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16:40:13

威尼斯手记——王受之个人作品展

<p></p><table cellpadding="0" cellspacing="0" class="vwtb"><tbody><tr><td id="article_content"><center> </center><p>展览城市:广州</p><p>展览时间:2023/04/06-2023/05/16</p><p>展览地点:逵园艺术馆广州市越秀区恤孤院路9号</p><p>策展人:黄轶群</p><p>艺术家:王受之</p><p>主办方:逵园艺术馆</p><p>开幕时间:2023-04-06 15:00</p><p>展览简介</p><p>王受之是著名设计理论和设计史专家,现为美国设计教育最高学府——美国艺术中心设计学院终身教授,汕头大学长江艺术与设计学院副院长。此次展览将展出王受之40余幅关于威尼斯建筑设计与风情的炭笔素描作品,观者可从另一角度感受他对于艺术设计的领悟和造诣。</p><p>威尼斯手记</p><p>因为有一些公务,今年春天又去威尼斯,走的路线不太一样,以前去总是从法兰克福转机到威尼斯,再坐车到城边,转渡船进城住店。这一次则比较复杂,是因为要去克罗地亚看几个大理石矿,原因是建造整个威尼斯的大理石基本都是从那几个矿出产、运过亚得里亚海的,从香港要去克罗地亚大理石矿区没有直飞航班,因此先飞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再从伊斯坦布尔转飞克罗地亚首都扎格勒布,接机的人再开车两个多小时到依斯特拉半岛尖端的小城普拉,之后再从普拉沿着亚得里亚海北上斯洛维尼亚,转西,进入威尼斯。离开威尼斯是自己开车去米兰,从米兰飞回亚洲的。很少人会这样走,但是却可以看到更多的东西,经历不同的意大利。</p><p>根据我的习惯,走一路就记录一路,画一路,去了一个地方,往往能够积累出一本速写和手记来,几年前有过宏大的计划:出一套“手记”,出了第一本《巴黎手记》,很多朋友就带了那本书去巴黎,说很管用。这次去威尼斯,不但看得特别另类,见不同的人(比如见了威尼斯大学建筑学院的院长、威尼斯双年展组委会官员),我就利用零碎的时间边写边画,做出来了。</p><p>这次的画有点与《巴黎手记》不同,是改用了木炭条做主要的工具,而《巴黎手记》则是以钢笔画为主的。原因是因为巴黎建筑细节复杂,钢笔可以抓住细节结构,而威尼斯是一个建筑营造的气氛之城,钢笔太硬朗,缺乏韵味,木炭条柔软,好像水墨一样,可以创造氛围。这批木炭条画大概有50来张,其中有一部分是原来属于威尼斯共和国的克罗地亚的滨海城市的,也是文章中提到的威尼斯建城的历程中的内容。</p></td></tr></tbody></table>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威尼斯手记——王受之个人作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