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美术《下雨啦》教学设计
<p>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美术《下雨啦》教学设计</p><p>一、教学目标</p><p>【知识与技能】用发现的眼睛观察雨的变化,用长短、粗细、疏密等不同的点和线,表达雨中的情景,还有色彩的表达。</p><p>【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雨中的情景,体验角色在雨中的不同心情,表现学生在《下雨啦》中的独特心情和情景。体验不同的观察方法(从局部感知到整体感受),提高观察细节的能力。</p><p>【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画笔对线条、色彩表现《下雨啦》的愉悦心情,通过观察感受雨中的独特美感,享受观察自然、热爱自然的审美状态。</p><p>二、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措施</p><p>教学重点:学习观察的方法,发现不同的雨,用长短、粗细、疏密等不同的点和线,表达雨中的情景,还有色彩的表达。</p><p>教学难点:表现角色动态、雨具在雨中的联系及不同情景故事。</p><p>解决措施:通过观看视频,观察雨的多种形态,利用图片定格下雨的瞬间,引导学生对比、欣赏,找到雨与点、线之间的联系,体验用有方向感的点、线画雨景,带来的不同美感。</p><p>三、教学准备</p><p>教师准备:课件。</p><p>学生准备:水彩笔或油画棒。</p><p>四、教学过程:</p><p>(一)导入新课</p><p>猜谜:“千条线、万条线,落到河里都不见。”(谜底:雨)</p><p>(板书)下雨啦</p><p>(二)探索新知</p><p>看视频,观察下雨的自然现象。边看边想用怎样的线条画看到的雨,老师也可在黑板上示范。</p><p>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下雨时的情景,局部定格,说说你看到了怎样的景象。</p><p>提问:你们看到了怎样的景象?</p><p>有些动物找地方躲雨,有些动物喜欢雨天。湖面上荡起一圈圈涟漪……</p><p>1、雨的模样</p><p>你眼中的雨是什么样子的呢?(请三位学生到黑板上画雨)</p><p>蒙蒙细雨——稀疏的线、软柔的线</p><p>磅礴大雨——粗重的线、密密的线</p><p>雨的方向——随风而动的斜线</p><p>2、雨的色彩</p><p>想一想,女孩子眼里的雨是什么色彩呢?</p><p>你能用什么色彩的雨表达什么样的心情?</p><p>出示绘本插图《七彩下雨天》带着不同的心情和美丽的想象,我们心中的雨也变成七彩的了。</p><p>3、雨的故事</p><p>雨中会有怎样的故事呢?</p><p>人们穿雨衣、打雨伞,马路上的伞就像一朵朵色彩艳丽的小花。</p><p>妈妈们打着伞来接孩子,同学们已经互相照顾撑着伞走在路上。</p><p>小动物们会找个地方躲雨、有的还会把荷叶当伞呢……</p><p>4、动画示范</p><p>动画示范画伞和穿雨衣的人。</p><p>归纳:我们画雨,可以根据季节或是心情选择雨的颜色,表现出雨中的故事。</p><p>5、创作引导</p><p>(1)出示学生作品,引导学生欣赏作品。</p><p>(2)说说自己的创意,想画怎样的雨中故事。</p><p>(三)能力反馈(学生动手实践)</p><p>作业要求:</p><p>用点或线表现出下雨的情景,画一画雨中的故事。</p><p>作业步骤:</p><p>1、先用记号笔勾线画出主体的人物或动物;</p><p>2、画雨,要注意雨和风的方向;</p><p>3、凃主体色,注意露出主体颜色,</p><p>4、添加环境,注意雨景的色彩。教师巡视、帮助学生。</p><p>(四)作业讲评</p><p>组织学生的作品,展开自评、互评。</p><p>1、介绍“我”用了怎样的线条画了怎样的雨,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p><p>2、说一说你喜欢哪一幅作品?为什么?</p><p>本课总结:在今天的课堂中,我们观察了雨的模样、画出了雨的色彩、讲述了雨的故事,表达了独特的心情,让我们期待更多的美发生在《下雨了》……</p><p>(五)拓展</p><p>观察家乡的雨季,体会家乡雨景的独特美感,画画《下雨了》的连续剧。</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