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16:57:45

会变的花、树、叶

<p>第 课时备课时间2023.4.29授课时间</p><p>教学内容: 第13课 会变的花、树、叶</p><p>教学目标:</p><p>1、了解各种花卉的大致生长情况以及它们的基本外形特征。</p><p>2、尝试比较花卉原始形状与花卉变化形状之间的不同,体会对称式花卉图案和均衡式花卉图案的装饰性形式美。</p><p>3、能够运用点、线、面三元素、用夸张和变形的方法设计花卉图案,采用、简化和添加的方法进行花卉图案的创作设计。</p><p>教学重点:</p><p>先简化花卉的外形,再在外形轮廓的基础上适当添画、完成创作。</p><p>教学难点:</p><p>图案变形的创作过程中注意保持花卉的特征。</p><p>教、学具准备:</p><p>花卉实物、花卉图片、花卉图案图片等</p><p>教学过程:</p><p>感知与体验:</p><p>1、观看图片。</p><p>2、比较两次观看到的树木图片的不同。主要通过以下方式:</p><p>(1)将图一的此树木原形与图二的彼树木图案一一对应。</p><p>(2)看图一的此树木原形与图二的彼树木图案异同之处。</p><p>3、同桌同学互相交流,可围绕以下话题展开:</p><p>(1)图二的彼树木图案保留了图一的此树木原形的哪些方面?</p><p>(2)为什么要如此保留?</p><p>4、教师以一种树木为例,演示图案变形的方法。学生一边观看一边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按大家的建议完成树木图案的创作。</p><p>5、师生互动学习,探究创作表现的方法。</p><p>(1)教师按这一树木的原形设计一个与刚才所画树木图案不同的图案,如果刚才以线造型,那么现在以面造型;如果刚才直线为主,那么现在曲线为主;如果刚才彩色立像,那么现在单色立像。</p><p>(2)师生共同观看、交流几种不同形式、不同效果的图案,比较它们不同态势的形式美。</p><p>(3)注意叶子的不同特点。</p><p>创作与表现:</p><p>1、 同学选择自己喜欢的创作表现形式进行作业练习。</p><p>(1)选择自己喜欢的树木作为创作的原形。</p><p>(2)根据树木原形做简洁的概括性轮廓处理。</p><p>(3)进行树木图案的装饰性艺术处理。包括:点线面的装饰、色彩的装饰等。</p><p>2、教师在同学作业过程中安排一次作业的简评,根据同学的作业情况做适当小结,提醒学生注意突出树木的特点。如挺拔、粗壮、颀长、茂盛等。</p><p>评价与反思:</p><p>1、同学将各自的作业进行交流。各人向同桌介绍自己创作的构想,说说自己的“得意之笔”。</p><p>2、对本单元的图案学习作简单回顾和总结。</p><p>谈谈自己是如何将“点线面”在“会变的花”和“会变的树”上加以应用的。</p><p>练习设计进行花卉图案的创作设计。</p><p>教学反思 </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会变的花、树、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