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淮北一中2023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含答案)
<p>淮北一中2023学年下学期高一期中考试</p><p>地理试题</p><p>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5分,共60分)</p><p>下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p><p> </p><p>1.图中甲、乙、丙、丁代表三类岩石和岩浆,则表示岩浆岩的是( )</p><p>A.甲 B.乙 C.丙 D.丁</p><p>2.图中a、b、c、d,能表示变质作用的是( )</p><p>A.a B.b C.d或c D.a或b</p><p>读图,完成3~4题。</p><p> </p><p>3.图中甲、乙、丙、丁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p><p>A.甲、乙、丙、丁 B.甲、丁、乙、丙</p><p>C.丁、丙、甲、乙 D.丙、丁、甲、乙</p><p>4.下列关于此地开发的叙述,合理的是( )</p><p>A.可以在此地修建采石厂 B.地表可以修建铁路</p><p>C.褶皱内部肯定存在油气,可以开发 D.可以利用天然拱形,修建隧道</p><p>读下图,回答5~6题。</p><p> </p><p>5.图中河流a、b、c三处主要的流水作用是( )</p><p>A.侵蚀、搬运、堆积 B.搬运、侵蚀、堆积</p><p>C.侵蚀、堆积、搬运 D.堆积、搬运、侵蚀</p><p>6.图中d农业区和c城区最有可能形成的河流地貌的名称分别是( )</p><p>A.瀑布、河漫滩平原 B.冲积扇、三角洲</p><p>C.三角洲、冲积平原 D.河漫滩平原、冲积扇</p><p>甲为某地貌景观图,乙为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的相互关联图,丙为某大陆部分自然带分布图,读图回答7~8题。</p><p> </p><p>7.甲地貌的形成与图乙中相对应的箭头是( )</p><p>A.① B.② C.③ D.④</p><p>8.丙图反映的地域分异规律及表示其成因的箭头(乙图中)相对应的是( )</p><p>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④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⑤</p><p>C.垂直地域分异规律—④ D.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⑤</p><p>读“四个不同地点的气候资料图”,完成9~10题。</p><p>9.②地的典型植被是( )</p><p>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p><p>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p><p>C.温带落叶阔叶林</p><p>D.亚寒带针叶林</p><p>10.以下能体现从沿海向内陆地域分异的是( )</p><p>A.从①地到③地</p><p>B.从②地到③地</p><p>C.从①地到②地</p><p>D.从②地到④地</p><p>读“非洲和乞力马扎罗山自然带分布图”,完成第11~12题。</p><p> </p><p>11.甲、乙两图中自然景观相似的一组是( )</p><p>A.a—① B.b—② C.c—③ D.d—④</p><p>12.甲图中c自然带在该图南半球呈南北延伸,其主要原因是( )</p><p>A.海陆位置 B.洋流 C.大气环流 D.地形</p><p>图5为某山地气象站一年中每天的日出、日落时间及逐时气温(℃)变化图。读图,回答第13~14题。</p><p>13.气温日较差小的月份是</p><p>A.1月 B.4月 </p><p>C.7月 D.10月</p><p>14.该山地</p><p>A.山顶海拔低于2023米</p><p>B.基带的景观可能为热带雨林</p><p>C.冬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p><p>D.因台风暴雨引发的滑坡多</p><p>下图是某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随时间变化曲线图,据此完成15~16题。</p><p> </p><p>15.该地区人口自然增长呈现负增长的开始时期是( )</p><p>A.① B.② C.③ D.④</p><p>16.关于该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p><p>A.①时人口数量比③时多 B.④时人口数量比⑤时少</p><p>C.②时人口数量达最大值 D.③时人口数量达最大值</p><p>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人口生育政策进行了动态调整(如下图),完成17~18题。</p><p> </p><p>17.我国人口生育政策调整与下列人口数据变化关系密切的是( )</p><p>①老年人口数量增加 ②劳动人口比重降低 ③人口死亡率升高 ④人口迁移数量增加</p><p>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p><p>18.我国人口增长模式逐渐向“三低”型过渡,影响我国人口出生率下降的原因有( )</p><p>①平均初婚年龄降低 ②生活富裕程度提高 ③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 ④育龄妇女比重提高</p><p>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p><p>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2023年春节期间,“北上广深”这些一线城市都至少有一半的人回家过年,主要前往附近省份或本省异地,其中一些金融行业人士纷纷选择高效便捷的交通工具。深圳的空城率达到69%,为四城最高,堪称名副其实的“空城”。据此完成19~20题。</p><p>19.四城市中,深圳春节期间空城率达最高的原因是 ( )</p><p>A.流动人口比重最高 B.环境污染较为严重</p><p>C.流动人口数量最多 D.产业结构转型升级</p><p>20.四城市人口流出与主要目的地对应正确的是 ( )</p><p>A.北京→广西 B.广州→河北 C.上海→安徽 D.深圳→江苏</p><p>下图为某城市功能区规划示意图,若该城市规划合理,回答21~22题。</p><p> </p><p>21.下列与图示甲、乙、丙各功能区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p><p>A.商业区 高级住宅区 低级住宅区 B.商业区 低级住宅区 高级住宅区</p><p>C.低级住宅区 高级住宅区 商业区 D.高级住宅区 低级住宅区 商业区</p><p>22.若在本功能区规划方案中充分考虑了盛行风的影响,该城市最有可能位于 ( )</p><p>A.中南半岛 B.我国东南沿海</p><p>C.印度半岛 D.西欧地区</p><p>职住平衡是指城市在规模合理的范围内所提供的就业岗位数量与该范围内居民中的就业人口数量大致相等,且大部分有工作的居民可以就近工作。通常用职住比来评价一个地区的职住平衡状况,计算公式为:职住比=就业岗位数量/居民中的就业人口数量。下图是2023年北京环线之间职住比分布图。据此完成23~25题。</p><p>23.相比较而言,北京职住最为平衡的区域在</p><p>A.二环与三环之间 B.三环与四环之间</p><p>C.四环与五环之间 D.五环与六环之间</p><p>24.20世纪80年代以来,北京环线间职住比差异逐渐加大,导致就业人群的</p><p>A.平均居住成本上升 B.平均出勤距离增加</p><p>C.平均经济收入增加 D.平均通信费用增加</p><p>25.针对环线间职住比差异加大带来的问题,北京宜采取的应对措施是</p><p>①大力发展快速交通 ②郊区兴建大型住宅区 ③部分产业迁至郊区 ④提高郊区产业集聚度</p><p>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p><p>下表反映的是北半球某农场的工作历程(农事安排)。读表,回答26~27题。</p><p>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p><p>农事安排 休耕、机器</p><p>保养及维修 犁耕 耙土及</p><p>播种 除杂草、</p><p>施肥 收割 贮存麦种和售卖 休耕、机</p><p>器保养</p><p>及维修</p><p>26.该农场农业发展的特点是 ( )</p><p>A.面向城市市场的集约化、商品化农业 B.单产高,但商品率低</p><p>C.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 D.形成良性的生态系统</p><p>27.我国该类农场的典型分布区的区域特征是 ( )</p><p>A.冬暖夏热,伏旱严重 B.农业实现小农场经营,精耕细作</p><p>C.是中国重要的商品棉基地 D.属于大陆性稍强的温带季风气候</p><p>读 “鲁尔区三大产业就业人数变化示意图”,回答28~30题。</p><p> </p><p>28.关于图中内容的叙述,正确的是( )</p><p>A.三大产业的就业人数均发生了很大变化</p><p>B.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从2023年开始超过第二产业</p><p>C.2023年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比重达80 %</p><p>D.第二产业减少的人数分别补充到第三产业和第一产业中</p><p>29.图示内容最能直接反映鲁尔区振兴的综合整治措施是( )</p><p>A.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 B.发展科技,繁荣经济 </p><p>C.消除污染,美化环境 D.调整产业结构</p><p>30.下列经济活动能促进鲁尔区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增长的是( )</p><p>A.将废弃矿点改建成工业博物馆、休闲公园 </p><p>B.将炼钢高炉建到荷兰海边</p><p>C.兴建废弃物和污水处理厂 </p><p>D.扩大市郊养殖场规模,满足城市的需求</p><p>下图是某区域产业模式示意。读图完成31~32题。</p><p> </p><p>31. 该区域可能位于</p><p>A. 广西 B. 山西 C. 吉林 D. 甘肃</p><p>32. 甲、乙代表的产业分布是</p><p>A. 造纸工业和棉花生产 B. 造纸工业和粮食生产</p><p>C. 化学工业和棉花生产 D. 化学工业和粮食生产</p><p>2023年6月30日连接我国三大直辖市的京沪高铁正式开通运营,最高运行速度达到380 km/h。结合我国已建和在建高速客运铁路分布示意图,完成33~34题。</p><p>33.决定我国高速铁路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p><p>A.经济发展水平 B.地形</p><p>C.气候 D.科技</p><p>34.郑西高铁和京沪高铁许多路段均采用“以桥代路”</p><p>方式,其主要原因分别是( )</p><p>①沿线多沼泽湿地 ②沿线地形复杂 </p><p>③沿线河湖众多 ④沿线耕地面积广大</p><p>A.①③ B.②④ </p><p>B.C.①④ D.②③</p><p>下图表示某区域在一定时期内剩余劳动力数量、人均工资的变化,以及甲、乙两类企业在该区域维持最低经济效益所能支付人均工资的变化。读图完成35~36题。</p><p> </p><p>35.由图中可以推断,该区域( )</p><p>A.T0年工业基础雄厚 B.T0—T1年吸引的工业企业类型最多</p><p>C.T1—T2年经历产业结构调整 D.T2年以后工业生产衰退</p><p>36.甲、乙两类企业相比( )</p><p>A.甲类企业在该区域维持发展的时间更长 B.甲类企业趋向廉价劳动力区位</p><p>C.乙类企业进入该区域的时间更早 D.乙类企业产品的附加值较低</p><p>读我国某地生态工业园区的循环经济模式图,回答37~38题。</p><p> </p><p>37.该工业园区主导产业的工业导向类型属于</p><p>A.市场导向型 B.原料导向型 C.劳动力导向型 D.技术导向型</p><p>38.该生态工业园区</p><p>A.生产过程中没有废弃物的排放 B.属于高科技产业园</p><p>C.生产过程中所有工业产品都能循环利用 D.具有高效的资源利用及和谐的生态功能</p><p>庭院经济是指农户充分利用家庭院落及闲置空间,从事高度集约化生产的一种经营形式。农家乐是农民向城市居民提供的一种回归自然的休闲旅游方式。读某地农业经济模式图,完成39~40题。</p><p> </p><p>39.该经济模式对当地农村的有利影响有( )</p><p>A.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粮食生产 B.发展多种经营,增加农民收入</p><p>C.吸引城市游客,减轻环境压力 D.降低资源消耗,解决生活用能</p><p>40.为发展农家乐旅游,下列规划不合理的是( )</p><p>A.加强交通建设,改善住宿条件 B.营造人造景点,丰富旅游资源</p><p>C.挖掘民风民俗,增加休闲情趣 D.建设农产超市,方便游客购物</p><p>二、综合题(共40分)</p><p>41、读天山位置和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4分)</p><p> </p><p>(1)判断A、B的南北坡向差异并比较南坡与北坡垂直自然带谱的差异。 (8分) </p><p>(2)指出天山山地针叶林带的分布特征并分析原因。 (6分) </p><p>42.读我国某地区示意图及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p><p>材料一赣江干流部分地区示意图和南昌气候资料图</p><p> </p><p>材料二赣州素有“橙乡”的美称。20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京九铁路的开通,脐橙的销量有了大幅增长。2023年11月,由农业部、江西省政府主办的第八届中国赣州国际脐橙节开幕,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客商。</p><p>(1)根据南昌气候资料,分析该地农业生产的不利气候条件。(4分)</p><p>(2)简述为了稳定水稻生产,当地应采取的具体措施。(4分)</p><p>(3)根据材料二,分析赣州脐橙生产的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4分)</p><p>4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p><p>中国是汽车产销大国,汽车产业是湖北的重要支柱产业,以东风公司为主导,构成汽车产业集群,形成了横贯千里的“湖北汽车走廊”(下图)。湖北省打造建设并形成四大整车建设制造基地(武汉乘用车制造基地、十堰商用车制造基地、襄阳轻型商用车及中高档轿车制造基地、随州专用汽车产业基地)和三大汽车零部件聚集区(武汉及周边城市汽车零部件“环状”聚集区、“十襄随”汽车零部件“带状”聚集区、“荆荆宜”“汽车零部件“三角状”聚集区),实现了整车制造组装和汽车零部件生产的区域协同发展。2023年上海通用汽车在武汉建成整车生产组装基地,成为继上海金桥、烟台东岳和沈阳北盛之后的第四个上海通用乘用车基地。</p><p> </p><p>(1)结合材料分析湖北省汽车产业集聚发展的益处。(4分)</p><p>(2)请分析上海通用汽车选择在武汉建设乘用车整车生产基地的有利条件。(6分)</p><p>(3)分析湖北省汽车工业区域协同发展对湖北省汽车产业发展的积极作用。(4分)</p><p> </p><p> </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