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构成
<br /><p>美术教案-平面构成</p><p>学 科: 初二年级美术课</p><p>课 题: 《平面构成》</p><p>课业类型: 工艺设计</p><p>课时安排:</p><p>《平面构成》第一课时。本课题分两课时进行,本课时进行铅笔纹样设计,</p><p>第二课时进行纹样的色彩配置。</p><p>一、教学简案 下一页</p><p>一.教学目标</p><p>认知:理解平面构成的概念、意义、用途及方法。</p><p>操作:按平面构成的要求设计一种构成练习。</p><p>情感:体会平面构成的形式美、秩序美。</p><p>创造:设计出具有个性的基本形和构成形式。</p><p>二.教学重点难点</p><p>l.重点: 主要掌握基本形和构成形式的设计。</p><p>2.难点: 如何启发学生运用创造性思维,进行平面构成的设计</p><p>三.达标规程</p><p>概念;基本要素;基本形;构成方式</p><p>四.教学准备</p><p>师:1.收集平面构成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实物、以前学生的优秀作</p><p>2.绘制平面构成范画与骨格图</p><p>3.绘制自然界有关生物体的几何结构图例</p><p>生:1.收集几何纹样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实例,布置学习专栏。</p><p>2.准备铅笔、圆规、三角尺。</p><p>五.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p><p>(一)组织教学,按常规进行。</p><p>(二)前提测评</p><p>回顾单独纹样、二方连续中的点、线、面极其特征,了解学生状况。</p><p>(三)导入新课</p><p>根据唐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让学生展开想象,抽几位学生上黑板,用点、线、面概括地表现景色。教师总结:这种用点、线、面抽象形态构成的图形就叫平面构成。</p><p>(四)认定目标</p><p>板书《平面构成》极其简要提纲。</p><p>指出在这节课上,要学习掌握平面构成的几种主要构成形式,并进行设计练习。</p><p>(五)导学达标</p><p>l.平面构成的概念、用途与学习意义。</p><p>师生共同列举、观摩平面构成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进而说明平面构成的概念、用途与学习意义。</p><p>2.基本要素;点、线、面</p><p>引导学生说出日常生活中有点、线、面特征的例子,结合图例进一步明了点、线、面的特征。</p><p>3.基本形</p><p>说明运用点、线、面按一定的方向、角度、距离组合变化便形成基本形,介绍基本形的种类极其构成方式。(图示)</p><p>4.构成方式</p><p>基本形按不同的方法排列,便产生各种形式的构成,可以概括为规律性与非规律性两类,本课着重介绍五种主要的构成形式。(骨格图与各式范画四例及生物体结构图)</p><p>规律性排列式 重复渐变 发射</p><p>非规律性排列式 特异对比</p><p>六.作业要求</p><p>设计一幅平面构成铅笔稿。(出示4条要求)</p><p>七.学生练习,教师辅导。</p><p>八.达标测评和小结</p><p>概括本课内容,强调基本形与构成方式的设计,挑选一部分作品作展示,邀请两名学生互评,然后教师讲评。</p><p>九.板书设计</p><p>应用图例</p><p>平面构成</p><p>基本要素-点、线、面</p><p>基本形</p><p>构成方式1. 2. 3. 4. 5.</p><p>骨格图</p><p>范画</p><p>重复式</p><p>以前学生作业</p><p>范画</p><p>渐变式</p><p>范画</p><p>发射式</p><p>十、作业要求</p><p>1. 2.</p><p>3. 4.</p><p>范画</p><p>特异式</p><p>范画</p><p>对比式</p><p>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美术试用课本《教学参考用书》(上册)</p><br />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