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16:57:24

初中美术教案7年级下册:第3课 绿洲

<br /><p><table align="center" width="100%"><tbody><tr><td width="100%"><p>[教案]郭丹老师的教案 绿洲</p><table border="1" cellpadding="0" cellspacing="0"><tbody><tr><td valign="top" width="79"><p>课目</p></td><td colspan="2" valign="top" width="183"><p>第3课绿洲</p></td><td valign="top" width="78"><p>年级</p></td><td valign="top" width="106"><p>7年级下册</p></td><td valign="top" width="77"><p>执教</p></td><td valign="top" width="82"><p>郭丹</p></td></tr><tr><td colspan="2" valign="top" width="138"><p>教学程序</p></td><td colspan="3" valign="top" width="309"><p>教学活动</p></td><td colspan="2" valign="top" width="159"><p>媒体运用</p></td></tr><tr><td colspan="2" valign="top" width="138"><p>(第一课时)</p><p>一、导入</p></td><td colspan="3" valign="top" width="309"><p>每年的3月12日是我国的植树节,同学们曾经为植树节做过什么吗?(植树,看着树苗一天一天的长大,喜悦之情,油然而生……)今年的植树节我们将要做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举办一个“爱我绿色家园”的主题画展。</p></td><td colspan="2" valign="top" width="159"> </td></tr><tr><td colspan="2" valign="top" width="138"><p>二、尝试设计</p></td><td colspan="3" valign="top" width="309"><p>1.播放一段剪辑好的环境被破坏的视频,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强烈的反差,谈观后的感受.引发学生强烈的环保意识和创作欲望。</p><p>2.请以“绿洲”为题,构思一幅表现环保的画。(学生谈自己的创作思路。)</p></td><td colspan="2" valign="top" width="159"><p>剪辑好的环境被破坏的视频</p></td></tr><tr><td colspan="2" valign="top" width="138"><p>三、作品欣赏</p></td><td colspan="3" valign="top" width="309"><p>作品《绿洲》欣赏</p><p>①比较和自己的构思有何区别:马格里特的作品创造了一种更新奇的视觉效果,</p><p>(2)画面的主题和内容:黄沙、白云、绿树、白色桌子和黑色天空不同寻常地组合在一起,不切实际,令人深思,用这奇幻的景象警醒人们爱护环境、保护绿洲,达到了宣传环保的目的。运用绘画的形式同样可以宣传环保主题。</p></td><td colspan="2" valign="top" width="159"><p>作品《绿洲》欣赏</p></td></tr><tr><td colspan="2" valign="top" width="138"><p>四、处理手法</p></td><td colspan="3" valign="top" width="309"><p>1.从作品《绿洲》中分析手法的运用:</p><p>①时空重组(沙漠与桌子、沙漠与树的组合).鼓励发散思维。如:跳高的垫子变成水盆、类人猿时代与IT时代事与物的结合等等。</p><p>②改变生存环境(树生长在桌子上、云降在树叶上、桌子摆放在沙漠里),鼓励学生进行发散思维。如:人生活在真空中、鱼在地上走、鸟在水上睡、稻草长在饭盆中、地球变成蛋黄等等。</p><p>2.讨论:以自然环境中的哪些素材可以进行时空重组、改变生存环境的讨论进行思维拓展。</p></td><td colspan="2" valign="top" width="159"><p>作品《绿洲》欣赏</p></td></tr><tr><td colspan="2" valign="top" width="138"><p>五、活动开展</p></td><td colspan="3" valign="top" width="309"><p>参照《绿洲》中的艺术处理手法,拼贴或画出一幅视觉形象新奇的环保作品</p></td><td colspan="2" valign="top" width="159"> </td></tr><tr><td colspan="2" valign="top" width="138"><p>六、小结</p></td><td colspan="3" valign="top" width="309"><p>老师展示大部分学生的作业,学生自己选择最有创意的作品,并让学生说明喜欢的原因。</p><p>老师可引导学生积极地调整自己的构思,吸取他人的长处。</p></td><td colspan="2" valign="top" width="159"><p>学生作业展示</p></td></tr><tr><td colspan="2" valign="top" width="138"><p>(第二课时)</p><p>一、讨论活动</p></td><td colspan="3" valign="top" width="309"><p>1.展示《最后的呼喊》、《屋顶上的猫》、《永恒的记忆》等作品,并列出变换材质、异形同构、比例。</p></td><td colspan="2" valign="top" width="159"> </td></tr></tbody></table></td></tr></tbody></table></p><p><table border="1" cellpadding="0" cellspacing="0"><tbody><tr><td valign="top" width="137"><p>教学程序</p></td><td valign="top" width="308"><p>教学活动</p></td><td valign="top" width="159"><p>媒体运用</p></td></tr><tr><td valign="top" width="137"> </td><td valign="top" width="308"><p>逆反、自由悬浮、模糊物象等创作手法,请学生分析,每一种创作手法的对应作品有哪些。</p><p>小结: 《最后的呼喊》中运用了异形同构、自由悬浮的手法,将树、叶悬浮在空中,树与叶的相似形与相关特征结合在一起,给人以梦幻、新奇的感觉。</p><p>《屋顶上的猫》中运用了比例逆反的手法,将猫的形象画得比房顶还大,有意突出画面的空间。 《永恒的记忆》运用了变换材质的手法,将钟的坚硬的金属材质改变成软的,表现一种疲软的状态。</p><p>2.以小组合作的方式从上列方法中选择一种进行更广阔的思维扩散和讨论,然后以竞赛的形式陈述各小组的创新。</p><p>3.再一次举例,引导学生进行思维拓展,主题转向绿色环保:地球变成气球,梨子皮与灯泡,眼与拉链,人头与水泥柱,吸管插进地球吸取养分等等。</p></td><td valign="top" width="159"><p>展示《最后的呼喊》、《屋顶上的猫》、《永恒的记忆》等作品</p><p>地球变气球等思维拓展图的展示</p></td></tr><tr><td valign="top" width="137"><p>二、色彩的运用</p></td><td valign="top" width="308"><p>作品《绿洲》欣赏,从色彩上分析,黄色的沙漠与黑色的天空、黑色的树干形成明度上的鲜明的对比,在视觉上处于画面的上下两方,使自然景物的色彩逐渐被压缩减少,警示人们保护绿色,爱护环境。</p><p>作品《最后的呼喊》整个画面呈蓝绿色调,产生一种迷幻的视觉效果,让人觉得这是绿色的呐喊,是树与叶的魂魄在呐喊。</p><p>作品《屋顶上的猫》运用象征主义的手法,将黄色作为屋顶的颜色.寓意地球沙漠化,而猫则是人类和生物的处境——黑色的,面临死亡的色彩。对比强烈,寓意深刻。</p></td><td valign="top" width="159"><p>《绿洲》、《最后的呼喊》、《屋顶七的猫》</p></td></tr><tr><td valign="top" width="137"><p>三、活动开展</p></td><td valign="top" width="308"><p>综合运用所学的创作方法,拓展思维,提炼创作思路,以“绿”为题,设计出新奇的形象,组合成有趣的画面,表达你对于人类生存和环境污染的关注。 评价学生作业,共同选择作品,准备布置画展。</p></td><td valign="top" width="159"><p>各作品巡回播放</p></td></tr><tr><td valign="top" width="137"><p>四、总结拓展</p></td><td valign="top" width="308"><p>除了我们所学和所运用的这些方法以外,还可以创造新的,只要能创造出一种新奇的视觉效果,能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就是好的。宣传环境保护,是为了让我们的生存环境更美好,而让我们周围的环境更美好的最有效的手段就是:从自己做起。</p><p>尊重自然,珍惜自然,保护自然,创造一个和谐、优美、健康的生存空间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p></td><td valign="top" width="159"> </td></tr></tbody></table></p><p>[资料]图片资料</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初中美术教案7年级下册:第3课 绿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