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美术全册表格式教案(人美版)3
<p> 课 时 计 划</p><p>月 日 周 共( 2 )课时</p><p>课 题泥条头像第(1)课时</p><p>教学目标了解立体雕塑头型的基本常识——基本形与附属形。用瓶子和泥条组合成的头像为基本形,五官和头发为附属形。</p><p>掌握搓泥条,用泥条缠绕瓶子,并采用捏、揉、粘、抹等技法进行像的造型创作。</p><p>感受美术创作的乐趣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想像力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p><p>教学重点学习立体雕塑的基本知识。</p><p>教学难点作品新颖、生动,富有美感。</p><p>教学准备胶泥、彩泥、纸黏土。</p><p>教 学 过 程自主设计</p><p>一、 导入</p><p>师:(出示几幅人物画像)现在,老师给你们看一些作品,这是一些人物的头像,请你们观察它们,看一看你能最先记住那一个头像,并用语言描述它。</p><p>师:除了用画笔表现人物头像以外,还可以用什么方式进行表现?</p><p>生:手工纸、泥、布贴、米粒</p><p>师:还真巧,你们看,我用橡皮泥捏制的头像,好看吗?</p><p>师:那当然,老师费好大劲才做出来的呢?(将泥条头像与自画像作比较)它们之间有什么不同。</p><p>生:用具不同;平面、立体的</p><p>师:立体的物体我们能看到它好多面,就像老师这个用泥做的头像,你们想不想自己也用橡皮泥做一个头像呢?</p><p>板书:泥条头像</p><p>二、授新</p><p>师:什么是泥条呀!动手试一试,研究一下共有几种搓泥条的方法。</p><p>生:发现问题----泥条搓不长,看课件解决(包饺子片断)。</p><p>教 学 过 程自主设计</p><p>师:如何用这些泥条来制作泥条头像呢?同桌之间研究一下,制作一个头像,需要那些工具?用什么方法制作。</p><p>师:不会吧!这么简单,那我可要考考你们,为什么这些泥条头像外形上都不一样,这是怎么回事呀!</p><p>生:瓶子大小不一样</p><p>师:(课件—瓶子)能想象一下把他变成头像的样子吗?</p><p>生:利用瓶子的外形,进行想象。脸型,发型,五官的变化</p><p>师:欣赏这么多有趣的头像,大家一定也想做一个吧!老师给大家5分钟时间,以小组为单位根据瓶子的外形来设计头像。如果你们能在这段时间做出来,老师就变一个魔术给大家看。</p><p>生:学生实践</p><p>三、练习</p><p>四、展评:</p><p>在我们生活中,有许多废旧的物品,只要我们充分的加以利用,经过我们一双巧手装饰过,同样可以成为一件美丽的艺术品,它可以把我们的生活打扮得更漂亮!</p><p>1、说一说你们小组是如何设计的。</p><p>2、评出自己最喜欢的作品,为什么?你想把它放在那儿?</p><p>3、你从他那里学习到了什么经验?</p><p>4、除了用瓶子做头像,还可以用什么做?</p><p>五、总结</p><p>这些美丽的饰物都是在平凡的生活中,现实的景物中通过人的观察想象发现出来的,关键是你有没有会发现美的眼睛,有没有善于思考、想象的头脑,又没有用心去体会,去感受……</p><p>泥条头像</p><p>教 学 反 思</p><p>课 时 计 划</p><p>月 日 周 共( 2 )课时</p><p>课 题泥条头像第(2)课时</p><p>教学目标了解立体雕塑头型的基本常识——基本形与附属形。用瓶子和泥条组合成的头像为基本形,五官和头发为附属形。</p><p>掌握搓泥条,用泥条缠绕瓶子,并采用捏、揉、粘、抹等技法进行像的造型创作。</p><p>感受美术创作的乐趣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想像力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p><p>教学重点学习立体雕塑的基本知识。</p><p>教学难点作品新颖、生动,富有美感。</p><p>教学准备胶泥、彩泥、纸黏土。</p><p>教 学 过 程自主设计</p><p>一、复习,揭示课题。</p><p>1、复习橡皮泥的捏法。</p><p>师问:我们以前学过那些捏橡皮泥的方法?</p><p>生答:揉、捏、压、搓、团、切……</p><p>2、比赛导入:</p><p>师:“我们用搓的方法来进行一个小比赛,比一比在规定时间内谁搓的橡皮泥又长又均匀,好不好啊?”(可选自己喜欢的颜色的橡皮泥去搓)</p><p>同学老师之间互相比较,选出搓的最好的同学进行鼓励。</p><p>3、揭示课题:</p><p>现在我们要用这长长的泥条来做什么呢?出示泥条头像让学生回答。</p><p>(泥条头像)</p><p>二、新授,解决重、难点。</p><p>1、出示电脑课件:泥人对话。</p><p>(甲:“大鼻头,我要去上课,你去吗?”乙:“诶,去哪儿上课啊?”甲:“去和小朋友们一起去上课,你去吗?”)</p><p>师问:“小朋友门欢迎他们吗?”(欢迎)</p><p>教 学 过 程自主设计</p><p>2、那我们再认识几位新朋友,继续课件出示一组泥条头像。</p><p>分析它们的头部特征:</p><p>(1)大鼻头:头部瘦长、鼻头大、……</p><p>(2)大嘴巴:脸形较方、嘴巴大、……</p><p>(3)小胡子:头顶尖、嘴巴扁、还有一缕小胡子、……</p><p>3、师总结:这些泥条头像都各具特征,就像小朋友的长相一样各不相同。所以老师要求同学们在做泥条头像时一定要求新、求异,要做出与众不同的泥条头像作为新朋友来介绍给大家。</p><p>4、出示课件:</p><p>(1)搓泥条图。</p><p>(2)缠绕泥条图。</p><p>(3)分别出示缠绕泥条的三种方法:斜、竖、横。(板式)</p><p>(4)加五官。注意与头部底色的色彩搭配。</p><p>三、实践操作。</p><p>1、学生组内自由结合,或个人制作。</p><p>2、教师巡回指导,及时帮助学生解决问题。</p><p>四、评价展示,综合扩展。</p><p>1、出示课件,师问:“这两位小朋友拿着泥条头像在做什么?”</p><p>2、请同学自己展示、介绍所制作的头像。</p><p>3、提出希望:以后多动手、多动脑,制作出更多更好的小手工作品来。</p><p>泥条头像</p><p>教 学 反 思</p><p>课 时 计 划</p><p>月 日 周 共( 2 )课时</p><p>课 题雄伟的塔第(1)课时</p><p>教学目标1、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塔,不同地区(国家)的塔造型不尽相同,还有各种各样的纪念意义。</p><p>2、学习比较、分析、描述塔的特征,能将自己记忆中的塔或设计的塔画下来,可以进行简单的装饰。</p><p>3、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了解更多塔的知识,认识古今中外的塔,并对自己家乡的塔进行考察,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古迹的意识。</p><p>教学重点把自己见过的塔画下来,或设计一座既漂亮又有新意的塔。</p><p>教学难点根据塔的特点,进行表现或设计。</p><p>教学准备彩色纸、水彩笔、油画棒。</p><p>教 学 过 程自主设计</p><p>一、激情导入</p><p>出示塔的模型。(应县木塔、埃菲尔铁塔、北海白塔)</p><p>提问: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三件珍贵的礼物,谁认识它们?你怎么知道它的名字的?从哪儿看出来的?</p><p>二、 启发入境</p><p>(1)教师提问:在辽阔的祖国大地上,可以看到一种高耸云霄的古代建筑物,你能说出它的名字吗?</p><p>(2)你想知道塔的什么问题?如塔的由来? :《塔的知识》</p><p>(1)塔的作用。</p><p>(2)塔的形状。</p><p>(3)塔的结构。</p><p>(4)塔的材料。</p><p>教师提问:</p><p>(1)说一说你见到的中外不同的塔?</p><p>(2)说一说你的感受?</p><p>《埃菲尔铁塔》</p><p>《仰光大金塔》</p><p>《北京北海公园白塔》</p><p>讲有关塔的故事,(如雷峰塔的故事,自己家乡塔的传说)也可以让学生讲自己知道的关于塔的故事。</p><p>教师:今天让我们一起到我国著名的山西应县木塔去参观一下吧。</p><p>(播放应县木塔的录像或者课件。)</p><p>教师:通过观看你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p><p>指导学生看书对比、分析山西应县木塔、北海的白塔与法国埃菲尔铁塔三者的不同。</p><p>教 学 过 程自主设计</p><p>从一个塔引发出学生的表现欲望,如雷峰塔已经倒掉了,我们再建一座雷峰塔怎么样?也可以是家乡的塔、学生了解的塔。</p><p>教师:从材料中拿出一张黑卡纸说说自己的想法:我喜欢晚上观塔,我想用黑卡纸做背景,用红色油画棒画灯光照射的塔。你想画什么样的塔呢?</p><p>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塔。</p><p>三、.学生作业、评价</p><p>每人设计一座漂亮有新意的塔。</p><p>展示作业。</p><p>教师评价。</p><p>雄伟的塔</p><p>教 学 反 思</p><p>课 时 计 划</p><p>月 日 周 共( 2 )课时</p><p>课 题雄伟的塔第(2)课时</p><p>教学目标1、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塔,不同地区(国家)的塔造型不尽相同,还有各种各样的纪念意义。</p><p>2、学习比较、分析、描述塔的特征,能将自己记忆中的塔或设计的塔画下来,井可以进行简单的装饰。</p><p>3、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了解更多塔的知识,认识古今中外的塔,并对自己家乡的塔进行考察,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古迹的意识。</p><p>教学重点把自己见过的塔画下来,或设计一座既漂亮又有新意的塔。</p><p>教学难点根据塔的特点,进行表现或设计。</p><p>教学准备彩色纸、水彩笔、油画棒。</p><p>教 学 过 程自主设计</p><p>1.游戏导入新课。</p><p>(1)拼摆游戏:在桌面上有不同形状的图片,请用2分钟的时间摆一摆,看一看哪组能拼摆出塔。</p><p>(2)说一说拼成了什么样的塔。</p><p>(3)教师板书:塔</p><p>(4)在拼摆中圆形、梯形、长方形、半圆形分别做塔的什么部分。</p><p>2.看书。现在我们看一看世界上的名塔,打看书第24、25页。</p><p>(1)书中展示了什么塔的图片?</p><p>(2)分组讨论。请各组商讨后选择讨论问题:</p><p>①三座塔分别建造在什么时间?</p><p>②三座塔各有什么不同?</p><p>③三座塔分别是用什么材料建造的?</p><p>④你看后有什么感受?</p><p>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及时总结,如塔的形状是多种多样的,材料也非常丰富,像应县木塔是最高、最古老樟木结构的纯木塔,没有用一颗钉子。这些塔由于建造的时间、地点、材料及结构不同,给人的感受也不相同。</p><p>(3)请学生回答讨论结果。</p><p>(4)在我们的身边有没有你知道的塔呢?请你介绍给大家。</p><p>教 学 过 程自主设计</p><p>3.分析塔的基本形设计及绘画的表现方法。</p><p>(1)如果你现在就是一个小小的设计师,你准备设计一个什么样的塔?</p><p>(2)先画什么?再画什么?</p><p>(3)怎样让塔更美观?</p><p>(4)可以在什么上画?用什么方法?</p><p>4.布置作业。</p><p>(1)作业:可以设计一座新颖的塔,也可画自己见过的塔。</p><p>(2)要求:画面饱满,设计新疑,可选择喜欢的方法表现。</p><p>(3)教师巡视,给学生提供帮助。</p><p>5.作品交流。</p><p>雄伟的塔</p><p>教 学 反 思</p><p>课 时 计 划</p><p>月 日 周 共( 2 )课时</p><p>课 题会变的线条第(2)课时</p><p>教学目标1、初步感受不同种线条带给人的美感。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p><p>2、能用不同种线条组织一幅画面,表现出一定的美感。</p><p>3、通过对作品的观察、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p><p>4、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p><p>5、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p><p>教学重点初步感受、体验艺术作品中线的美感。</p><p>教学难点如何运用不同种线表现美感。</p><p>教学准备水彩笔等。</p><p>教 学 过 程自主设计</p><p>一、复习——说线</p><p>小朋友们一定见过许多漂亮的花瓶,形状也多种多样,你们能不能用简单的线条把花瓶的外轮廓画下来 。</p><p>提问:谁能到黑板上画出几种不同的线条,并让学生说出这些线条的名字。</p><p>教师:这几种不同的线条,能变出 许许多多有趣的画面。展示几幅优秀学生作品。</p><p>引出课题:会变的线条——花瓶 探究式学习活动——画线</p><p>二、新授</p><p>谁能到黑板上画几条不同的线条?</p><p>说一说这些线条不同的名称。学生观察、感受这些线条变化带来的美感。</p><p>老师也在黑板上画一个花瓶,并用简单的线条进行装饰,让学生比较画前和画后哪一个好看。如果用一种线条去装饰画瓶感受出:单一没有多变的美。然后用比较乱的线条去装饰,引出:有秩序的线条,给人以美感学生实践</p><p>用你喜欢的线条,装饰你的花瓶</p><p>根据学生作业中有疏密排列的作品,引出:疏密排列也能给人以美感。</p><p>创作——再说线</p><p>漂亮的花瓶画好啦,如果再添些花会更好。把学生经常出现的问题在黑板上演示出来( 画得太整齐,没有变化 )为了避免这些毛病,老师特意带来著名画家梵高的《向日葵》。让学生观察花瓶里的花有大、有小、有高、有低、有前、有后。让学生感受错落有致美。{展示学生用线画葵花的几种方法}</p><p>作业评价——学生评 、老师评</p><p>教 学 过 程自主设计</p><p>三、欣赏</p><p>引导学生欣赏课本上毕加索的作品,介绍其创作背景。</p><p>小结:在画面上,线条既要有不同种类的变化,又要有一定的秩序,才能给人以美感。</p><p>引导学生分析课本上的作品。</p><p>提问:作品中是怎样体现出线条不同种类的变化和秩序的?(利用课件加以分析)</p><p>四、学生再次实践创作——教师辅导</p><p>布置作业,教师巡视辅。</p><p>布置课后作业:课后可以用线为自己的妈妈设计一件花衣服。</p><p>会变的线条</p><p>教 学 反 思</p><p>课 时 计 划</p><p>月 日 周 共( 2 )课时</p><p>课 题会变的线条第(1)课时</p><p>教学目标1、初步感受不同种线条带给人的美感。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p><p>2、能用不同种线条组织一幅画面,表现出一定的美感。</p><p>3、通过对作品的观察、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p><p>4、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p><p>5、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p><p>教学重点初步感受、体验艺术作品中线的美感。</p><p>教学难点如何运用不同种线表现美感。</p><p>教学准备水彩笔等。</p><p>教 学 过 程自主设计</p><p>(一)、导入新课:</p><p>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朋友(教师画出一条线),他是同学们非常熟悉的……(教师板书——线条),这位朋友最会跳舞了,有谁能让他把身子扭动起来?(指名板演)这些线条在同学的笔下摆弄出这么优美的舞姿,想不到它有这么多千变万化的姿态,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15、会变的线条(教师板书15、会变的线条)</p><p>(二)、讲授新课:</p><p>1、欣赏</p><p>这些奇特的线条就藏在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出示课件)欣赏生活中的线条:动物身上的线条、艺术作品中的线条、建筑物上的线条,打开课本30页,我们来看看大画家毕加索的作品《坐在柳条椅上的朵拉马尔》,教师介绍其背景。(请你把看到的线条画下来,比一比哪位同学画出的线条最多、最漂亮。</p><p>2、作品展示:请同学把画的线条贴在黑板上的作品展区,并说说你画的线条叫什么线条?</p><p>3、找一找:同学们都观察的很认真,我们一起来找一找,这两个建筑物中用到了哪些线条?</p><p>4、解决问题:我们要用线条画画,那怎样才能把它变化起来呢?看图回</p><p>教 学 过 程自主设计</p><p>答有关问题。</p><p>欣赏学生作品:我们要是用这些会变的线条画画一定很漂亮,我们来看看这里几个同学画的图画,(先欣赏书中的学生作品,再欣赏课件中的学生作品。)</p><p>(三)、学生作业</p><p>这些线条,人们可以用来做许多事,你说一说线条有什么用?(可以装饰我们的生活),刚才同学们看了这么多学生作品,你能画出这么多有变化又很漂亮的线条吗?这节课我请同学们当一回设计师,用会变的线条把各种形状进行装饰。</p><p>(四)、作业展评</p><p>1、学生自评、互评:哪一幅比较突出?为什么?哪一幅需要改进?自己作业和别人比怎么样?然后小组讨论。</p><p>2、优秀学生作品展示。</p><p>(五)、总结、下课</p><p>会变的线条</p><p>教 学 反 思</p><p>课 时 计 划</p><p>月 日 周 共( 2 )课时</p><p>课 题动物乐园第(2)课时</p><p>教学目标1、雕塑动物由基本形体人手,要抓住动物特征,确定动态,用加、减法,采用粘接、切削、刻划等多种手法进行创作。</p><p>2、参考相关资料,结合自己的理解,采用揉、捏、粘、切、刻等技法,临摹或创作泥塑动物形象。</p><p>3、贯彻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保护珍稀动物,关注艺术,增强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动手能力、探究能力。</p><p>教学重点学习圆雕的基本知识基本形体塑造动物形象。</p><p>教学难点作品的完整、牢固、动、新颖。</p><p>教学准备胶泥、彩泥、陶泥、纸黏土、面粉调颜料等。</p><p>教 学 过 程自主设计</p><p>一、启发回忆,揭示课题。</p><p>1.教师启发学生,说说自己最喜爱的动物。</p><p>2.学生说出动物,教师可出示简笔动物。出示课题:动物 乐 园</p><p>二、尝试练习,进行造型。</p><p>1.通过投影欣赏泥塑动物,欣赏书上的学生作品,提高学生的尝试愿望。</p><p>2.教师示范一个动物。例:母鸡下蛋</p><p>步骤:(1)用一团泥搓成鸡蛋形;</p><p>(2)捏出头部和尾部。</p><p>(3)用红色捏出鸡冠、肉垂、耳朵;</p><p>(4)用黑色给它贴上眼睛;</p><p>(5)用各色彩泥给鸡加上翅膀。</p><p>3.鼓励学生大胆练习,塑造动物。</p><p>(1)提醒学生,选择自己熟悉的喜爱的动物来塑造;</p><p>(2)帮助学生回忆,概括动物的形体特征;</p><p>(3)彩泥和橡皮泥的软硬要正好,不要太软;</p><p>(4)有些细小凹进去的地方,可用尺或小刀帮助。</p><p>(5)塑造时注意颜色搭配;</p><p>(6)根据不同程度,鼓励学生自由创造。</p><p>三、作品展示,充分欣赏。</p><p>1.请做完的学生将作品放到投影仪上,让大家欣赏,并给自己的作品编一段小故事。</p><p>教 学 过 程自主设计</p><p>2.集体欣赏、评判,让学生间互相取长补短,增加制作经验。</p><p>3.鼓励学生课后多做练习,充分体验在捏制过程中的乐趣,体会泥的体块感觉。</p><p>动物乐园</p><p>教 学 反 思</p><p>课 时 计 划</p><p>月 日 周 共( 2 )课时</p><p>课 题第十七课:动物乐园第(1)课时</p><p>教学目标1、雕塑动物由基本形体人手,要抓住动物特征,确定动态,用加、减法,采用粘接、切削、刻划等多种手法进行创作。</p><p>2、参考相关资料,结合自己的理解,采用揉、捏、粘、切、刻等技法,临摹或创作泥塑动物形象。</p><p>3、贯彻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保护珍稀动物,关注艺术,增强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动手能力、探究能力。</p><p>教学重点学习圆雕的基本知识基本形体塑造动物形象。</p><p>教学难点作品的完整、牢固、动、新颖。</p><p>教学准备胶泥、彩泥、陶泥、纸黏土、面粉调颜料等。</p><p>教 学 过 程自主设计</p><p>一、 组织教学</p><p>二、 导入新课</p><p>1、老师今天要带你们去一个有动物的地方,你们知道是哪儿吗?恩,那我们就去动物们生活的地方去看看吧。(板书课题,出示课题课件1)</p><p>2、(出示课件2)。可是,小朋友们你们看到了什么景象?(空气污染、河流污染、砍掉的树木、快死的鱼)看到这,你们想替树木、小鸟、鱼对人类说些什么呢?(人类不爱护环境)如果再这样不爱护环境,动物们很快就要没地方住了。那小朋友就从今天做起不乱仍垃圾,要爱护小动物们好不好?恩,你真是一个文明的好孩子。小动物们可喜欢你们了,看,一个个都争着要出来与小朋友们见面呢。</p><p>三、讲授新课</p><p>1、(出示课件3)欣赏野生动物园。</p><p>师:请同学们看仔细了,画面中都有哪些动物,长什么样?指几名学生说出见到的动物,并形容动物的体态特征。</p><p>欣赏天上飞的动物图片,分析动物特征并演示动物画法</p><p>小鸟(课件3——从一侧飞入一只小鸟并定格)</p><p>小鸟有四部分组成:头、身子、尾巴、翅膀。分别概括成圆形、椭圆形、半圆形等。边分析边画出。</p><p>2、欣赏地上跑的动物(板书:地上跑的)</p><p>教 学 过 程自主设计</p><p>3、欣赏水里游的动物(板书:水里游的)</p><p>四、拼图游戏。</p><p>小朋友刚才看得那么认真,那老师现在要来考考你的记忆能力和动手能力。海、陆、空军们,有没信心过关呀?那好,我们来玩个拼图游戏,请上来的同学用这些各种形状的纸片,拼出你知道的动物来。</p><p>1、指4名学生在投影和白纸上拼。</p><p>2、投影展示学生的拼图,奖励纸折青蛙。</p><p>3、展示范作。</p><p>老师这也有几张卡纸拼出来的动物,画面除了拼的动物,还用画笔添画上了小动物生活的环境。一些拼不出来的地方,也可以用添画的方法补充完整。你也想来拼一拼吗?</p><p>五、学生作业</p><p>1、分海——天上飞、陆——地上跑、空——水里游,三小组作长卷作业。</p><p>2、作业形式:可用拼贴的方法,也可用绘画的方法。</p><p>六、展评作业</p><p>采用学生互评教师参与,教师点评学生参与的方式,对学生作业进行评价。</p><p>教:把你们的动物都请到这大的动物园里来。海、陆、空三军都很有实力,表扬拼、画得好的动物。如果给你一个交换空间的机会,你会想把你的动物“移民”到哪个乐园去生活呢?</p><p>动物乐园</p><p>教 学 反 思</p><p>课 时 计 划</p><p>月 日 周 共( 2 )课时</p><p>课 题节日的装饰第(2)课时</p><p>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了解运用美术方法可以将我们的生活装扮得更美。</p><p>2、学习描述节日不同的装饰,谈自己的感受。学习发现身边的装饰,并能从色彩、线条运用等方面有目的地学习。</p><p>3、了解不同地区的文化传统,包容多元文化,欣赏现代、传统的装饰,体验人们热爱生活的情感,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p><p>教学重点认识各地区不同的节日装饰,以及各种类型、形式的装饰方法。描述自己对各种装饰的印象,体验其美感。初步了解节日装饰的色彩、造型特点。</p><p>教学难点学习描绘节日装饰的造型、色彩。</p><p>教学准备彩色笔、彩纸、彩泥等。</p><p>教 学 过 程自主设计</p><p>一.检查用具,安定学生情绪。</p><p>出示多张身着少数民族盛装的载歌载舞的人物图片(彝族、维吾尔族、白族、藏族、满族、蒙古族……)。</p><p>问:你知道他们为什么打扮得这么漂亮、看上去那么高兴吗?</p><p>二.新课教学。</p><p>(1)教师让学生实际操作电脑上教师备好的课件,引导学生从服装、物品、环境、食品方面了解在节日里人们是怎样进行装饰的。</p><p>(2)让学生到网上去查找,教师提供网址。</p><p>(3)展示教师在节日里拍的照片。</p><p>教师:刚才我们一直在关注别人的节日,老师给你们带来了我所经历过的节日的照片。</p><p>1)哈尔滨的冰灯。</p><p>2)王府井文化街的节日装饰景象。</p><p>3)节日中的霓虹。</p><p>3.节日中我们身边有什么变化?</p><p>教师可引导学生从以下节日入手:春节、国庆节、儿童节。</p><p>4.师提要求:画一幅你记忆中的节日。</p><p>教 学 过 程自主设计</p><p>5.学生互评。</p><p>节日的装饰</p><p>教 学 反 思</p><p>课 时 计 划</p><p>月 日 周 共( 2 )课时</p><p>课 题节日的装饰第(1)课时</p><p>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了解运用美术方法可以将我们的生活装扮得更美。</p><p>2、学习描述节日不同的装饰,谈自己的感受。学习发现身边的装饰,并能从色彩、线条运用等方面有目的地学习。</p><p>3、了解不同地区的文化传统,包容多元文化,欣赏现代、传统的装饰,体验人们热爱生活的情感,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p><p>教学重点认识各地区不同的节日装饰,以及各种类型、形式的装饰方法。描述自己对各种装饰的印象,体验其美感。初步了解节日装饰的色彩、造型特点。</p><p>教学难点学习描绘节日装饰的造型、色彩。</p><p>教学准备彩色笔、彩纸、彩泥等。</p><p>教 学 过 程自主设计</p><p>一、欣赏导入:</p><p>1.观看有关节日及民俗的录像。</p><p>2.思考:节日,我们穿什么漂亮的衣服?不同民族有什么不同表现?人们都会进行什么样的庆祝活动?</p><p>3.节日中的气氛都是由美丽的装饰渲染的。揭示课题:节日的装饰</p><p>二、新授:</p><p>节日中最活跃的是人,人是节日中最美的风景线,而服装又使人变的更加美丽,服装的色彩首先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节日中的服饰色彩一定要鲜艳夺目,再陪上其他美丽的装饰就更加烘托出节日的欢乐气氛了。</p><p>学生作画,教师指导。</p><p>1.染人物皮肤。用橙、浅橙、肉橙、粉色等平染裸露的四肢、手、脚和面部。用深色描画五官,有神采、有表情。</p><p>2.描绘服饰。</p><p>引导学生试着用一用深色和浅色。比如黑色可以协调任何色彩,黑色和其他鲜艳色相间,能产生对比,形成斑斓、并有跳跃的视觉效果。纹样色和服饰底色要互不干扰,形成整体效果美感。</p><p>3.涂染背景。</p><p>学生实践,教师指导。</p><p>1.基本形定位,用铅笔轻轻画人物动态。</p><p>要求:人的姿态表现出节日的快乐;服装色彩缤纷;各种装饰艳丽夺目。</p><p>2.描画具象,用铅笔在人物姿态骨式上画出各部分结构:头(五官、发</p><p>教 学 过 程自主设计</p><p>式、头饰);再整体形的局部位置用简单的直线、曲线装饰服装样式;画颈、四肢、手、足。各部分不要求规范和比例。</p><p>3.勾线:用彩色水笔、油画棒,勾画人物的具体形象,细致生动的描写各部位。如:五官表情,头发样式、染黑头发,细致的刻画服饰纹样。</p><p>人物服装组合图:</p><p>4.添加背景:烟火、礼花、彩旗、彩灯以及各种装饰道具。</p><p>三、展评作业:</p><p>1.同桌互评。分别说说自己和对方的不足。</p><p>2.教师选出构图合理,人物动态协调,背景丰富的作业进行表扬讲评。</p><p>3.布置“多彩的节日”展览会,请同学介绍节日民俗。</p><p>4.选画面色彩浓郁的作业进行点评。</p><p>节日的装饰</p><p>教 学 反 思</p><p>课 时 计 划</p><p>月 日 周 共( 2 )课时</p><p>课 题过春节第(1)课时</p><p>教学目标1、了解有关春节的文化、历史,欣赏不同地区的不同习俗,培养学生注意观察生活、热爱生活、体会美好生活的情趣。</p><p>2、尝试着采用多种材料和工具来制作春节的小礼物,表达自己美好的心愿。将记忆中春节的美好场景用绘画的方法表现出来,画面要体现出春节的喜庆。</p><p>3、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品德情操。</p><p>教学重点用不同的材料制作各种小礼物,来表达自己节日愉快的心情和对他人的美好祝愿。</p><p>教学难点绘画要表现出欢乐的场面,画出生动、有趣的画面。工艺制作时各种材料的选择、设计、制作。</p><p>教学准备有关春节的录像、图片。</p><p>教 学 过 程自主设计</p><p>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p><p>在《春节序曲》的乐声中,电子课件(拓展)、(让学生分组交流后回答感受)学生回答完后教师进行小结。</p><p>学生交流自己对我们民族的节日——春节的看法。谈一谈自己过春节的时候的见闻。</p><p>二:欣赏范作,归纳绘画方法和技巧。</p><p>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表现春节的各种艺术作品:绘画、雕塑、剪纸、泥塑、布玩具、农民画等。学生分析他们的制作材料、制作过程</p><p>教师出示范作,小组讨论范作的艺术特色,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教师归纳总结:构图——繁密,色彩——鲜艳,笔触——欢快,造型——生动。</p><p>三:探索实践。</p><p>在学生感受、欣赏、了解各种节日及作品的基础上,自己创作一幅作品,表现节日热闹、欢快的气氛,或是自己在节日里的一件印象最深的事,或是表达一种美好的祝愿,鼓励学生采用诗配画,书法,手工等形式进行尝试,学生选自己喜欢的方式合作完成,教师播放背景音乐并巡回指导。</p><p>四:作业展评。</p><p>让学生自评、互评,教师小结,引导学生从选择的材料、构思、构图及用色等方面进行评价,讨论改进方法,把所有作品贴在一起,构成各民族、各地区(学生个性奔放的节日联想画面)欢庆节日的盛大晚会,留</p><p>教 学 过 程自主设计</p><p>下一份美好的回忆。</p><p>五、教学拓展。</p><p>学生回家后上网查找或通过翻阅课外书籍了解国内外的一些节日,他们分别以怎样的方式来庆祝的?</p><p>过春节</p><p>教 学 反 思</p><p>课 时 计 划</p><p>月 日 周 共( 2 )课时</p><p>课 题过春节第(2)课时</p><p>教学目标1、了解有关春节的文化、历史,欣赏不同地区的不同习俗,培养学生注意观察生活、热爱生活、体会美好生活的情趣。</p><p>2、尝试着采用多种材料和工具来制作春节的小礼物,表达自己美好的心愿。将记忆中春节的美好场景用绘画的方法表现出来,画面要体现出春节的喜庆。</p><p>3、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品德情操。</p><p>教学重点用不同的材料制作各种小礼物,来表达自己节日愉快的心情和对他人的美好祝愿。</p><p>教学难点绘画要表现出欢乐的场面,画出生动、有趣的画面。工艺制作时各种材料的选择、设计、制作。</p><p>教学准备有关春节的录像、图片。</p><p>教 学 过 程自主设计</p><p>一、组织教学。</p><p>二、导入新课。给大家讲讲关于春节的知识。</p><p>三、新授课</p><p>(1)提出问题:</p><p>①你认为春节最令你难忘的、有趣的场面有哪些?</p><p>②你准备怎样去表现它才能表达出节日美好、欢乐、喜庆的场面?</p><p>(2)请个别学生示范。其他学生看书、欣赏其他学生的美术作业。</p><p>(3)学生对示范作业进行评价。</p><p>(4)投影:补充介绍在构图和内容上有新意的作品。</p><p>四、学生作业</p><p>作业要求:(1)可采用多种绘画形式。(2)可以组为单位画一幅长卷。</p><p>五、小结</p><p>组织交流。</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