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美术从心底接触自然教案
<p>苏教版实验教科书美术第16册</p><p>第2课 从心底接触自然——树木(第二课时)</p><p>[教学目标]</p><p>(1)感受树木的自然美,体验树木造型的艺术美。</p><p>(2)初步认识树木的生长规律及其外形特征与结构。</p><p>(3)运用所学的知识,创造性地表现树木的美。</p><p>[教学用具]</p><p>教师(多媒体、实物投影仪、投影片、教学挂图等)</p><p>学生(a、课前认真、仔细观察1—2棵树,能够说出其外形特征和给自己的感受。b、准备好常规的作画工具)</p><p>[教学重点]</p><p>体验树木造型的艺术美以及树木的画法。</p><p>[教学难点]</p><p>树木的画法。</p><p>[教学过程]</p><p>一、组织教学</p><p>1、欣赏以树木为主的风景图片、风景绘画作品,激发兴趣,导入课题。</p><p>2、启发学生了解树木在风景画中的重要性。</p><p>(风景复式投影片)</p><p>提问:这幅风景画给我们什么样的感受?它缺少些什么?给它加上树木,前后两幅对比,出现了什么变化?(在风景画中有了树木,就有了生机,有了气势。这正如古人所说的:“树是山水景物之‘衣’”。)</p><p>二、阐述树木的结构形态(结合学生课前在校园中对树木的观察)</p><p>1、结构形态:树干、树枝、树叶、(树根)</p><p>2、投影片:</p><p>(1)“冬天的落叶树”</p><p>(2)“树干”</p><p> 树干 — 粗细、曲直、俯仰</p><p>(3)“树叶”</p><p>树叶— 大小、宽窄、疏密</p><p>三、以线造型“松树”为例,学习树木的画法。</p><p>1、欣赏投影片:</p><p>(1)“迎客松”</p><p> 在绝壁上依势生长,刚毅挺拔,造型奇特。好似热情的主人,伸出双臂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p><p>(2)“大雪压青松”</p><p>以陈毅的诗“青松”渲染学生——师生一同朗诵这首诗。以松树的刚强挺拔、傲雪凌霜、坚贞不屈的高尚品格教育学生。</p><p>2、板画示范:松树</p><p>松树:皮如鳞状、叶如针状,这是松树区别于其它树的最大特征。</p><p>(线条虚实相应,树干要挺,即使是弯曲的枝干也要有力量。枝干曲直多变,给人以卷曲如铁似的苍劲。叶的形状象针,聚集于一点,呈扇子形,互相穿插,给人以乱中有序之感。)</p><p>3、树木特征(举例)</p><p>a、柳树(线条是比较柔软的、下垂,柳叶是窄长的,随风飘荡,姿态优美。)</p><p>b、梧桐(叶子大,树干光滑。)</p><p>c、雪松(锥状树,枝叶从上方向下方伸展。)</p><p>d、棕榈(叶子象扇子。)</p><p>4、通过文学作品培养学生对树木的热爱。</p><p>(根据自己的创作思路,给自己的“树”起个名子吧!如:多姿多彩的树、静静的树、古老的榕树、飘扬的柳树茂密高耸的大树、被狂风吹斜的树、灌木丛茂密的矮树、雪地里的松树等。)</p><p>四、作业:________________树 (1)描绘1─2棵树。(或者小组合作表现一组树木,也可以表现树木在不同季节中的变化。)</p><p>(2)注意树的特征。(形状、特点、色彩、肌理,可以结合速写等形式,加入自己的想象也行。) (3)学生做作业,教师巡回指导。(大屏幕播放树木图片)</p><p>(4)讲评</p><p>五、小结、拓展:</p><p>再度欣赏以树木为主的风景画,加深学生对树木的自然美、树木风景画的艺术美的感受。</p><p>六、课外拓展:调查校园里的树木。(附:调查表)</p><p>附件四</p><p>调查表一</p><p>校 园 里 的 树 木</p><p>调查小组:_______________ 指导老师_____________</p><p>联络电话:_______________ 班 级:___________________ </p><p>调查地点:_______________ 调查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p><p>编 号:_______________ 树 名:____________________</p><p>物 候: □吐芽 □长新叶</p><p>□花苞□开花 □落花</p><p>□结果□果熟 □落果</p><p>□落叶 □枯萎</p><p>生长状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树 高:_____________米 树木的年龄:________</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