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活动一 环境设计
<p> 第三单元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活动一环境设计</p><p>泉州现代中学 陈可可</p><p>设计思路</p><p>本单元属于“设计2023;应用”活动内容,根据教材中四个活动内容进行拓展与变化,为了使学生能够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学习和理解美术知识及技能,分别将四个教学活动安排具体化,个性化。在活动内容上运用多种形式,使学生感受到“设计2023;应用”课学习的多元化。</p><p>教学目标</p><p>显性目标:学生通过欣赏不同的环境设计作品,观察分析生活中的设计艺术,领会设计的重要性。让学生以艺术家的敏锐眼睛捕捉自然中美好的事物,体会环境艺术形式表现出的自然与人之间形成的和谐美,与此同时激发学生用自己的双手去创作的热情。</p><p>隐形目标:通过欣赏杰出的环境设计作品,开阔学生思路,提高学生审美素养。认识生活艺术化和艺术生活化的是人类文明发展的进步。合理利用资源,保护自然,是环境艺术设计最合理的方式。</p><p>教学重点</p><p>认识环境设计的要素。</p><p>教学难点</p><p>环境设计的广博性。</p><p>教学过程</p><p><table border="1" cellpadding="0" cellspacing="0"><tbody><tr><td valign="top" width="187"><p>教学环节</p></td><td valign="top" width="185"><p>教师活动</p></td><td width="113"><p>学生活动</p></td><td width="83"><p>说明</p></td></tr><tr><td valign="top" width="187"><p>一、组织教学</p><p>二、导入</p><p>同学们注意过自己每天在怎样的环境里学习吗?你理想的教室应该是什么样的?</p><p>三、美术作品鉴赏(分析、讨论、探究)</p><p>环境形式和功能的关系,是功能决定形式,这一点学生容易理解,也能自己分析,所以这部分幻灯片可以把说明小字隐藏,作为教师参考用。</p><p>环境设计和材料技术的关系,可以以水立方为重点讨论。环境设计是否受材料技术的制约?古今中外不同材料的运用,形成了环境设计上怎样不同的结果?</p><p>环境设计艺术形式空间的象征意义,重点讲人民大会堂的设计,突出人民大会堂特殊的政治地位,体现集体智慧的豪迈建设,独具匠心的天花板设计和内在含义。进行爱国主意教育。</p><p>环境设计和历史文化的关系,用中西两个典型建筑对比讲解。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美学思想,在天坛建筑群得到很好的体现,巴黎圣母院高大尖耸的空间,使在里面的人感到渺小、压抑,从而产生对神的敬仰。</p><p>四、课堂讨论</p><p>讨论教室和居室的布置,体会功能不同决定形式不同。</p><p>讨论李小龙的街头雕塑和香港独特的历史文化背景,领会环境设计的深层含义。</p><p>用日本办公室的设计和微软公司的办公室设计引导学生探讨怎样的办公室设计符合中国国情?</p><p>五、课堂小结</p><p>总结本课知识点,鼓励学生观察身边的设计,大的如城市街道,小的如街灯餐具等等都是环境设计的内容,提高对设计艺术的认识和分析鉴赏能力。</p></td><td valign="top" width="185"><p>出示课题。</p><p>板书</p><p>环境设计</p><p>教师运用PPT组织教学</p><p>“学会认识环境设计”</p><p>讲述环境设计的范畴,让学生结合看书自己推测应该从几方面认识环境设计。</p><p>用幻灯片打出学习环境设计的四要素,教师讲解和学生探讨结合。</p><p>问:</p><p>如果没有现代科学技术和材料的支持,北京奥运会的两个场馆水立方和鸟巢能不能按设计实现?环境设计和材料技术是一种什么关</p><p>系?</p><p>功能决定形式</p><p>环境设计和历史文化背景</p><p>环境艺术是综合艺术</p></td><td valign="top" width="113"><p>学生观看教室环境,思考问题,回答问题。</p><p>学生浏览课本。</p><p>看幻灯片对环境设计的范畴有确切的了解。学生欣赏美术作品,分析思考环境设计中功能如何决定形式。</p><p>学生回答如果没有现代科学技术和材料的支持,北京奥运会的两个场馆水立方和鸟巢不能按设计实现。环境设计受材料技术制约。</p><p>学生探讨中国办公室应该是什么样的?</p></td><td valign="top" width="83"><p>以学生切身感受导入,活跃情绪,并暗示环境和人就像鱼和水一样,休戚相关。</p></td></tr></tbody></table></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