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16:56:06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活动三 评论与总结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活动三评论与总结<p>设计思路</p><p>本单元属于中国美术的明清欣赏部分,主要通过具体的绘画流派、艺术家各自的画风特点来了解明清美术不同于前期艺术的地方,在纵向发展的基础上寻找横向发展的联系。</p><p>教学目标</p><p>知识与技能</p><p>1.了解明清美术的主要流派及特点。</p><p>2.认识明清美术所不同于前期的进步与改革。</p><p>过程与方法</p><p>通过美术作品的欣赏、讲解,引导学生了解明清美术的价值,从而提高古代美术作品的鉴赏能力。</p><p>教学重点</p><p>明清美术的流派特点。</p><p>教学难点</p><p>明清文人画欣赏的方法。</p><p>教学过程</p><p><table border="1" cellpadding="0" cellspacing="0"><tbody><tr><td width="43"><p>教学环节</p></td><td width="300"><p>教师活动</p></td><td width="144"><p>学生活动</p></td><td width="104"><p>说明</p></td></tr><tr><td valign="top" width="43"><p>第一课时</p></td><td valign="top" width="300"><p>一、组织教学</p><p>稳定学生情绪,集中学生注意力。</p><p>二、导入新课</p><p>提出问题:看老师演示的图片,你能说出它们出自哪个年代吗?</p><p>教师解释:</p><p>悬空寺</p><p>重庆湖广会馆</p><p>湖广填四川</p><p>教师引入课题</p><p>明清两代作为中国封建社会最后阶段的两个王朝,呈现出文人画成为画坛主流、工艺美术的文人化和世俗情趣的渗透三大共性时代特征。</p><p>教师提问:</p><p>唐伯虎是大家最为熟悉的画家,和他同时期的艺术家你还了解谁呢?</p><p>三、绘画领域的成就</p><p>鸦片战争前的明清时期(2023年-2023年)</p><p>1.浙派</p><p>[明]戴进《关山行旅图》</p><p>[明]戴进《溪堂诗意图》</p><p>2.吴门画派</p><p>明代中期随着经济生活的繁荣,素称“鱼米之乡、丝绸之路”的苏州(俗称吴门)涌现出卓有成就的画家群体,以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四家最为著名,人称“吴门画派”。他们的作品大多数表现江南文人优雅闲适的生活情趣。</p><p>[明]沈周《庐山高图》</p><p>[明]文徵明《真赏斋图》(局部)</p><p>[明]唐寅《孟蜀宫妓图》</p><p>[明]仇英《桃源仙境图》</p><p>3.写意花卉风格的创新与贡献</p><p>在“吴门画派”文人画的风潮影响下,随着思想家强调发挥主观能动的“心学”兴起,明代中期的绘画变得更有生气,在技法上也有许多突破,表现于花鸟画创作上,水墨写意的大家应运而生,他们就是号白阳山人的陈淳(2023年-2023年),及号青藤的徐渭,人称“青藤白阳”。</p><p>[明]陈淳《花卉册》之一</p><p>[明]徐渭《墨葡萄图》</p><p>4.董其昌的绘画艺术</p><p>明代后期的画坛中心人物是董其昌(2023年-2023年)。他诞生于经济发达的松江,官至礼部尚书,是继元代赵孟頫之后的又一位大官僚兼文人书画家。</p><p>[明]董其昌《仿王蒙山水》</p><p>[明]董其昌《葑泾访古图》</p><p>5.陈洪绶的生平、作品及艺术成就</p><p>[明]陈洪绶《品茶图》</p><p>[明]陈洪绶《仕女图》</p><p>6.愤世嫉俗的明遗民画派<br />清初四僧</p><p>四僧和明遗民画派因负有民族气节和艺术上的独创精神,而被称作清初画坛的“野逸派”。</p><p>[清]石涛《山水清音图》</p><p>[清]朱耷《荷花小鸟》</p><p>[清]髡残《雨洗山根图》</p><p>7.清初四王</p><p>清初重要的画家还有“正统派”的四王,即太仓(今属江苏)人王时敏、王鉴,常熟人王翚,王时敏的孙子王原祁。他们受董其昌的影响较大,发展了晚明文人画的抽象特点,特别注重笔墨和纯形象的表现。所作并非描绘真山水,而是主要表现笔墨和线条的半抽象画。</p><p>[清]王翚《水阁幽人图》</p><p>[清]王鉴《长松仙馆》</p><p>[清]王原祁《仿大痴山水》</p><p>[清]王时敏《仙山楼阁图》</p><p>8.扬州画派</p><p>清代中叶,在商贾云集、思想活跃的扬州,萃集一批卖画为生的重要文人画家群体,人称“扬州八怪”。</p><p>[清]黄慎《花鸟草虫》之一</p><p>[清]金农《佛像画》</p><p>[清]郑燮《墨竹图》</p><p>[清]罗聘《醉钟馗图》(局部)</p><p>9.东西方艺术交流</p><p>清朝重建宫廷画院,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达到鼎盛。那时西洋传教士络绎来华,意大利的郎世宁、法国的王致诚,捷克的艾启蒙等,带来了西洋画的凹凸阴暗和透视法,在宫内为皇帝作战功图,以精细逼真的艺术效果而受到欢迎。</p><p>[清]焦秉贞《仕女图》</p><p>[清](法)王致诚《十骏图》之一</p><p>10.多元化的民间风俗画</p><p>明清的民间风俗画内容庞杂,题材丰富,涉及生产、生活、宗教、历史、文学、戏曲等方面。</p><p>[清]年画《一团和气图》</p><p>[明]北京法海寺壁画《韦驮像》</p><p>[清]唐卡《降魔燮》</p><p>四、明清时代工艺美术</p><p>明清时代工艺美术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是相当突出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商业的繁荣,都直接影响和推进着工艺美术的发展。比如景德镇御窑生产的瓷器,明果园厂内廷作坊制作的雕漆、华丽的掐丝珐琅,江宁苏杭织造局的锦缎,造办处的精巧玲透的玉石、象牙雕刻等。</p><p>明代青花瓷工艺</p><p>掐丝珐琅工艺</p><p>丝织刺绣工艺</p><p>五、明清时代的园林建筑</p><p>悬空寺,故宫,苏州园林。</p><p>六、明清时代的雕塑</p><p>在明清时期的雕塑艺术领域里,比较有创造性而富有生气的艺术品,是工艺品的装饰雕刻和被称作“案头摆设”的小型雕塑品。</p><p>七、教师总结</p><p>明清时代的美术在前人的基础上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在各自的领域都形成了比较完整成熟的理论制作体系,同时,很多艺术家也渐渐开始了艺术领域的创新,为后期的社会变革奠定了基础。</p><p>思考:你认为董其昌的艺术理论对后期国画绘画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p></td><td valign="top" width="144"><p>学生观看图片,思考问题,回答问题。</p><p>学生讨论,回答问题。</p><p>学生表述自己了解的唐伯虎。</p><p>学生讨论,总结。</p></td><td valign="top" width="104"><p>悬空寺是学生较为熟悉的建筑,因为很多的影视剧作品和那里有关,而重庆湖广会馆的建筑相对较为陌生,但湖广填四川的史实会激发学生兴趣,以此导入,使学生感到亲切熟悉,较快地进入课堂学习氛围。</p><p>唐伯虎的题材很多影视剧都有涉及,虽然戏说的居多,但学生了解最多的也是他。</p><p>教师讲解吴门画派的时候可以专讲一下唐寅,以此矫正学生印象中的形象,从而建立正确的认识。</p><p>教师提问写意作品风格的由来以此引导学生了解不同风格的国画作品。</p><p>教师可以利用欧洲印象派产生的原因来对比董其昌的绘画观点。</p><p>八大山人的画面奇特而怪诞,教师可以利用它的作品来引入。</p><p>教师可以郑板桥为切入点重点讲解。</p></td></tr></tbody></table></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活动三 评论与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