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p>绝密★启用前</p><p>眉山一中办学共同体2023届第一期期末模拟题</p><p>地 理</p><p>第I卷 (60分)</p><p>一、选择题(每题2分,30小题,共6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多选、错选不得分。)</p><p>某年2月15日上午10时左右,太阳爆发了一次X2.2级耀斑(X为最高级别)。读太阳大气层示意图(图1),回答1~3题。</p><p>1.图中①②③的名称分别是</p><p>A.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B.色球层、日冕层、光球层</p><p>C.光球层、日冕层、色球层 D.色球层、光球层、日冕层</p><p>2.太阳黑子和耀斑</p><p>A.都发生在①层 B.分别发生在①层和②层</p><p>C.都发生在②层 D.分别发生在②层和③层</p><p>3.此次太阳耀斑爆发给地球带来的影响可能是</p><p>A.出现磁暴现象,使罗盘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B.美国遭飓风袭击</p><p>C.许多地区的有线通信中断 D.我国上海地区上空出现极光</p><p>国际标准时间2023年11月13日8时25分,金星和木星超近距离相遇,上演了金术相合的奇特天象。据此完成4~6题。</p><p>4.金星和木星不属于</p><p>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总星系</p><p>5.金星、木星均围绕 公转</p><p>A.月球 B.地球 C.太阳 D.宇宙中心</p><p>6.位于地球绕日公转轨道内侧的是</p><p>A.水星和木星 B.金星和土星 C.水星和金星 D.木星和土星</p><p>福建某学生(260N,2023E)对太阳能热水器进行了改造,将支架改为可调节式,如下图(图2),读图回答7~8题。</p><p>7.春分日,为了使热水器有更好的效果,热水器集热面与地面的交角应该调节为</p><p>A.20236 B.260 C. 640 D. 20234</p><p>8.下列地区,使用热水器效果最好的是</p><p>A.海口 B.重庆 C.拉萨 D.吐鲁番</p><p>读大气热力作用过程图(图3),回答9~11题。</p><p>9.图中①②③三个箭头所示辐射依次是</p><p>A.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太阳辐射 B.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p><p>C.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太阳辐射 D.太阳辐射、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p><p>10.图中表示大气保温作用的数字代码是</p><p>A.① B.② C.③ D.④</p><p>11. 人类活动排放的二氧化碳增多,会导致</p><p>A. ①减弱 B. ②增强 C. ③减弱 D. ④减弱</p><p>图4为某日北半球部分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气压带或风带。读图回答12~15题。</p><p>12.降水较多的气压带或风带是</p><p>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 ②④</p><p>13.地中海气候的形成与下列哪两种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有关</p><p>A.②③ B.②④ C.①④ D.①③</p><p>14.④纬度带内的盛行风向为</p><p>A. 东北风 B. 东南风 C. 西北风 D. 西南风</p><p>15.此时南半球处于</p><p>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p><p>图5是2023年11月4日到13日眉山市气温变化示意图,回答16~17题。</p><p>16.11月7日到8日该城市经历的一次天气系统是</p><p>A.冷锋过境 B.暖锋过境 C.气旋过境 D.反气旋过境</p><p>17.11月9日之后日气温明显升高,主要原因是</p><p>A.锋面过境后,暖气团控制 B.大气逆辐射明显增强</p><p>C.天气转晴,太阳辐射增强 D.锋面过境后,气压降低</p><p>读下列各国某年碳排放量及人口数量统计表,回答18~19题。</p><p>国家中国美国俄罗斯印度日本</p><p>碳排放量(百万公吨)20232023202320232023</p><p>人口(亿人)13.543.151.2023.11.28</p><p>国家巴西德国加拿大印尼澳大利亚</p><p>碳排放量(百万公吨)2023977.2023.2023.2023.6</p><p>人口(亿人)1.90.80.352.380.23</p><p>18.表中各国人均碳排放量</p><p>A.中国最大 B.印尼和澳大利亚差异不大</p><p>C.中国和巴西差异很大 D.发达国家大于发展中国家</p><p>19.下列关于全球气候变暖的说法,正确的是</p><p>A.人类生产、生活燃烧化石燃料产生大量的碳排放主要集中在南半球</p><p>B.大量的碳排放直接导致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作用大大增强,气温升高</p><p>C.为应对气候变暖,发展中国家技术落后,应等经济发展起来之后再采取行动</p><p>D.为应对气候变暖,发达国家应全部使用清洁能源</p><p>图6表示40N某沿海地区夜晚陆地与海洋间的热力环流,据此完成20~21题。</p><p>20.图中四地气压最低的是</p><p>A.① B.② C.③ D.④</p><p>21.此时近地面的风向是</p><p>A.东南风 B.西南风 C.东北风 D.西北风</p><p>图7为中低纬度海区大洋环流模式图,图中箭头为盛行风向,L表示纬线,回答22~23题。</p><p>22.该海域所在半球和洋流流向的判断,正确的是</p><p>A.北半球 逆时针 B.北半球 顺时针</p><p>C.南半球 逆时针 D.南半球 顺时针</p><p>23.图中L纬线最可能是</p><p>A.600S B.300N C.600N D.300S</p><p>图8为某城市建设前后水量平衡示意图,读图回答24~25题。</p><p>24.城市建设导致当地</p><p>A.地下水位上升 B.地面径流汇集速度减慢</p><p>C.蒸发增强 D.汛期洪峰流量加大</p><p>25.城市建设后地面径流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p><p>A.生活用水量增加 B.植被覆盖率增加</p><p>C.降水下渗量减少 D.城市热岛效应增强</p><p>阅读《鱼化石》,回答26~27题。</p><p>26.艾青描述的地理事物存在于</p><p>A. 沉积岩B. 岩浆岩C. 变质岩D. 岩浆</p><p>27.上题中选择的地理事物</p><p>A. 具有层理构造 B. 一定含有化石</p><p>C. 自然界中硬度最大 D. 有气孔构造</p><p>某地理兴趣小组模拟某种地貌的形成过程,做了如下实验(如图9所示),步骤一:将书本打开并倾斜放于桌面上;步骤二:将黄豆、绿豆和小米的混合颗粒物自书本的中缝从高处向下缓缓倾倒;步骤三:观察桌面上形成的堆积体的外形特点。读图完成28题。</p><p>28.该实验模拟的地貌是</p><p>A.冲积扇 B.陡崖 C.沙丘 D.峡谷</p><p>读河岸线示意图,图9中实线和虚线分别表示自然状态下不同时期的河岸,据此完成29~30题。</p><p>29.下列对该河段的叙述,正确的是</p><p>A.实线所示河岸形成时间较早 B.河岸线的变迁与地转偏向力无关</p><p>C.该河段以侵蚀作用为主 D.该类河段一般发育于河流上游</p><p>30.沿L1~L2所作河流剖面最有可能与右图剖面相一致的是</p><p>A.① B.② C.③ D.④</p><p>第Ⅱ卷 (40分)</p><p>二、非选择题(40分)</p><p>31.读图11(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回答下列问题(10分)</p><p>(1)图中表示晨线的是 弧(AB/BC)。</p><p>(2)A、D、E三点的自转线速度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 ,有一发炮弹从D点射向乙点方向,炮弹将落在D、乙所在经线的 (东或西)侧。</p><p>(3)此时E点的地方时为 时, C点的地方时为 时。</p><p>(4)此时北京时间为 月 日前后 时。</p><p>(5)此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 点附近,公转速度变化情况是 。</p><p>32.读图12,完成下列要求。(10分)</p><p>(1)从性质上看,甲图中D是_________气团。 A、B、C三地中气温最低的是________地,气压最低的是_________地。</p><p>(2)甲图为_______锋天气图,该锋面过境时的天气特征是。降水的区域主要位于 (锋前或锋后)。</p><p>(3)乙图中F处是__________气压中心,该天气系统位于_________半球(北或南),其位于_________(近地面或高空),在其控制下多为________________天气。</p><p>33.(10分)读洋流分布图(图13),回答下列问题。</p><p>(1)图13中渔场A是 渔场,形成原因是 。</p><p>(2)图13中渔场B是 渔场,形成原因是 。</p><p>(3)图13中④洋流的名称叫做 ,从性质上说属于 ,这种性质的洋流对流经地区气候的影响是:气温 ;湿度 。</p><p>34.(10分)读某地质构造剖面图(图14),回答下列问题。</p><p>(1) 图中字母表示的水循环类型属于 循环,最能代表夏季影响我国的东南季风的是 环节(填字母)</p><p>(2) 图中甲、乙两处的地质构造分别是:甲 ,乙 。乙的地形是 。</p><p>(3) 丙处是否适合建水库? ,简要说明其理由 。(2分)</p><p>(4) 甲、乙两地中,若在该地修建一条东西向的地下隧道,选择 地比较好,若想打一眼水井应该选择在 地,若想钻探石油应该选择 ____ 地。</p><p>眉山一中2023届第一期期末模拟题答案</p><p>一、选择题(60分)</p><p>20232023910</p><p>ABAAC C BCBC</p><p>20232023202320232023</p><p>DBAADACDB D</p><p>20232023202320232023</p><p>DCDDCAAA AB</p><p>二、非选择题(40分)</p><p>31.(10分)</p><p>(1)AB</p><p>(2)ADE 东</p><p>(3)12 18</p><p>(4)12 22 2</p><p>(5)近日 逐渐加快</p><p>32.(10分,每空1分)</p><p>(1)暖 C A</p><p>(2)暖 连续性降水锋前</p><p>(3)高 南 近地面 晴朗少雨</p><p>33.(10分)</p><p>(1)纽芬兰渔场 (1分) 寒暖流交汇处,引起海水搅动,营养物质丰富(2分)</p><p>(2)秘鲁渔场 (1分) 东南信风的影响下,上升补偿流致使冷海水上泛,营养物质丰富。(2分)</p><p>(3)西风漂流 (1分) 寒流 (1分) 降低 (1分) 降低 (减小)(1分)</p><p>34.(10分)</p><p>(1)海陆间 b</p><p>(2)向斜 背斜 谷地</p><p>(3)否 丙处地处断层地质构造不稳定和地下水下渗</p><p>(4)乙 甲 乙</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