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亚洲的位置和范围》第1课时教学设计
<p>■<strong>课标要求</strong></p><p><strong></strong></p><p>运用地图等资料简述某大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p><p>■<strong>教学目标</strong></p><p><strong></strong></p><p>【知识与技能】</p><p>1.能在地图上读出某大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p><p>2.能运用地图等资料简述某大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p><p>【过程与方法】</p><p>1.通过大洲位置和范围的学习,引导学生探究发现简述某一地区位置和范围的方法。</p><p>2.通过类比思维、模拟旅行和角色表演,让学生把抽象的问题形象化,再通过老师的点拨引导,把感性的认识转化为理性的知识。</p><p>【情感、态度与价值观】</p><p>1.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提高学生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p><p>2.通过展示不同类型的地图,给学生以思维美和发现美的享受,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p><p>■<strong>教学重点、难点</strong></p><p><strong></strong></p><p>【教学重点】</p><p>亚洲的位置、濒临的大洋、相邻的大洲及分界线。</p><p>【教学难点】</p><p>初步掌握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明某一地区地理位置特点的方法。</p><p>■<strong>教学策略</strong></p><p><strong></strong></p><p>根据课标要求和知识特点,科学制定目标,准确指导学生学习方法,通过情景联想、资料搜集等感性知识的积累,逐步达到分析、比较、归纳的学习目的,形成区域地理的学习策略。</p><p>■<strong>教学准备</strong></p><p><strong></strong></p><p>【教师准备】查询最新网络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p><p>【学生准备】根据教材的导学问题自学课文,课前搜集有关亚洲位置特点的图文资料。</p><p>■<strong>教学过程</strong></p><p><strong></strong></p><p><strong>导入新课──用亚洲的景观图片激趣导入,用模拟旅行启发引导,体现从地理事实和身边教起的教学新理念</strong></p><p><strong></strong></p><p><strong>教师:</strong>课件播放亚洲的景观图片(如喜马拉雅山、长城、富士山、泰姬陵等)。你知道这些景观在哪个大洲吗?</p><p><strong>学生:</strong>亚洲。</p><p><strong>教师:</strong>同学们,我们提到亚洲的时候,你还能想到什么?</p><p><strong>学生回答预设:</strong>因为课前布置学生搜集了有关亚洲的资料,所以应该给他们在课堂上展示的机会,让学生充分发言,并把所说到的有关亚洲的知识都写在黑板上,最后可以总结:同学们知道这么多有关亚洲的知识,可还有不少知识是大家不知道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关亚洲的知识,看看会有哪些新的收获。</p><p><strong></strong></p><p><strong>设计意图:</strong>心中有学生,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学习能力是教学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基础,也是实际教学能够顺利进行的有力保障。</p><p><strong>教师:</strong>要了解一个大洲的情况,需要知道它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那么自然环境包括哪些要素呢?</p><p><strong>学生:</strong>自然环境包括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水系等。</p><p><strong>教师:</strong>认识某区域的自然环境应该先从哪个要素入手呢?我们可以先设想这样一次模拟旅行,我们全班同学一起去济南旅游,大家想步行去大明湖公园游玩,但首先得知道公园在哪里,那么怎样描述公园的位置呢?</p><p><strong>学生回答略。</strong></p><p><strong></strong></p><p><strong>教师:</strong>刚才几个同学是从以下几个方面为我们描述的<strong>──</strong>在哪个区、哪条街道、周围有什么明显的地物标志。其实,认识一个大洲,也要先从“在哪里”入手,也就是明确位置,搞清楚范围、边界。</p><p><strong>设计意图:</strong>优化教学方法,巧设情景,尊重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情感态度,让难以理解的问题生活化,难以描述的知识情感化,让学生的知识从身边教起。给学生一个支点,带大家探索新知!</p><p><strong>讲授新课──用类比思维、模拟旅行和学生活动创设情境,带领学生探索新知,体现过程和方法教学的新思想</strong></p><p><strong></strong></p><p><strong>一、雄踞东方的大洲(亚洲的地理位置)</strong></p><p><strong></strong></p><p><strong>情景一:创造类比思维,让学生感受位置知识,培养学生从身边学起的思想</strong></p><p><strong></strong></p><p><strong>教师:</strong>我们应当如何描述亚洲在世界中的位置呢?其实这和我们刚才描述公园的位置是一样的:亚洲所在的“区”就是它在世界中的半球位置,亚洲所在的“街道”就是其经纬度,亚洲的“邻居”就是它周边的大洲和大洋。</p><p><strong>教师多媒体课件展示:</strong>亚洲在世界的位置图。</p><p><strong>活动要求:</strong></p><p><strong></strong></p><p>1.每7人为一小组,以讲桌为“亚洲”,确定教室的北方,请这7位同学依据地图,说明自己应扮演哪一大洲或哪一大洋,并报出自己的方位,并按与亚洲的相邻关系调整前后左右的距离。</p><p>2.由扮演大洋的同学说出亚洲周围的大洋,并说出亚洲不直接濒临四大洋中的哪一个?</p><p><strong>学生回答预设:</strong>亚洲北、东、南三面环绕着北冰洋、太平洋和印度洋;亚洲西面虽濒临大西洋的属海黑海和地中海,但并不直接濒临大西洋。</p><p>3.由扮演大洲的同学说出亚洲周围的大洲,并说出各大洲与亚洲的分界线,以及哪个大洲与亚洲处于同一块大陆,哪个大洲占据了该大陆的大部分?</p><p><strong>因为大洲分界线知识学生没有接触过,学生思考回答前老师需要做如下的启发引导:</strong>亚洲和其他大洲之间,有些是以海洋作为天然洲界,如亚洲和大洋洲、亚洲和北美洲;有些大陆相连的地方则是人为划定的洲界线,如亚洲与非洲、亚洲与欧洲。</p><p><strong>学生回答预设:</strong></p><p><strong></strong></p><p><strong>亚欧分界:</strong>乌拉尔山<strong>──</strong>乌拉尔河<strong>──</strong>里海<strong>──</strong>大高加索山脉<strong>──</strong>黑海<strong>──</strong>土耳其海峡。</p><p><strong>亚非分界:</strong>苏伊士运河。</p><p><strong>亚、北美分界:</strong>白令海峡。</p><p><strong>欧洲与亚洲同处于一块大陆,即亚欧大陆。亚洲占据了亚欧大陆的大部分。</strong></p><p><strong></strong></p><p><strong>设计意图:</strong>巧设活动,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适应学生的年龄与性格特点<strong>──</strong>在玩中学,在做中实现知识的发现和探索。对教材的内容进行合理的调整、充实、处理,为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不仅准确地理解与掌握了亚洲的海陆位置,而且避免了知识的单调与重复,让学生兴趣高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达到想学、爱学以及开启知识思维的目的。</p><p><strong>教师评价学生活动成果并引领学生对刚才的探究活动进行归纳总结:</strong>刚才同学们的表现非常出色,不知大家是否记住了亚洲的“邻居们”,请大家再次读图观察包围亚洲的大洲和大洋,一起完成下列表格吧!</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