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静物明暗关系
<p>美考生要先对素描、色彩、速写基础知识了如指掌,而后在训练中掌握绘画技巧。如果光是懂得技巧,没有基础知识的支撑,美考得高分也不易。所以,考生应该先为美考打好坚实的基础,认真的学习基础知识。</p><p>明暗是构图布局中的重要因素之一。</p><p>明暗是指最深的暗调子至最淡的明调子之间的各种明暗层次。明暗层次,不仅应用于表现对象的形体结构,还同时在画幅构图中通过明暗色调的交错,获得画面的变化与均衡,产生节奏韵律感。明暗这一形式因素,在各种绘画中,都以不同程度、不同方式被广泛运用。现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说明:</p><p>(1)画面明暗基调的类别。在绘画中表现各种主题与情调时,明暗的运用类别很多,大略可归纳为下述三类:</p><p>明调画面使用的大部分色彩明度较强,画面色调明亮。这一类色调,宜于表达欢快、舒展、明静、爽朗、简洁等感情,也可用于忧伤,悲壮的主题。明色调比暗色调更为动人有力。</p><p>暗调与明调相反,由比较深暗的色彩组成画面。深沉、庄重、浓郁、静穆、神秘、恐怖等情调的主题,往往采用暗色调。在色彩调配上,深色使用多,白色使用少,也常使用黑色。</p><p>中间调明调与暗调之间的各种中间冷暖色调,是最富有变化,并运用十分广泛的色调。在普通光线下,人们生活与活动环境,一般都处在中间色调之中。所以在表达各种生活的绘画主题,较多采用中间色调。</p><p>(2)画面明暗对比处理的几种形式:</p><p>暗的背景衬托明亮的主体这种形式对突出主体物很有效果,是常被采用的一种形式,在许多古典的静物与人物肖像画中尤为普遍。</p><p>如17世纪荷兰画家伦勃朗的人物肖像画,差不多都采用这种对比形式。以深暗的背景把明亮的人物衬托出来,效果单纯、集中、强烈。</p><p>明亮的背景(或环境)衬托较暗的主体19世纪俄国巡回画派画家列宾的许多肖像画,较多采用这一明暗形式。明亮的背景,使画面爽朗,主体物也非常突出。</p><p>中间色调衬托明暗对比鲜明的主体物根据人们对日常生活观察的经验,近处的物体,总是觉得形象具体突出,色彩鲜明,黑白调子对比强烈。远处的景物在与近处景物对比之下,总是显得形体模糊,黑白对比减弱。</p><p>构图的明暗形式处理,必须服从表达主题的情景需要。同时也要运用明暗对比手段,显示出构图的主体部分和陪衬部分的正确关系。在一幅画中,也可以同时运用多种明暗对比因素的构图形式,去处理复杂的题材,表现重大的主题。</p><p>(3)在构图中,明暗色块的形状和面积大小变化,可以具有不同的表现效果。</p><p>画面中各种色调面积变化,可以是大而少,即只有一大块暗色调或明色调;也可以是小而多,即许多小块暗色调或明色调;色调形状的方圆曲直,界限分明与模糊,都可以表示不同的感情和产生不同的表现效果:</p><p>①色调面积大,相互间对比明显,界限清楚,这可以产生富有生气、活跃、动人的效果。</p><p>②大块的暗色调与小块的明色调配置,具有庄严、悲壮、深沉、神秘等效果。</p><p>③大面积的明亮色调与少量暗色调配置,具有舒畅、轻快、爽朗等效果。</p><p>④淡色调具有优美、纯真的情调;柔和的色调具有含蓄、抒情、优美、安详等表现效果。</p><br />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