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娄底市2023
<p>2023年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p><p>高一地理</p><p>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一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均不给分,每小题2分,共50分)</p><p>右图为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情况。 读图,回答1~2题:</p><p>1.在人口增长模式转变过程 中,一般情况下先转变的是()</p><p>A.出生率B.生育率 C.自然增长率D.死亡率</p><p>2.该国人口达到顶峰的时期是()</p><p>A.①B.②C.③D.④</p><p>下图为甲、乙两个国家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统计图。读图,回答3~4题:</p><p>3.甲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大约为()</p><p>A.1%B.2%C.3%D.4%</p><p>4.乙国的人口增长模式为()</p><p>A.原始人口增长模式 B.“高—低—高”模式</p><p>C.传统人口增长模式 D.“低—低—低”模式</p><p>下面左图为甲、乙、丙、丁四国人口增长状况图,右图为不同阶段人口发展模式图。读图,回答5~6题:</p><p>5.左图中四个国家人口增长特点与右图中人口增长阶段对应正确的是()</p><p>A.甲—①B.乙—②</p><p>C.丙—③D.丁—④</p><p>6.类似于丙国人口增长模式的国家是()</p><p>A.日本B.印度 C.孟加拉国 D.印度尼西亚</p><p>7.关于人口迁移的说法,正确的是()</p><p>A.凡人口在两地区间的空间移动,均称为人口迁移</p><p>B.国际旅游属于人口迁移范畴</p><p>C.我国大学生赴欧美留学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属于人口迁移</p><p>D.属于人口迁移范畴的迁移人口,其空间移动距离在1 000千米以上</p><p>读右面人口迁移示意图,回答8~9题。</p><p>8.若此图表示“二战”后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则该图可能表示( )</p><p>A. 从欧洲迁往非洲 B. 从北美迁往拉美</p><p>C. 从亚洲迁往拉美 D. 从非洲迁往西亚</p><p>9 .若该图表示近年来我国民工流动的主要方向,则该图表示的可能是( )</p><p>A. 从湖北流向四川 B. 从湖南流向广东 C. 从山东流向甘肃 D . 从新疆流向内地</p><p>读上面两则人口资料,回答10~11题。</p><p>10.影响王琴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p><p>A. 经济因素B. 政治文化</p><p>C. 交通运输D. 自然环境</p><p>11.影响史密斯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p><p>A. 资源开发B. 宗教信仰</p><p>C. 气候优越 D. 水源充足</p><p>近年来,我国有些农村出现了“有院无人住,有地无人种”的空心化现象。据此回答问题</p><p>12.这种空心化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p><p>A.城市自然环境好 B.农村人均居住面积小 C.城乡收入差距大 D.农村人口自然增长率低</p><p>13.“有院无人住,有地无人种”带来( )</p><p>A.土地资源浪费 B.农业发展水平提高 C.城乡协调发展D.农村老龄化程度降低</p><p>读某城市地租分布等值线图,回答14~15题。</p><p>14. 造成图中局部地区地租分布等值线由中心向外凸出的主要因素是()</p><p>A.地形条件B.交通条件</p><p>C.人口分布状况D.早期商业活动</p><p>15.近年来甲地出现了高级住宅群,主要原因是该地()</p><p>A.位于城市外缘,环境质量好 B.接近公路线,商贸活动 便利</p><p>C.地势开阔,便于建立工业区 D.位于河流附近,取水方便</p><p>16.下图为某城市内一区域日均地铁分时段客运量统计图。该城市区域最可能属于()</p><p>A.中心商务区 B.钢铁工业区</p><p>C.居民住宅区 D.公园游览区</p><p>图甲是位于平原地区的某城市风向频率图,图乙是该城市地价分布概念图(地价等值线数值a、b、c、d、e依次递减),读图回答17~19题。</p><p>17.图乙中地价等值线弯曲程度的大小主要受()</p><p>A.与商品产地距离大小的影响</p><p>B.与市中心距离大小的影响</p><p>C.交通通达度高低的影响</p><p>D.环境质量优劣的影响</p><p>18.该城市计划新建一座大型钢铁厂,厂址的最佳位置在()</p><p>A.① B.②</p><p>C.③ D.④</p><p>19.⑤最有可能分布的城市功能区是()</p><p>A.中心商务区 B.行政办公区</p><p>C.旅游休憩区 D.科教文化区</p><p>下图是我国城市化发展阶段示意图,读图回答20~21题。</p><p>20.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正处于()</p><p>①大城市化 ②郊区城市化 ③逆城市化 ④再城市化</p><p>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p><p>21.阶段II中,城市中心人口密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有()</p><p>①交通通达度差 ②地价昂贵 ③污染严重 ④远离商业中心</p><p>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p><p>22.城市化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p><p>A.城市设施很不完善 B.科技落后。</p><p>C.管理水平落后 D.城市人口迅猛增长,城市规模无限扩大</p><p>23.建设生态城市的主要措施有()</p><p>A.尽可能发展大城市,减少中小城市的数量</p><p>B.将有污染的工业企业集中布局在一起</p><p>C.发展低污染的节能建筑和绿色交通,减少城市各类活动对环境的污染</p><p>D.将城市建在山区,景观中有山、河、植被等。</p><p>雄安新区,涉及河北省保定市的雄县、容城、安新3县及周边部分区域,地处北京、天津、保定之间。雄安新区的规划建设,对于集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调整优化京津冀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培育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等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据此完成24~25题。</p><p>24.雄安新区的建设,对北京的影响是?()</p><p>A.降低北京的交通地位 B.减少北京的首都功能</p><p>C.减少北京的服务种类 D.提高北京的服务等级</p><p>25.与保定城区相比,在雄县、容城、安新3县规划建设雄安新区的优势条件是?()</p><p>A.交通便利 B.开发程度低 C.基础设施完善 D.农业发达</p><p>二、综合题:(50分)</p><p>26.下图为“2023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人口迁移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4分)</p><p>(1)我国净迁入人口数量最多的省(区)是_____ ;净迁出人口数量最多的省(区)是___ _。(4分)</p><p>(2)试从地理角度分析我国中部省区成为人口净迁出地区的原因(至少写二点)(4分)</p><p>(3)试分析人口迁移对东部地区的影响。(至少三点)(6分)</p><p>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6分)</p><p>材 料一 我国人口发展已进入关键的历史节点,人口发展战略和工作思路应由数量控制转向结构优化。</p><p>材料二 左图是我国从新中国成立初期至今的人口自然增长轨迹示意图,其中Ⅲ阶段为预测段。右图为我国青少 儿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变化预测图。(人口抚养比是指总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数与劳动年龄人数之比,以百分数表示。一般以15岁至64岁为劳动年龄人口,14 岁以下和65岁以上为非劳动年龄人口。)</p><p>(1)与现阶段相比,我国Ⅲ阶段的人口增长模式是否会 发生变化?并说明理由。(6分)</p><p>(2)描述我国2023年- 2023年总人口抚养比的变化特点。(4分)</p><p>(3)为遏制老年人口社会抚养负担持续加重的态势,有人提出延迟退休的建议。对此,说明你的观点,并阐述理由。(6分)</p><p>2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20分)</p><p>材料一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明确指出: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机制,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下图为我国城市化“纳瑟姆”曲线图。</p><p>材料二下表 为某城市市中心与郊区16时的气温差表。</p><p>时间 1月 2月 7月 10月 全年</p><p>平均气温差(℃) 5.2 6.0 5.4 6.0 5.5</p><p>(1)2023年,我国城 市化进程处在哪一阶段?该阶段有何特点?(6分)</p><p>(2)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我国实施城乡一体化新格局的地理意义。(6分)</p><p>(3)据材料二表中数据,分析该城市在城市化进程中城郊之间污染物迁移的方向与原因,并提出为改善城区空气质量在郊区应采取的有效措施。(8分)</p><p>2023年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地理参考答案</p><p>一、选择题(50分)</p><p>1 2 3 4 5 6 7 8 9 10</p><p>D C A D B A C D B A</p><p>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p><p>C C AB A A C C D C</p><p>21 22 23 24 25</p><p>B D C C B</p><p>二、综合题(50分)</p><p>26.(1)广东省 四川省(4分)</p><p>(2)中部省区农业人口多,农村剩 余劳动力充足;距离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近;交通便利。(至少写二点)(4分)</p><p>(3)有利:为东部地区提供了劳动力、人才,促进了经济发展;大量人口的迁入,带动了东部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 不利:造成东部地区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多;引起东部地区社会保障体系压力增大。(至少三点)(6分)</p><p>27. (1)不会发生变化 出生率上升的同时,由于人口老龄化,死亡率也在上升,自然增长率依旧较低,仍处于低增长阶段。(6分)</p><p>(2)总抚养比呈上升趋势 2023年-20 40年时间段上升速度较快,之后上升速度下降。(4分)</p><p>(3)同意:缓解养老压力;解决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平均寿命延长;充分发挥经验等优势。不同意:增加年轻人就业负担;不利于社会公平,尤其是中低收入者;老年人平均健康状况下 降;工作效率降低;有些职业不适合等。(6分)</p><p>28. (1)中期阶段。(1分)人口和经济活动向 城镇聚集,城市化水平加速提高,城市数量增加,城市用地规模大幅度增加,出现城市密集地区和城市群。(5分)</p><p>(2)有利于缓解城市压力,壮大城市经济实力;有利于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村的城市化进程;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或增强农村发展活力),实现城乡共同繁荣。(6分)</p><p>(3)方向:高空污染物由城市向郊区扩散,近地面污染物由郊区流向城市。(2分)原因:城郊气温差产生了城郊之间的热力环流(或城市 热岛效应)。(2分)措施:在郊区布局有大气污染的工业时,应该选择在热力环流下沉气流之外的区域;提高郊区绿化率。(4分)</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