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16:57:23

《捣练图》

《捣练图》教案<p>课题:欣赏课《捣练图》</p><p>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欣赏与评价,使学生掌握美术欣赏的学习方法,展示丰富的具有审美价值的图像世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欣赏水平。从而了解中国古代人物画的发展,了解唐代人物画概况。</p><p>教学重点:欣赏、讨论画中人物的动作姿态,尤其是细节的描写。</p><p>教学难点:让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学会分析唐代仕女画中的人物造型与其他时期人物画造型的比较,以及和西方古典绘画中的任务比较,在感性的理解学习中,培养学生热爱中国传统艺术的情操和认识唐代仕女画所达到的高度成就及艺术和历史文献价值。</p><p>教具准备:</p><p>多媒体课件、图片资料、教科书等。</p><p>学具准备:</p><p>收集来的资料、教科书等。</p><p>教学过程:</p><p>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p><p>新课导入 多媒体播放《武则天》影视片段。</p><p>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剧中人物的体型、服饰、动态等。引出问题:</p><p>1、剧中讲述的是什么朝代的故事?</p><p>2、剧中妇女的体型是胖还是瘦?她们穿戴的服饰有何特色?</p><p>待学生回答后,教师:我们来看看唐代的画家是如何体现他们当代的生活片段的。请同学们看屏幕。(板书课题)</p><p>学习新内容 播放课件的《捣练图》全图。</p><p>(一)这是典型的中国古代仕女画,</p><p>问题:什么是仕女画?</p><p>它以中国传统的长卷形式,表现了唐代宫廷妇女用木杵捣练、熨烫和缝纫的劳动场面。 问题:</p><p>1、什么是捣练?</p><p>1、什么是熨烫?</p><p>3、这幅画的作者是谁?</p><p>4、据传这幅画是宋徽宗赵佶的摹本,那赵佶是谁呢?</p><p>引导学生通过教科书或其它途径查找作者张萱及周昉、赵佶的生平及艺术特点。可在课前安排学生通过上网或有关书籍收集更多资料。</p><p>学生解答“仕女画”。</p><p>学生解答“捣练”、“熨烫”。</p><p>学生查找资料,认识张萱、周昉、赵佶及相关背景。</p><p>(二)共同探讨,解读《捣练图》。</p><p>1、这幅作品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即捣练、织修、熨烫三个场面,请问:画中共有多少个人物?</p><p>2、画家十分注重构图的技巧,着重刻画人物的动作姿态,尤其注重细节描写,请同学们注意观察,把这些细节找出来。(播放一段古典音乐)</p><p>主要细节有:捣练部分四个妇女的朝向各不相同;左边那位妇女传神的挽袖动态;熨烫部分左侧妇女扯练时微微着力的后仰;中间熨烫妇女专注的神态;几个小孩的穿插,以及扇火小孩因怕热而回头等动作。这些细节的刻画非常真实、生动而富有生活情趣,使互相对称的构图不致呆板。</p><p>3、人物的造型(丰颊肥体)及其衣着的设色,与同时期的女性人物雕塑和绘画的造型完全一致,是盛唐时期的典型风格。</p><p>请同学们比较教科书中那三幅同时期的女性形象的画作。</p><p>学生发言后,教师归纳。</p><p>学生分组讨论,找出细节描写,派代表描述。</p><p>学生对比相同时期和不同时期女性的形象及服饰,畅所欲言。</p><p>思考与讨论: 唐代人物画中人物造型的主要特点是什么?</p><p>教师再播放一组西方古代人物画作品,提出问题:</p><p>《捣练图》与你了解的西方古代人物画相比有什么不同?</p><p>同学们对这幅作品是否有新的、不同的认识?</p><p>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如学生可能问:为什么唐代仕女画中的妇女都是“丰颊肥体”的?(教师启示学生从唐人和今人的审美标准进行比较。)</p><p>学生分组讨论,派代表发言。或发表个人观点。教师归纳。</p><p>评价与小结 这幅画着重刻画人物的动作姿态,注重细节描写。体现了中国古代工笔人物画独特的表现形式,同时也充分展示了唐代仕女画所达到的高度成就。它对于了解唐代宫廷妇女的劳动生活,特别是她们的服饰,也具有重要的历史文献价值。</p><p>结课,布置作业,课下自己查找相关资料,写一篇关于唐代人物画与不同朝代人物画以及与西方古典人物画比较的小论文,要求:</p><p>1, 要有自己的观点。</p><p>2, 条理清楚,语句通顺。</p><p>3, 字数不少于500字。</p><br />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捣练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