想象力。以多种美术的表现手法来表现学生对桥的独特想象,制作和绘画的能力。</p><p>二、教学过程设计:</p><p>(一)课前准备</p><p>苏教版第十一册美术教案(新) 第四课:我设计的桥</p><p>教具:录像带(反映大都市的现代桥梁)。</p><p>学具:各种废旧材料、沙盘、绘画和创作工具等。</p><p>课时:1课时。</p><p>(二)设计方案</p><p>● 教学导入:</p><p>(1)教师展示前一节《桥》的优秀学生作业。</p><p>(2)评价学生作业,(新)苏教版美术教案并提出如何为未来的家乡进行规划,使家乡更美丽。学生分小组讨论。</p><p>(3)交流各小组的规划和畅想。</p><p>●教学新授:</p><p>(1)教师播放现代大都市的桥梁录象,请学生欣赏。</p><p>(2)教师提出我们能不能一起根据我们的规划和畅想,为家乡设计未来的桥梁。</p><p>(3)各小组讨论,画出桥梁设计稿。通工具等问题,并把问题写在问题板上。</p><p>(4)交流各小组的设计稿。</p><p>●布置作业:</p><p>(1)教师要求各小组根据设计稿和所带材料,分别创作桥梁模型。</p><p>(2)各小组学生合作按设计稿巧用材料,制作桥梁模型。</p><p>制作一:</p><p>利用废可乐罐、纸板、丝线、筷子等制作斜拉式桥梁。</p><p>制作二:</p><p>利用废纸盒进行切(新)苏教版美术教案割组合制作廊桥、公路铁路二用桥等。</p><p>制作三:</p><p>利用废泡沫、筷子等切割组合,制作多种艺术造型的桥梁。</p><p>●作业展示评价:</p><p>(1)各小组为自己制作的桥题名。</p><p>(2)各小组分头参观交流。</p><p>(3)投票选举“创意奖”、“技术奖”。</p><p>(4)授予“荣誉设计师”称号。</p><p>三、学习评价建议:</p><p>●是否有独创性的设计构想;</p><p>●是否积极参与合作;</p><p>●是否能够较清楚地说明自己的创意;</p><p>●是否能够巧用材料,完成制作;</p><p>●是否能热情地表达爱家乡的情感。</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