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15:29:45

浙江省诸暨中学2023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含答案)

<p>诸暨中学2023学年新高一期中考试地理试卷</p><p>2023.5</p><p>一、选择题Ⅰ(本大题共25题,每小题2分,共50。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p><p>1.下列属于天体的是</p><p>2.河外星系、太阳系、地球三者之间的关系符合下列示意图中的</p><p>      A             B               C                     D</p><p>3.地球具有生命的外部条件是</p><p>A.在太阳系中位置适中,具有适宜的温度</p><p>B.地球的质量体积适中,具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层</p><p>C.具有丰富的液态水,为生命的形成和发展创造条件</p><p>D.处于比较稳定和安全的宇宙环境之中</p><p>2023年3月5日,太阳剧烈活动产生了巨大的发光现象,太阳表面还催生了一团炽热气体,该气体以每小时322万千米的速度向火星挺进。读图回答4~5题。</p><p>4.图文材料中显示的太阳活动类型主要是</p><p>A.黑子和耀斑    B.黑子和太阳风C.耀斑和太阳风    D.耀斑和日珥</p><p>5.下列关于在太阳剧烈活动时期采取的保护措施,可行的是</p><p>①适当调控人造卫星的运行②尽量减少室外活动</p><p>③关闭所有通信设施④关闭所有大型发电设施</p><p>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p><p>太阳能光热电站通过数以十万计的反光板聚焦太阳能,给高塔顶端的锅炉加热,产生蒸汽,驱动发电机发电。读图回答6~7题。</p><p>6.我国下列地区中,资源条件最适宜建太阳能光热电站的是</p><p>A.柴达木盆地      B.黄土高原    C.四川盆地   D.海南岛</p><p>7.太阳能光热电站可能会</p><p>A.提升地表温度    B.干扰飞机电子导航C.误伤途经飞鸟    D.提高作物产量</p><p>8.某行星从地球与太阳之间经过时,地球上的观察者会看到有一个黑点从太阳圆面通过,这种现象称为“凌日”。下图数码代表的行星中,能产生凌日的是</p><p>A.①B.②          C.③    D.④</p><p>2023年2月11日,人类向太空发射了一枚人造天体。该人造天体定位在地球和太阳之间的连线上。下图为该人造天体的空间位置示意图。完成第9题。</p><p> </p><p>9.对该人造天体运行特征及作用的描述,正确的是</p><p>A.绕地球运行,能观测地球上的极光现象</p><p>B.绕太阳运行,可提前获知太阳风的强度</p><p>C.绕地球运行,可以监测到太阳黑子数量变化的周期</p><p>D.绕太阳运行,能拍到金星和火星从日面经过的照片</p><p>10.距太阳4.2光年的比邻星周围有一颗潜在的宜居行星。宜居行星与比邻星相距约700万千米,比邻星比太阳暗2023倍。判断该行星宜居的主要依据是</p><p>A.具有与地表相近的温度       B.具有地月系一样的天体系统</p><p>C.距比邻星接近日地距离       D.获得与地面上相似的可见光</p><p>“鱼靠水、娃靠娘,万物生长靠太阳”。结合谚语,完成11-12问题。</p><p>11.该谚语体现了太阳辐射直接为地球提供</p><p>A.生产能源    B.生活能源C.光热资源    D.水和大气运动的主要动力</p><p>12.下列关于太阳辐射的说法,正确的是</p><p>A.太阳辐射大部分能量到达地球</p><p>B.太阳辐射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氢气的燃烧</p><p>C.太阳辐射能是一种清洁且能量密集的能源</p><p>D.太阳辐射能维持着地表温度</p><p>13.人类生产生活的能源主要来自太阳辐射,图2为太阳辐射能量转换示意图。下列对应正确的是</p><p> </p><p>A.④水能,⑤海水运动,⑥地质作用,⑦化石能源</p><p>B.④风能,⑤地质作用,⑥光合作用,⑦化石能源</p><p>C.①海水运动,②光合作用,③ 水能,④ 化石能源</p><p>D.①大气运动,②海水运动,③化石能源,④ 水能</p><p>2023年5月21日,我国成功发射了 “鹊桥”中继星,始终定位于月球背面6. 5万公里处的地月引力平衡点L2点(L2点是一片巨大面积空间区域,鹊桥中继卫星可以在片区域的任意点上工作)附近,为嫦娥四号探测器提供通畅的地月中继通信支持。读下图完成14-15题。</p><p> </p><p>14.关于“鹊桥”中继星的空间运行状态说法正确的是</p><p>A.绕L2点公转    B.绕月球公转    C.绕地球公转    D.绕太阳公转</p><p>15.下列可能发生在月球上的现象是</p><p>A.昼夜交替    B.电闪雷鸣    C.朝霞、晚霞    D.极光</p><p>16.读“地球的圈层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p><p>A.①是地壳,②是地幔,④是岩石圈</p><p>B.③是被陆地分割成的不连续的圈层</p><p>C.自然地理环境即组成地球的各圏层</p><p>D.外部圈层与内部圈层之间没有联系</p><p>下图为火山景观图和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图。读图完成17-18小题。</p><p> </p><p>17.从火山口喷发出的炽热岩浆,一般来源于</p><p>A.①圈层    B.②圈层    C.③圈层    D.④圈层</p><p>18.下列关于地球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p><p>A.①圈层的厚度海洋较陆地大    B.②圈层横波不能通过</p><p>C.③圈层最可能为液态    D.④圈层的温度很低,压力和密度都较小</p><p>2023年9月“超级天眼”(FAST)在贵州平塘落成启用。该望远镜将可能搜寻到更多的奇异天体,用来观测河外星系脉冲星,探索宇宙起源和演化、星系与银河系的演化等,甚至可以搜索星际通讯信号,开展对地外文明的探索。读图回答19-21题。</p><p>19.河外星系属于</p><p>A.总星系    B.银河系    C.太阳系    D.地月系</p><p>20.最有可能干扰“超级天眼”搜索宇宙无线电信号的是</p><p>A.天气变化    B.太阳辐射    C.流星雨    D.太阳活动</p><p>21.平塘县大窝凼建设“中国天眼”的自然优势之一是</p><p>A.降水稀少,避免积水    B.纬度较高,观测星空范围大</p><p>C.喀斯特地貌,储水条件良好    D.盆状地形,便于望远镜建设</p><p>22.关于地层和化石的叙述,正确的是</p><p>A.各类岩石中都能看到地层</p><p>B.所有地层中都有化石</p><p>C.化石是埋藏在地层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或遗迹</p><p>D.可以根据地层中保存下来的化石确定地层的组成成分</p><p>23.大量的铁、金、镍、铬等矿藏往往存在的地层是</p><p>A.前寒武纪地层         B.古生代地层   C.中生代地层    D.新生代地层</p><p>读某地“地层剖面图”,回答24-25题。</p><p>24.图中各个地层按形成由早到晚,排列顺序正确的是</p><p>A.①②④⑤    B.②③④⑤    C.①③⑥⑤    D.③④⑤⑥</p><p>25.如果在岩层⑥发现了侏罗纪的化石,那么下列对其他地层形成时间的判断,正确的是</p><p>A.①地层形成于白垩纪    B.③地层形成于三叠纪</p><p>C.④地层形成于二叠纪    D.⑤地层形成于寒武纪</p><p>二、选择题Ⅱ(本大题共5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p><p>下图为“到达地球太阳辐射量的分布图”,图中曲线分别表示地表吸收太阳辐射量、地表反射太阳辐射量、大气上界太阳辐射量、云层反射太阳辐射量。读图完成26-28小题。</p><p>26.图中曲线①②③④依次表示</p><p>A.大气上界太阳辐射量地表吸收太阳辐射量云层反射太阳辐射量地表反射太阳辐射量</p><p>B.地表反射太阳辐射量云层反射太阳辐射量地表吸收太阳辐射量大气上界太阳辐射量</p><p>C.地表反射太阳辐射量地表吸收太阳辐射量云层反射太阳辐射量大气上界太阳辐射量</p><p>D.地表吸收太阳辐射量云层反射太阳辐射量地表反射太阳辐射量大气上界太阳辐射量</p><p>27.②曲线在30°N附近数值低于南北两侧的主要影响因素为</p><p>A.云层厚度    B.地势高低    C.正午太阳高度    D.植被状况</p><p>28.①曲线表示的辐射量在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大的原因主要是南极地区</p><p>A.冰雪覆盖面积广    B.地势较高    C.空气稀薄    D.气候干燥</p><p>水星离太阳太近,总是湮没在太阳的光辉里,只有在水星大距时,出现短暂的观测机会。水星大距是指在地球上看,水星和太阳之间的角距离达到最大,当水星在太阳东边时为东大距、在太阳西边时为西大距。下图为2023年6月24日水星东大距时太阳系部分天体某时刻相对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19-30小题</p><p>29.图中水星东大距时,水星所处的轨道位置是</p><p>A.① B.② C.③ D.④</p><p>30.图中水星东大距时水星的观测时间、观测方位分别是</p><p>A.日出前 东南 B.日出后西北 C.日落前 东南 D.日落后 西北</p><p>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30分)</p><p>31.读太阳系示意图(④⑤之间为小行星带),完成下列问题。</p><p> </p><p>(1)图中表示地球的是________(填序号),小行星带两侧的④⑤分别表示的是________、________(填名称)。</p><p>(2)图中所示宇宙空间范围内共包括级天体系统,其中最高一级的天体系统的中心天体是。</p><p>(3)按照太阳系八大行星的结构特征,火星属于________行星,木星属于________行星,天王星属于远日行星。</p><p>(4)①②③是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和自身条件,A、B、C是生命存在的条件,请将字母填写到与之对应的括号内。</p><p>①太阳系的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A.水经常处于液体状态</p><p>②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    )B.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比较安全</p><p>③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    )C.地球表层存在大气层</p><p>32.读“地层与化石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p><p> </p><p>(1)A、B、C岩层中最老的是_______层,最年轻的是______层。</p><p>(2)地点3缺失B岩层,可能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3)若地点1A岩层含有煤炭,当时的古地理环境为______________。若地点2B地层含有石油,当时的古地理环境为________________。</p><p>参考答案:</p><p>一、选择题Ⅰ(本大题共25题,每小题2分,共50。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p><p>1.B   2.D   3.D   4.C   5.A   6.A   7.C   8.A   9.B   10.A</p><p>11.C12.D13.A14.C15.A16.A17.B18.C19.A20.D</p><p>21.D22.C23.A24.C25.B</p><p>二、选择题Ⅱ(本大题共5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p><p>26.B27.A28.A29.B30.D</p><p>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空2分,共30分)</p><p>31. (1) ③ 火星木星</p><p>(2)两太阳</p><p>(3)类地巨</p><p>(4)①—B;②—C;③—A</p><p>32(1)AC</p><p>(2)①当时为高地时,没有接受沉积,不能形成B岩层;②当时接受沉积形成了B岩层,后又上升为高地,被外力侵蚀掉了</p><p>(3)暖湿的陆生环境温暖的浅海环境</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浙江省诸暨中学2023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