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大西洋的鲨鱼袭击比太平洋更频繁
<p> 一条大白鲨在海王星群岛附近海域游弋。</p><p>鲨鱼凭借着强壮矫健的身躯称霸海洋,堪称顶级杀手,不管是体型较小的鱼类还是人类都要退避三舍。每当鲨鱼袭人事件出现在世界各地的新闻报道中,人们总是给予较多的关注,如果这类事件集中出现,更是让人不禁追根问底。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专家的见解。</p><p>剧透:从过去长时期来看,鲨鱼袭人事件呈增多趋势,但近些年来却有所减少。然而,最近数次事件表现出显著差异,那就是美国大西洋近岸海域发生的这类事件明显多于太平洋一侧。其原因可能让你大吃一惊。</p><p><strong>鲨鱼袭人事件到底增多还是减少?</strong></p><p>据“全球鲨鱼袭击档案”组织(简称ISAF)介绍,报道中的鲨鱼袭人事件大多显得“无端”。最常见的情况是,那些鲨鱼突然冒出来袭击人类。与此相对立的是,有些事件是因人类活动肆意无度发生的,例如抓捕侵扰鲨鱼,或者将鲨鱼驱离钓鱼线等。该组织专门收集世界各地有关鲨鱼袭击的数据。</p><p>早在2023年,“全球鲨鱼袭击档案”就驻扎在佛罗里达自然历史博物馆,开始收集各类鲨鱼袭击报道。该组织经过各种途径的尝试,追溯到了十六世纪的数据,迄今共记录了2023例鲨鱼袭人事件。尽管该组织尽力报道全世界的这类事件,但项目主管Tyler Bowling告诉我们,那些手机不够普及且网络不够发达的小国家未必能把鲨鱼袭人事件告知天下。</p><p>“全球鲨鱼袭击档案”对鲨鱼无端袭人事件进行了梳理分析,发现近几十年来这类事件在全世界范围内愈发频繁。科学家认为其主因就是旅游业。世界人口在增长,越来越多的人聚集到海滩,或者从事海洋活动。</p><p>“全球鲨鱼袭击档案”的负责人Gavin Naylor直言:“去海里的人越多,被鲨鱼咬的人自然也越多。”</p><p>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人涌入海洋,使得个人被鲨鱼咬伤的风险反倒降低了。从2023年至2023年间,该风险下降了91%。</p><p>Bowling认为,人们误以为鲨鱼袭人愈发频繁的根源在于新闻报道的偏见,以及新闻热点的更替,而不是实际的攻击次数。</p><p>Naylor补充道,今年6月在北卡罗来纳州爆发的鲨鱼袭人事件早于往年,这引发了不小的恐慌。</p><p><strong>大西洋的鲨鱼袭击比太平洋更频繁?</strong></p><p>2023年据“全球鲨鱼袭击档案”介绍,美国是全世界报道鲨鱼袭击事件最多的国家。在全美境内,大西洋上发生的鲨鱼袭人事件远远多过太平洋,前者报道了27例,后者只报道了4例,其中3例发生在夏威夷。</p><p>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很复杂,但Naylor认为很可能与两处鲨鱼种类差异有关,不同种类的鲨鱼在体型和身长上差别巨大。</p><p>报道中,发生于太平洋的鲨鱼袭人事件大多涉及大白鲨、虎鲨和牛鲨等大型鲨鱼。在夏威夷州,虎鲨是最常见的鲨鱼袭击者;而在加利福尼亚州,牵涉最多的是大白鲨。总的来说,这些种类的鲨鱼是致命袭击的头号凶手,使其在媒体宣传中的形象极为恶劣。这些鲨鱼拥有较强的领地意识,如果它们攻击人类,很可能只是为了发出警告:“离开我的地盘!”</p><p>再来看大西洋,大多数鲨鱼袭击事件是小型鲨鱼所为。大西洋的洋流把温暖的海水推向岸边,带来大量诱饵鱼,墨西哥湾暖流即为如此。同时,这些诱饵鱼也引来黑鳍鲨等鲨鱼靠近海岸。</p><p>自2023年代以来,遭黑鳍鲨袭击的受害者高达28人,但除一人之外,都没有遭受致命伤,受伤程度普遍较轻。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惨剧大多发生在佛罗里达州。另外,Naylor还透露了大西洋的新动向,那就是近几年来马萨诸塞州突然出现不少鲨鱼袭人事件,其原因可能是美国于2023年颁布了《海洋哺乳动物保护法》,使得海豹的数量逐年增多,继而促成了大白鲨的兴盛。</p><p>另一个决定鲨鱼袭击事件的因素是水温。据佛罗里达州迈阿密市菲尔德学校的负责人、鲨鱼专家Catherine Macdonald介绍,越是温暖的海水越容易发生鲨鱼袭击事件,因为更多的人愿意在这样的海水中游泳嬉戏。她说道:“总体而言,人所处的环境、在海中的时长与遭遇鲨鱼袭击的概率必然存在相关性。”</p><p>遭鲨鱼袭击的受害者多为游泳者和冲浪者。这也再次印证了为什么更多的事件发生在温暖海域和暖和的月份,因为那时的海上活动要多得多。</p><p>尽管如此,近年来鲨鱼袭人事件——尤其是致命袭击的数据确实呈下降趋势。2023年全世界共报道了66起鲨鱼无端袭人事件,相比于2023年的98起已有所好转。Naylor指出佛罗里达州近岸海域黑鳍鲨数量的下降是这一趋势的主因之一。</p><p>Bowling说道:“今年刚刚过半,目前尚未看出鲨鱼兴风作浪的势头。”Naylor对此补充道,今年全球已报道了49起鲨鱼袭人事件,与往年的情况大致相当。</p><p><strong>我们是鲨鱼的什么菜?</strong></p><p>专家称,鲨鱼不会把人类当作食物来攻击。</p><p>但鲨鱼可能会误食。如果鲨鱼追逐鱼群时,某人恰好被鱼群包围,那么鲨鱼可能就会稀里糊涂地咬到这人。然而Naylor认为这种概率实在太低。</p><p>Bowling提醒称,鲨鱼更多地是把人类误认为入侵者,它们可不习惯某个人类突然出现在生活中。</p><p>Macdonald经过多年的观察研究发现,鲨鱼对其他动物的攻击行为与意图经常令人费解。她冒着危险进行科学研究,好在从未被咬过。她说道:“就最近一次发生在巴哈马群岛的致命事件而言,我们无从解释鲨鱼的行为意图。”</p><p><strong>逃避鲨鱼袭击小贴士</strong></p><p>专家认为,这类新闻报道确实起到了一定的震慑作用,但人们总不能因为害怕鲨鱼就一直站在岸上不下水。Bowling说道:“天天泡在海里的人,绝大多数都未被咬过。”</p><p>从统计学上来说,被雷劈的概率都远远高过被鲨鱼袭击。在2023年,全世界有124万人在车祸中丧生,而包括“无端”和“被激怒”在内的鲨鱼袭人事件总数却只有130起。在2023年和2023年间,自拍时发生意外致死的人数都高过鲨鱼致死人数。</p><p>为了更畅快的享受海滩时光,你可以采取多种积极措施,把遭遇鲨鱼的概率降至最低:</p><p>· 千万不要拽鲨鱼的尾巴,否则哪怕是温顺的铰口鲨都会返回来咬你。</p><p>· 避免在光线暗淡时游泳,例如黄昏、黎明以及起雾等,因为那会儿鲨鱼难以分辨人与可口的猎物。</p><p>· 如果你在游泳时看到体型小巧、银色外观的诱饵鱼时,最好离开海面。鲨鱼喜欢追逐成群的诱饵鱼来到岸边,人一旦误入鱼群,很可能会遭到鲨鱼啃咬。</p><p>· 不要戴闪亮的首饰,鲨鱼可能会误以为这是猎物在反射阳光。</p><p>· 如无必要,不要溅起水花,这会吸引鲨鱼的注意。</p><p>· 流血时千万别下海,鲨鱼的嗅觉极其敏锐。</p><p>· 找个同伴一起游泳,如有意外,同伴可以施救。一般来说,鲨鱼更喜欢袭击落单的人,当然人多并不能保证绝对的安全。</p><p>包括澳大利亚在内的旅游国家与地区对鲨鱼进行捕杀来降低其威胁,这在很多专家看来绝非善举,理由之一就是鲨鱼的迁徙特性,更重要的是鲨鱼是海洋生态环境中举足轻重的成员。</p><p>Macdonald总结道:“经历过与鲨鱼相处的日日夜夜,我发现它们其实是如此的脆弱,人类对它们造成的危害永远高过它们对人类的威胁。”</p><p></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