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美术上册《美丽的印纹》教学设计
<p>美丽的印纹</p><p>一课时</p><p>教学目标:</p><p>1、通过不同物品印纹尝试实验,引导学生,养成善于观察的习惯。</p><p>2、利用敲印的表现手法,使学生对由于底面不平而产生印纹的美观从而感受形式美感。</p><p>3、学习操作方法,培养动手能力。</p><p>教学重点、难点:学生是否能简单地运用敲印的方法组织画面。</p><p>教学过程:</p><p>一、组织教学:</p><p>1、课前准备:学生和教师一起收集自然界中表面粗糙、有凹凸的物件。</p><p>2、课前教师收集一些运用拓印方法进行画面肌理创作的作品。</p><p>二、导入新课:</p><p>教师事先准备好四个小组用的颜料:红、黄、蓝、绿。(分别用脸盆放着)找两名学生穿着鞋子蘸上颜料后在地上铺着的白纸上走,让学生观察纸上出现了什么?为什么有的鞋印花纹清晰有的鞋印花纹不清晰?</p><p>学生总结:因为鞋底上有凹凸不平的花纹。</p><p>三、讲授新课:</p><p>1、发展阶段:</p><p>让学生用自己的小手蘸上颜料后敲印以及用各类拥有纹理的物品敲印,提醒学生仔细观察、探究,从而找出产生纹理的原因。</p><p>2、利用印纹制作画面时要注意色彩的协调、疏密的安排(可以是没有具体物象的)。</p><p>3、利用纸片的重叠制作图章时,先剪出图形的外轮廓,再剪出图形中所需的小部件,随后粘贴,要注意纸片厚薄的变化(厚薄明显的地方线条光滑而清晰),最后注意图案在图章中要构图饱满,从而产生丰富的图案形象。</p><p>四、小组合作,教师指导。</p><p>五、学生评价作品,小结。</p><p>六、课后拓展:</p><p>1、用印纹和彩纸剪贴来组织画面,譬如:用叶脉敲印出草丛,配上彩纸剪贴的蝴蝶,可以产生另一种作品的效果。</p><p>2、对印出的纹理进行联想,看看能成为什么……然后再通过简单的添加,完成作品的创作。</p><p>纸 风 铃</p><p>一课时</p><p>教学目标:</p><p>1、能够收集与教学任务相关的物品。</p><p>2、能够根据收集到的物品进行合理想像,用添加、裁减、组合等方式将它们设计制作成风铃。</p><p>3、用剪(撕)贴、绘画等方式来美化风铃。</p><p>教学重点:运用画、撕、折、剪、拼贴等方法进行平面造型设计制作。</p><p>教学难点:组织学生用吊饰美化教室,激发学生美化生活。教学过程:</p><p>一、组织教学:</p><p>课前准备</p><p>1、师生一起收集适合做纸风铃的物品,如:纸杯、卷筒纸芯、筒状的纸盒、小挂饰……(一次性纸杯最好用新的,用过的可能不卫生)。</p><p>2、教师应课前准备好各种材料制作的范作、图片、制作步骤图以及几枚大一点的针。</p><p>3、学生应课前准备好剪刀,糨糊,彩纸,彩笔,彩线等。</p><p>二、导入并讲授新课:</p><p>教师出示风铃,问学生:你喜欢风铃吗?风铃 可以分为哪几部分?如果你有一个风铃,想把它挂在什么地方?</p><p>老师这儿还有自己制作的风铃,同学们想不想看看?给学生看老师制作的纸风铃范作,你能说出它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吗?</p><p>谁能说出老师是怎样制作这个纸风铃的?</p><p>1、先把单个的纸杯进行美化:用画画、剪贴等方式。</p><p>2、再用彩线把纸杯穿起来。</p><p>3、给纸杯下面添上铃舌。</p><p>你还可以用哪些方法来制作纸风铃?</p><p>三、学生分组制作。</p><p>四、欣赏、讲评作业。</p><p>课后拓展:怎样能做出一个能发出声音的真正的风铃?</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