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16:56:42

美术可以再现生活真实教案1

美术可以再现生活真实教案1 课题:美术可以再现生活真实(第1课时)<p>学习领域:欣赏、评述</p><p>一、教学实施建议</p><p>1、课前准备</p><p>(1) 教师准备教具:校园场景线描写生。色彩写生各一幅;一组静物及名画家作品若干幅。</p><p>(2) 学生准备学具:名画家作品资料若干幅。</p><p>2、课堂教学</p><p>(1)引导阶段</p><p>①选择在校园中开始进行教学。教师带领学生游览校园环境,引导学生留心观察校园中具有美感特征并最适合绘画表现的局部,进行必要的观察提示。</p><p>②回到教室中继续进行课堂教学。出示教师课前所作的校园写生范画,静物线描及色彩范画,引导学生欣赏并讨论教师是怎样基本正确地表现出校园场景和静物的艺术形象的。</p><p>(2)发展阶段</p><p>①用多媒体设备播放生活真实场景视频资料片及表现性美术作品,提示学生加以比较分析、讨论。</p><p>②欣赏作品,鼓励学生自由选择作品进行分析,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p><p>(3)小结:师生共同用讨论的形式,以写实的手法对历史事件和现实生活进行客观真实的反映,传达出创作者对所表现的事物的认识和情感,是美术创作的基本手段和方法之一。</p><p>3、课后拓展</p><p>提示学生注意所能见到的美术作品,哪些属于再现性的创作,欣赏、分析作品中突出再现的具体物象。</p><p>二、教学评价建议</p><p>通过对作品的欣赏分析,看学生是否基本了解了美术作品再现性创作的概念。</p><p>教案设计</p><p>课题:美术可以再现生活真实(第1课时)</p><p>一、基本理念:美术课要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在教学中依据《美标》注意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和学习能力,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学习兴趣,使教学内容与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广泛的文化情景中认识美术。</p><p>二、设计思想:以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且把学生在学习情绪和生活经验纳入课堂,创生知识 ,教学才更富吸引力。本课通过对各种不同表现形式的美术作品的欣赏,写生和创作,体会其不同的创作规律,增强学生表现自然和生活的能力,增进学生热爱自然和生活的意识。</p><p>三、教学目标:</p><p>1、引导学生欣赏再现生活真实的美术作品,体验其视觉感受,了解其源于生活真实,而又高于生活真实的美感特征。</p><p>2、通过师生对作品艺术形象的分析,评述和讨论,使学生了解再现性美术作品在造型要素,表现手段及艺术效果上所体现的主要特征。</p><p>四、教学重点、难点:欣赏讨论作品;艺术表现手段、特征;</p><p>五、教师准备教具:一组静物,范画四幅,名画家作品若干幅。</p><p>学生准备学具:名画家作品资料若干幅。</p><p>六、教学过程:</p><p>1、导入:(提问)同学们在这所中学已经学习生活一年多了,请你说一说我们的校园最美的地方,或最适合绘画表现的地方。</p><p>2、新授:选择在校园中开始进行教学。教师带领学生游览校园环境,引导学生留心观察校园中最具有美感特征并最适合绘画表现的局部,进行必要的观赏提示。</p><p>3、回到教室中继续进行课堂教学。教师出示课前所作的校园写生线描,色彩范画;出示静物(二至三件实物)及其线描写生、色彩写生教师范画,引导学生欣赏并讨论教师是怎样表现景物的,哪些地方与真实面貌不同。</p><p>4、用多媒体设备播放生活真实场景资料片及表现性美术作品,指导学生加以比较分析、讨论。</p><p>5、欣赏作品请学生回答:</p><p>(1)你对作品中的形象有什么样的视觉感受?</p><p>(2)说明作品中真实地再现出哪些具体的个别对象?</p><p>6、研究与讨论:</p><p>(1)这些绘画作品形象包含着哪些造型要素和表现手段?</p><p>(2)每一幅作品着重再现对象的什么特征?</p><p>7、小结:师生共同用讨论的形式,以写实的手法对历史事件和现实生活进行客观真实的反映,传达出创作者对所表现的事物的认识和情感,是美术作品基本手段和方法。</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美术可以再现生活真实教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