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教案
<p>一、教学目标</p><p>1.能够通过实例,分析人口增长模式的地区分布;理论联系实际,结合本地人口资料,分析人口问题的表现;通过案例分析,培养良好的思维方式和学习习惯。</p><p>2.通过案例研究,加深对人口增长模式的理解,认识我国基本国情,树立正确的人口观。</p><p>3.通过分析我国人口的变化,理解我国的人口政策,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p><p>二、教学重难点</p><p>重点:理解人口增长模式的分布特点;理解人口数量增长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p><p>难点:理解人口数量增长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p><p>三、教学过程</p><p>环节一:导入新课</p><p>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这节课我们继续来探究人口增长模式的.地区分布。</p><p>环节二:新课教学</p><p>一、“人口增长模式的地区分布”</p><p>展示世界各大洲、地区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图分析人口增长模式,完成自主探究1:</p><p>(1)分析欧洲、非洲、拉丁美洲的人口模式。</p><p>(2)完成下列表格。</p><p>二、人口问题</p><p>【展示图片】印度人坐火车、中国春运。</p><p>播放语言材料:德国人口问题</p><p>据《德国之声》报道,德国人有时候怀着妒嫉的心理望着法国——因为那里没有“后继无人”这个问题。法国“费加罗”报不久前曾骄傲地宣称:“我们有六千二百万法国人”。正当德国人口在减少的时候,而法国人口却在增长。有不少时事评论家和媒体刻意渲染德国社会走上了穷途末路,同时他们使用了像“出生率崩溃”或者“生育罢工”这样的夸张辞藻。</p><p>思考:结合人口增长模式的地区差异,总结人口问题的表现积极思考,结合材料,思索人口问题的表现。</p><p>【模拟记者招待会】教师扮演记者,以采访德国、印度总理的形式,展现人口问题及解决措施积极配合,选出两位同学,分别模仿两国领导人回答提问。</p><p>三、人口空间分布不均</p><p>自主探究问题2:“人口空间分布不均”。</p><p>展示2023—20xx年世界人口增长示意图完成自主探究问题2:</p><p>(1)目前哪个大洲的人口最多,哪个大洲的人口最少?</p><p>(2)从2023年以来,哪个大洲的人口增加得最多,哪个大洲的人口增加得最少?读图,理解人口的空间分布不均状况,完成自主探究。</p><p>自主探究问题3:“人口增长速度”。</p><p>展示世界人口增长率示意图,完成自主探究问题3:按各大洲人口增长速度由快到慢进行排序。</p><p>自主探究问题4:“中国人口分布”。</p><p>教师板图:中国轮廓图、黑河——腾冲线。</p><p>思考:</p><p>(1)中国人口分布的大致状况是怎样的?</p><p>(2)哪些因素导致了中国东西部人口增长模式的不同?调动回忆初中已学知识,温故知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人口增长模式的因素。</p><p>环节三:小结作业【课后思考,论文呈现】播放语言材料:关注中国,关注民生。20xx年,我国总人口达到13.2亿,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67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2.5%。未来几十年,我国人口总量高峰、就业人口高峰、老龄人口高峰相继到来,我国人口政策面临巨大压力。人口政策既面临稳定低生育水平的艰巨任务,又要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突出矛盾与问题。新世纪的人口政策该何去何从呢?</p><p>展示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两种观点:1.坚定不移的实行计划生育政策;2.鼓励生育,缓解人口老龄化,要求学生课后思考,以论文形式呈现。</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