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16:59:38

一年级上册《我做的文具》教案人教版

<p>一年级上册《我做的文具》教案人教版</p><p>课时:2课时</p><p>学习领域:设计*应用</p><p>教材简析:文具是学生最熟悉的朋友,本科就是引导学生利用各种工具尝试使用不同的艺术形式表现文具。在生活与艺术的联系和互动中,获得用艺术的方法美化和表现生活的能力。</p><p>教学目标:</p><p>1、在仔细观察常用文具的基础上,启发学生设计造型新颖、色彩鲜艳的各种常用文具。</p><p>2、引导学生运用橡皮泥表现各种文具的形象,提高学生立体表现能力。</p><p>教学重点:打开学生积极、丰富的创造性思维,引发对文具造型的兴趣。</p><p>教学难点:文具的造型、装饰。</p><p>教学准备:</p><p>1、纸盒、小瓶、橡皮泥、剪刀、双面胶。</p><p>2、师生共同收集各种造型新颖、别致的文具。</p><p>教学活动过程:</p><p>第一节</p><p>一、引导阶段:</p><p>猜谜语:说一说你的一种文具的形状、大小、功能,请大家猜一猜是哪种文具。(目的是引导学生观察并抓住每种文具的特征。)</p><p>看老师制作的文具使用了什么材料?(橡皮泥)</p><p>大家试着用橡皮泥做一枝铅笔,看谁做的像,请他介绍一下用了哪些制作方法。</p><p>出示几种造型、花纹独特的铅笔,引导学生观察,讨论一下用什么方法可以在橡皮泥做的铅笔上装饰上这么好看的花纹,试着做一下。</p><p>通过制作,总结出用橡皮泥进行文具造型的方法是:基本形制作和添加装饰。可用的造型手段有:搓、捏、按等。</p><p>二、再分组合作用橡皮泥制作一下其它的文具,比比哪一组做的最多,造形最新颖独特。</p><p>引导学生搓成不同的线、捏成各种的点和立方体、长方体形象进行组合,如制作铅笔盒时,可制作方形、椭圆形等外形,并可夸张其长短及粗细,并装饰上小花纹,使制作的文具更有新意。</p><p>三、在充分肯定学生大胆、自由的设计基础上,进行相互欣赏和交流,进一步鼓励学生设计出更新颖的学习用品。</p><p>四、收拾与整理:</p><p>?? 要求学生制作前铺一张旧报纸在桌子上,以免把桌子弄脏。制作结束后,要及时收拾剩余的橡皮泥。</p><p>课后拓展:</p><p>课后利用多余的橡皮泥再设计制作几种学习用品。</p><p>布置下一课时带纸盒、纸袋等废旧物品。</p><p>第二课时:</p><p>一、引导阶段:</p><p>欣赏各种不同媒材制作的文具,了解制作文具的材料与手段是多样的。</p><p>以大纸袋做的书包为例分析如何将废旧物品进行适合的改造成为文具。发现基本的制作方法。</p><p>三、指导学生探讨设计与制作文具的具体方法步骤:</p><p>1、讨论用自己带的废旧物品可以制作什么文具,怎样进行改造,提出疑难之处,师生共同解决。</p><p>2、总结出设计制作的方法:</p><p>①观察想象(所带材料的特点)</p><p>②拼摆组合</p><p>③固定装饰(固定一定要结识)</p><p>四、发展阶段:独立或与他人合作用自己所带的材料,通过巧妙的设计,认真的制作,打造出全新款式的文具。</p><p>五、新款文具发布会:</p><p>各组将自己设计的文具以发布会的形式到前面来展示一下。其他同学以讨价还价的形式来对其评价。</p><p>课后拓展:鼓励学生继续观察、思考,利用更多的废旧物品制作出文具。</p><p>札记:在利用废旧物品制作文具时,有的学生提出:做出来的有些文具根本就不能用,这叫变废为宝吗?我告诉孩子们,虽然这样的玩具不能用,但它们很有装饰性,可以装饰我们的生活。同时提出,希望同学们能设计、制作出可以用的文具,真正的变废为宝。</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一年级上册《我做的文具》教案人教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