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远一中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单元检测试题
<p>招远一中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单元检测试题</p><p>读下图,回答下列1-4题。</p><p>1.如果此图为热力环流示意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p><p>A. 引起热力环流的原因是地面冷热不均</p><p>B. 温度:ACD</p><p>C. 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复杂的形式</p><p>D. 气压:DBC</p><p>2. 如果此图表示的是山谷风(即山坡、谷地受热不同 而形成的热力环流)示意图,那么形成上升气流③的B 表示的可能是</p><p>①白天的谷地 ②白天的山坡 ③夜晚的谷地 ④夜晚的山坡</p><p>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p><p>3.如果该图表示城市与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示意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p><p>A. A处表示城市、B处表示郊区 B. 近地面风由郊区吹向城市</p><p>C. 只有白天城市才盛行上升气流D. 有大气污染的企业应布局在该环流圈之内的AB间</p><p>4.如果该图表示海陆间水循环示意图,AB在近地面,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p><p>A. 该水循环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活动 B. 对地表形态影响最显著的环节是③</p><p>C. 未登陆的台风可用图中的④环节表示 D. 该水循环可为人类提供大量的淡水资源</p><p>下图为亚欧大陆40N附近东西两侧两个测站1、4、7、10四个月的气候资料。完成下列5-6题。</p><p>5.甲、乙两地气候相比</p><p>A. 1月降水甲比乙多</p><p>B. 气温季节变化甲比乙大</p><p>C. 7月气温甲比乙低 D. 降水季节变化甲比乙小</p><p>6.乙地1月降水主要受</p><p>A. 西北风的影响 B. 副极地低压控制</p><p>C. 沿岸暖流影响 D. 盛行西风的控制</p><p>7.形成我国x疆地区“早穿皮袄午穿纱”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p><p>①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强 ②夜间大气逆辐射弱</p><p>③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少 ④大气吸收太阳辐射能少</p><p>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③</p><p>下图为北半球锋面气旋系统示意图(单位:百帕)。读图完成下列8-9题。</p><p>8.图中乙、丙两地比较,气流状况</p><p>①乙近地面风力较小 ②乙上升气流较强</p><p>③丙近地面风力较小 ④丙上升气流较强</p><p>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p><p>9.雨过天晴后,若图中甲地清晨出现浓雾天气,原因是</p><p>A. 大气吸收强 B. 大气逆辐射弱 C. 大气反射强 D. 地面反射减弱</p><p>地膜覆盖是一种现代农业生产技术,进行地膜覆盖栽培一般都能获得早熟增产的效果,其效应体现在增温、保温、保水、保持养分、增加光效和防除病虫草等几个方面。 结合下图,完成下面10-11题。</p><p>10.我国华北地区在春播时进行地膜覆盖,可有效地提高地温,保障了农作物的正常发芽生长,其主要原理是</p><p>A. 减弱了射向膜外的地面辐射</p><p>B. 增强了地膜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p><p>C. 增强了太阳辐射的总量</p><p>D. 增强了对太阳辐射的吸收</p><p>11.山东省胶东地区的一些果农夏季在苹果树下覆盖地膜,其主要的作用是</p><p>A. 减弱地面辐射,保持地温 B. 反射太阳辐射,降低地温</p><p>C. 反射太阳辐射,增加光效 D. 吸收太阳辐射,增加地温</p><p>读北半球近地面等压线图下列12-13题。</p><p>12.甲地的风向为</p><p>A. 东南风 B. 西北风</p><p>C. 西南风 D. 东北风</p><p>13.观测发现A、B、C、D四地中,A地的风力最大,这主要是因为</p><p>A. A地的水平气压梯度力最大</p><p>B. A地的地转偏向力最大</p><p>C. A地的摩擦力最小</p><p>D. A地的气压值最小</p><p>14.下图为北半球近地面某地空气受力平衡时的风向图,图中气压单位为百帕,其中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和风向代表字母依次是</p><p>A. a、b、c、d B. a、b、d、c</p><p>C. b、 a、 d、 c D. c、b、a、d</p><p>15.下图为北半球高空等压线,一架飞机在北半球自东向西飞行,飞机左侧是高压,据此可判断</p><p>A. 飞机顺风飞行 B. 飞机逆风飞行 C. 风从北侧吹来 D. 风从南侧吹来</p><p>16.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空气运动方向的是</p><p>A. B.</p><p>C. D.</p><p>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17-19题。</p><p>17.近地面大气的能量主要、直接来自</p><p>A. ① B. ②. C. ③ D. ⑤</p><p>18.结合右图分析,青藏高原是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较多的地区,主要是因为</p><p>A. ⑦较强 B. ①较强</p><p>C. ⑤较强 D. ②较强</p><p>19.青藏高原气温比同纬度四川盆地低的主要原因是</p><p>A. ①和②较小 B. ②和③较小</p><p>C. ③和④较小 D. ③和⑤较小</p><p>下图为”2023年5月10日2时亚洲部分圯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读下图,完成下列20-21题。</p><p>20.该目,甲地政府部门可能发布</p><p>A.台风预警B. 森林火灾预警 C. 寒潮预警 D. 滑坡、泥石流预警</p><p>21.乙城市未来两天的大气状况可能是</p><p>A. 雨过大晴,气温将显著升高</p><p>B. 气压下降,出现连续性降水</p><p>C. 降雨后,可吸入颗粒物减少</p><p>D. 风向转为偏南风.风速降低</p><p>22.读下图,完成下题。</p><p>由该天气系统引起的天气现象是</p><p>A. 天高云淡,秋高气爽</p><p>B. 时雨时雾,十天半月下不停</p><p>C.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p><p>D.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p><p>23.图中洋流以西风为驱动力的是</p><p>A. ① B. ② C. ③ D. ④</p><p>24.若此大洋为大西洋,M处可能是</p><p>A. 秘鲁渔场 B. 北海道渔场</p><p>C. 纽芬兰渔场 D. 舟山渔场</p><p>海子写过一首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现在影视剧中往往让女主角面朝大海,在海风吹拂下让头发向后飘逸以反映女主角的快乐心情。下图中,甲、乙两图分别是“北半球某滨海地区海陆环流图”和“气温变化特征图”。据此完成下列25-26题。</p><p>25.甲图中①、②、③、④四处气温最高的是( )</p><p>A. ①处 B. ②处 C. ③处 D. ④处</p><p>26.为了完成材料中女主角头发向后飘逸的场景,如果你是导演,应选择啥时段完成拍摄</p><p>A. 16时至次日8时 B. 8时至16时 C. 18时至次日6时 D. 6时至18时</p><p>下图为“世界上某种气候类型的局部地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27-29题。</p><p>27.与甲地区相比,造成乙地区该种气候类型分布范围较狭窄的最主要因素是</p><p>A. 纬度位置 B.洋流 C. 海陆轮廓 D. 地形</p><p>28.该气候类型在乙、丙两区域分布的最高纬度有较大差异,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p><p>A. 海陆分布 B. 海拔高低 C. 山脉阻挡 D. 大气环流</p><p>29.该气候区的农作物一般具有</p><p>A. 耐高温干旱的特点 B. 耐低温干旱的特点</p><p>C. 喜高温多雨的特点 D. 喜阴喜湿的特点</p><p>读大西洋局部洋流分布示意图(下图),完成下面30-31题。</p><p>30.流经甲处的洋流</p><p>①自北向南流动 ②自南向北流动</p><p>③为寒流 ④为暖流</p><p>A. ①③ B. ①④</p><p>C. ②③ D. ②④</p><p>31.L半岛北部是苔原景观,而同纬度的S半岛西部沿海却是森林景观。造成这种景观差异的原因是</p><p>A. S半岛西部沿海太阳辐射</p><p>B. S岛西部沿海受暖流的影响大</p><p>C. L半岛北部受暖流的影响大 D. L半岛北部受西风带的影响大</p><p>下图是四地区气候资料统计图。读图完成下列32-33题。</p><p>32.与图中四地区气候类型相符的城市可能是( )</p><p>A.①——伦敦 B.②——开普敦 C.③——北京 D.④——悉尼</p><p>33.四地区中树皮较厚,叶片有蜡质的是( )</p><p>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p><p>读右侧的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34-36题。</p><p>34.历史上南唐后主李煜曾在《虞美人》中写道:“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江春水向东流”指的是图中的 A. ① B. ② C. ③ D. ④</p><p>35.有关水循环意义的叙述,正确的</p><p>①塑造地形地貌 ②促进海陆间能量交交换和物质转移</p><p>③使地球上各种水体不断更新 ④促使全球水资源的空间分布趋于平衡</p><p>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p><p>36.水循环的各个环节中,目前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是</p><p>A. 海洋蒸发 B. 地表径流 C. 水汽输送 D. 凝结降水</p><p>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中国和沿线国家的联系也日益紧密,上图为一艘从欧洲开往中国广州的集装箱货轮11月份的航行路线示意图。完成下面37-38题。</p><p>37.该船在ab段和cd段航行时,与所在海区风向和洋流的关系分别是</p><p>A. 逆风逆水、逆风逆水 B. 顺风逆水、顺风顺水</p><p>C. 逆风顺水、逆风顺水 D. 顺风顺水、顺风顺水</p><p>38.该船返回欧洲时运载的主要产品最有可能是</p><p>A. 精密仪表、高级汽车 B. 蔬菜鲜花、大豆小麦</p><p>C. 纺织制品、家具玩具 D. 智能芯片、光伏产品</p><p>“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下图是我国西北某城市依“海绵城市”原理建设的道路绿化带。据此完成下列39-40题。</p><p>39.下列对图中城市道路绿化带设计的评价,正确的是</p><p>A. 绿化带高度过低,不能发挥隔离车辆作用</p><p>B. 下凹式绿化带利于雨水收集,减少内涝</p><p>C . 裸露地面铺设砂石易造成扬沙天气并堵塞下水道</p><p>D. 绿化带面积过大,易发生城市内涝</p><p>40.“海绵城市”建设对水循环各环节影响最显著的是()</p><p>①调节地表径流 ②调节水汽输送 ③增加大气降水 ④增加下渗</p><p>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p><p>41.读理想大陆气候分布、世界部分地区气候分布图,完成各题。 (4分)</p><p>(1)根据图中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左图所示是 (季节)。终年受甲气压带控制形成的气候特点是什么?</p><p>(2)分析乙处形成①气候类型的成因 ________</p><p>(3)上图四种气候资料符合⑥气候的是________</p><p>42. 近年来,我国提出了“一带一路”的国家发展战略“一带一路”是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 和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贯穿亚欧大陆。读下图,回答问题。(9分)</p><p>(1)甲国附近有世界著名 渔场,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p><p>(2)2023年甲国海域附近曾发生核泄漏,最先受到核污染扩散影 (选项)</p><p>某年1月,一艘游轮在丙地附近海域泄漏大量原油,油污最先可能漂向 (选项)。</p><p>A.印度东海岸 B.非洲东部沿海 C.欧洲西部沿海 D.北美洲西海岸</p><p>(3) 明代郑和下西洋出发时选择在冬季,返回时选择在夏季。请用洋流和风向说明选择夏季返回的理由 。</p><p>(4)西欧的乙国受 (风带或气压带)和 (洋流)的影响,形成典型的 (气候类型),其气候特征为 。</p><p>43.读“亚洲季风图”,回答下列问题。(7分)</p><p>(1)此时是北半球的_____季,亚欧大陆上形成_____(大气活动中心名称),它切断了_____(气压带名称),使其只能保留在海洋上。</p><p>(2)此时,B处盛行__________季风(风向),主要成因是____________,其形成与右图中的__________有关(填E、F、G序号);北印度洋海区的季风洋流,将按_____时针方向流动。</p><p>高一地理测试题答案</p><p>ABBDB</p><p>DBBBA</p><p>CBABB</p><p>BDBDD</p><p>CDBCD</p><p>BDAAA</p><p>BCADA</p><p>BACBB</p><p>41.(1)夏季 全年炎热干燥</p><p>(2)位于信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沿岸有暖流增温增湿</p><p>(3)丁</p><p>42. 1)北海道渔场 日本暖流和千岛寒流交汇</p><p>(2)D B</p><p>(3)夏季在北印度洋海区借助西南季风和顺时针洋流,在太平洋海区可借助东南季风和日本暖流,顺风顺流可节省动力,加快速度</p><p>(4)西风带, 北大西洋暖流 温带海洋性气候 全年温和湿润</p><p>43.</p><p>(1)夏 亚洲低压或者(印度低压)副热带高气压带</p><p>(2)西南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E 顺</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