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万州二中2023高一地理4月开学考试试卷(Word版带答案)
<p>万州二中高2023级高一下期入学考试 地理试题</p><p> 班级: 姓名 : </p><p>考试时长:80分钟 总分:100分</p><p>一、选择题(共7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请将其填涂在答题卡上。)</p><p>1.在世界人口增长过程中,人口增长速度在时间和空间上是有差别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p><p>A. 产业革命后人口增长最快 B.二战后人口增长最快</p><p>C. 地势平坦的地区人口增长速度快 D. 经济发达国家或地区增长速度最快</p><p>2.下图是我国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某新兴城市人口增长示意图。2023年至2023年,该城市的人口增长率是</p><p>A. 16.7% B. 14.3% </p><p>C. 0.9% D. 1%</p><p>甲、乙是两地不同年龄和性别的人口比例的金字塔图.读图回答3-4题.</p><p> </p><p>3.下列推测合理的是</p><p>A.甲地人口增长数量比乙地多 B.甲地人口性别结构严重失调</p><p>C. 乙地老龄化较重,年轻人负担较重 D.乙地年轻人少,大学生就业压力小 </p><p>4.针对乙地人口现象问题,采取的相关措施不合理的是</p><p>A.大规模吸引外来劳动力,解决劳动力不足的问题</p><p>B.调整计划生育政策,调控年龄结构失调问题</p><p>C.依靠科技.提高全社会生产效率,解决劳动力减少问题</p><p>D.实行社会化养老和养老保险制度,提高养老待遇和水平</p><p>生活在城市范围内的单位面积人口数量称城市人口密度。右图为某城市在四个不同阶段人口密度变化图,读图回答5--7题:</p><p>5.按城市化发展过程,图中四个阶段的排序正确的是:</p><p>A.甲一乙一丙一丁 B.丁一甲一乙一丙 C.丙一丁一甲一乙 D.乙一丙一丁一甲</p><p>6.甲阶段距市中心10千米附近,最有可能分布的城市功能区是:</p><p>A.商业区 B. 住宅区 C.行政区 D.工业区</p><p>7. 导致城市中心区人口密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p><p>A.逆城市化现象的出现 B.城市功能分区越来越明显</p><p>C.工业企业的大量外迁 D.收人差距逐渐拉大</p><p>8.县城与集镇相比较</p><p>①县城的服务范围比集镇小②县城的职能比集镇复杂③县城等级较高,不具有低级集镇的一些职能④集镇等级较低,不具有一些较高级的职能</p><p>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p><p>9.下列措施有利于“海绵城市”建设的是</p><p>A. 减少地下水开采,节约用水 B. 治理水污染,减少水浪费</p><p>C.扩大绿地面积,路面铺设渗水砖 D. 疏浚河道,提高城市抵御洪水的能力</p><p>(据华龙网)“这个育秧盘上要铺一层营养土,土中要掺匀壮秧剂,把稻种均匀的洒在秧盘上……”2023 年 3 月 18 日,重庆市大足区农业服务中心的农技推广人员一边仔细查看当地田间的育秧情况,一边指导着农户怎样进行水稻 秧盘育种,如左图 。 (据黑龙江日报)2023 年 5 月 8 日,农业全过程无人作业首站试验在黑龙江建三江农场启动。12 支无人化的搅浆 整地、插秧、施肥施药工作团队在 1 小时左右联合完成了 160 亩的无人作业任务,如右图 。据此完成 10-13 题。</p><p> </p><p>10. 黑龙江和重庆均能种植水稻的气候主因是</p><p>A.黑土土壤肥沃 B.夏季高温多雨 C.夏季光照充足 D.冬季风力较大</p><p>11. 材料中所述黑龙江建三江农场机械化作业生产的主要地理背景是</p><p>A.劳动力素质高 B.市场广阔 C.人口密度小 D.交通运输便利</p><p>12.位于东北的黑龙江地区插秧时间比西南的重庆地区插秧时间晚,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p><p>A.水源 B.纬度 C.海拔 D.土壤</p><p>13. 材料中建三江农场和重庆大足两地农业地域类型分别属于</p><p>A.商品谷物农业 水稻种植业 B.水稻种植业 迁移农业</p><p>C.混合农业 水稻种植业 D.大牧场放牧业 乳畜业</p><p>14.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地梯田景观图。图中显示,人类生产活动改造的自然因素是</p><p>A.光照 B.热量 C.降水 D. 地形</p><p>15.泰国香米主要产于泰国东北部,只有在这里(原产地)其才能表现出最好的品质。这是因为当地具有特殊的生长条件,尤其是香稻扬花期间,凉爽的气候、明媚的日光及水稻灌浆期间渐渐降低的土壤温度,对香味的产生及积累,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结合泰国气候资料图,泰国东北部香稻扬花期一般出现在</p><p>A. 3~4月 B. 7~8月 C. 9~10月 D. 12月~次年1月</p><p>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发布的市场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市场共销售工业机器人约 8.7万台,约占全球销量的30%,预计2023年中国市场销量将达到21万台左右,约占全球销量的5成左右.据此完成16--17题.</p><p>16.中国成为世界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的主要原因是</p><p>A.科技力量雄厚 B.制造业规模大 </p><p>C.国家政策支持 D.劳动力数量多</p><p>17.中国东部沿海企业逐渐用机器人替代工人产生的影响是</p><p>①缓解用工荒 ②降低对工人的素质要求 ③提高劳动生产率 ④加速区域的产业转移</p><p>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p><p>下图是某城市开发区不同阶段企业布局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18--19题.</p><p>18.阶段I,各企业集聚于该开发区的主要原因是</p><p> ①靠近原料燃料地②共用基础设施③共 享廉价劳动力④相互协作和竞争</p><p>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p><p>19.阶段II,该开发区兴办了许多新厂,吸引新厂布局的有利因素是</p><p> ①劳动力素质高 ②劳动力廉价 ③政策优惠④原材料丰富</p><p>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p><p>2023 年 4 月 9 日,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在重庆两江新区举行“全球智慧研发平台暨全球研发中心”启用仪 式。该中心占地 2023 余亩,总投资达 43 亿元,是一个集设计、试验等 7 大功能,仿真分析、噪声振动、被动安全等 12 大领域,混合动力、空调系统、非金属材料等 180 个实验室,以及运用云技术打造的全球数据中心。作为重庆汽车 产业的龙头企业,长安汽车已在中国、意大利、日本、英国、美国分别设立研发中心,建立了“五国九地”的全球协 同研发体系,拥有近万人的研发团队。据此完成 20-21 题。</p><p>20. 长安设立研发中心的直接目的是</p><p>A.打造自主品牌B.利用本土资源C.提升产品品质D.扩大生产规模</p><p>21. 长安公司打造全球数据中心,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可以</p><p>A.开发防撞良好汽车 B.开发自动驾驶汽车</p><p>C.开发客货两运汽车 D.开发轨道交通汽车</p><p>图 中规划建设的川藏铁路(成都-拉萨)全线 2023.39km,穿越横断山区,设计速度为 200km/h,部分路段限速 160km/h,80%以上路段将以隧道和桥梁的方式建设,总投资约 2023 亿。2023 年建成后,从成都到拉萨坐火车将从 48 小时减少到约 13 个小时。据此完成22-23 题。</p><p>22.川藏铁路修建中80%以桥隧为主, 设计速度较低的主要自然背景应该是</p><p>A.野兽出没 B.洪涝威胁 C.地形崎岖D.沿河分布</p><p>23.成都—拉萨间已有川藏公路,却仍然要修建川藏铁路,该规划是基于</p><p>A.与沿线河流组成综合交通网 B.加大西藏小麦、水稻等农产品的外运</p><p>C.提升西藏拉萨交通枢纽地位 D.完善西藏与内地的联系途径</p><p>5月初,几位“驴友”到我国东南部某山区旅游。下图为该山区地形示意图,图中①~⑥处为露营和观景的备选地点。读图回答24-25题。</p><p>24.最适宜作为露营地的是</p><p>A.①B.②C.③D.④</p><p>25.队友们在②处测得此时气温是18℃,据图推测④地此时气温是</p><p>A.17.1~18.5℃ B.13.1~13.6℃ C.15.9~16.5℃ D.16.1~16.7℃</p><p>2023年11月7日,中国第32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乘“雪龙”号破冰船从上海出发,途经弗里曼特尔(32.1°S,115.8°E)、中山站(69.4°S,76.4°E)、长城站(62.2°S,58.9°W)和蓬塔(53.1°S,70.9°W),这是“雪龙”号的第二次环南极航行。读“雪龙”号环南极航行线路图,完成26-27题。</p><p>26.中山站位于长城站的</p><p>A.东北B.西北C.东南D.西南</p><p>27.弗里曼特尔到南极点的最短距离约为</p><p>A.2023千米B.2023千米 </p><p>C.2023千米D.2023千米</p><p>下图为某城市主要道路分布图,标注数字表示道路长度。读图回答28-29题。</p><p> </p><p>28.同学们从学校乘车到科技馆参观,为保证到科技馆的距离最短,车辆行驶至图中A处后应选择的方向依次为</p><p>A.东-南-东-北 B.西-南-东-南 C.西-南-东-北 D.北-东-南-西</p><p>29.根据图中信息,甲乙丙丁四处,最适宜建钢铁厂的是</p><p>A.甲 B.乙 C.丙 D.丁</p><p>读图(图中阴影表示黑夜),完成下列30-31题。</p><p>3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p><p>A.甲在乙的东南方向,丙在丁的东北方向</p><p>B.丙地位于西半球,中纬度,北温带</p><p>C.丙点对跖点的坐标(45°S,30°E) </p><p>D.丙点到南极点的距离约为2023千米</p><p>31.从图中甲地到乙地,飞机飞行的最短航线是</p><p>A.先向北,再向西 B.先向西,再向北</p><p>C.沿图中的弧线,由甲到乙飞行D.先向南,再向东</p><p>下图示意我国某较干旱的高原中某地林木的分布状况,图中相邻等高线之间高差均为30米。读图,完成32-33题。</p><p>32.林木生长与土壤水分条件相关,图中林木密集区位于</p><p>A.鞍部 B.山谷 C.山脊 D.山顶</p><p>33.图示区域内东、西两侧最大高差可能是</p><p>A.156米 B.178米 </p><p>C.220米 D.255米</p><p>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单位:米)示意图(比例尺1∶10 000),读图回答34-35题。</p><p>34.图中的河谷是当地耕地主要分布区,为保证灌溉水源,该地区计划建一座水库,自流引水,在①②③④四个备选地点中,最适宜的是</p><p>A.① B.② C.③ D.④</p><p>35.图示地区的甲乙丙丁四个村落中,未来最有可能发展为城市的是</p><p>A.甲 B.乙 C.丙 D.丁</p><p>二、综合题。(包括36、37题,共30分)</p><p>36.自然资源是区域发展的重要支撑,合理开发 和高效利用自然资源发展工业是区域发展的 重要内容。读我国辽宁省南部矿产资源和城市分布图,完成下列要求。(18 分)</p><p>(1)辽宁南部发展了钢铁、机械、造船、 石化等工业,请分析辽宁发展这些产 业的优势条件。(8 分)</p><p>(2)经过近百年时间发展,辽宁南部工业 发展可能导致哪些环境问题?(4 分)</p><p>(3)针对这些环境问题,辽宁省可以采取 哪些措施来减轻其危害?(6 分)</p><p>3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 分)</p><p>上海位于我国长江三角洲冲 积平原,平均海拔高度 4 米,是 我国最大的城市,也是我国的经 济中心, 常住人口总数为 2023.78 万人,总面积 2023.5 平方千米。 下图是上海市的城市规划分区图,浦西为上海传统中心城区, 浦东为近 30 年发展的新区。</p><p>(1)上海发展为中国最大城市的 有利条件有哪些?(请从自 然和人文两个方面各提出 一个有利条件。) (4 分)</p><p>(2)上海外来人口主要以江苏、 浙江和安徽等地迁入为主, 请分析其原因。(4 分)</p><p>(3)请根据所学知识,为上海市 新型城市化地区的发展出 谋划策,提出发展建议。 (4 分)</p><p>万州二中高2023级高一下期入学考试地理参考答案</p><p>1--5BACAD6--10BBBCB11--15CBADD16--20BADCC</p><p>21--25BCDBC26--30CCBAA31--35CBCAB</p><p>36.(18 分)</p><p>(1)条件:煤铁资源丰富,发展钢铁和机械工业;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发展化学工业;靠近优良港口(临海),发展造船工业;铁路线通过,陆路交通便利;临海,水运交通便利;有工业基础。(每点 2 分,最多8 分)</p><p>(2)问题:环境污染、矿产枯竭、占用土地、植被破坏等。 (每点 2 分,最多 4 分,言之成理即可得分)</p><p>(3)措施: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少污染产业;发展节能减排技术,减少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集约化利用土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减少植被破坏,做好土地和植被恢复工作。(每点 2 分,最多 6 分,言之成理即可得分)</p><p>37.(12 分)</p><p>(1)条件:位于长江入海口,水资源丰富;通江达海,交通便利;地势平坦;工农业发达。(自然 1 点,人文 1 点,</p><p>每点 2 分,共 4 分)</p><p>(2)原因:距离上海近;交通方便;语言相通;有迁移传统。(每点 2 分,最多 4 分)</p><p>(3)建议:实现城乡融合发展;保护原有的山、水、田、湖等系统;合理规划交通线路;城镇发展以组团式发展为主</p><p>等。(具体经济和交通规划 1 点,生态环保方面规划 1 点,每点 2 分,共 4 分)</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