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16:56:07

八年级活动 美术可以再现生活真实 静物写生

<p>八年级 第二单元 活动二 美术可以再现生活真实 静物写生</p><p>活动二 美术可以再现生活真实 静物写生</p><p>教学设计 (一) 设计思路 在活动一认识再现性美术作品的造型要素、表现方法和艺术效果基础上,本课安排学生进行色彩静物写生练习。学生初步体验运用美术作品再现生活真实的一般过程和方法,从而加深对再现性美术作品的认识。</p><p>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学生初步了解静物写生的基础知识,掌握色彩的明暗、冷暖的表现方法,提高欣赏和分析再现性美术作品的能力。 2.方法与过程: (l)通过讲授、欣赏使学生了解色彩静物写生的步骤和技法。 (2)运用色彩造型的基本知识,尝试进行静物色彩写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并加深对再现性美术作品的理解。 教学重点 写生色彩的一般规律,单件物体的明暗、冷暖色彩的表现方法,静物画中的色调。 教学难点 色彩写生中环境色、光源色和固有色的认识。</p><p>教学过程<table border="1" cellpadding="0" cellspacing="0"><tbody><tr><td width="33"><p>环节</p></td><td width="358"><p>教师活动</p></td><td width="96"><p>学生活动</p></td><td width="81"><p>说明</p></td></tr><tr><td valign="top" width="33"><p>第二课时</p></td><td valign="top" width="358"><p>一、组织教学</p><p>准备教学用具和检查学生的学习用具。</p><p>二、导入新课</p><p>向学生讲述本课的目的是为了进行静物色彩写生练习。</p><p>三、讲述色彩知识</p><p>1.色彩的三原色和三间色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p><p>2.色彩的三要素:</p><p>色相——指色彩的相貌。色相也是产生色与色之间关系的主要因素,正是有了各种不同的色彩相貌特征,我们的世界才那么五彩缤纷,在诸多色相中,红、橙、黄、绿、蓝、紫是最基本的色相,以它们为基础依圆周等色相差环列,可得高纯度的色相环,在此基础上增加过渡可得十二色、二十四色等。</p><p>明度——指色彩的明暗程度或深浅程度。色彩的层次感、空间感都是依靠明度来表现的。明度在三要素中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它可以不带任何色相特征,仅通过黑、白、灰的关系表现出来。任何色彩都可以还原为明度关系来思考。无彩色中,白色明度最高,黑色明度最低。</p><p>色彩明度的表现(见课件中图)</p><p>黑、白、灰无彩色。</p><p>同一色相加白产生由深到浅的不同明度的差别。如:蓝、浅蓝、白。</p><p>同一色相加黑产生由浅到深的明度变化。如:绿、深绿、黑。</p><p>不同色相由于反射光线的强弱产生明度的差别。如:黄、橙、红、紫、蓝、绿等依次从高到低变化。</p><p>纯度——指色彩的鲜艳程度,也就是色彩的含灰程度或饱和程度。色彩的色相感越明确,其纯度也越高。黑、白、灰没有色相倾向的无彩色的纯度为零。不同彩色所能达到的纯度是不同的,其中红色纯度最高,绿色纯度最低,其余色相居中。(见课件中纯度的表现图)</p><p>3.色彩的对比:明度对比、纯度对比、色相对比、补色对比、同类色对比、面积对比等。(见课件中图)</p><p>4.色彩写生中影响色彩关系的几个因素:固有色、环境色、光源色。</p><p>固有色——物体本身的颜色。(展示静物白色花瓶、红色玫瑰等)</p><p>环境色——不同环境影响下呈现的色彩。(如白色衬布对静物固有色彩的影响)</p><p>光源色——不同的光源照射对物体固有色的影响。<br />四、教师展示写生步骤或演示写生步骤</p><p>(见课件图)分五步进行:</p><p>1.用铅笔画出大形体,注意构图和空间关系。</p><p>2.用较薄的单色画出大的明暗关系。</p><p>3.从画面暗部入手,把握整个色调,这一步使画面色彩冷暖、明暗及前后关系更加明确。</p><p>4.进一步用较饱和的颜色把上述关系表现得更准确些,注意边缘线的虚实变化。</p><p>5.最后刻画亮灰面,点上物体高光,勾出梨的果蒂,调整色彩整体关系。</p><p>五、请同学们观看课件中的作品并根据老师摆设的静物,进行写生练习。写生要求如下:</p><p>1.构图完整 2.造型准确 3.色调和谐统一</p><p>六、学生优秀作品展示</p><p>七、小结</p><p>通过本课的学习和实践,我们能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要再现现实生活中生动、自然的形象,不仅要掌握一定的绘画技巧,还要善于观察和把握表现对象的形象特征。</p><p>八、课后拓展</p><p>请同学们尝试用写实的手法进行美术创作,作品要融入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和审美情趣。(主题自拟)</p></td><td valign="top" width="96"><p>通过课件图片展示,学生可以提出问题,在师生讨论中加深对色彩知识的理解。</p><p>学生各自准备好工具,进行色彩写生练习。</p><p>学生欣赏优秀作品,并分组讨论,谈谈认识和体会。</p></td><td width="81"><p>通过提问思考,增强学生的认知能力。</p><p>通过色彩写生练习,进一步加深对色彩的理解和运用。同时体会到再现性美术作品不仅需要熟练地掌握绘画技能,还要有敏锐的观察力。</p></td></tr></tbody></table></p><p>教学设计 (二) 设计思路 本单元课程设计就是学生运用电脑知识以及网络信息来绘制再现性美术作品,同时在课中也能开发每个人的潜在智能,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和模式最大程度地发掘教材中的“生动、趣味”,更多地介入信息交流,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再现性美术作品的造型要素、表现手段及艺术效果上所体现的主要特征。</p><p>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使学生初步了解色彩的基础知识,掌握色彩的明暗、冷暖的表现方法,提高欣赏和分析再现性美术作品的能力。 2.方法与过程: (l)通过分析、评述,认识不同画种的再现性美术作品的特征。 (2)运用色彩的基本知识,尝试用电脑绘制再现性美术作品。</p><p>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p><p>通过网上学习和实践,提高学生对再现性美术作品的审美能力,激发学生创造美的愿望。</p><p>教学重点 教师运用多媒体演示,让学生了解如何运用绘图软件制作再现性美术作品。</p><p>教学难点 如何运用绘图软件制作再现性美术作品。</p><p>教学过程<table border="1" cellpadding="0" cellspacing="0"><tbody><tr><td width="43"><p>教学环节</p></td><td width="300"><p>教师活动</p></td><td width="144"><p>学生活动</p></td><td width="108"><p>说明</p></td></tr><tr><td valign="top" width="43"><p>第一课时</p></td><td valign="top" width="300"><p>一、组织教学</p><p>稳定学生情绪,集中注意力。</p><p>二、导入新课</p><p>展示电脑绘制的再现性美术作品,并向学生讲述本节课要用电脑绘制再现性美术作品。</p><p>三、色彩知识</p><p>用课件展示基本的色彩知识。</p><p>让学生自由组合,并给一些网站地址,网上查找一些电脑绘制的优秀再现性美术作品。</p><p>四、学生分组绘制</p><p>指导学生完成作品。</p><p>五、教学效果检测</p><p>要求学生把每组的作品放到校园网上,让学生无记名投票,选出认为最优秀的作品。</p><p>六、课后小结</p><p>通过本课的学习和实践,我们能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再现性美术作品的特征。</p></td><td width="144"><p>欣赏再现性美术作品,并讨论。</p><p>在多媒体教室查询资料,为绘制再现性美术作品做准备。</p><p>运用多媒体完成作品。</p><p>每组同学上机进行操作,并自评与互评作品。</p></td><td valign="top" width="108"><p>采用问题情景或动画情景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p><p>通过运用电脑绘制作品,提高学生的制作能力,激发学生创作的热情。</p></td></tr></tbody></table></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八年级活动 美术可以再现生活真实 静物写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