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16:57:43

2023六年级美术下册教案(人教版)

<p>落实课程计划 体现学讲精神</p><p>优化教学过程 提高教学效率</p><p>集体备课手册</p><p>—— 六下美术</p><p>2023年2月</p><p>写在前面的话</p><p>尊敬的老师:</p><p>您好!</p><p>为贯彻徐教教研【2023】4号文件“学讲计划”精神,积极有效推进我区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我区小学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根据教育局文件,借鉴先进学校经验,结合我区实际,教研室研究决定:从2023年秋季开始,组织全区小学英语、科学、思品、综合实践、音乐、体育、美术、健康、信息技术等学科骨干教师开展电子集体备课。为了使这种具有实效性的方法能够适应并促进小学课堂教学改革,就复备作进一步要求。</p><p>一、关于复备的内容、形式及要求</p><p>复备时应做到以下五个方面:1.标——标记重点环节、重点问题、主要知识点及有比较性、典型性、易错性等内容,以便教学过程中引起注意。2.增——增加自己认为必要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对原教案中过简的环节补充具体说明、注释练习等。3.改——改正原教案中的一些错误,根据实际修改原教案中不适应本班教学的教法、学法。4.删一一删除原教案中自己认为不必要的教学内容及环节。5.调——根据需要调换教学内容及教学环节的呈现形式,调整原教案中过程设计的先后顺序。</p><p>以上备课要求中我们应强调对原教案的“增”、“改”与“调”,淡化“标”与“删”,着重个人复备过程中思考的深度,以避免拿来就用、大面积的“标”下划线。</p><p>二、关于“复备栏”的使用</p><p>复备栏(眉记)中的复备主要包括教学内容的增补、对原教案增删修改的分析说明、预见性意见及对策、对原教案中的教法、学法分析说明等。复备时注意与原教案中的修改标记相对应。复备需高度重视对教学过程及内容的修改、调整与补充。另外,原教案的字里行间空白之处都可以作为复备的空间,不必拘泥于形式的要求。</p><p>三、关于“教后笔记”的撰写</p><p>学期教后笔记次数不少于总课数的三分之一。教后笔记既要写出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的总结、教学信息的反馈,更要体现对教法、学法等理性的分析。</p><p>四、关于对“复备”的培训、督查与监控。</p><p>教研室将举行专门的培训强化复备意识,指导复备实践。同时加大督查与监控力度,不定期随机抽查执行情况,一查一小结,一查一通报。</p><p>复备是课前准备的过程,也是教师提高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总结教学经验的过程。同时,也是教师把可能的教学能力转化为现实的教学能力的过程。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全体小学教师需进一步做好课时备课,共同学习、共同进步,最大限度地发挥《集体备课手册》的功效。</p><p>老师们,一个学生对我们来说是几十分之一,但是对每个家庭却是100%。为了每个孩子的成长,为了每个家庭的幸福,让我们携手并肩,共同行走在铜山教育的改革之路上!</p><p>铜山区教育局教研室</p><p>二0一四年八月</p><p>教学内容</p><p>第一课 明与暗课时2</p><p>教学目标1.让学生初步了解物体的明暗产生原因与规律。学生能运用简单明暗表现方法去观察、分析、描绘物体的立体感觉。</p><p>2. 通过观察、分析、比较,使学生了解规律,通过练习初步掌握简单的明暗表现方法技巧。</p><p>3.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现象能力与兴趣,感受明暗调子的美感。</p><p>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和比较物体在光照射下的明暗变化的原理和规律。</p><p>教学难点初步学会运用明暗法来表现出物体的立体感。</p><p>教学准备教具:球体、六面体等膏模型,聚光灯,多媒体课件,范画 ,绘画工具材料。</p><p>学具:素描纸,2B4B6B铅笔(或B3B5B铅笔),橡皮等绘画用品。</p><p>教学 过 程复备</p><p>第一课时:</p><p>1、导入,</p><p>⑴欣赏美术教室墙壁上张贴的素描。</p><p>⑵欣赏多媒体课件展示的素描作品。</p><p>⑶欣赏一两张线描作品。</p><p>比较明暗调子作品与线描作品,说说明暗调子素描的艺术特点。</p><p>师生共同总结,明暗调子素描作品能够画出物体的体积。和线描相比更具真实感,空间感和质感。</p><p>再欣赏优秀明暗调子素描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掌握了明暗调子规律,我们可以轻易画出物体的体积感。同学们想不想试一试?</p><p>今天我们共同学习新课“明与暗”。</p><p>教师板书课题——明与暗</p><p>二、明与暗的产生</p><p>我们首先来研究研究明暗怎样产生的。</p><p>1、平整的我们把它放在灯光下,同学们来观察一下,在它的表面上有没有明暗变化?</p><p>小结:没有明显的明暗变化。</p><p>2、能不能让这张纸产生明暗变化?</p><p>学生说,教师演示。</p><p>先把它卷曲一下,来观察一下在光的照射下发生了什么变化?</p><p>总结:有了从明到暗的渐渐过渡的变化。</p><p>下面来再把纸折了一下,我们把它放到灯光下,有了什么变化?</p><p>总结:明和暗有了一条明显的分界线,对比非常强烈。</p><p>最后把纸揉皱了,看看它在灯光下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p><p>总结:纸上出现了丰富的明暗变化。</p><p>通过刚才的观察,你能总结出明暗时怎样产生的吗?</p><p>总结:有体积的物体在光线的照射下,会呈现出一定的明暗变化。物体表面转折也更明显,明暗对比越强烈,物体形状越复杂,明暗层次越丰富。</p><p>三、三大面五调子</p><p>1.观察:当光线照射在石膏球体上时,你看到石膏球体的明暗调子呈现出什么变化?</p><p>出示石膏球实物或多媒体图片,学生思考回答。</p><p>总结:光照后,球体表面出现了明、暗半球。仔细观察,球体的亮部有没有明暗变化?暗部呢?</p><p>总结:球体的明暗变化比较复杂,而且是逐渐转变的,可概括为:亮面,灰面,暗面,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黑白灰三大面。</p><p>暗面又可以分为明暗交界线、反光、投影,加上受光的亮面、灰面,又称为五调子。</p><p>2.刚才我们分析了球体的明暗变化规律,其实任何物体在光的照射下都会产生这些明暗变化,出示石膏几何体让学生观察。</p><p>四、老师演示石膏立方体明暗调子画法</p><p>1、观察比较。</p><p>找出六面体三大面亮面、灰面、暗面即黑白灰三大面。分清三大面的明暗层次。然后再找出暗面的变化——明暗交界线、反光和投影。</p><p>2、简单用线造型。</p><p>注意竖线垂直,斜线延长能相交于视平线上一点。(近大远小的视觉规律)</p><p>3、分三大面。</p><p>先把暗面加重至合适明暗程度,再画出灰面,灰面的层次要介于暗面与亮面之间,注意不断比较,画出合理的明暗层次。</p><p>4、丰富暗部,画出投影。从明暗交界线开始,不断</p><p>加深明暗交界线,然后由重到轻逐步过渡到反光部分,注意过渡均匀。画出投影,注意近实远虚,明暗层次过度均匀。</p><p>5、适当添加背景作为衬托。</p><p>调整统一。</p><p>五、学生练习,教师辅导。</p><p>尝试按照范图画出六面体三大面五调子,尝试画出六面体的体积感。</p><p>六、作业展示评价</p><p>自评互评,然后教师点评。优秀作品的作者谈谈心得体会,介绍自己的经验。教师小结。</p><p>第二课时:</p><p>一、回顾上节课知识</p><p>1、明暗是怎样产生的?</p><p>2、三大面指的是什么?</p><p>二、多媒体展示聚光灯照射下的圆柱体明暗照片。</p><p>组织学生分析明暗调子的变化规律。</p><p>了解一下用铅笔画色阶的规律。以便画出圆柱本身的圆滑转折关系。</p><p>三、教师示范</p><p>现在作业纸上画出一个线造型圆柱体。然后用铅笔画素描的形式表现圆柱明暗关系。</p><p>1.第一步是整体观察分析,要确立光源方位,找出明暗交界线所在的位置。</p><p>2.观察好了就可以起稿了,用直线画出圆柱的结构轮廓;接着画出明暗交界线、投影;</p><p>3.然后就可以铺大色调了,铺出暗面、投影的基调;投影注意近实远虚。</p><p>4.最后进行细致刻画:从明暗交接线入手,先画出背光面基本调子;背光面近暗远灰,但不能比受光面的灰调亮;再从明暗交界线向亮调子由深到浅过度;亮调子用较硬铅笔画。</p><p>四、学生练习,老师辅导。</p><p>作业设计:</p><p>1.学生练习画圆柱体明暗素描。</p><p>2、注意三大面关系清晰,色调过度要均匀自然。</p><p>3、表现暗部层次与投影。</p><p>教师进行巡回指导</p><p>五、欣赏讲评</p><p>1.教师把学生完成的作品摆放到前面,全体学生欣赏讨论,然后说出自己的观点。</p><p>2.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物体明暗变化的基本规律,知道了怎样运用明暗变化表现石膏几何体的立体感,希望同学们能将这些知识运用到绘画中,观察生活中各种不同物体的明暗,并用画笔把他们描绘出来。</p><p>教学内容第二课 寻找美的踪迹课时2</p><p>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从身边的事物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初步认识色彩,明暗,肌理,疏密,对称与均衡,变化与统一等美的形式法则,从生活中寻找美、感受美 。</p><p>2、通过欣赏佳作,老师讲授,观察生活,动手练习拍摄照片进行练习,提高学生感受力、表现力,完成教学任务。</p><p>3、培养学生用心感受生活美,热爱生活的情感。</p><p>教学重点合理构图,认识色彩,明暗,肌理,疏密,对称均衡,变化统一等美的形式法则。</p><p>教学难点小中见大,从平常的生活中的事物局部发现美感,表现美。</p><p>教学准备教具准备: 数码相机,有拍照功能的手机</p><p>学具准备: 数码相机或手机</p><p>教学 过 程复备</p><p>教学过程:</p><p>一:欣赏佳作。</p><p>1、欣赏图片。浏览老师拍摄的照片</p><p>《小可爱多黄瓜》</p><p>《苔藓》</p><p>《碎石路》</p><p>《晚霞》</p><p>《云朵》</p><p>《俯视家乡》,引导学生欣赏,感受生活中美无处不在。</p><p>引出课题《寻找美的踪迹》。(板书课题)</p><p>2:请学生欣赏太行绝壁的远观和近看的图片。学生谈谈对事物的观察角度不同,会有什么不同感受。</p><p>教师小结:远看绵延起伏,气势雄伟;近看壁立千仞,惊险奇绝。</p><p>教师启发学生:古代诗人杜甫有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也是来形容从不同角度观察事物的美。</p><p>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发现远近的不同可以表现出不同的美。</p><p>3:请学生欣赏《元阳梯田》、《长河落日》的照片。</p><p>提问学生:从这些自然的景色中,还隐藏着哪些美的踪迹呢?色彩,韵律,肌理,线条,疏密……</p><p>请学生欣赏唐槐、汉柏的远观和近看的图片</p><p>小结:这些景色都是我们平时注意到的美。成林的大树很美,片片的树叶也美丽。无限的沙漠很美,颗颗的沙粒也很美丽。事物大到宇宙空间,小到微观世界,无论巨细,都有美的法则存在,只要我们用心体会,都能感受到其强烈的美感。</p><p>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发现宏观和微观,整体和局部都可以表现出不同的美。</p><p>4:再次欣赏《碎石路》《小可爱多黄瓜》《苔藓》《树皮纹理》</p><p>不必是名山大川,不必是天涯海角,就在我们的身边,美无处不在,行色匆匆的你注意到了吗?放慢脚步,留心身边的平凡事物,哪怕是一花一草,一虫一石,也有它动人的一面,关注一下它吧,一定会给你惊喜。</p><p>5:请学生欣赏课本P2图片。</p><p>说说它们各自美在哪里?</p><p>构图?疏密?肌理?色彩?线条?各抒己见。</p><p>二:作业设计</p><p>学生作业要求,可以用数码相机或手机直接拍摄风景或者事物的局部的照片。</p><p>教师鼓励学生用多种工具相结合的方法个人或小组合作完成作业,教师进行指导,并要求给作品起名字。</p><p>三、作品展示:</p><p>作业完成后,学生相互欣赏,通过师生互评对作业进行评价</p><p>教学内容第3课 泥浮雕课 时2</p><p>教学目标1、了解浮雕的概念和分类。学习用山红泥或紫砂泥制作一个泥浮雕作品。</p><p>2、通过欣赏名作,看制作视频,小组合作学习,教师讲解、示范,学生练习,完成学习目标。</p><p>3、培养在生活中发现美,并用自己双手美化生活的情趣。提高学生审美能力。</p><p>教学重点制作泥浮雕。</p><p>教学难点设计一个自己喜爱的泥浮雕。</p><p>教学准备教具准备: 收集有关浮雕的资料、图片,准备多媒体课件及示范用材料。</p><p>学具准备: 陶泥、泥塑工具、报纸、画稿、抹布。</p><p>教学 过 程主备复备</p><p>一:欣赏</p><p>1、汉画像石作品图片。</p><p>2、淮海烈士纪念塔四周基座浮雕作品图片。</p><p>3、唐代《昭陵六骏》图片。</p><p>4、古典家具、建筑配件浮雕作品图片。</p><p>欣赏到了这么多的雕塑作品有什么感想?</p><p>这些作品和我们通常见到的雕塑例如《大卫》、《维纳斯》从表现手法上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图片展示大卫、维纳斯。</p><p>生答:一种是完全立体的,一种是在平面的基础上有一部分立体。</p><p>说说我们周围还有哪些这种类型的雕塑?</p><p>楚王山千佛洞洞壁浮雕。一中校门两侧的校园浮雕,滨湖公园浮雕等</p><p>揭示“浮雕”的概念</p><p>浮雕是雕刻的一种,雕刻者在一块平板上将他要塑造的形象雕刻出来,使它脱离原来材料的平面。浮雕是雕塑与绘画结合的产物,只供一面或两面观看。</p><p>浮雕一般是附属在另一平面上的,因此在建筑上使用更多,用具器物上也经常可以看到,适用于多种环境的装饰。近年来,它在城市美化环境中占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p><p>浮雕在内容、形式和材质上与圆雕一样丰富多彩。浮雕的材料有石头、木头、象牙和金属等。</p><p>二:学习制作泥版浮雕</p><p>1、欣赏课本上的学生泥浮雕作品,说说表现了哪些题材?</p><p>小组讨论,猜猜这些作品各自采取了哪些表现手法。</p><p>2、欣赏课本泥浮雕作品制作步骤图例,说说泥浮雕的制作主要有哪些步骤?</p><p>制作泥版浮雕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p><p>(1)、揉泥</p><p>(2)、拍泥板</p><p>(3)、割边</p><p>(4)、刻画或粘贴形象</p><p>用铅笔或者自己的泥塑工具在底板上画上形象。画形象时我们可以参考我们制作漏印版画时制作的形象。堆出大的形体。</p><p>学生看多媒体视频演示,注意看老师都用了那些制作方法?</p><p>生答:用搓、捏、压、剪、刻、画等方法制作出泥版浮雕大的形体,并将他们按照刚才画出的形象,利用水作为粘合剂,将他们粘在底板上。</p><p>(5)、细部刻画雕琢</p><p>利用手指或泥塑工具,将自己已经制成的大的形体进行仔细地雕琢,可以用压、剪、刻、画等方法进行装饰,最后形成制作精美的泥版浮雕。</p><p>学生看视频,了解细部刻画的的方法。</p><p>(6)、调整统一</p><p>三:学生练习</p><p>1、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说说打算怎样表现泥浮雕</p><p>选出代表谈一谈想法。</p><p>2、小组合作练习。</p><p>四、评析作业</p><p>各小组将制作完成的作品摆放到指定位置。自评互评,选出优秀的作品,让作者谈谈创作心得。教师点评,小结。</p><p>教学内容第四课 画扇面课 时2</p><p>教学目标</p><p>1、了解祖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感受不同的扇面形式。尝试运用山水或花鸟画技法作扇面绘制的练习,让学生掌握扇面作画的特点及步骤。</p><p>2、通过欣赏,讲述,示范,学生练习、展示评述等教学方法完成学习目标。</p><p>3、了解我国丰富的扇文化,体验扇子的艺术美感,增强学生的生活情趣。</p><p>教学重点第一课时:通过各种扇子的欣赏,走近祖国传统扇文化,了解并掌握扇面的各种不同形式。</p><p>第二课时:扇面的构图与布局。</p><p>教学难点第一课时:了解扇面画的装饰作用,体会扇面画之美 。</p><p>第二课时:用水墨技法绘制扇面,注意扇面的构图与布局,题字的方式。</p><p>教学准备教具准备: 实物投影仪、多媒体课件、不同种类的扇子范作、空白扇面。国画颜料、宣纸、毛笔、调色盘、较硬的白纸、扇架。</p><p>学具准备: 课前收集各种各样的扇子。笔墨纸砚、国画颜料、裁纸刀、剪刀等工具。(可带造型各异的白坯扇)</p><p>教学 过 程主备复备</p><p>第一课时</p><p>一、看图片,引入新课</p><p>1、三国演义里有个神机妙算的诸葛亮。手里平常爱拿什么东西?鹅毛扇。代表风雅,智慧。</p><p>2、宫女持扇图片。</p><p>3、电视剧电影文学作品中的文人雅士最常拿折扇。</p><p>想一想这些扇子的作用是什么?</p><p>扇子是一种可以随身携带的物品,古代的文人雅士往往在扇面上题诗作画,展示自己的才华,也可以把扇子送给亲朋好友,以示友情。久而久之,竟然形成了一种专门的艺术形式——画扇面。</p><p>二、新课内容</p><p>1、你还见过哪些类型的扇子?PPT课件展示扇子图片。</p><p>学生说,教师总结。</p><p>扇子的种类:折扇、团扇、葫芦形扇、梯形扇、芭蕉叶形扇、方形扇、椭圆形扇等。</p><p>制作扇子的材料:绢、纸扇、木、羽毛、象牙、蒲葵叶、竹编、蒲编、麦秆编等。</p><p>2、扇子的实用性与艺术性</p><p>团扇、中国折扇等扇子是一种实用性与艺术性高度结合的物品。扇子本身的造型美与书画艺术高度结合,体现了中国人的智慧与艺术造诣。有了诗书画的的扇子不仅仅是一件实用器,更是一件艺术品,它使扇子的价值有了质的升华。</p><p>书圣王羲之很多脍炙人口的故事流传至今,其中 《题扇桥》更是广为人知,谁能讲讲这个故事?</p><p>这样的故事还有《东坡画扇》</p><p>3.欣赏扇面画</p><p>通过欣赏名家扇面画,小组合作学习,了解扇面画的题材与构图安排,学生重点留意扇面画的构图与布局规律。</p><p>4、裁剪扇面</p><p>欣赏了这么多漂亮的扇面作品,你最喜欢哪种形式的扇面?和老师一起来裁剪自己喜欢的扇面吧!</p><p>小组合作,把宣纸裁剪成自己喜欢的扇面形状。每人两到三张,以备下节课使用。</p><p>提示学生注意安全。</p><p>三、下节课物品准备:</p><p>毛笔、墨汁、颜料、笔洗或小桶、清水、毡毯等绘画用品。小组同学分工,准备齐全。毛笔要每人两支,一支大的,宜书宜画,另外准备一支小勾线笔。</p><p>第二课时</p><p>1.欣赏名家扇面小品</p><p>2.教师示范、指导。</p><p>(1)根据扇面形状构图构思、选择自己所喜欢的山水或花鸟水墨画。</p><p>在不同形状的扇面上,需要不同的构图。比如老师今天选择的是折扇,(利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在构图上应该注意什么呢?(学生讨论回答)</p><p>折扇一般由左右两条直线和上下两条弧线组成四边。在扇面上绘画要考虑扇面的形状,画景物时可先在扇面上画出浅浅的水平线,以免景物随扇子弧线歪斜。但在特殊情况下,画的景物随弧线弯曲也别有风味。</p><p>(2).示范在扇面上作画:</p><p>老师就以《折枝石榴》为题,进行示范。</p><p>教师演示“三笔画枝”,注意线条的粗细,长短,方向,还要注意墨色变化。</p><p>学生可以在自己准备的扇面纸上跟随老师一同练习。</p><p>(3)题款:</p><p>通常在作画完毕之后要提上诗文或画名、作者的姓名,再加盖印章。题字分横竖题两种:竖题依斜线斜写;横题则依弧线曲行。</p><p>先欣赏名家扇面的题款方式,注意分析布局,字数多少,字的大小要和画面相适应,相协调。</p><p>运用水墨形式创作扇面画,不要将画面安排得太满,有时适度的空白也会产生丰富的效果。</p><p>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优缺点明显的)三到五幅,师生简单评价、总结。</p><p>欣赏多幅扇面画作品。并请学生点评这些作品的精彩之处。</p><p>3、作业要求:</p><p>用国画中的山水或花鸟等形式,在上节课做好的扇面纸上作画。画面构图要有美感,题款要和画面和谐,美观。</p><p>4、学生练习,教师辅导。</p><p>5、作业展示评价。</p><p>各小组将画好的作品张贴到指定位置。</p><p>(1)、学生自评互评</p><p>(2)、教师点评、小结。</p><p>6、拓展:有许多的设计师将一些时尚的元素带入了扇子的设计中。欣赏范例。</p><p>同学间互相赠送作品,留作纪念!</p><p>教学内容第五课 我设计的服装课 时2</p><p>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服装设计的方法、步骤及设计要点,学会从服装的款式、色彩搭配等方面欣赏服装的艺术美感。</p><p>2、通过欣赏,小组讨论、分析,教师讲授,学生尝试设计练习,作品展示品比等环节完成教学任务。</p><p>3、通过欣赏中国传统与现代服装、尝试设计服装,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热爱生活的情感。</p><p>教学重点了解服装设计艺术美,了解服装设计的方法、程序以及设计要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p><p>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进行大胆的设计制作,创作出新颖美观的服装作品。</p><p>教学准备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p><p>学具准备: 学生准备布、气球、皱纹纸、色卡纸、绸带、剪刀、胶布、订书机等材料及工具。</p><p>教学 过 程主备复备</p><p>教学过程:</p><p>一、情境导入:</p><p>欣赏周围同学的服装。你最喜欢班上哪个同学的服装,你对哪一部分特别感兴趣?</p><p>同学们各抒己见,说说自己的观点。</p><p>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服装设计是一门艺术,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服装,设计服装,体会设计的乐趣。</p><p>出示课题——《我设计的服装》</p><p>二、</p><p>彭丽媛出访穿着的衣服每每会引起爱美人士的关注,想想是什么原因?</p><p>美观大方,端庄得体,既有时尚元素,又有中国元素在里面,从大处说体现了大国气度,从小处说穿出了个人修养。所以如果有“彭丽媛”同款一定会销售火爆。这里有名人效应,也有美的示范作用。</p><p>了解我国传统服装及服装发展的大致脉络。</p><p>1、汉代服装:欣赏图片,说说汉代服装的特色。主要的有袍、襜褕﹝直身的单衣﹞、襦﹝短衣﹞、裙。汉代因为织绣工业很发达,所以有钱人家就可以穿绫罗绸缎漂亮的衣服。一般人家穿的是短衣长裤,贫穷人家穿的是短褐﹝粗布做的短衣﹞。</p><p>2、唐代女服集中体现了唐代服装浓烈的民族风情和极度的开创性意识, 唐代女性日常服装充分表达了唐代妇女的大胆开放 .追求自身美感。 展现时代精神的思想观念 ,唐代女子对新奇的东西都有极大的热情 ,服饰上追求变化创新</p><p>3、清代服装:在清朝,男人穿的叫袍,女性穿的叫旗袍,而女性旗袍自清开始,经过数百年的流传而不衰,现在已经成为展现中国女性魅力的特有服饰。清军入关后,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易服浪潮,旗袍便逐渐传遍中原大地。</p><p>特点;大多穿时要在外面加件坎肩。</p><p>4、现代服饰:韩版以宽松舒适为主,颜色上以朝气蓬勃为佳,可以任意搭配。</p><p>5、少数民族服装</p><p>二、服装设计的概念</p><p>服装设计:是通过一定的思维形式、美学规律和设计程序,以人体为对象,将设计构思用文字和绘画的形式完整的表达出来,同时选择适当的材料,运用一定的技法,将构想变成现实的过程。</p><p>思考:服装的功能是什么?为什么要穿衣服?</p><p>保暖、遮体、审美。</p><p>三、服装的种类</p><p>1、时装</p><p>是流行一时的一种颇具特色的服装。时装,指款式新颖而富有时代感的服装。时间性强,每隔一定时期流行一种款式。</p><p>2、生活、休闲</p><p>也称便装,是随季节变化而更换的实用性强、比较随意的服装。与时装一样也讲究款式、色彩、面料及装饰美,是人们所接受的并广为流行的样式。</p><p>3、职业装</p><p>是根据职业特点专门设计的工作服。它折射着职业形象(款式、色彩、面料上有一定的指向性要求)。</p><p>职业装的色彩搭配。</p><p>职业装的穿着场所是办公室,低彩度可使工作其中的人专心致志,平心静气的处理各种问题,营造沉静的气氛。</p><p> 纯度低的颜色更容易与其他颜色相互协调,这使得人与人之间增加了和谐亲切之感,从而有助于形成协同合作的格局。另外,可以利用低纯度色彩易于搭配的特点,将有限的衣物搭配出丰富的组合。同时,低纯度给人以谦逊、宽容、成熟感,借用这种色彩语言,职业人士更易受到他人的重视和信赖。</p><p>4、运动装</p><p>专用于体育运动的服装,还包括从事户外体育活动穿用的服装。</p><p>5、礼服</p><p>穿这类服装可以去参加宴会、舞会、婚礼。</p><p>礼服的颜色搭配:</p><p>参加活动,出席会议或聚餐,除了个人表现,也需要充满活力的精神,这时你可以选择简洁的线条,干净的光泽为主。</p><p>参加派对聚餐虽然可以穿上高贵华丽的服饰,但饰品款式却不一定要奢华,反而可以选择样式简单大方,色彩较缤纷丰富的组合,并分出重点与陪衬的配件,如此一来可为你带来鲜明的视觉效果与个人风采。</p><p>四、服装设计的要素</p><p>1、年龄</p><p>2、身材</p><p>3、爱好</p><p>4、身份、职业</p><p>5、场合</p><p>服装色彩的搭配规律:同类色、类似色、对比色搭配。</p><p>欣赏图例,分析讨论,加深理解。</p><p>五、尝试练习:绘制效果图</p><p>1、确定人体比例</p><p>2、画出人体轮廓</p><p>3、添加衣物、配饰</p><p>4、上色</p><p>六、师生共同评价、小结。</p><p>第二课时</p><p>一、回顾上节内容。</p><p>二、学生练习:</p><p>以小组为单位,为自己或他人设计制作一款有特色的服装。可以适当融入中国传统元素。</p><p>1、样式独特</p><p>2、色彩鲜明</p><p>3、添加自己喜欢的花纹与装饰。</p><p>4、合理利用自己搜集到的各种制作材料。</p><p>三、学生穿上自己设计、制作的服装进行展示。</p><p>四、评价</p><p>从样式、色彩、材料运用、中国元素的融入等多方面综合评价。</p><p>教学内容第六课 图文并茂课 时3</p><p>教学目标1、用连环画或插图方式表现自编的童话故事,了解连环画、插图的特点,培养学生想象力、创造力。</p><p>2、通过欣赏、小组合作研究、讨论,教师点拨,学生练习等方法,让学生学会用绘画表现自己的想法。</p><p>3、通过画自编故事,使学生感受绘画的表现力,以及学习、生活中的乐趣。</p><p>教学重点第一课时:了解连环画、插图绘画的特点与表现方法。</p><p>第二课时:了解自编故事绘画的创作特点及步骤。</p><p>教学难点第一课时:选材、构思设计,自编童话故事。</p><p>第二课时:绘画创作练习。</p><p>教学准备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范画。</p><p>学具准备:童话创作素材,绘画创作工具。</p><p>教学 过 程主备复备</p><p>第1课时</p><p>教学过程:</p><p>一、欣赏《西游记》插图</p><p>我们学习过看图写话,都能根据画面内容,编出精彩的故事来,那么如果反过来,拿到一段文字怎样把它变成画面呢?</p><p>同学们可以看老师展示的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里面有精美的插图,我们把书叫做图书,有文字所不能及者以图画表现,有图画所不能及者以文字表达,二者相辅相成,互为补充,所以说图书的最高境界就是——图文并茂!</p><p>出示课题《图文并茂》。</p><p>二、新课内容</p><p>(一)欣赏范例</p><p>1、欣赏课本故事《淘淘量体温》</p><p>教师组织学生分析这个简单的故事,说说它的主要情节。</p><p>故事情节:淘淘不愿量体温,平平用棒棒糖哄淘淘,淘淘高兴地量体温了。</p><p>矛盾冲突:不愿——哄——愿意</p><p>故事情节很简单,作者分三个画面来表现,注意人物的表情变化。</p><p>第一幅图淘淘大哭大闹,妈妈、平平很着急。</p><p>第二幅图淘淘仍在苦恼,但已不像刚才那么激烈,平平微笑哄淘淘。</p><p>第三幅图皆大欢喜,淘淘吃着棒棒糖,高兴的量体温,平平大笑鼓掌,妈妈非常高兴,竖起大拇指,像是鼓励淘淘,又像是称赞平平有智慧。</p><p>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析作品成功之处</p><p>三幅图抓住了故事的矛盾冲突,人物形象鲜明,动作夸张到位,情节真实生动,体现了画家高超的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除了表现故事的内容,还增添了一些文字没有表达出来的细节内容,使故事更丰满,更有感染力。</p><p>人物形象:注意三个不同年龄特征人的外貌,发型、动作、表情的变化。</p><p>2、欣赏作品《狐狸与葡萄》</p><p>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析故事情节与画面。</p><p>说说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故事。</p><p>3、欣赏作品《酷儿的太空之旅》</p><p>欣赏分析,说说这件作品画的怎么样?</p><p>从故事情节、画面处理来分析。</p><p>如果是你,你会这样处理画面吗?有没有可以改进的地方?</p><p>(二)编写童话故事</p><p>要求:故事情节简洁。矛盾冲突比较突出。人物形象鲜明。</p><p>学生分小组编写童话小故事。</p><p>各小组学生选代表,简要说明自己小组编写的童话故事。</p><p>互提修改意见。</p><p>各小组修改,定稿。</p><p>教师辅导。</p><p>(三)设计故事中的人物形象与场景。</p><p>小组成员分工完成。绘制草图。</p><p>教师辅导。</p><p>三、阶段性总结,及下节课的任务。</p><p>第二课时</p><p>一、回顾上节课内容</p><p>欣赏优秀的连环画、插图,了解好的连环画、插图应该具备的条件。</p><p>二、学生练习</p><p>各小组根据自己编写的童话故事绘制连环画或插图。</p><p>1、确定自编童话人物形象。</p><p>2、确定故事的背景画面。</p><p>3、根据故事内容合理安排,分割画面,确定画面数量。</p><p>4、确定每幅画面人物的外形、动作、表情等细节问题。合理安排画面构图。要求人物形象鲜明,动作,表情应该适度夸张。</p><p>5、选择合适的工具,小组同学合理分工,共同完成绘制。</p><p>三、展示与评价</p><p>各小组将完成的作品张贴到展示区,各小组代表简要介绍自己的作品。</p><p>1、小组互评,指出优点与不足,提出修改提高的建议。</p><p>2、教师点评。</p><p>四、小结。</p><p>五、布置下节课人物,提示下节课需要的准备的物品。</p><p>教学内容第七课 奇思妙想课 时2</p><p>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常见的图形,进行奇妙构思,绘制、拼贴或用实物经简单改造,创造新颖的图形或物品。</p><p>2、通过欣赏、观察讨论,教师点拨,学生练习等环节完成教学任务。</p><p>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勤于动脑,改造生活的情趣。</p><p>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p><p>教学难点绘制、拼贴或利用实物经过构思、改变,设计出新颖的图画或物品。</p><p>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教具</p><p>学生:各种制作用纸,生活废弃材料,刀剪等</p><p>教学 过 程主备复备</p><p>第一课时</p><p>一、欣赏导入</p><p>欣赏几幅关于手的彩绘图片</p><p>1、《地球》</p><p>2、《天鹅》</p><p>3、《猎豹》</p><p>我们的手通过艺术家的彩绘,产生了如此神奇的效果,一定让你大开眼界吧!正是有了很多艺术家、设计师们的奇思妙想,才使得我们的生活变得如此丰富多彩。</p><p>板书课题——《奇思妙想》</p><p>二、新课内容</p><p>(一)、生活用品图片欣赏</p><p>1、北京《鸟巢》</p><p>2、奇怪的房子</p><p>3、贝贝猪音箱</p><p>4、手提袋</p><p>5、奇特的凳子</p><p>6、特色餐具</p><p>7、生活用品时钟等</p><p>看了这么多艺术家通过奇思妙想设计出来的生活用品,你有什么感受呢?</p><p>欣赏、讨论、回答,同学们各抒己见。说说你最喜欢哪个设计,为什么?</p><p>(二)、环境艺术图片欣赏</p><p>1、树屋</p><p>2、园艺花草</p><p>3、电话亭与旋转门</p><p>说说自己的感受</p><p>奇思妙想可以让环境更美好。</p><p>(三)、影视作品海报、广告画欣赏</p><p>1、哈利波特、怪物公司、机器猫、ET</p><p>2、车身广告</p><p>3、超市广告宣传画</p><p>4、可口可乐</p><p>谈谈你的感想,这些奇思妙想的广告宣传画有什么特点?</p><p>新颖,独特,让人过目不忘。</p><p>看了这些奇特的画面,我们不得不佩服作者的想象力,作品中妙趣横生的创意,给我们惊喜,给我们美的享受,奇思妙想没有太多固定的想法,关键要有与众不同的想法,生活中的植物、动物、人物、日常用品、交通工具,都可以成为想象的源泉。</p><p>三、开动脑筋</p><p>1、关于一个水杯的奇思妙想。</p><p>教师展示水杯的图片,学生展开想象,各抒己见,看谁的想法最奇妙。</p><p>展示图片《水杯游泳池》。</p><p>2、关于一朵花的奇思妙想。</p><p>教师展示一朵花的图片,学生展开想象,各抒己见,看谁的想法最奇妙。</p><p>展示图片《花朵上的秋千》。</p><p>3、关于小鸟的奇思妙想。</p><p>教师展示小鸟的图片,学生展开想象,各抒己见,看谁的想法最奇妙。</p><p>展示图片《骑着小鸟去旅行》。</p><p>四、学生练习</p><p>看这些作品是怎么变化的?</p><p>先画个普通的物体出来 ,再发挥你的奇思妙想在上面进行添加,比如你想让它变成什么?或者说有什么奇特的作用?</p><p>总之越奇特越有趣。</p><p>五、简单评价小结,提出修改意见。</p><p>第二课时</p><p>一、欣赏一组奇思妙想的图片。</p><p>二、、学生练习</p><p>1、构思设计一件物品。</p><p>2、先画草图,并用文字说明设计的意图,然后再制作。</p><p>3、把生活中的日用品,经过构思、改变,设计成款式新颖的物品。也可以用绘画的方式、实物拼贴的方式来完成。</p><p>各小组根据自己的情况,自主选择合适的表现方法。要求想法奇妙,有趣,表现手法恰当 。</p><p>三、作品展示</p><p>学生将作品放到展示区域,举办班内小型展览,学生相互观赏作品。看看谁的作品最有创意。</p><p>1、 小组间自评互评。</p><p>2、教师点评。</p><p>四、本课小结</p><p>梦想可以让我们的世界变的更美丽,有些梦想 虽然在短时间内还不能实现,但我们有了梦想,就有了追求,有了追求就有了努力奋斗的目标和动力!在课的最后,老师祝愿大家,在学好知识的基础了,长大以后都能实现自己心中的“奇思妙想!”</p><p>教学内容第八课 世界奥林匹克日课 时2</p><p>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了解世界奥林匹克的相关知识,认识奥运会在维护和平、增进友谊、促进文明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 运用绘画、粘贴、橡皮泥、泥塑等形式,表达自己对奥运的祝福。</p><p>2、通过学生查找资料,欣赏图片,讨论分析,教师引导,学生练习,师生共同评价等环节完成教学任务。</p><p>3、情感:引导学生共享奥运精神,弘扬人类文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p><p>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世界奥林匹克的相关知识,表达自己对奥运的祝福。</p><p>教学难点1、设计有特色的奥运海报或绘制儿童画作品。</p><p>2、用泥或橡皮泥制作奥运小雕塑。</p><p>教学准备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奥运吉祥物、彩色笔、彩纸等绘画工具。</p><p>学具准备:搜集的有关奥运会的各种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彩色笔、彩纸、剪刀、胶水等。</p><p>第一课时:</p><p>一、奥运知识</p><p>引导学生了解世界奥林匹克的相关知识,共享奥运精神。</p><p>1、奥运小史</p><p>2、古代奥林匹克。</p><p>3、顾拜旦与现代奥林匹克</p><p>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起源?第一届奥运会在哪里举行?</p><p>奥林匹克运动会起源于古希腊的奥林匹亚竞技。1888年,法国人皮埃尔德顾拜旦首次提出恢复奥运会的建议。1896年,第一届奥运会在希腊雅典举行。</p><p>你知道“世界奥林匹克日”是哪天吗?</p><p>每年6月23日是“世界奥林匹克日”。</p><p>4、奥林匹克的标志是什么?它象征着什么?</p><p>(由蓝、黄、黑、绿、红组成的五环,是奥林匹克运动的标志。五环象征着五大洲的团结,也象征着全世界运动员在奥运会上的相聚。)</p><p>5、奥林匹克神圣休战</p><p>2023年国际奥委会倡议,次年向联合国提交“奥林匹克休战议案”,获通过2023年7月,国际奥林匹克休战中心成立。</p><p>奥运会的独特作用</p><p>维护和平</p><p>增进友谊</p><p>促进文明</p><p>申办奥运会,对于中国人民来说是展示辉煌成就,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盛事。也是加强对外开放,促进自身发展的良好契机。</p><p>6、中国申办奥运会</p><p>7、欣赏部分奥运会会徽。(课件展示)</p><p>2023年希腊雅典第一届奥运会会徽</p><p>2023年雅典奥运会是第一届夏季奥运会,于2023年4月6日至4月15日在希腊雅典举办。原本首届奥运会既没有会徽也没有招贴画,我们看到的这幅画是雅典奥组委向国际奥委会提交的报告的封面,后来被用来代表本届奥运会做为会徽。</p><p>你们知道在我国举行的2008北京奥运会的会徽是什么?它有什么涵义?</p><p>北京奥运会的会徽是“中国印舞动的北京”。会徽设计将中国特色、北京特色和奥林匹克运动会元素巧妙结合。“中国印舞动的北京”为表现形式,将中国传统印章和书法等艺术形式与运动特征结合起来,经过艺术手法夸张变形,巧妙的幻化成一个向前奔跑,舞动着迎接胜利的运动人形,人的造型同时形似现代“京”字的神韵,蕴涵浓重的中国韵味。</p><p>8、你们知道我们北京为什么要申办奥运会呢?</p><p>奥运会是世界范围内的体育盛会,在维护和平、增进友谊、促进文明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北京作为首都,代表中国申办奥运会,能够更充分地向世界展示我国的形象。申办奥运会,对于中国人民来说,是共享奥运精神,弘扬人类文明,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盛事,也是展示辉煌成就,加强对外开放,促进自身发展的良好契机。</p><p>9、部分奥运会吉祥物</p><p>2023北京奥运会五个吉祥物的造型各自有什么特点?他们分别代表的是什么含意?各自的颜色和奥运有什么联系?</p><p>二、奥运海报与奥运命题画</p><p>1、欣赏奥运海报,了解奥运海报的特点。</p><p>制作宣传海报要求</p><p>文字:口号性 、 艺术字。</p><p>图片:贴近主题</p><p>色彩:鲜艳 、活力 、对比色</p><p>手法:夸张 、变形</p><p>2、奥运命题画欣赏</p><p>三、学生练习</p><p>四、学生按要求练习,创作一幅奥运海报或与奥运相关的命题画。</p><p>五、作品展示与评价</p><p>六、小结</p><p>小结本课内容,布置下节课任务。</p><p>第二课时</p><p>1、检查学生物品准备。</p><p>2、简单回顾上节课内容。</p><p>3、根据想象或手头准备的资料制作奥运小雕塑。</p><p>以人物为主,抓住动态,可适当夸张。</p><p>可以独立完成,也可小组合作完成。</p><p>4、展示与交流</p><p>先组内自评,各小组推选出优秀作品2——3件,参加班内评比。</p><p>评出优秀作品,作者谈谈创作心得。</p><p>教师点评。</p><p>5、布置下节任务。</p><p>教学内容第九课 二十年后的学校课 时2</p><p>教学目标1、了解学校的常规设施,学会设计规划布局。运用所学知识设计未来学校蓝图,并能用平面图及其各种材料制作建筑模型。</p><p>2、通过调查了解、欣赏图片范例、讨论分析、听取教师讲解、动手绘制草图、运用各种易得材料制作校园立体模型,完成教学任务。</p><p>3、通过为母校设计未来蓝图,加深学生对母校的情感,对美好未来的追求,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p><p>教学重点用各种方法、材料制作未来的学校模型。</p><p>第一课时:设计制作学校的平面图。</p><p>第二课时:设计制作学校的立体模型。</p><p>教学难点大胆想象,小组协作,创想出与众不同的学校创意。</p><p>第一课时:学校建筑的合理布局。</p><p>第二课时:设计与众不同的未来的建筑。</p><p>教学准备教具准备: 课件、学校平面图、不同材料的立体学校模型、示范的作品。</p><p>学具准备: 第一课时:绘画工具</p><p>第二课时:各种纸盒、肥皂、泡沫塑料、彩纸、硬纸板、广告色、乳白胶、美工刀、尺、笔、剪刀、胶水</p><p>教学 过 程主备复备</p><p>第一课时</p><p>教学过程:</p><p>一:回忆在学校生活的美好生活。</p><p>我们回忆起在学校里度过的快乐时光。让我们一起再来看看我们的学校,虽然我们的环境比较简陋,但在教室里大家一起学习、在操场上一起游戏,校园的每个角落都有我们美好的回忆。</p><p>想不想让我们的学校也能更加美丽,今天我们年龄还小,但二十年后,你们已经长大成人,让我们都来做建筑设计师,为我们学习生活过的学校出一点力,规划我们二十年后的学校吧!</p><p>二:欣赏探究</p><p>1、欣赏中外名校校园、建筑</p><p>感受名校文化氛围,寻找设计灵感。</p><p>沿海发达地区,我们江苏南部,甚至市区的办学条件都远超我们农村中学,等二十年后,祖国富强了,我们这里的办学条件一定会大大提升,猜想一下,到时我们学校会是什么样子?</p><p>学生讨论,各抒己见。</p><p>2、校园规划、设计的方法、步骤</p><p>(1)、建一所好的学校离不开好的规划,说说你认为应该如何规划。</p><p>让我们先来看看建筑设计师是怎样设计学校的?</p><p>先要了解学校需要那些建筑,功能是怎样分工的?</p><p>请同学们分组说一说,然后,找2——3组同学发言。然后进行布局,画出设计稿。</p><p>(2)、设计稿分平面图和立体效果图,</p><p>a.出示平面图,小组研究一下平面图画的是建筑的哪一个面?</p><p>顶部——也就是俯视面</p><p>除了主要的建筑外,还要规划出那些地方?</p><p>道路、绿化等细节。</p><p>b.出示立体的效果图。</p><p>立体的效果图,还要画出建筑那些部分?</p><p>层数、形状与颜色。</p><p>(3)、分析范例图片中建筑的形状。</p><p>这些建筑的形状可以归纳成什么基本形……——基本形的组合。</p><p>六面体、圆锥体、棱锥、圆柱体,半球形等,操场一般为近似椭圆形的形状。</p><p>3、学校都有那些部分组成的?让学生分析学校的布局结构:</p><p>大门、道路、绿化带、教学楼、体育馆、操场、……</p><p>看范图,了解这些常见部分的画法技巧。</p><p>三、学生练习</p><p>让学生大胆想象积极创新,合作出未来学校的蓝图。总结本课的学习成果。</p><p>1、分小组讨论</p><p>你们想怎样设计未来的学校?</p><p>2、小组规划出平面设计图,并给每个人分工设计一个建筑的立体效果(画出来)。</p><p>各个小组发一张硬纸板,下节课可以在设计的平面图基础上制作立体的模型。</p><p>3、介绍自己小组的设计意图与创意。</p><p>活动四、拓展</p><p>设计意图:为下节课做准备。</p><p>小组讨论下节课制作建筑模型所需要的材料。</p><p>第二课时</p><p>一、导入课题:</p><p>欣赏上节课的的学生作业——规划图。</p><p>在上节课中,我们同学发挥了奇思妙想,为我们的学校设计了二十年后的样子,但是今天我们还没有能力把它变成现实,那我们就把它做成精美的模型,送给我们的学校好吗?</p><p>二、探究发现</p><p>了解制作模型所需要的材料与方法。</p><p>分小组欣赏精美的学校建筑模型。</p><p>看这些模型,都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p><p>纸盒、泡沫、泥、彩纸、塑料。</p><p>你还准备了那些制作的材料,准备如何利用这些材料?</p><p>材料的运用原则:</p><p>底部重,中间的墙壁坚挺,房顶轻。</p><p>合理利用各种材质的自身特性。</p><p>三、创作实践</p><p>作业要求:分小组完成未来学校的建筑模型制作,参加学校的建筑模型设计大赛。</p><p>四、展示评价</p><p>1、各小组将完成的作品摆放到展示台。</p><p>2、各小组选代表一人,结合自己小组的作品,介绍自己的创作心得。</p><p>3、每组推选一名代表为学校的评审小组成员,听取各个小组的介绍,看展示作品,从创意与制作两方面综合衡量,并评出最佳创意、最佳效果等奖项。</p><p>4、教师小结本课内容。</p><p>教学内容第十课 我们即将毕业课 时2</p><p>教学目标1、利用已学的设计知识,设计签名、毕业纪念册,培养学生综合设计能力和动手制作技巧。</p><p>2、通过欣赏,讨论分析,动手制作,展示评价,完成教学任务。</p><p>3、同学、师生互赠自制小礼物,增进同学彼此间的友谊,加深师生情谊。</p><p>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增进彼此间友谊。</p><p>教学难点设计制作风格独特,美观大方的个人签名和毕业纪念册。</p><p>教学准备教师:课件,毕业纪念册</p><p>学生:卡纸,彩纸,水彩笔,刀剪,双面胶等工具材料。</p><p>教学 过 程主备复备</p><p>教学过程:</p><p>一、谈话引入。</p><p>一转眼,大家都是六年级的学生了,马上就将分离,看着你们一个个熟悉的脸庞,就像面对自己即将远行的孩子。每当到了这个时候,我们曾共同经历的那些风风雨雨,总是不停地在我的眼前闪过。</p><p>板书课题:我们即将毕业。</p><p>二、真情告白。</p><p>让学生回忆自己小学六年来的美好生活,畅所欲言,感受那浓浓的师生情、学友情、爱校情,将“情”字升华,为下面作好铺垫。</p><p>1、我相信你们一定也和老师一样,有着太多的不舍与眷恋,那些我们共同经历的美好的往事,我们一起度过的风风雨雨。此时此刻,在即将毕业的日子里,你有什么话要说呢?</p><p>2、往事回忆,真情再现。</p><p>学生自由发言说说自己在这六年当中最难忘的事情、最难忘的人或最难忘的景。</p><p>3、说说心情。</p><p>听了这么多,你现在的心情是怎样的呢?</p><p>感激之情,感谢之情,愧疚之情,惭愧,幸福,祝愿,对同学的帮助表示感谢,歉意、难舍难分之情等。</p><p>那你现在最想做什么?(送礼物)</p><p>三、欣赏探究</p><p>设计意图:通过欣赏学生的作品,了解制作的方法和要素,为下面的创作打好基础。</p><p>1、此时此刻,同学们都有着各不相同的心情,真想把自己的礼物送给最珍惜的朋友、老师、母校作为留念,看看今天老师带来了的礼物,你们瞧。</p><p>出示课件</p><p>2、仔细观察这位是用什么方法来制作这件礼物的。用字体变形,设计自己的签名。</p><p>3、有了这么独特的签名做礼物,相信你的朋友一定会永远记得你。</p><p>4、可是这样一个特别的签名,是怎么设计的?你知道吗?小组讨论找找答案。</p><p>5、对于没有具体含义的笔画或文字,我们又该怎么设计呢?</p><p>6、利用我们学过的变体美术字设计方法,进行设计。</p><p>7、怎样可以使我们的签名更加美观醒目呢?看看他们是怎么做的。</p><p>出示两张经过闪光笔,水彩笔装饰的名字。</p><p>四、学生创作</p><p>设计出具有个性得签名作品,或者制作留念卡片、毕业今年册,表达自己的情感。</p><p>在过去的六年里,我们不仅收获了彼此间深厚的友谊,也学会了许多美术设计知识,如果让你设计自己的签名、卡片、纪念册,你想怎么设计?学生在以往学习的基础上,思考设计方案。</p><p>学生制作,教师指导。</p><p>五、评价</p><p>1、部分学生谈谈自己的设计创意。</p><p>这么多精彩的签名,哪个是你最喜欢的?为什么喜欢它呢?设计者来说说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呢?你想把它送给谁?</p><p>2、教师自己设计的名字也贴在留言板上,留做纪念。</p><p>3、原来我们的签名不仅可以采用不同的设计方法,采用不同的制作材料也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集体出谋划策将“留言板”进行合理装饰,使其整体感觉更为美观。</p><p>5、小结.</p><p>同学们,“明天,我们即将毕业,今天我们在这里留言。再过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你们将成为国家的栋梁,再回到母校,那时老师可能已是满脸皱纹,白发苍苍了,但是老师会拿出珍藏多年的签名和你们一起回忆你们童年时这欢乐的学习生活。</p><p>教学内容第十一课 电脑美术课 时1</p><p>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上节课的基础上进一步熟练“画图”工具的使用,设计制作一幅电脑小报作品,并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组合成为电子报刊。</p><p>2、本课是将艺术的神奇借助于网络来表现,有助于学生对信息的接收和强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地调动多种感觉器官,达到了声色俱备、视听相联的求知新境界。</p><p>3、引导学生通过简单的创意和操作感受电脑美术课的创作乐趣。</p><p>教学重点感受电脑美术的乐趣。让学生学习用window软件上的画图板自己设计一份电脑小报。小组将电子小报运用图片演示软件合成一份电子报刊。</p><p>教学难点会进行简单的画图工具操作。会进行简单的画图板操作。</p><p>教学准备教具准备::电脑演示操作示范作品以及电脑软硬件设备。</p><p>学具准备::电脑软硬件设备。</p><p>教学 过 程主备复备</p><p>教学过程:</p><p>活动一:</p><p>1、 进入WINDOWS画图程序。</p><p>师: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电脑绘画,并且用画图软件画了很多漂亮的画,那么你们用画图软件画过那些画?都用到了画图软件中的那些工具?</p><p>学生依次说出window软件上的画图板里所应用到的工具及作用。</p><p>师:老师这里也有一幅同学的电脑作品,大家看看是分几个步骤做好的,可以用哪些工具制作呢?</p><p>欣赏</p><p>2、欣赏一幅电脑小报的制作步骤,产生对电脑绘画的直观印象。</p><p>教师演示课件(第一张到第四张),边演示边请学生谈步骤。</p><p>绘制步骤:</p><p>设计形象。</p><p>设计背景。</p><p>设计标题。</p><p>合成。</p><p>3、欣赏电脑美术作品,进入WINDOWS画图程序。当场演示电脑绘画的创作过程。</p><p>教师演示课件(第五张到第六张)</p><p>活动二:</p><p>学生操作:</p><p>利用摸板中的各种工具和形状等加上用鼠标绘制一幅电脑小报作品。</p><p>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进行个别辅导。</p><p>活动三:欣赏</p><p>1、欣赏电子报刊的范作。教师演示课件(第七张到第九张)</p><p>教师演示电子报刊的制作过程:</p><p>2、学生跟着教师的演示进入Microsoft PowerPoint图片演示软件。</p><p>3、教师讲清Microsoft PowerPoint界面上的各种工具的用途,使学生了解各种工具的基本用途。</p><p>4、出简单的题型,请学生演示操作。教师予以辅助。</p><p>活动四:学生操作:</p><p>师:同学们电脑绘画有趣吧!老师也非常喜欢用电脑绘画。</p><p>想不想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一套电子报刊?</p><p>生:想。</p><p>师:你们小组里的成员互相帮助思考。(讲解绘画过程)</p><p>小组合作:</p><p>利用模板中的各种工具和形状等,将上节课自己设计得小报运用合作的方式变成电子报刊。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进行个别辅导。</p><p>小结</p><p>教学内容第十二课 我国古代建筑艺术课 时2</p><p>教学目标1、欣赏我国古代建筑艺术,了解我国古代建筑的外观造型、建筑结构、群体布局、装饰色彩、类别。对我国古代建筑的欣赏感受能力。</p><p>2、通过欣赏视频、图片,学生结合材料观察、讨论、分析,教师讲授,完成教学任务。</p><p>3、培养学生对祖国建筑以及悠久历史文化的热爱和民族自豪感。</p><p>教学重点初步了解我国古代建筑的类别、外观造型、建筑结构、群体布局、装饰色彩。</p><p>教学难点对我国古代建筑的欣赏感受能力,能够从外观、结构、布局、装饰、类别来欣赏、分析祖国古代的建筑艺术。</p><p>教学准备教具准备:课件、图片</p><p>学具准备:和中国古建筑相关的资料、水彩笔、图画纸</p><p>教学 过 程主备复备</p><p>一、引入:</p><p>展示故宫图片 ,学生欣赏 。</p><p>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p><p>有哪位同学曾经去过故宫游览?能不能来描述一下故宫给自己留下的的印象?</p><p>故宫是中国建筑的代表作品,它又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位于北京旧城的中央位置,是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它是最能体现中国古代建筑风格的作品。这节课我们就通过故宫来了解中国古代建筑艺术。</p><p>板书课题《中国古代建筑艺术》</p><p>二、新课内容</p><p>初步感受中国古代建筑</p><p>1、同学们浏览一下课本各种古代建筑。</p><p>2、小组内初步交流一下自己对古代建筑的感受。</p><p>3、学生代表从造型、色彩、布局、结构等方面说一说自己的感受。</p><p>下面我们从外观造型、建筑结构、群体布局和装饰色彩等方面来了解中国古代建筑艺术。</p><p>(一)欣赏古建外观造型</p><p>1、同学们观察一下我国古代建筑的“外观造型”都是由哪些部分组成?</p><p>结合资料回答问题。</p><p>和我们现在自家盖房差不多,都由基础,墙体,屋顶几个部分构成。</p><p>“屋顶、 屋身 、台基”</p><p>(1)屋顶的形式:庑殿顶、歇山顶 、攒尖顶、悬山顶、硬山顶、卷棚顶。</p><p>(2)开间:开间与进深</p><p>(3)台基:普通台基、须弥座。</p><p>结合图例了解台基种类、等级。</p><p>(二)了解古代建筑结构</p><p>我国古代建筑主要采用木结构,它的基本做法是以立柱和横梁组成构架。</p><p>斗拱是我国古代建筑所特有的构件,它一方面承受建筑重力,另一方面起装饰作用。</p><p>(三)感受古代建筑装饰色彩</p><p>我国古代建筑还融入了我国工艺美术及绘画、雕刻、书法等方面的卓越成就,表现在如额枋上的匾额、柱上的楹联、门窗上的棂格等处。</p><p>宫殿庙宇建筑在用色上,往往采用黄色琉璃瓦、朱红色屋身,檐下以蓝绿色中略施金粉的彩画,衬以洁白的石雕台基。</p><p>民居建筑用色,则采用青灰瓦面、白墙、黑门窗,显得朴素而淡雅。</p><p>结合课件图片进行赏析。</p><p>(四)研究古建筑群体布局</p><p>我国古代建筑如宫殿、庙宇、住宅等,都是单个建筑物组成的群体。一般都以院子为中心,四面布置建筑物。规模较大的建筑则由若干个院子组成,在中轴线上布置主要建筑物,两侧次要建筑物多作对称的布局。</p><p>以故宫建筑群为例详细分析古建筑群体分布规律。。</p><p>找出哪些是主要建筑,哪些是主体建筑,哪些是次要建筑。</p><p>规律:</p><p>1、讲究“中轴线”</p><p>2、“正殿高大而重隐深藏”</p><p>凡是贯穿于中轴线上的建筑都是重要建筑,且其中必定有一个主体建筑,中轴线两侧的建筑都是次要建筑。这样的布局方法显示了尊者至高无上的权威和唯我独尊的等级观念。</p><p>特点 院子为中心、中轴线、对称、等级分明</p><p>三、学生练习:</p><p>了解了古建筑群体分布规律,你能说说怎样游览像故宫这样的大型古建筑群才最合理吗?</p><p>学生分小组,讨论研究,制定旅游路线图。</p><p>1、沿中轴线由外向内逐个游览</p><p>2、用较多的时间来观赏主体建筑</p><p>3、有选择的观赏有特色的非主体建筑</p><p>第2课时</p><p>教学过程:</p><p>一:学生展示资料</p><p>请同学们到实物投影前来展示一下自己所收集的资料。运用到上节课讲到的知识尝试做简单的讲解。</p><p>教师引导从外观、结构、布局、装饰来谈。</p><p>二:我国古代建筑的类别</p><p>1、各种建筑分类。宫殿、坛庙、塔、寺庙、民居等。</p><p>(1)宫殿:我国古代帝王听政、坐朝、寝居、宴乐的建筑。</p><p>(2)坛庙:我国古代祭祀祖先和神灵的宗教礼制建筑。</p><p>(3)塔:佛教寺庙配套建筑,用于供奉佛经、佛像。</p><p>(4)寺庙:为宗教徒所居住或活动的建筑。</p><p>(5)园林:供游人休息或观赏的建筑。</p><p>(6)民居:我国各地民居由于受到社会因素和自然因素的影响,形成了各自不同的风格与特点。</p><p>此外,我国尚有一些城池建筑、陵墓建筑、楼阁、古桥等古建筑,大家结合图片做简单了解。</p><p>三:说说家乡的古建筑</p><p>各小组代表说说你们搜集到哪些咱们家乡的古建筑?</p><p>(1)东坡黄楼</p><p>(2)兴化禅师、大士岩</p><p>(3)黄楼、燕子楼</p><p>(4)招鹤亭、放鹤亭</p><p>(5)户部山古建筑群、权氏祠堂</p><p>(6)奎山塔、钟鼓楼</p><p>……</p><p>说说你最喜欢家乡的那个古建筑,</p><p>四:学生练习</p><p>围绕一件家乡的古建筑,写一篇导游小文章,从建筑的年代、所属类别、外观造型、建筑结构,群体布局、装饰色彩等多方面作详实介绍,要求使听者如临其境。</p><p>五:点评小结</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23六年级美术下册教案(人教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