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东阳中学2023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附答案)
<p>东阳中学2023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卷</p><p>(高一地理)</p><p>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p><p>科幻电影《流浪地球》讲述了一个未来故事:太阳急速老化,人类选择距地球4.2光年的比邻星系作为新家园。人类带地球逃离太阳系期间,暂居在距地面5 km的地下城,并计划借助木星的引力弹弓获得动力逃离太阳系。据此回答第1题。</p><p>1.有关《流浪地球》的讨论合理的是( )</p><p>A.木星是类地行星,由岩石组成 B.地下城位于地球圈层的地壳部分</p><p>C.流浪地球的新家园在河外星系 D.太阳活动为地球提供光、热资源</p><p>如图为“一带一路”主要线路示意图。读图回答第2题。</p><p>2.某年6月至8月,一艘邮轮沿“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从福州出发,经孟买到威尼斯,下列对沿途地理现象的描述可信的是( )</p><p>A.经南海时,遭遇梅雨阴雨连绵</p><p>B.经阿拉伯海时,多逆风逆水</p><p>C.经红海时,可见沿岸大片森林</p><p>D.经地中海时,遭遇连日狂风暴雨</p><p>读北半球各纬度某时太阳辐射量分布曲线图,回答3~4题。</p><p>3.甲地太阳辐射量多的原因主要是( )</p><p>①纬度低 ②距海远,降水少 </p><p>③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时间长,降水少 </p><p>④海拔高,大气稀薄,太阳辐射损耗少</p><p>A.②④ B.①③ C.①② D.③④</p><p>4.此时,乙地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p><p>A.太阳风 B.耀斑 </p><p>C.黑子 D.极光</p><p>地球物理学家实验证明:翡翠是在低温、极高压下变质形成的一种玉石。目前市场上商业品级的翡翠玉石95%以上来自缅甸。完成第5题。</p><p>5.缅甸翡翠原石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p><p>A.板块生长边界,地壳活动剧烈</p><p>B.板块生长边界,岩浆活动频繁</p><p>C.板块消亡边界,地壳挤压强烈</p><p>D.板块消亡边界,岩浆活动频繁</p><p>如图示意某地地质剖面。读图完成6~7题。</p><p>6.甲、乙、丙三处的地质构造依次是( )</p><p>A.向斜、背斜、断层 B.断层、向斜、背斜</p><p>C.背斜、向斜、断层D.背斜、断层、向斜</p><p>7.丁处山岭的形成原因是( )</p><p>A.沿背斜顶部裂隙侵蚀而成 B.因向斜槽部坚实抗侵蚀而成</p><p>C.因背斜顶部坚实抗侵蚀而成 D.沿向斜槽部裂隙侵蚀而成</p><p>读图,回答第8题。</p><p>8.图示区域内( )</p><p>A.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大</p><p>B.湖泊水主要来自于运河</p><p>C.农田盐渍化现象较普遍</p><p>D.植被以落叶阔叶林为主</p><p>初冬时节,北方的很多城市道路两侧的树木都被刷上白漆,就像穿了“白裙”,树木涂白是指用涂白剂(主要成分是生石灰和硫磺等)将树干涂成白色,一般涂刷至距地面1.1~1.5 m的高度。据此完成9~10题。</p><p>9.绿化部门给城市行道树穿“白裙”的主要目的是( )</p><p>A.增加营养,提高抵抗力 </p><p>B.杀菌、杀虫、提高抗病能力</p><p>C.防治牲畜啃食 </p><p>D.防止冬春火灾</p><p>10.树木涂白后( )</p><p>A.减少地面长波辐射,防止地面热量流失</p><p>B.使树木萌芽、开花提前,躲过早春低温冻害</p><p>C.使树干昼夜温差变小,减轻树皮开裂</p><p>D.增加对阳光的吸收率,减少冻害发生概率</p><p>右图中①②③④表示气压带,⑤⑥⑦表示风带。读图回答11~12题。</p><p>11.有关图中气压带和风带的判断,正确的是( )</p><p>A.②—高气压带—空气冷却下沉形成</p><p>B.⑤—低纬信风带—东南风</p><p>C.③—低气压带—冷暖空气相遇形成</p><p>D.⑥—中纬西风带—西北风</p><p>12.当图中②地气压分裂成海洋上的高压和陆地上低压时,最可能出现( )</p><p>A.武汉伏旱 B.南亚吹东北风 </p><p>C.洛杉矶阴雨 D.北京可能出现寒潮</p><p>北美百慕大三角,被称为“魔鬼三角”,在这里许多先进的仪器都会失灵,而人员一旦遇险则基本没有生还的可能。为此,科学家作了很多解析,比如洋流说、气候说、电磁说、海底地形说等,涉及到许多地理科学理论。读右图,回答13题。</p><p>13. 洋流说认为其原因主要是百慕大海域洋流复杂引起的,下列属于流经该地区的洋流是( )</p><p>A.墨西哥湾暖流和加利福尼亚寒流</p><p>B.北赤道暖流和加利福尼亚寒流</p><p>C.日本暖流和北太平洋暖流</p><p>D.北赤道暖流和墨西哥湾暖流</p><p>读“长江中游某地连续六天的天气情况统计图”,回答14~15题。</p><p>14.图示天气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p><p>A.冷锋过境 B.暖锋过境</p><p>C.气旋过境 D.反气旋过境</p><p>15.有关该地区这几日的叙述,正确的是( )</p><p>A.气温日较差不断缩小</p><p>B.空气的湿度不断减小</p><p>C.7日洪水水位最高</p><p>D.7、8日大气的保温作用最强</p><p>色林错,藏语意为“威光映复的魔鬼湖”,位于冈底斯山北麓,是青藏高原形成过程中产生的一个构造湖,近二十年来色林错面积持续扩大,现已成为西藏第一大湖泊和我国第二大咸水湖。据此完成16~17题。</p><p>16.近年来色林错面积持续增大的主要原因是( )</p><p>A.生态改善,泥沙淤积减少 B.气候变暖,冰川融水增多</p><p>C.地壳下陷,湖区积水增多 D.人口、产业外迁,用水量减少</p><p>17.色林错面积持续增大可能会带来的影响是( )</p><p>A.洪涝灾害多发 B.湖区航运价值提高</p><p>C.湖泊流出水量增大 D.湖区周围降水量增多</p><p>亚欧大陆36°N到46°N之间的阿尔卑斯山、大高加索山、昆仑山等众多名山,都盛产优质矿泉水,被誉为“世界黄金水源带”。昆仑山脉玉珠峰北麓海拔6 000 m的雪线之上,冰雪慢慢融化,渗入岩层,形成优质的雪山矿泉水。据此回答18~19题。</p><p>18.“世界黄金水源带”的形成原因有( )</p><p>①纬度高,全年气温低 ②有高大山脉分布 ③降水丰富,年积雪量大 ④森林覆盖率高,利于水体净化 ⑤山地冰川广布,逐渐消融</p><p>A.①② B.③④ C.②⑤ D.④⑤</p><p>19.昆仑山的雪山矿泉水( )</p><p>A.水源主要来自太平洋 B.水源地将随全球变暖海拔降低</p><p>C.补给依靠江河、湖泊 D.由冰雪下渗经过滤和矿化形成</p><p>右图为某大洋局部环流示意图。读图完成20~21题。</p><p>20.图示大洋环流是( )</p><p>A.北半球中低纬度的大洋环流</p><p>B.南半球中高纬度的大洋环流</p><p>C.南太平洋的大洋环流</p><p>D.北半球中高纬度的大洋环流</p><p>21.该大洋环流的驱动力是( )</p><p>A.夏季风和冬季风 B.水平补偿流</p><p>C.东北信风和盛行西风 D.地转偏向力</p><p> 节能减排的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是可持续发展从概念走向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右图表示碳物质在地球各圈层中的循环过程。读图回答22题。</p><p>2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p><p>A.①—②—③反映碳在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循环的过程</p><p>B.地球上的碳物质主要蓄积在大气圈当中</p><p>C.⑤环节循环速度如果加快,可以减缓碳排放的速度</p><p>D.控制④环节的人类活动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途径之一</p><p>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城市水生态环境正发生着变化。下图为城市某小区雨水开发应用排放模式与传统雨水排放模式比较示意图。读图完成23~24题。</p><p> </p><p>23.城市化的发展对区域水循环造成的影响是( )</p><p>A.蒸发量增加 B.地下径流量增加C.下渗量增加D.雨季地表径流量增加</p><p>24.图示小区雨水开发应用排放模式与传统雨水排放模式相比,具有的优点包括( )</p><p>①减少土壤侵蚀 ②补充地下水 ③延长地表径流集聚时间 ④解决城市洪灾 ⑤解决城市缺水问题</p><p>A.①② B.④⑤ C.③④ D.②③</p><p>2023年以来,甲湖富营养化严重,蓝藻水华频发。据此完成25题。</p><p>25.甲湖西部蓝藻多于东部,形成此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p><p>A.湖泊西部水量大</p><p>B.湖泊西部河流和城市多</p><p>C.湖泊西部水温高</p><p>D.湖泊东部有出水口,水体更新快</p><p>右图是陆地自然植被类型分布与水热条件关系图。读图完成26~27题。</p><p>26.对图示自然植被分布规律影响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p><p>A.沿X方向热量增加 </p><p>B.沿X方向降水增加</p><p>C.沿Y方向热量增加</p><p>D.沿Y方向降水增加</p><p>27.甲、乙所表示的自然植被类型分别是( )</p><p>A.热带草原 温带落叶林 B.热带草原 亚热带硬叶林</p><p>C.热带雨林 温带落叶林 D.热带雨林 亚热带硬叶林</p><p>婴儿潮是指在某一时期及特定地区,出生率大幅度提升的现象。2023年1月1日起,我国“全面放开二孩”政策正式实施。2023 年我国新出生婴儿1 786万,其中“二孩”婴儿824万;2023年新出生婴儿1 723万,其中“二孩”婴儿883万。读2023年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图,完成28~29题。</p><p>28.引发最近一次婴儿潮最主要的原因是( )</p><p>A.前一次婴儿潮波及</p><p>B.国家人口政策调整</p><p>C.社会经济条件改善 D.医疗卫生水平进步</p><p>29.通过人口数据分析,2023年以来( )</p><p>A.周期性婴儿潮现象已来临 B.人口老龄化问题明显改善</p><p>C.年轻人婚后生育意愿上升 D.全面“二孩”政策效应显现</p><p>酒店业是城市地域中重要的经济产业,酒店业空间格局演化与区位选择成为当今城市地理学、旅游地理学重点研究的课题之一。下图为武汉市酒店业空间格局预测结果示意图。据此完成30~31题。</p><p> </p><p>30.揭示该城市各类酒店的空间集聚特征和时空演化规律的核心技术是( )</p><p>A.地面测量技术 B.全球定位系统</p><p>C.地理信息系统 D.遥感技术</p><p>31.与星级酒店相比,经济型连锁酒店( )</p><p>A.空间扩张范围大 B.可选区位更集中</p><p>C.生态环境更优越 D.用地成本较低廉</p><p>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互联网技术等广泛运用,法国农业发生了巨大变化。无人机飞过一片田地,就能知道土地的水肥状况,坐在家里利用互联网就可以选购农具、化肥、种子。 经过多年的发展,法国农业正着力打造一个“大农业”数据体系,这一数据库涵盖了种植业、渔业、畜牧业、农产品加工等各个领域。结合图示完成32~33 题。</p><p>32.位于甲地的农民在 7 月份通过农业大数据平台最想获取的信息是( )</p><p>A.农作物抗旱需水量 B.有机肥的施用量</p><p>C.低毒杀虫剂喷洒量 D.种植方式的优化</p><p>33.农业大数据信息对自然条件近似地区的农业发展具有借鉴意义。最可能借鉴乙地农业大数据信息的区域是( )</p><p>A.印度德干高原 B.新西兰南岛和北岛</p><p>C.中国东北平原 D.阿根廷潘帕斯草原</p><p>虚拟企业是一种新型企业联盟,可以将分散的外围各实体企业的部分资源动态地整合在一起。右图为虚拟企业组织构成图。完成34~35题。</p><p>34.与实体企业相比,虚拟企业更加注重( )</p><p>A.生产协作联系 B.国际商贸联系</p><p>C.科技与信息联系 D.交通地域联系</p><p>35.构建虚拟企业的根本目的是( )</p><p>A.降低成本共享资源 B.应对市场环境变化</p><p>C.加强工业集聚效应 D.降低产品运输成本</p><p>区域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初期阶段、成长阶段和衰落阶段。读甲、乙两图,完成36~37题。</p><p>36.在区域发展的成长阶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p><p>A.第二产业始终占绝对支配地位,第一产业比重不断下降</p><p>B.第一产业产值不断下降,第三产业产值不断上升</p><p>C.成长阶段后期第三产业比重超过第二产业从而导致区域走向衰落</p><p>D.人地关系越来越不协调</p><p>37.若乙图中各点分别代表某区域不同发展阶段的产业结构特征,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p><p>A.A—B—C B.B—A—C </p><p>C.B—C—A D.C—A—B</p><p>38.读我国三大自然区图,思考下列关于Ⅰ、Ⅱ、Ⅲ三个自然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p><p>A.Ⅰ区主要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p><p>B.Ⅱ区气候干燥,气温年较差、日较差大</p><p>C.Ⅲ区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故夏季气温高</p><p>D.从Ⅰ区到Ⅱ区再到Ⅲ区,地势逐级升高,降水逐渐减少</p><p>如图示意我国四大区域城市化速度的阶段差异。读图回答39~40题。</p><p>39.甲、乙、丙、丁依次表示( )</p><p>A.东部地区、中部地区、东北地区、西部地区</p><p>B.东北地区、西部地区、中部地区、东部地区</p><p>C.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部地区、东北地区</p><p>D.西部地区、东北地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p><p>40.2023~2023年丁地区的城市化速度与其他地区存在明显反差,与此直接的相关事件是( )</p><p>A.人口的大量外迁 B.矿产资源的枯竭</p><p>C.环境质量的恶化 D.老工业基地衰落</p><p>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分)</p><p>4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p><p>材料 北美地区示意图和图中相关地区气候资料。</p><p> </p><p> </p><p>(1)甲位于美国中央大平原地区,该地区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____,美国农业生产布局最主要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2分)</p><p>(2)乙处为美国传统工业区,其发展起来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丁处为美国的新兴工业区,其发展起来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2分)</p><p>(3)与西部相比,美国东部山脉比较低缓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p><p>(4)据图从气候角度评价,与丙相比,丁处发展水果蔬菜基地的农业生产条件。(4分)</p><p>42.读京杭运河(局部)流经地区和扬州区位简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p><p>(1)历史上京杭运河的开通,促进了我国南北方的经贸交流。图中 (河流)是地理意义上的南、北方界线,它也是 气候的北界。(2分)</p><p>(2)历史上的扬州得益京杭运河,曾是我国南方的经济文化中心。但清代中叶以后,由于 和 等原因,扬州城市发展缓慢。(2分)</p><p>(3)扬州市下属小城填的分布特征是 ,长江对这些小城的形成和发展所起的作用主要 、 等。(3分)</p><p>(4)现在京杭运河已成为我国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主要输水水道。简述通水后对N湖地理环境可能带来的有利影响。(3分)</p><p> </p><p>东阳中学2023年上学期期中考答案</p><p>(高一地理)</p><p>一、选择题</p><p>1—5BBBDC6—10CBABC 11—15CADBD 16—20BDCDA</p><p>21—25CDDDB26—30DAADC 31—35BABCA 36—40DDBCD</p><p>二、非选择题</p><p>41.(10分)(1)商品谷物农业 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p><p>(2)矿产资源 科技</p><p>(3)位于板块内部 久经外力侵蚀</p><p>(4)有利:光照强、昼夜温差大。</p><p>不利:雨热不同期;纬度较高,热量条件较差,农作物生长周期长。</p><p>42.(10分)</p><p>(1)淮河亚热带季风(2分)</p><p>(2)运河淤塞 社会经济环境的改变(或河运地位下降)(2分)</p><p>(3)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北沿岸 (长江)提供充足水源、便利水运和淤积带来的土地(二点即可)(3分)</p><p>(4)增加湖水水量,改善湖区局地小气候,提高地下水水位,稳定湖泊水位,提高航运效益,改善水质。(三点即可)(3分)</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