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三 室内装饰品的设计和制作
<br /><p>活动三 室内装饰品的设计和制作</p><p>教学设计(一) 设计思路 本单元属于“设计应用”活动内容,根据教材中四个活动内容进行拓展与变化,为了使学生能够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学习和理解美术知识及技能,分别将四个教学活动安排具体化,个性化。在活动内容上运用多种形式,使学生感受到“设计应用”课学习的多元化。</p><p>教学目标 显性目标:欣赏不同的环境设计作品后学生通过亲手制作室内装饰品,提高对材料的认识和利用能力,增加想象力和创造力。</p><p>隐形目标:开阔学生思路,提高学生审美素养。认识艺术和生活化的关系。变废为宝,充分利用材料,保护环境。 教学重点 如何发现身边材料的可利用性。 教学难点 不同材料的特性,如何发挥它们的特性,使作品呈现巧妙构思。 教学过程<table border="1" cellpadding="0" cellspacing="0"><tbody><tr><td valign="top" width="187"><p>教学环节</p></td><td valign="top" width="185"><p>教师活动</p></td><td width="113"><p>学生活动</p></td><td width="83"><p>说明</p></td></tr><tr><td valign="top" width="187"><p>一、组织教学</p><p>二、导入</p><p>用平时学生顺手就扔的各种饮料瓶子吸引他们注意力,导入新课。</p><p>三、发展阶段</p><p>实例演示讲解</p><p>1.废光盘和纸</p><p>废光盘的金属质感和它本身具有的规则圆形,和红绒纸形成的对称图案,是材料本身的特点。</p><p>除了做成平面的,可不可以做成立体的,需要什么材料和它搭配?</p><p>2.矿泉水瓶和纸</p><p>矿泉水瓶是透明的塑料,底子上有规则的几何形可以利用,并且可以稍微变形,一般的剪刀可以把它的瓶体剪成任何形状。纸是最容易找到的材料,可有很多种造型方法。同学们在看了演示后,是不是对易拉罐、塑料瓶产生了想法?另外,在这个制作中,有没有可以替代纸的材料?</p><p>3.线和纸</p><p>用编织毛衣剩下的线,一张结实的纸,也可是纸箱子上裁下的一块纸板。找到你喜欢的图形,试着用线把它绕出来,变形了没关系,只要它有你的风格。</p><p>注意粘线的时候,要细心,保持画面整洁。</p><p>四、辅导学生制作</p><p>五、交流展示</p><p>六、课堂小结</p></td><td valign="top" width="185"><p>问:同学们想想生活中能找到多少这样的东西:点状、线状、面状的?</p><p>这些材料有什么特性?</p><p>出示课题。</p><p>板书:室内装饰品的设计与制作</p><p>教师运用PPT教学。</p><p>“学会认识环境设计”</p><p>讲解中启发学生思路。</p><p>问:</p><p>除了线以外点状的材料是不是也能组成线呀?有哪些可以利用的点材呢?</p><p>根据学生设计帮他们分析材料特点,如何更好运用。</p></td><td valign="top" width="113"><p>思考回答问题</p><p>讨论发言,重温刚学的知识点。分析自己的材料,谈设计思路。</p></td><td valign="top" width="83"><p>讲材料的形状时,带出色彩、肌理、搭配等多种因素。</p><p>学生设计</p><p>制作</p></td></tr></tbody></table></p><p>教学设计 (二) 设计思路 因为学生收集的材料不同,并且有限,教师把全班分成5-6小组,小组学生合作完成一个作品。教师可以在材料准备上多下功夫,新学期开始就要求学生收集材料,随时带来存在班里或美术教师,及时掌握情况,教师也要为学生准备一些学生可能会用的东西,比如钳子、万能胶等等。 教学目标 1.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2.对材料的运用,形成不同风格。 教学重点 如何发现身边的可利用材料。 教学难点 不同材料的特性,如何发挥它们的特性,使作品呈现巧妙构思。 教学过程<table border="1" cellpadding="0" cellspacing="0"><tbody><tr><td valign="top" width="187"><p>教学环节</p></td><td valign="top" width="185"><p>教师活动</p></td><td width="113"><p>学生活动</p></td><td width="83"><p>说明</p></td></tr><tr><td valign="top" width="187"><p>一、组织教学</p><p>二、导入</p><p>用两个大小不同的装饰品,吸引学生注意力,导入新课。</p><p>三、发展阶段</p><p>实例演示讲解</p><p>1. 废光盘和纸</p><p>2.矿泉水瓶和纸</p><p>3.线和纸</p><p>四、辅导学生分组制作</p><p>对现有材料进行分析,如何利用材料特点。</p><p>可以做怎样的装饰品。</p><p>组内成员分工。</p><p>五、交流展示</p><p>介绍本组作品的艺术特点,适合什么样的环境摆放。</p><p>六、课堂小结</p></td><td valign="top" width="185"><p>问:这两样装饰品适合放在什么环境中为什么?</p><p>这些材料有什么特性?</p><p>讲解中启发学生思路</p><p>问:除了线以外点状的材料是不是也能组成线?有哪些可以利用的点材呢?</p><p>课件展示讲解要清楚,但也不要占太多时间,多留课堂时间给学生制作。教师对每组指导时要细致、恰当。</p><p>根据每组学生带的材料进行制作启发。</p><p>关注制作过程,提供必要帮助。</p></td><td valign="top" width="113"><p>讨论作品的风格、材料、尺寸。</p><p>注意操作安全。</p><p>充分发挥材料特点。作品要有特点但也要美观。</p></td></tr></tbody></table><br /></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