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15:29:46

山西省忻州市实验中学2023高一地理下学期起始检测试题(Word版带答案)

<p>忻州实验中学2023学年高一第二学期期始质量检测</p><p>地理试题</p><p>注意事项:</p><p>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p><p>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p><p>第I卷(选择题)</p><p>    一、选择题(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p><p>下图是某区域产业模式示意。读图完成(1____3)题。</p><p> </p><p>1. 该区域可能位于</p><p>A. 广西            B. 山西            C. 吉林            D. 甘肃</p><p>2. 甲、乙代表的产业分布是</p><p>A. 造纸工业和棉花生产            B. 造纸工业和粮食生产</p><p>C. 化学工业和棉花生产            D. 化学工业和粮食生产</p><p>3.图中箭头代表物资运输,其中适合较远距离运输的是</p><p>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④①</p><p>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地区农业土地利用变迁过程图。读图,回答(4____5)题。</p><p> </p><p>4.第Ⅰ阶段,该地区大面积种植水稻的原因不包括                     (  )。</p><p>A.夏季高温多雨,水热条件优越</p><p>B.耕作历史悠久、经验丰富</p><p>C.人口众多、人均耕地少</p><p>D.科技发达,单位面积产量高,商品率高</p><p>5.该地区土地利用变迁的最主要原因是                            (  )。</p><p>A.市场需求的变化          B.劳动力素质的提升</p><p>C.灌溉技术的提高          D.农作物品种的改良</p><p>6.下图表示某些工业部门对区位因素(仅考虑原料、能源、劳动力)的依赖程度。判断图中①、②、③代表的工业部门分别可能是</p><p> </p><p>A、炼铝、服装、家具制造  B、炼铝、制糖、服装</p><p>C、汽车、造船、水泥       D、炼铜、家具制造、制鞋  </p><p>图甲是“位于平原地区的某城市风向频率图”,图乙是“该城市地价分布概念图”(地价等值</p><p>线数值a、b、c、d、e依次递减),读图回答(7___9)题。</p><p>   </p><p>7.图乙中地价等值线弯曲程度的大小主要受</p><p>A、与商品产地距离大小的影响   B、与市中心距离大小的影响</p><p>C、交通通达度高低的影响      D、环境质量优劣的影响</p><p>8.该城市计划新建一座大型钢铁厂,厂址的最佳位置在</p><p>A、①   B、②   C、③   D、④</p><p>9.⑤最有可能分布的城市功能区是</p><p>A、中心商务区      B、行政办公区      C、旅游休憩区      D、科教文化区</p><p>读“某城市略图”,回答(10_____12)题。</p><p> </p><p>10.根据此图分析,该城市优越的区位条件主要是</p><p>A.矿产资源丰富   B.交通便利          C.政策优惠条件好      D.气候适宜</p><p>11.长江沿岸发展最广的农业地域类型是</p><p>A.乳畜业B.大牧场放牧业         C.季风水田农业      D.商品谷物农业</p><p>12.影响长江沿岸发展最广的农业地域类型形成的社会经济因素是</p><p>A.雨热同期   B.地形平坦         C.政策优惠条件好      D.劳动力充足</p><p>读南亚某城市主要功能区分布示意图,回答(13_____14)题。</p><p> </p><p>13.图中甲、乙、丙对应的功能区正确的是(      )</p><p>A.商业区 工业区 住宅区</p><p>B.商业区 住宅区 工业区</p><p>C.住宅区 工业区 旅游区</p><p>D.住宅区 绿化区 工业区</p><p>14.关于该城市的规划及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p><p>A.①处建中心商务区——交通便利</p><p>B.②处建大型仓库——地价较低</p><p>C.③处建绿化带——减少污染</p><p>D.④处建食品加工厂——靠近水源</p><p>图甲为“某区域产业链示意图”,图乙为“某城市功能区分布图”。读图完成(15___16)题。</p><p> </p><p> </p><p>15.从工业布局角度看,该产业链最适合位于图乙中的(  )</p><p>A.工业区A      B.工业区B</p><p>C.工业区C         D.工业区D</p><p>16.该产业链的形成体现了(  )</p><p>A.不同工序的生产协作</p><p>B.商业贸易的联系</p><p>C.零部件工厂的联系</p><p>D.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联系</p><p>下图是几个地区(①②③)“农业基本情况的比较图”。读图,回答17~18题。</p><p> </p><p>17.①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可能是(  )</p><p>A.季风水田农业B.混合农业C.商品谷物农业      D.乳畜业</p><p>18.与②地区农业相似的地区是(  )</p><p>A.刚果盆地      B.四川盆地C.大自流盆地      D.墨累—达令盆地</p><p>下图是“我国某自然村四种农产品产值百分比的扇面示意图”,读图,完成19~20题。</p><p> </p><p>19.影响该村农业地域类型的主导因素是(  )</p><p>A.政策            B.市场       C.交通          D.气候</p><p>20.该自然村可能位于(  )</p><p>A.杭州市附近          B.哈尔滨市附近</p><p>C.昆明市附近          D.西安市附近</p><p>右图为“主要运输方式的运量和速度示意图”,据此回答21~22题。</p><p>21.图中数字所代表的运输方式分别为(  )</p><p>A.①水运、②铁路、③空运、④公路</p><p>B.①公路、②铁路、③空运、④水运</p><p>C.①铁路、②水运、③空运、④公路</p><p>D.①公路、②水运、③空运、④铁路</p><p>读图“华北地区某城市地租等值线分布示意图”(单位:元/平方米),完成22~24题。</p><p> </p><p>22.图中地租最高的序号是(  )</p><p>A.①                B.②                C.③                D.④</p><p>23.该处地租最高的主要原因是(  )</p><p>A.人口稠密、文化声誉高                  B.位于市中心、交通便捷</p><p>C.该处属于中心商务区                  D.该处多为高级住宅区</p><p>24.图中②处的地租为(  )</p><p>A.大于2023元/平方米                  B.2023~2023元/平方米</p><p>C.小于2023元/平方米                  D.2023~2023元/平方米</p><p>读图,完成25~27题。</p><p> </p><p>25.图中①、②、③依次所代表的交通运输方式分别是(  )</p><p>A.铁路、水路、公路                        B.水路、公路、铁路</p><p>C.公路、铁路、水路                        D.公路、水路、铁路</p><p>26.仅从运费考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p><p>A.在ab区间,最合理的运输方式是③    B.在ac区间,最合理的运输方式是①</p><p>C.②代表的运输方式在ab区间运费最省      D.c点以外的合理运输方式是③</p><p>27.下列产品适宜选择交通运输方式③的是(  )</p><p>A.木材                B.蔬菜                C.服装                D.药品</p><p>图1为“我国2023年某市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状况图”,图2为“我国不同阶段人口增长状况图”,读图回答28~30题。</p><p>                                              </p><p>            </p><p>                图1</p><p>                                                         图2</p><p>28.关于图1所示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p><p>A.高出生率、高死亡率                  B.高出生率、低死亡率</p><p>C.人口数量呈下降趋势                  D.人口数量增长较缓</p><p>29.图1所示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状况最接近图2中的(  )</p><p>A.Ⅰ阶段            B.Ⅱ阶段            C.Ⅲ 阶段            D.Ⅳ阶段</p><p>30.今后该城市在人口工作中应(  )</p><p>①加强老年人的社会保障工作                ②鼓励生育提高少年儿童比例</p><p>③大量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               ④继续保持较低的人口生育水平</p><p>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p><p>评卷人    得分</p><p>    </p><p>    二、综合题(40分)</p><p>3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9分)</p><p> </p><p>(1)说出图中城镇早期形成的主导因素和促进该城镇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区位条件。(4分)</p><p>(2)随着工业化的推进,市政府计划将在R地块建一新工业区,该工业区是否合理,请简述</p><p>理由。(5分)</p><p>32.读美国农业带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p><p> </p><p> (1)   E地是美国大牧场放牧业的主要分布区,根据所学的知识,推测该地适合发展大牧场</p><p>       放牧业的原因并列举大牧场放牧业的特点。(5分)</p><p>(2)A地是美国乳畜业主要分布区,推测该地适合发展乳畜业的条件。(2分)</p><p>(3)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生产的农作物品种分别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简要分析</p><p>   美国商品谷物农业商品率高的原因。(5分)</p><p>33.下图代表我国建国以来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示意图,(实线代表已经过去的时间,虚线代</p><p>    表未来的时间)读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p><p> </p><p>(1)简要分析①——②阶段人口自然增长率上升的原因。(3分)</p><p>(2)据图分析,我国人口发展速度最快的时间点是_____________,人口规模最大的时间</p><p>   点是_____________。如果②对应的点是六十年代,推算中国进入老龄化高峰的</p><p>   年代是_____________。如果③对应的时间点是2023年,针对我国目前人口问题应采</p><p>   取的对策_____________是和_____________。(5分)</p><p>34.下图是东亚某沿海地区示意图,图中乙是传统的港口城市,丙是新建港口城市。读图</p><p>完成下列各题。(11分)</p><p> </p><p>(1)推测甲城早期至近现代城市形态的发展变化,说明原因。(3分)</p><p>(2)制约乙城港区进一步发展的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丙城是以装卸、仓储、造船为主</p><p>   的港口城市,其港区发展的主要优势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2分)</p><p>(3)A线和B线是连接甲城和丁城的公路选线方案。较合理的是________________线,简述你</p><p>   的理由。(3分)</p><p>(4)从城市功能区合理布局的角度考虑,判断图例①为________________区,理由是_______________。((3分)</p><p>答案</p><p>选择题(请用2B铅笔填写)</p><p>1    2    3    4    5    6    7    8    9    10</p><p>A</p><p>             B    B    D    A    B    C    D    D    B</p><p>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p><p>C    D    B    C    C    D    A    D    B    D</p><p>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p><p>C    A    B    B    C    D    A    D    B    B</p><p>非选择题(请在各试题的答题区内作答)</p><p>31题、</p><p>(1)主导因素:位于河流交汇处(合理可酌情给分)。区位条件:铝矿资源的开发和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p><p>(2)合理。交通便利;水源丰富;在河流下游,不污染城市水源,处于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不污染城市空气</p><p>32题、</p><p>(1)有大面积干旱、半干旱气候区(草场广布)地广人稀   生产规模大   专业化程度高</p><p>(2)紧邻消费市场(城市众多)交通便利</p><p>(3)小麦   玉米    地广人稀,粮食消费少自然条件优越机械化水平高    技术先进</p><p>33题、</p><p>(1)民族经济发展医疗卫生条件改善死亡率下降</p><p>(2)②    ④    2023——2023年   全面二孩政策调整    延长退休年龄政策调整</p><p>34题、</p><p>(1)城市面积扩大;由沿河分布向沿铁路线分布发展。原因:交通运输布局的变化对城市形态的影响。</p><p>(2)水位较浅,大型船只易搁浅 水位深;有铁路交通线可深入内陆</p><p>(3)B 地势起伏和缓,工程量小。</p><p>(4)工业 在城市外围;沿铁路线分布</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山西省忻州市实验中学2023高一地理下学期起始检测试题(Word版带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