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浮》四年级上美术教案
<p>漂浮</p><p>教学内容与目标</p><p>1、显性内容与目标</p><p>应知:通过本课学习,学生初步探索有关浮力的知识,并能根据身边的废旧材料进行有创意的设计。</p><p>应会:结合绘画、粘贴、插接等不同造型手法,以及漂浮的科学道理,利用生活中的废旧物品实现自己的艺术创想。</p><p>2、隐性内容与目标</p><p>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将艺术创造与科学研究完美结合的意识,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他们热爱生活、关注生活的美好情感。</p><p>教学重点:启发学生探究简单的浮力知识,并结合身边废旧物品进行有创意的设计与制作。</p><p>教学难点:在制作漂浮物时,创新地使用材料,制作方法精细。</p><p>教学过程:</p><p>一、游戏导人</p><p>游戏l:</p><p>发给学生每人一支吸管,提出游戏要求:你能想到几种令吸管在水中漂浮起来的方法?</p><p>游戏2:</p><p>抢答——如果给你一把吸管,让它们漂浮在水面上.设想一下都可能有哪些不同的造型?</p><p>二、思考反馈</p><p>吸管为什么可以漂浮?</p><p>铁很重,为什么轮船却能漂浮在海上?</p><p>三、信息交流</p><p>组织学生进行信息交流。</p><p>哪位科学家最早发现了浮力?</p><p>你知道有哪些关于浮力的小故事吗?</p><p>四、合作探究</p><p>组织学生分组探究:(材料:铁、纸、不同造型的盒子、木片、泡沫、毛笔等。)</p><p>在我们身边,还有哪些材料可以漂浮?</p><p>看一看:书中同学作品给了你哪些启发?</p><p>试一试:运用折、剪、卷、组合等不同手段,你能用手边的材料组织什么样的漂浮物的造型?</p><p>讲一讲:你能设想一下它的功能及装饰吗?</p><p>五、探索实践</p><p>提出作业要求:</p><p>利用身边的废旧材料,制作一个能浮在水面上的新颖美观的玩具。</p><p>六、展示评价</p><p>利用水盆、鱼缸等为学生营造一个新颖有趣的展评环境。</p><p>七、课后拓展</p><p>欣赏不同功能造型的轮船、游船、军用及民用潜艇等。</p><p>板书设计</p><p>折、剪、卷、组合……</p><p>设计制作 漂浮物模型</p><p>《漂浮》教案设计</p><p>龙潭区艺术实验小学 由庆双</p><p>教学目标:</p><p>1、通过本课学习,学生初步探索有关浮力的知识,并能根据身边的废旧材料进行有创意的设计。</p><p>2、结合绘画、粘贴、插接等不同的造型手法,以及漂浮的科学道理,利用生活中的废旧物品实现自己的艺术创想。</p><p>3、培养学生将艺术创造与科学研究完美结合的意识,激发他们热爱生活、关注生活的美好情感。</p><p>教学重点:启发学生探究简单的浮力知识,并结合身边废旧物品进行有创意的设计与制作。</p><p>教学难点:在制作漂浮物时创新地使用材料,制作方法美观、科学。</p><p>学习材料:各种材质的废旧物品,分小组准备每组一个小水盆,大块橡皮泥、剪刀、双面胶、</p><p>教学过程设计:</p><p>一、 动画导入</p><p>(动画欣赏)</p><p>师:请帮同学想个办法帮小企鹅招聘成功吧,想一想怎样才能把这些材料顺利的运到河对面去?为什么要用这种方法?把石料放下面可以吗?这是利用了什么科学道理呢?</p><p>二、 小实验:下面请大家做一个小实验,试一试怎么样能让你手中的橡皮泥浮在水面上?</p><p>师:谁能把你发现的科学知识说一说。。。</p><p>三、课件欣赏——浮力:浸入水中的物体受到向上托的力。浸入的面积越大浮力越大。同样重量的一块铁与一个铁盒,因为受到浮力面积的不同,小铁块受到的浮力小很快就沉下去了。而小铁盒浸入水的面积很大就可以漂浮在水面上。</p><p>师:通过上面的小实验,你觉得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是用到了浮力的科学原理?</p><p>小结: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方面都应用到了浮力的科学原理,这节课我们也要运用水的浮力来制作有趣的作品。</p><p>四、作品欣赏:出示一个用半成品不平衡船模。</p><p>1、提问:为什么这个模型不能浮在水面上呢?(底太小,不能保持平衡。)</p><p>2、想一想要怎样处理才能使它浮在水面上呢?</p><p>3、你觉得在制作时还应注意哪些问题呢:</p><p>①作品的平衡;②材料的耐水性;③合理分工,讲求效率;④作品样式美观。</p><p>将制作好的船模底部安装好。</p><p>小结:老师制作的大船用的都是废旧物品,合理的使用这些废旧物品可以让它们变废为宝,装点我们的生活。下面就请同学们一起来动手制作吧。</p><p>五、指导学生制作,注意提示学生合理使用各种材料进行制作。</p><p>六、作品评价。</p><p>七、总结。</p><p>《漂浮》课后反思</p><p>本节课是小学美术四年级上册的一节手工制作课,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学生能运用漂浮的基本原理,利用生活中的废旧物品制作能漂在水面上的美术作品。从课堂效果来看学生基本达到教学要求,能主动运用学到的知识进行创作,学具和材料准备的比较充分。</p><p>本节课的教学环节设计体现了以新课标倡导的基本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鼓励学生运用积累的科学小知识进行作品创作。课前准备比较充分。但在上课过程中缺乏对学生形成知识技能的控制,问题的提出缺乏层次和引导,以至学生回答问题找不准方向!</p><p>学习效果:辅导过程设计基本合理,能有效地把学生的学习小组调动起来进行集体创作。但与学生的交流不够!教学过程不够紧凑,个别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出现无事可做,或做与本课无关的内容</p><p>总的来看,本节课基本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但也出现了很多问题,暴露了我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努力纠正自己的不足。</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