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教案:色彩的明度对比
<p><p>一、 教学目标:</p><p>1、学习色彩的明度对比知识,加深对色彩要素的理解。</p><p>2、掌握色彩的明度的处理方法,并能在绘画中运用,提高学生用色的造型的能力和技巧。</p><p>3、掌握色彩的明度对比知识,培养审美情操,激发学生运用丰富的色彩去创造艺术美和表现生活美。</p><p>二、 教学重难点:</p><p>1、重点:传授色彩的明度对比知识,掌握色彩的明度处理方法,提高学生运用色彩的技巧。</p><p>2、难点:让学生接受色彩的明度对比知识和对色彩明度进行操作,并在绘画实践中运用。从知识到应用是一个较复杂的转换过程。教学中要抓住这个重要环节,用理论来指导实践,从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的理解。</p><p>三、 课时安排:一课时。</p><p>四、 课前准备:</p><p>范画若干幅;</p><p>颜色本身的明度差别;</p><p>色彩明度较强和稍弱的示图;</p><p>同一题材不同明度对比图。</p><p>五、 教学过程:</p><p>1、揭题: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色彩和明度对比的知识。</p><p>2、提问:</p><p>(1) 什么叫明度?</p><p>(2) 你能指出你衣袖上色彩的不同明度吗?</p><p>(3) 为什么我们要学习色彩的明度对比?</p><p>3、明度演示:</p><p>(1) 让学生观察彩色纸条(红色),当我将纸条拉紧时,学生看到纸条上均匀的彩色。颜色没有深浅变化。</p><p>(2) 当我将彩色纸条折成弯形状后,再让学生观察,出现纸条的颜色与前次见到的不一样,让学生指导出同种颜色的深浅变化,并让他们回答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p><p>(3) 让学生上讲台,自己挑选另一种颜色的纸条,按和的操作步骤进行曲演示,并指导该色纸变化的现象。</p><p>(4) 一种固有色由于受光强弱的不同出,现不同的明度变化现象,使色彩产生一种节奏美感。</p><p>4、提问:</p><p>(1) 我们从演示中发现色彩明度变化的现象,在绘画时如何反映?</p><p>(2) 如何使一种颜色出现不同的明度?</p><p>(通过加白提高明度,加黑减弱明度。)</p><p>5、演示色彩明度的变化:</p><p>(1) 先将纸面中间涂上本色,加白调匀后涂在本色左边,再加白调匀后涂在更左边。</p><p>(2) 用一支干净的笔加黑色小许调匀后涂在本色的右边,再加黑少许调匀后涂在更右边。</p><p>6、指导学生进行色彩的明度对比练习。</p><p>7、作业讲评。提倡多练习,并引导学生课外多动手做练习。</p><p>8、全课总结。</p></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