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案-奇妙的大自然
<p><><>奇妙的大自然——地面粉笔画苏教版四年级美术上册书中有二课:会变的花和会变的树。我在指导学生上这二课时,突然灵感一来,想到将二课内容进一步整合、提升,设计成奇妙的大自然,将课堂从室内移至室外,让学生真正感受大自然。学生用粉笔在水泥地上设计绘制,热情高涨,作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丰富和生动,学生的心智进一步得到舒展。教学目的:</p><p>1、 以新颖的作画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p><p>2、 以走近自然、亲近自然,并描绘自然,给学生带来无穷乐趣;</p><p>3、 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的发展来考虑,真正体现新课程理念。工具材料:画稿、彩色粉笔等。实施过程:</p><p>1、 课前准备。 教师在指导学生学完会变的花和会变的树时及时激发和引导学生设计一幅奇妙的大自然画稿,并给学生讲明是到室外水泥地上作画用的。</p><p>2、 合理安排。 并非每位学生的画稿都可用来作画,教师要在尊重学生的前提下合理选择一部分画稿,并安排好作画时合作的人员,组成若干小小组,每组(3—5人)。</p><p>3、 天气与场地。 选择连续几天是晴天的天气,在较光滑的水泥地及路面,这样不但可以保存几天,也可以让更多的学生、教师、家长欣赏、学习和交流。</p><p>4、<?xml:namespace prefix =v ns ="urn:schemas-microsoft-com:vml" /><v:oval id=_x2023_s2023></v:oval><v:shapetype id=_x2023_t5 path="m@0,l,20230r20230,xe" o:spt="5" coordsize="20230,20230" adj="20230"><v:stroke joinstyle="miter"></v:stroke><v:formulas><v:f eqn="val #0"></v:f><v:f eqn="prod #0 1 2"></v:f><v:f eqn="sum @1 20230 0"></v:f></v:formulas><v:path o:connecttype="custom" gradientshapeok="t" textboxrect="0,20230,20230,20230;2023,20230,20230,20230;20230,20230,20230,20230;0,2023,2023,20230;2023,2023,20230,20230;20230,2023,20230,20230" o:connectlocs="@0,0;@1,20230;0,20230;20230,20230;20230,20230;@2,20230"></v:path><v:handles><v:h xrange="0,20230" position="#0,topLeft"></v:h></v:handles></v:shapetype><v:shape id=_x2023_s2023 type="#_x2023_t5"></v:shape><v:rect id=_x2023_s2023></v:rect>合作绘制。 教师带领学生来到预先选好的水泥地,使整体画面丰富有变化,师生可讨论设计 等形状,每个约1.5平方米,每组选择在里面绘制。这个过程是学生全身心投入的过程。最后提醒学生作品旁写上题名和合作者名单。</p><p>5、 小小组欣赏、交流。到差不多完成时小小组可相互欣赏学习,并从中调整各自的画面,在这过程中老师巡视点评并把整个过程拍摄下来。在整个过程中,师生亲密合作交流,气氛轻松愉快,学生在整个过程中探索、交流、合作,有矛盾、有不同观点,但最终体现出的是欢歌笑语。我坚信:好心情——好作品。</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