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与自然和谐交融教案2
<p>生命与自然和谐交融教案2 教学设计</p><p>一. 单元目标</p><p>(1)从古今中外优秀绘画作品中,感受各种具有生命活力的艺术形象和自然现象。</p><p>(2)通过学习研究,探讨,学生能对绘画作品的情节内容,艺术手法和美感特征进行简要的描述和评价。</p><p>(3)通过对本单元绘画作品的欣赏,加深对生命与自然和谐关系的理解认识,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情感与态度。</p><p>二.教材分析</p><p>本单元的教材选择了古今中外优秀美术作品,围绕艺术——生命与自然的和谐交融这个主题展开,改变了以往绘画欣赏以学科,画种,时代或地域划分内容的方法,体现了新课程标准课程综合性的特点,提出了从多角度认识欣赏艺术作品的的内容和形式的要求,在培养学生对作品的分析能力,审美能力的同时,重视对学生思想情感的态度及正确的价值观念的培养。</p><p>三.教学建议</p><p>教师可根据本单元美术欣赏教学主题,设计相关的教学活动,在围绕教学主题展开教学的同时,贯穿审美教育的主线,在组织,引导学生学习探究作品的情节内容,艺术手法,美感特征的同时,简要穿插介绍作品常识。学习活动可多样化,体现师生互动交往,教学活动应尽可能直观生动,采用多种媒体辅助教学。因此,教师课前应对教材作认真学习理解,对教学活动进行周密设计和准备,以切实提高教学效果。</p><p>本单元教学,可用二课时完成。</p><p>四.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p><p>重点:1.对作品生命与自然和谐关系的理解.</p><p>2.对作品艺术表现的理解和欣赏.</p><p>难点:多角度理解作品,提高审美能力和情感态度.</p><p>五.课前准备</p><p>教师:结合教学内容的图片或课件制作</p><p>学生:课前有关作品资料的收集和学习.</p><p>六. 教学过程设计</p><p>第一课时</p><p>(一) 课题引入(5分钟)</p><p>通过作品数幅(投影,幻灯或图片)展示充满生命活力的绘画作品.</p><p>学生思考讨论:</p><p>作品中主要描绘了什么?</p><p>你有什么感受?</p><p>学生发言.</p><p>教师点评并引入本单元学习课题.</p><p>(1) 绘画作品形象丰富,相当一部分为充满生命力的形象..</p><p>(2) 生命产生于自然,生长于自然,与自然和谐交融.</p><p>(二) 活动一:欣赏与评述:对作品的基本认识(15分钟)</p><p>1,观赏作品数幅(课本第2页.,可作适当增补).</p><p>你是否能对作品形象和情节进行描述?(也可将自己课前收集准备的资料作讲稿).</p><p>2,学生讨论.</p><p>3,学生对作品描述发言.</p><p>4,教师讲评,并作个人发言.</p><p>(1)重点描述作品形象中生命的活动及与自然融洽的关系.</p><p>(2)适当提示作品的构图,艺术风格等所传达的效果.</p><p>(三)活动三:分析与研究:生命与自然的关系(22分钟)</p><p>请学生仔细观察作品(课本第3页,可作适当增补).</p><p>研究问题:</p><p>1,联系生物学科所学知识,说说作品中描绘了哪些物种?与生命物种,生命活动相关的自然形象是什么?</p><p>学生分析思考,讨论研究.</p><p>学生发言.</p><p>教师发言(结合作品回放及局部观赏)</p><p>2,问题:</p><p>(1)作品中生命活动与自然的关系分别是怎样的?</p><p>(2)作者运用怎样的艺术手法来增强效果,产生美感的?</p><p>学生讨论研究</p><p>学生发表见解</p><p>教师发言:重点对《孟特芳丹的回忆》作补充发言.</p><p>3,研究思考:</p><p>(1)联系作品思考:自然对生命活动有哪些作用?</p><p>(2)如何保护自然,促进生命活动与自然的和谐发展?</p><p>(四)作业要求:(2分钟)</p><p>1,选择课本中第2-3页作品一幅,对作品的形象和情节进行描述.</p><p>2,试写一点对《孟特芳丹的回忆》一画的感悟.</p><p>(五)学习活动小结:(1分钟)</p><p>第二课时</p><p>(一)简要回顾讲评前一课美术欣赏学生作业(由学生讲读)引入本课.</p><p>(二) 活动三:讨论与解释:作者的感情与艺术创造</p><p>1,作者感情的体会(10分钟)</p><p>欣赏作品(课本第4页,可作增补).</p><p>将课本作品与内容相似的内容其它绘画作品作比较.</p><p>讨论解释:</p><p>(1) 为什么类似的内容,不同作者的作品,风格不同?</p><p>(2) 课本作品分别体现出何种感情?</p><p>学生讨论,并试对比作出解释.</p><p>教师发言:感情因素对作品的影响.</p><p>肯定学生对作品所包含的感情的解释的理解</p><p>2,艺术创造的理解:(12分钟)</p><p>研究问题:</p><p>(1) 艺术是什么?</p><p>(2) 优秀美术作品是否就是客观形象的再现?为什么?</p><p>观赏一组自然形象图片,再与相似内容的绘画作品作比较,试找出艺术形象与自然形象的联系和区别.</p><p>学生观察思考发言.</p><p>教师适当提示:</p><p>艺术形象源于生活,但比生活更高,更典型,这是艺术创造的特征.</p><p>再请学生联系作品数幅,谈谈对艺术创造的理解.</p><p>(三)活动四:体验与评价:创作与审美</p><p>1,创作活动的体验:(10分钟)</p><p>通过观赏课本作品和增补作品思考:</p><p>是否是作者与自然和谐交融的活动?</p><p>体会方法:</p><p>(1)学生亲自实践作品局部,体会感受.</p><p>(2)教师师范作品局部加强感受.</p><p>(3)请有绘画经验的学生谈感受.</p><p>2,审美体验,评价.(10分钟)</p><p>结合本单元内容学习,谈谈自己的感受.</p><p>师生互谈感受.</p><p>作业要求:</p><p>选择作品一幅,根据自己的审美经验和能力写感受,大胆发表见解.</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