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日用品的联想
<p> 生活日用品的联想</p><p>第14课生活日用品的联想</p><p>教学内容与目标</p><p>1、显性内容与目标应知:了解生活日用品因其用途不同而造型各异,感受丰富的联想和大胆的表现带给我们的乐趣。</p><p>2、隐性内容与目标通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对生活日用品的联想,是学生更加关注生活、热爱生活,培养富于联想、敢于想象、勇于实践的创新精神和健康的审美情趣。</p><p>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通过对生活用品的联想,认识到丰富的联想和大胆的表现,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无穷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难点:引导学生对生活用品产生联想,并把自己的联想表达出来。</p><p>教学过程</p><p>(一)教学过程的方式与方法 设计一教学过程设计意图教师学生</p><p>1、组织教学请学生把自己从家里带来的生活用品摆到桌面上来。</p><p>2、引入新课桌面上摆放的东西和我们这节课有什么关系?出示课题:生活日用品的联想。</p><p>3、新授课(1)提出问题:“联想”这个词怎理解?(2)展示用勺子装饰成的小人,提出问题:这个小作者是怎样通过联想完成这件小装饰品的?(3)打开书,提出问题分组讨论: ①欣赏书上的作业,分析作者是怎样认真观察展开联想的。 ②书上的作品都用了哪些方法进行装饰的? ③他们的美术作品哪些方面值得你学习和借鉴?(4)仔细观察自己带来的生活用品,你能联想到什么,讲给大家。</p><p>4、学生作业(老师指导)作业要求:(1)认真观察自己带来的生活日用品。(2)大胆地展开联想。(3)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装饰,使其成为一件可观赏的小饰物。(4)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自由结合来完成。</p><p>5、小结组织交流。学生回答:这节课一定和生活日用品有关系。 学生讨论。 理解“联想”的含义是:由某种事物而想起其他与之相关的另一事物。 小作者是通过观察勺子的外形,联想到它进行了装饰,使其变成了一件小艺术品。 学生分组进行讨论。 解决的问题: ①创作构思。 ②互相启发、拓展思路,避免作品千篇一律。 ③学习装饰技巧。 学生动手制作。 学生展示、交流。联系学生搜集的物品,引出课题。 通过分析“联想”一词,使学生明白两个事物之间一定要有联系,如:可以考虑它们在外形上有相像的地方。 引导学生通过欣赏、分析、借鉴,以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来拓展思路,提高学习探究问题的能力。 提示学生在观察时,可以调换它们的方向或位置仔细进行观察。例如饭锅,如果正着放不太容易联想,扣过来看就容易联想到像一顶大帽子。 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和评价能力,领略设计、制作的喜悦,增添生活的乐趣。</p><p>板书设计</p><p>一、 联想方法</p><p>日用品 不同形象</p><p>具体形象 日用品</p><p>二、 装饰方法</p><p>理念解读:</p><p>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美术教育旨在提高与完美人的素质方面具有的独特作用。随着新课程理念的深入人心,许多美术老师的教学观念已从传统的教技能技法转变过来,教学方式也一改以往的老师示范,学生临摹的单调、乏味,有的创设童话情境,引人入胜;有的采用多煤体辅助,形象、生动;有的将美术与其他课程综合,使学生触类旁通;有的设疑激趣,让学生自主探究……,多种多样的形式将美术课打扮得分外妖娆!学生似乎都兴趣浓厚,但有些过多的“装饰”总让人感觉太过做作与多余,老师和学生都为了这些形式而疲于奔命,曾有哲人说过,一切形式皆应以为内容服务,在日常教学中,本人更推崇简洁、朴实、富有实效的课堂!</p><p>美术作为一种视觉和造型的艺术,形、色、事物最外显的两个部分是其基本和重要的因素!美术的课堂教学,应该立足于自身的特点,培养学生基本的美术素养,在这一过程中,再提高学生的各项能力,陶冶情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如果偏离了这一轨道,美术课就成了自然科学课,语文课……,所以美术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对于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p><p>本着以上这些理念,我设计了《生活日用品的联想》这一教学方案。</p><p>《生活日用品的联想》</p><p>教材分析:</p><p>通过引导学生对生活日用品的外形、功能的观察和分析,了解它们的结构和作用,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热情,充分的让学生体会创造的愉悦。</p><p>教学内容与目标:</p><p>1、显形内容与目标:</p><p>应知:了解生活日用品因其用途不同而造型各异,感受丰富的联想和大胆的表现带给我们的乐趣</p><p>应会:能根据生活日用品的不同外形展开联想,并通过动手表现、装饰,使其形象生动。</p><p>2、隐性内容与目标:</p><p>通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对生活日用品的联想,使学生更加关注生活、热爱生活,培养富于联想、敢于想象、勇于实践的创新精神和健康的审美情趣。</p><p>3、教学重点和难点:</p><p>重点:通过对生活日用品的联想,认识到丰富的联想和大胆的表现,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无穷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p><p>难点:引导学生对生活用品产生联想,并把自己的联想表达出来。</p><p>4、课堂教学实际过程:</p><p>一、 游戏导入,激发兴趣,感受“联想”</p><p>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先来玩个特殊的“脑筋急转弯”游戏,根据老师展示的形状,说说你都想到了什么?比一比,谁想的又多有有趣?</p><p>师:课件操作,出现以下图示</p><p>生:(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p><p>师:想看他们的庐山真面目吗?(课件操作)</p><p>哦,是生活中的日用品啊!(课题出示:生活日用品)</p><p>通过玩这个小游戏,你有什么样的感受和想法?</p><p>生:(说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不同的事物之间往往存在着相同的地方,由此可以启发我们的思维从一个事物跳跃到另一个事物,这就是“联想”(板书)。)</p><p>师:揭题、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生活日用品的联想</p><p>(解读:脑筋急转弯因其不按一般常理进行思维,所以,它很能考验人的联想和思维应变能力,是一种深受学生喜欢的游戏,因此,在课一开始,采用了这一游戏形式,让学生看着这些类似剪影的图形进行联想,既解除了学生思维上固有的定势,又增加了趣味,感受到了联想带来的奇妙乐趣。)</p><p>二、新授</p><p>1、 了解生活日用品</p><p>师:你知道生活日用品包括哪些呢?</p><p>生:(述)</p><p>2、 出示各种日常生活品图片的图片,了解联想的方法</p><p>师:你认为可以从哪些方面对其展开联想?</p><p>生:(形状)</p><p>师:看,厨房里的勺子都变成了哪些有趣的东西呢?(课件操作)</p><p>生:(述)</p><p>师:请研究一下这些作品是怎样进行创作的呢?你有什么体会?</p><p>生:(述)</p><p>小结: 原来,不同的角度能给人不同的启示!</p><p>师:观察这些物品,看看有什么有趣的发现?</p><p>师:瞧!在这位同学的眼中,剪刀变成了什么呢?</p><p>生:(述)</p><p>师:原来,我们不仅可以根据事物的整体造型进行联想,还可以进行局部联想呢!</p><p>试试看,你能这样的方法对这两样日用品进行联想吗?</p><p>(解读:在美术教育中,美术创作也需一定的技能来支撑,以往的传统教育弊端在于死教技能,教死学生。而新课程的理念倡导趣中学,还有许多人认为联想就是凭空瞑想,想到什么就是什么,其实联想和想像也有一定的依据,并非天马行空乱想。有的学生之所以想不出,是因为平时观察不细致,脑中素材储备不够,因此我让学生把玩自己带来的厨房用品(生活日用品中的一种),在玩的过程中发现它象什么。并且欣赏了许多更不相同的作品,在其中总结想像的规律,拓展自己的思维。)</p><p>师:瞧!这些日常用品又在哪些方面启发了你呢,使你联想到了什么?</p><p>生:(述)</p><p>师:原来,事物的颜色、甚至用途都可以启发人进行不同的联想呢!</p><p>这些又给了大家一些启发,现在,在你脑中,它们都象什么?</p><p>(人们观察事物首先是落入眼帘的是形与色,所以,我先从造型的基本要素——形状入手,而对于较难的色彩和功能联想,我则引导学生先观察一件,归纳它们之间的相同之处,然后再由点及面进行思维的扩散。)</p><p>3、 欣赏更多的日常用品,发现其特殊之处,进行联想</p><p>师:在生活中,很多大艺术家也都喜欢联想游戏呢!看,(课件欣赏)欣赏了这些作品,你有什么想法?</p><p>(解读:想像能力对于每一个从事艺术创作的人来说都十分重要,它能为艺术创作注入活力,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无穷的乐趣。在这一环节中,我让学生欣赏艺术大师们运用想象进行创作的作品,体验化腐朽为神奇的魅力,进一步坚定学生艺术创作的决心。)</p><p>三、 学生创作</p><p>师:在以往的美术活动中,有许多同学认为绘画就代表了美术,画的象就说明艺术本领高超,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的想法有了变化了吗?</p><p>生:(述)</p><p>师:那么,请每位同学发挥你的奇思妙想,用你手中的画笔、彩纸等材料,将生活日用品来个大变样,来参加“生活用品变、变、变”的竞赛游戏,好吗?</p><p>(解读:通过这样的交流,使学生认识到艺术创作的多样性,解放了学生的手和脑,激发了学生的创作兴趣。)</p><p>四、 展示小结</p><p>1、请同学们带好作品进行简单讲述</p><p>2、拓展延伸</p><p>师:讲述阿基米得的故事,让学生了解联想在科学领域的作用!明确想象能力对每个人来说都很重要,提示学生可以多多对自己进行这方面的培养。</p><p>(解读:在本课的教学中,发挥了多媒体教学的优势,给学生欣赏了比较多的日用品及作品欣赏的图片,使教学直观、形象,避免了空洞的说教。用游戏、竞赛的方式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课堂中学习气氛活跃,达到了预期的效果。)</p><p>教学目标:</p><p>认知目标:了解生活日用品因其用途不同而造型材料各异;初步了解联想的方法,能够大胆表现联想后的事物;</p><p>能力目标:了解联想的途径,能够从不同的方面对生活日用品进行联想创作,</p><p>培养学生富于联想、敢于想象、勇于实践的创新精神和健康的审美情趣;</p><p>情感目标:感受丰富的联想和大胆的表现带给人的乐趣,教育学生关注生活,</p><p>热爱生活。</p><p>教学重点:认识丰富的联想和大胆的表现能给我们带来无穷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p><p>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对生活日用品产生联想,并把自己的联想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表现出来。</p><p>教学用具:汤勺、锅铲、吸管、酒杯、筷子、饭勺、水盆、课件等。</p><p>学生用具:彩色笔、油画棒、色卡纸、剪刀、双面胶等。</p><p>教学过程:</p><p>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p><p>二、讲授新课</p><p>1、请学生画出自己熟悉的生活日用品的造型,并了解日用品种类多样性,及其造型、材质与功能的关系。</p><p>①请学生板画生活日用品。</p><p>教师板书:生活日用品</p><p>②小结:A、简评学生板画;</p><p>B、小结日用品的造型、材质与功能的关系。</p><p>2、欣赏艺术家手中的生活日用品,启发学生联想思维。</p><p>①播放课件。问:你对哪件作品最感兴趣?</p><p>生:略。</p><p>②小结:艺术家之所以能够创作出这些精美的艺术杰作,是因为他们善于联想(板书)。由一种事物想到另外一种事物的思维过程叫做联想。</p><p>3、联想与表现。</p><p>①引导学生了解联想的途径。</p><p>②学生板画,尝试表现。</p><p>③小结:A、简评学生作品,表扬有创意的作品,指出存在的问题。</p><p>B、我们不仅可以从造型上去联想,还可以从功能、色彩、材质等多方面进行联想。(板书)</p><p>4、出示范画,欣赏从不同方面联想的作品。</p><p>5、教学拓展:联想与组合。</p><p>了解:同一种物品可以让我们产生很多不同的联想;从不同的方位去看,产生的联想;将多种日用品进行组合让我们产生的联想。</p><p>6、展示手工示范作品,简述制作方法,提醒注意事项:注意剪刀等工具的使用安全,并保持场地卫生。</p><p>7、播放课件,提供日用品图片资料。</p><p>三、学生创作,教师辅导。</p><p>四、小结:</p><p>1、学生作业展示与评价;</p><p>2、课后小结。</p><p>3、宣布下课。</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