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角星》教学案例及反思
<p>教学理念</p><p>新课程要求在美术活动中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索,并在动手实践中能力获得不同程度的提高,不同的学生在自己的基础上朝着目标和方向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五角星》活动一(寻找不同质感的物体,如麻绳,纺织品,硬币,树叶等,用蜡笔或铅笔拓印的方法制作肌理图,分小组将各自表现的材质效果进行剪贴拼组)意在让学生在兴趣的带领下积极主动参与,并通过操作,经历和体验拓印的过程,掌握拓印的方法,体会拓印带来的乐趣和美感,培养学生发现美和感受美的能力。</p><p>教材分析</p><p>《五角星》这一课活动一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下册的内容。本课的设置是为了使学生在活动中来认识、发现和体验实物纹理所具有立体感、浮雕感和形式的美感,在运用蜡笔等工具皴涂后就可以获得相应的形象,这种简单的方法是学生易掌握的。在本课的图例中展示的自然纹理和实物纹理,是为了引导学生去寻找发现更多纹理清晰的实物,教学中引导学生体验多种颜色、形式拓印,在作业中体现操作能力、创造力,使实物的纹理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呈现。</p><p>教学过程</p><p>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p><p>师:同学们,你们看过变魔术吗?喜欢看吗?</p><p>学生活跃了起来,相互说着魔术的神奇。</p><p>师:那老师来给大家变个魔术,好吗?</p><p>学生安静下来,注意力集中了。</p><p>师:看,我手中有张纸,两面都是空白的,(师出示一片树叶)现在老师要把这片树叶变到纸上去,告诉我,你们想要什么颜色的?</p><p>生1:红色的。</p><p>生2:树叶变黄了,我想让它还是绿色。</p><p>生3:我想让树叶上有各种颜色。</p><p>师:哪儿有彩色的树叶,当然,只要想到一定能做到,我相信我们一定行。</p><p>教师拿出大部分同学选择的绿色,并悄悄地拿出另一片树叶放在纸下,用蜡笔拓印。</p><p>师:瞧,一片新的绿叶变出来了。</p><p>师:大家想知道怎样变吗?</p><p>生:想。</p><p>教师将纸挪开,呈现纸下的树叶。</p><p>生:原来老师是印的,我也会了。</p><p>师:大家可以试一试。</p><p>二、实践操作,自主探究</p><p>1.学生动手拓印。(教室伴随音乐)</p><p>结果:有的同学拓印成功,纹理清晰,有的却没有出现纹理。</p><p>师:让我们来找找原因吧。</p><p>2.请拓印好的学生演示拓印过程。</p><p>生:把树叶反面向上放好,盖上纸,用手按好后,再用蜡笔平涂。</p><p>大家一起夸夸拓印成功的同学,并找自己失败的原因。</p><p>生1:我的树叶是正面朝上了。</p><p>生2:我一涂,树叶、纸动了。</p><p>……</p><p>3.质疑,体验纹理。</p><p>师:树叶为什么要反面朝上才能拓印出纹理呢?大家摸一摸树叶的两面,有什么感觉?</p><p>生:正面光滑一些,反面不平不光滑。</p><p>师:大家真聪明,树叶反面有许多纹理,是凹凸不平的,所以我们在拓印时只有拓印反面才能印出漂亮的纹理,而正面没有凹凸不平的纹理,就拓印不出花纹了,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物品有美丽的纹理,都可以拓印出来。</p><p>电脑课件展示,让学生拓展思维。</p><p>师:大家觉得美吗?其实美就在我们身边,老师这里还有一些物品,你看看哪些可以用来拓印?</p><p>教师将物品(麻布,纺织品,硬币,各种树叶)按小组分发,让学生摸,体验纹理,找出能拓印的物品。</p><p>师:下面大家可以选择你想拓印的物品,开始拓印吧。</p><p>4.鼓励创造,体现个性。</p><p>师:在刚上课时,有同学想要彩色树叶,现在动手试试,看看谁能作业变得更漂亮.</p><p>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及时表扬,感染全体学生不断创新.</p><p>结果:有的学生将树叶拓印成一朵盛开的花,有的印出彩色的树叶,有的将硬币印成五环……</p><p>师:大家除了用蜡笔拓印还可以用什么拓印也能让花纹展现出来呢?</p><p>生1:我今天没有带蜡笔,用铅笔侧着涂也可以印出花纹.</p><p>生2:老师,我还有更好的办法,把东西直接盖在橡皮泥上,也能印出花纹.</p><p>教师积极肯定学生做法.</p><p>分小组将各自表现的材质效果进行剪贴拼组。</p><p>三.总结</p><p>展现拼组图,进行评比。</p><p>师:这节课玩得高兴吗?</p><p>生:高兴.</p><p>师:今天我们的方法叫拓印.(板书课题:拓印)</p><p>师:你们觉得拓印有趣吗?</p><p>生:有趣.</p><p>师:大家下课后还可以去找更多有漂亮纹理的物品,把它变成美丽的画.</p><p>教学反思:</p><p>在整个活动中,同学们学得轻松,玩得愉快,并创作了一幅又一幅生动,有趣的作品,课堂成为了同学们的乐园.反思这节课,有以下几点让师生共同受益.</p><p>一、“趣”贯穿于教学始终</p><p>“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学生自觉参与学习活动的原动力,特别是对于八年级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自觉性尚未形成,只有激活他们的兴趣才能使教学活动有效地进行。在本课活动之初,我首先问学生:“你们看过变魔术吗?喜欢看吗?”引起学生兴趣,再进一步告诉学生:“今天老师要变魔术”,有效的把学生兴趣引入到教师设置的活动中,通过“变魔术”,把学生最初的“感兴趣”提升为“探索秘密的兴趣”,为后面学生自主探索学习打下基础。 共2页,当前第1页12</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