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16:59:13

《转转儿》教案

<p>《转转儿》教案</p><p>一、教学目标</p><p>教学目标</p><p>教学策略</p><p>1、让儿童学习转转儿的制作方法和玩转转儿的方法,寻找色彩和图形混合的变化。</p><p>寻找色彩和图形混合的变化</p><p>2、体会转转儿中图案、色彩变幻的乐趣。</p><p>体会转转儿中图案、色彩变幻的乐趣</p><p>3、培养儿童动脑想、动手表现的能力和兴趣。</p><p>培养儿童动脑想、动手表现的能力</p><p>二、教学重、难点</p><p>学习转转儿的制作方法和玩转转儿的方法,理解图案与色彩的混合变化。转转儿中间部位的制作方法,如何穿绳。</p><p>三、教学课时:1课时</p><p>四、教学准备</p><p>教师:计算机、实物投影仪、教学课件。</p><p>资源准备:转转儿范作、工字钉、彩色卡纸圆片、圆头粗缝衣针、纽扣、棉线、双面胶、安全剪刀等制作工具材料,示范用纽扣模型和圆形卡纸。</p><p>学生:彩色卡纸圆片、纽扣、棉线、双面胶、安全剪刀、油画棒等工具材料。</p><p>五、课时安排</p><p>第一课时</p><p>教学过程</p><p>一、 学做转转儿(10分钟)</p><p>1. 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个有趣的转转儿玩具,同学们会玩吗?</p><p>今天,老师就教大家来做转转儿。</p><p>2. 做转转儿需要准备的材料有:一张圆形卡纸、两个大纽扣、一根绳子、双面胶。</p><p>3. 制作方法。【教师示范】</p><p>老师已经把其中的一个纽扣贴在了这张圆形卡纸的圆心位置,我们一起来观察纽扣:我们用的纽扣有四个钮洞。【结合示范教具】</p><p>①先找对角的钮洞。【用笔做记号】</p><p>②用工字钉戳通,对角钮洞,针眼戳得大一些。工字钉用完后放回针插。</p><p>③小组同学间互相检查:戳通了吗?戳通的是对角的两个钮洞吗?</p><p>④将圆纸片反过来,可以看到两个针孔。【用笔再做记号】</p><p>这时,把另外一颗纽扣对角的两个钮洞与刚才针戳出来的两个针孔对齐,用双面胶固定。</p><p>⑤用针把绳子从第一个钮洞穿过来,仔细看,慢慢地拽绳子,等短的这一截绳子出来了,再从第二个钮洞穿回去,仍旧把短的一端绳子拽出来,小心地把针拿下来,放回针插。</p><p>⑥绳子两端对齐,拽直,打个结。将圆片纽扣放在绳子中间,转转儿就做好了。</p><p>设计意图:老师一环节一分析的清晰示范,有着非常强烈的直观效果,学生易于接受和理解。</p><p>二、尝试练习</p><p>板块一:学玩转转儿(7分钟)</p><p>玩转转儿的基本功就是学会转、拉和松。</p><p>第一步:转。</p><p>安全提示:老师要提醒小朋友们,在玩的时候不能把转转儿对着人的手或脸,打到的话会比较疼。</p><p>板块二:将圆纸片放在绳子的中间位置。双手食指套在绳环里,拉住绳子两端,左手不动,右手向外甩绳子。你的手指头会有一种被绳子牢牢缠住的感觉,感觉绳子很勒手!这时不能停,不能停哦,停下来可就前功尽弃了。</p><p>第二步:拉——松,这两个动作要一气呵成,要连在一起做。一起跟老师做:拉——松,再</p><p>拉——松,松的时候不能靠得太近,否则绳子会缠到一块儿。</p><p>设计意图:儿童在游戏中能充分展现自己的才能,学会玩转转儿,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p><p>板块三:装饰转转儿(17分钟)</p><p>看老师玩彩色转转儿,体会图案与色彩的变化。用蓝色和黄色装饰的转转儿,转起来会变成绿色。点点花纹装饰的转转儿,转起来会变成线条。</p><p>色彩与图案都是好朋友,当你把手中的转转儿转起来的时候,它们就会融合在了一起,色彩和图案都会发生变化。小朋友们,你打算怎样装饰你的转转儿?</p><p>我们来看看其他小朋友是怎样装饰他的转转儿的。(欣赏学生转转儿作品)</p><p>使用不同的绘画工具,如油画棒、水彩笔、水粉颜料、彩纸剪贴等,可以带来丰富的体验。</p><p>现在,就请同学们用丰富的色彩和图案来装饰你的转转儿。</p><p>板块四:点评作业:让你的转转儿转起来(6分钟)</p><p>1. 谁愿意上来展示一下自己做的转转儿,你是用什么颜色、什么花纹装饰的,同学们猜猜,会变成什么颜色?花纹会有什么变化呢?</p><p>2. 看这位同学手上转起来的转转儿是什么颜色?猜猜看?</p><p>设计意图:寻找色彩和图形混合的变化。让学生体会转转儿中图案、色彩变幻的乐趣。通过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参与美术学习活动的积极性。游戏给学生创造了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引导学生在展示、评价中自己探索。</p><p>四、板书设计</p><p>五、作业设计</p><p>1. 学习制作转转儿的方法,并能独立制作。</p><p>2. 用色彩和图案来装饰自己做的转转儿。</p><p>六、教后反思</p><p>色彩与图形都是好朋友,当你把手中的转转儿转起来的时候,它们就会融合在一起,色彩和图形都会发生变化。让小朋友们猜一猜、试一试,在学习的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体会转转儿中图形、色彩变幻的乐趣,并养成学生爱创造的好习惯。</p><p>在教学过程中,对一年级同学来说,“打结”这个环节是个“难点”,大多数一年级小学生不会打结。于是,我决定在课堂上来教小朋友怎样“打结”。教会学生打结,要比帮助学生打结更有意义,这是一种课堂上的生成,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过程中的实际情况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p><p>学生在制作过程中要注意制作的安全,转转儿中间部位的制作,“如何穿绳”是一个难点。用针来穿当然方便,效果又好又快,但我又很担心一年级学生用针的安全问题。最后,经过反复尝试,再三考虑后,我决定用工字钉先戳孔,然后用圆头的粗针穿绳,事实证明效果很好,也比较安全。</p><p>保管好针和工字钉这些小工具也很重要,我利用橡皮泥柔软易定型的特点做成针托,将针和工字钉都插入橡皮泥,针一定要横的插入橡皮泥针托,这样既方便管理,又安全实用。</p><p>安全提醒:在玩转转儿的时候不能把转转儿对着人的脸或手,打到的话会比较疼。</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转转儿》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