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16:57:58

初中美术《桥》教学设计

<p>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湘版)教材七年级下册第2课</p><p>一、教材分析</p><p>根据教参中对教材分析,结合我校的具体情况,从实际出发来进行教学设计。教参原意“在本课的学习主要是运用立体构成的基本方法进行纸质梁模型的设计与制作”;在具体分析学生情况时,考虑到今年我校七年级的学生,美术基础还比较薄弱。并且,在七年级上册的教学中,使用的是艺术教材。纸质材料的教学,仅上了平面的“艺术档案家”、“脸谱”制作等课,没有进行其他可相对应或铺垫的纸质材料或立体练习,学生对纸的性能不够熟悉,纸质立体制作的能力也会相对薄弱,一纸成型的设计对于他们可能会有较大的困难。因此,使用综合学习的方法,不拘泥于单纯的纸质立体构成,首先通过展开对梁的历史、人文、艺术等方面的探索,激发对梁知识的探索热情、了解梁建筑与生态的密切关系、环保意识、对梁外观的审美意识……再来进行纸质立体造型尝试,可能会达到循序渐进,深入浅出,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要求的效果。</p><p>具体的教材、学生现状分析后,决定扩大教材内容,降低难度,以利于适应不同层次、类型的学生的认识和学习。最后,把教学活动定位为:学习的历史,的种类、认识的起源、作用、外观与基本结构;学习收集资料,总结学习结果;理解梁建筑艺术与环境的和谐美的重要性,建立环保意识;利用纸材进行立体的梁制作。</p><p>二、教学目标</p><p>1.进行梁的实地考察或收集有关梁的资料:</p><p>2.利用纸材制作纸立体梁模型;</p><p>3. 写一篇与梁有关的文章(或故事,资料、考察报告均可);</p><p>4. 尝试制作或绘画出一座有创意的梁模型(可独立完成或自愿组合小组完成)。</p><p>三、课前准备</p><p>学生:1. 查询梁建筑资料或有关梁的历史,故事等等(可从过去学过的课文中、图书馆、网上查找)。</p><p>2. 常规用具、剪刀、胶水等。</p><p>教师:1. 查找梁建筑资料,做一个关于梁的课件。</p><p>2. 纸质梁折叠尝试。</p><p>四、教学过程</p><p>1.教师引入</p><p>——给大家讲一个的故事(战争中,一位工程师炸掉自己亲手设计建筑的心爱的大的故事);</p><p>——唱一首的歌曲(一位学生希望架起彩虹,让老师走遍祖国大地的心愿);</p><p>——引出的功用:架交通,毁阻隔。梁对现代经济、文化交流的作用。</p><p>2. 学生互动与课件演示结合。</p><p>(1)的常识。</p><p>——谈谈你所知道的,包括的故事。熟悉的、见过的、特别的。</p><p>——说一下(中国或世界)梁之最。</p><p>最古老的石拱赵州;</p><p>最多洞的宝带;</p><p>最早的闸浙江绍兴三江闸;</p><p>最早的十字山西晋祠鱼沼飞梁;</p><p>最早的铁索云南水平雾虹;</p><p>最多石狮子的北京卢沟;</p><p>最后的一座五亭扬州瘦西湖五亭;</p><p>最早的一座城市绍兴八字;</p><p>梁最多的地区:江南水乡;</p><p>公路高架“国门第一”北京四元;</p><p>亚洲之最——武汉长江二。</p><p>(以上过程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及说明,或学生收集的资料)</p><p>——大家熟悉的著名梁:赵州、卢沟、南京长江大、美国金门大、悉尼跨海大……结合课本。</p><p>——最早的梁形式:石块、石板、木头、木块。</p><p>——梁的种类与发展:</p><p>用途:公路、铁路、高架、立交……</p><p>材料:竹、木、积木、藤、石,水泥钢筋……</p><p>外观:平、拱、曲、折……</p><p>材料与外观:从简单到复杂再到简练。</p><p>木:独木、木板,浮,木架……</p><p>石:石、石拱……</p><p>铁木结合:铁索……</p><p>综合材料:钢筋水泥……</p><p>——建的一般位置:溪流、沟壑、江、河,湖、海、水面、平地,空中……</p><p>——的延伸:楼梯、天梯、娱乐设施……</p><p>(2)梁的基本结构:</p><p>起支撑作用的部分:桩、墩、拱、梁、架、柱、索;</p><p>交通部分:面;</p><p>安全和装饰部分:护拦;(结合课本)</p><p>(3)折叠简易的纸质梁(教师演示基本方法;学生课堂作业 :运用各种方法,折叠纸质梁)。</p><p>折纸:成型;装饰(也可酌情不演示)。</p><p>(4)想一想:如何设计一座现代梁模型?(参照课本了解现代梁的结构,选择纸质材料或其他材料,在下一课时,设计一座实用、美观、环保的未来梁模型。)</p><p>五、评价</p><p>开一个小型展览会,展示资料,折叠。同学互评。(参照课本评价标准)</p><p>六、课后拓展</p><p>1. 注意观察我们平时所遇到的以及的延伸(可画速写),继续收集梁资料。</p><p>2. 做一纸成型梁卡或画(做)新型现代梁(独立或自由组合小组完成)。</p><p>3. 写一篇的报告(故事、资料均可)。</p><p>4. 展示所有作品(文章)。</p><p>(分班级或做多媒体课件展示〕</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初中美术《桥》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