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的节日
<p> 妈妈的节日</p><p>课时:2课时</p><p>学习领域:造型*表现</p><p>教材简析:</p><p>本课要引导学生会议“三八妇女节”或妈妈的生日的情景,用绘画或其他形式、材料进行创作。</p><p>教学目标:</p><p>1.让学生了解妈妈的辛苦与喜好,感受母爱的崇高与伟大。</p><p>2.引导学生通过简单的创意、描绘、制作,在妈妈的节日中为妈妈送上自己的一份心意。</p><p>教学重难点:</p><p>引导学生通过绘画表现出自己的愿望,并敢于在一幅画中使用多种表现方法。</p><p>教学准备:</p><p>教师:录音机、准备一些不同类型的同龄人的作品供学生欣赏。</p><p>学生:在课前了解妈妈的辛苦与喜好,有哪些日子是妈妈的节日,并收集妈妈工作时的照片等。水彩笔、蜡笔、彩色纸、图画本、及时贴、彩色塑料纸、手工纸、剪刀、胶水,橡皮泥。</p><p>教学过程:</p><p>第一课时</p><p>活动一:</p><p>听《天下的妈妈都是一样的》歌曲进教室。</p><p>分小组交流课前了解到的有关“妈妈的辛苦与喜好、妈妈工作时的照片”的资料,感受母爱的崇高与伟大。</p><p>活动二:</p><p>集体交流:“有哪些日子是妈妈的节日?”</p><p>分小组讨论:在妈妈的节日里,自己可以为妈妈送上一份怎样的心意?</p><p>活动三:</p><p>欣赏同龄人的作品,鼓励学生用绘画方式把自己想为妈妈做的一件事表现出来。引导学生注意构图、色彩搭配、材料与形式等。</p><p>活动四:</p><p>以分角色表演的形式将自己组要表现的情景表演出来,同学们讨论这样构图是否合适,再添加哪些道具会更好。</p><p>活动五:</p><p>小组为单位画一幅表现“妈妈的节日”的画,可以用拼贴加画的方法。</p><p>可先让学生将“我在干什么?”或“我送给妈妈过节的礼物”放在显著的位置上,再添加当时的环境(以家为主,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些家具、家用电器等的图片资料)提示学生注意主体与背景间的色彩搭配。</p><p>活动六:</p><p>在充分肯定学生大胆、自由表现的基础上,进行互相欣赏和交流。</p><p>收拾整理。</p><p>第二课时</p><p>活动一:</p><p>向学生展示一幅表现妈妈的画,向学生展现这幅画是怎样“变”成一幅贺卡的。启发学生回忆自己还见过哪种贺卡形式。</p><p>活动二:</p><p>欣赏马蒂斯、夏加尔等艺术家的粘贴作品,体会其画面的构成。</p><p>活动三:</p><p>小组为单位讨论、研究如何为妈妈制作一幅贺卡?用何种形式、哪些材料、表现什么主题及贺卡的打开方式等。</p><p>集体交流:有没有更好的办法?</p><p>活动四:</p><p>分组合作送给妈妈的贺卡。鼓励学生大胆运用各种材料包括废旧物品,并尽量做到色彩搭配和谐。</p><p>活动五:</p><p>欣赏交流,鼓励学生把自己的作品作为礼物送给妈妈。还可以独立的再做一份。</p><p>收拾与整理。</p><p>教学评价:</p><p>1.是否通过绘画表现了自己的愿望。</p><p>2.是否认同自己的作品。</p><p>3.是否敢于在一张画上使用多种表现方法。</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