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17:00:58

一年级上册《会动的小纸人》教案

<p>一年级上册《会动的小纸人》教案</p><p>课时:2课时</p><p>学习领域:设计*应用</p><p>教材简析:会动的小纸人之所以会动,是因为它的身子是用纸弹簧做的,课前学生告诉我,他们在幼儿园时学过制作纸弹簧但那是上下一样粗的纸弹簧。本课要学的是上大下小的纸弹簧。</p><p>教学目标:1、通过制作会动的小纸人,培养学生设计意识和动手的能力。</p><p>2、利用小纸人来表演节目的游戏,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并强化他们与人交流合作的井绳。</p><p>教学重点:通过不同的渠道探究会动的小纸人的特点及制作方法。</p><p>教学难点:探究纸弹簧的制作方法。</p><p>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一些短小精悍的、适合于表演的、孩子们熟悉的小故事、各种形象的小纸人。</p><p>(2)教师提前为学生准备一头宽、一头窄的纸条1-2对。</p><p>(3)学生准备彩色笔、纸、剪刀、胶水等物品。</p><p>教学活动过程:</p><p>第一节</p><p>一、引导阶段:</p><p>1、教师出示小纸人范作、并用它们同学生合作表演一个节目。</p><p>这个小纸人为什么会动?哪一部分会动?它像什么?我们叫它纸弹簧。</p><p>2、探究如何制作纸弹簧:发给每一组一个两头一样大的白色纸弹簧。</p><p>①感受纸弹簧的弹性及活动的特点(摇一摇,捏一捏)</p><p>②同组通过观察或拆开老师发给的纸弹簧,探究纸弹簧的制作方法。</p><p>③自己试着折回去。</p><p>④请折成功的同学到讲台上为大家表演一下。</p><p>3、进一步探究制作小纸人:</p><p>①用老师发给的彩色纸条折一个纸弹簧。</p><p>②对比自己折的纸弹簧与老师发给的白色纸弹簧有什么不同之处</p><p>③为什么制作小纸人的纸弹簧需要一头大一头小?(试着分别摇一摇,看哪一种动的厉害)大头在上动的幅度大还是小头在上动的幅度大?(试着摇一摇找出答案)</p><p>④看老师范作,自己的小纸人还需要做上什么?</p><p>二、发展阶段:</p><p>1、思考并交流:你将要表现的角色的头部有什么特征?你准备如何来表现?</p><p>2、用撕贴、剪贴加添画的方式完成人物头部。</p><p>3、根据自己设计的人物动作剪贴上合适的四肢。(注意比例)</p><p>三、表演阶段:</p><p>同组的同学都制作完毕后,根据自己组小纸人的身份编一个故事,并利用剩下的彩纸设计制作出简单的场景进行表演。</p><p>四、收拾与整理:</p><p>将环境卫生收拾好后,把小纸人按故事情节在窗台上摆放好。</p><p>布置下一节带彩纸等工具。</p><p>第二节</p><p>一、引导阶段:</p><p>上一节课我们用纸弹簧制作出了会动的小纸人。那你知道纸弹簧还可以做成什么造型?</p><p>欣赏纸弹簧造型作品:龙、小猫、小蛇、小鹿等。这些造型用的纸弹簧也都是一头大一头小吗?(不一定)</p><p>二、发展阶段:</p><p>1、做小龙等较长的动物,折纸弹簧时纸条不够长怎么办?(自己小组试折一下,研究一下解决的办法。)</p><p>2、各小组交流一下解决办法,看哪一组的办法最好最简单。</p><p>3、各组商量一下要制作什么,先要制作一个什么样的纸弹簧,再添加些什么?添加的部件可不可以制作成类似纸弹簧的可以动的?</p><p>启发学生想象,通过合作创造出与众不同的作品。</p><p>三、玩一玩:</p><p>将各组制作的作品组合到一起,为各自的角色编上台词,来表演一下。</p><p>四、收拾整理阶段。</p><p>五、课后拓展:</p><p>生活中有哪些地方用到弹簧?可不可以用纸弹簧代替,动手试一下。</p><p>札记:</p><p>对于第二节课来说,裁纸条倒成了难点,很多学生不会裁纸条,耽误了太多时间,影响了制作。在这个问题上还需要进一步探讨解决方法,实在不行,可以加以加一节课专门练习裁各种形状的纸,为以后的制作课打基础。</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一年级上册《会动的小纸人》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