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15:28:41

2023~2023学年度秋学期第二次学情调查

<p>2023~2023学年度秋学期第二次学情调查</p><p>高一地理试题2023/12/18</p><p>(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p><p>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答案填在答题卡上。</p><p>科幻小说《三体》中虚构的三体外星文明来自半人马座阿尔法星系。半人马座阿尔法星系是距离太阳系最近的恒星系统。请结合图1完成1-2题。</p><p>1.半人马座阿尔法星系属于</p><p>A.地月系</p><p>B.太阳系</p><p>C.银河系</p><p>D.河外星系</p><p>2.三体人乘坐飞船从半人马座阿尔法星系到达地球,所经过的天体系统级别最低的是</p><p>A.地月系</p><p>B.太阳系</p><p>C.银河系</p><p>D.总星系</p><p>在德国和日本,随处可见厂房和大楼屋顶的黑色“硅板”,这就是太阳能屋顶(如图2)。晴朗的白天,“屋顶”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把富余的电能送入电网。我国上海正在积极推广“太阳能屋顶计划”,据此完成第3-4题。</p><p>3.下列自然现象与太阳辐射无关的是</p><p>A.风的形成</p><p>B.岩浆喷发</p><p>C.煤的形成</p><p>D.海水蒸发</p><p>4.上海积极推广“太阳能屋顶计划”是因为</p><p>A.太阳能屋顶可以美化环境</p><p>B.是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p><p>C.太阳能资源清洁,可再生</p><p>D.上海人口稠密,经济发达,能源储量大</p><p>202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中出土一幅彩绘帛画。画的右上方是一轮红色的太阳,太阳中间有一只三趾的乌鸦。在大约成书于公元前140年的《淮南子》这部著作中,也有“日中有踆(cūn)乌”的记载。据此完成第5-6题。</p><p>5.今天看来,日中“乌鸦”其实是</p><p>A.耀斑 B.黑子 C.日珥 D.太阳风</p><p>6.该现象增多时,对地球的影响是</p><p>A.提供光热资源</p><p>B.干扰有线电短波通信</p><p>C.产生极光现象</p><p>D.各地降水量增加</p><p>读“地震波波速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图3),回答7-8题。</p><p>7.图3中①表示</p><p>A.地幔 B.地壳</p><p>C.地核 D.软流层</p><p>8.岩石圈的范围是指图3中</p><p>A.①的顶部</p><p>B.②的全部</p><p>C.①的全部和②的顶部</p><p>D.②的全部和③的顶部</p><p>日本当地时间2023年6月10日11时35分,位于九州岛南部鹿儿岛市的樱岛南岳山顶火山口出现剧烈喷发,从当地拍摄的照片来看,火山灰在樱岛火山上空形成巨型烟云,十分壮观。据此完成9-10题。</p><p>9.日本樱岛火山喷发,其火山灰的组成物质主要来自于地球内部的</p><p>A.地壳 B.地幔 C.地核 D.岩石圈</p><p>10.火山喷发若诱发地震,则附近海面上人们的感受是</p><p>A.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B.只有上下颠簸</p><p>C.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 D.只有左右摇晃</p><p>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四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p><p>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结合“地球圈层构造示意图”</p><p>(图5),回答13~14题。</p><p>11.图中所示的圈层A、B、C分别为</p><p>A.水圈、大气圈、岩石圈</p><p>B.大气圈、岩石圈、水圈</p><p>C.岩石圈、水圈、大气圈</p><p>D.大气圈、水圈、岩石圈</p><p>12.关于地球外部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p><p>A.地球外部圈层包括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p><p>B.大气圈的大气密度随海拔的增加而降低</p><p>C.岩石圈包括软流层及其以上的地幔部分和地壳</p><p>D.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总称</p><p>橘子洲位于湖南长沙市区湘江之中,绵延5千米,是湘江下游众多冲积沙洲之一。在橘子洲上,有一座巨大的人物雕像——32米高的青年毛泽东头像(图7),其外表材料为材质坚硬的花岗岩。据此完成13-14题。</p><p>13.形成橘子洲的主要外力作用是</p><p>A.风力侵蚀 B.流水沉积 C.流水侵蚀 D.风化作用</p><p>14. 橘子洲和以下哪一种地貌最相似</p><p>A.冲积扇 B.三角洲 C.雅丹地貌 D.海蚀柱</p><p>图8为“四幅地貌景观图”,读图完成15-16题。</p><p>15.由冰川侵蚀作用形成的地貌景观是</p><p>A.甲 B.乙 C.丙 D.丁</p><p>16.由内力作用形成的地貌景观是</p><p>A.甲 B.乙 C.丙D.丁</p><p>图10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17-18题。</p><p>17.使近地面大气温度升高的热量传递顺序是</p><p>A.①-②-③ B.①-④-②</p><p>C.②-③-④ D.③-②-④</p><p>18.青藏高原与同纬度地区相比,太阳辐射强但气温低,主要是由于</p><p>A.大气吸收①辐射少</p><p>B.大气吸收②辐射少</p><p>C.地面吸收③辐射多</p><p>D.地面吸收④辐射少</p><p>19.图11所表示海陆间热力环流示意图,正确的是</p><p>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p><p>20.图12所表示的情景中,昼夜温差最大的是</p><p>读 “风的形成示意图”(图13),完成21-22题。</p><p>21.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p><p>A. 图13所示为高空风 B. 该风向形成于南半球</p><p>C. a 为水平气压梯度力 D. b 只改变风向,不改变风速</p><p>22.关于大气水平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p><p>A.水平气压梯度力是促使大气由高压区流向低压区的直接原因</p><p>B.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使风向与等压线斜交</p><p>C.水平气压梯度力和摩擦力使风向与等压线平行</p><p>D.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均影响风速</p><p>下图示意大气垂直分层,读图回答下列各题。</p><p>23.A 层大气的名称是</p><p>A.对流层</p><p>B.平流层</p><p>C.高层大气</p><p>D.大气层</p><p>24.下列关于 A 层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p><p>①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②空气对流运动显著</p><p>③低纬度地区厚度小于高纬度地区④天气现象复杂多变</p><p>A.①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p><p>读图,回答下列问题。</p><p>25.北方冬季大棚的主要作用是</p><p>A.增加土壤肥力</p><p>B.增强太阳辐射</p><p>C.降低空气湿度</p><p>D.减少热量散失</p><p>26.在夏季,菜农有时会给大棚覆盖黑色尼龙网,其目的是</p><p>A.削弱太阳辐射,减少农作物水分蒸腾</p><p>B.阻止地面辐射,防止夜间温度过低</p><p>C.增加地面辐射,提高农作物存活率</p><p>D.增加大气逆辐射,降低棚内温度</p><p>读中国2023年、2023年人口数据统计表,完成下面小题。</p><p>27. 2023年中国人口增长的主要特点是</p><p>A.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B. 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p><p>C. 低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D. 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p><p>28. 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有助于我国</p><p>A. 减少老年人口的数量B. 增加人口合理容量</p><p>C. 降低人口自然增长率D. 人口长期均衡发展</p><p>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我国人口数量及人口容量进行了预测,表中内容为一些学者的预测数据,读表完成下面小题。</p><p>29. 表中反映的我国人口合理容量是</p><p>A. 约15亿~16亿 B. 15.1亿或16.6亿</p><p>C. 约8亿~9亿 D. 约14亿~15亿</p><p>30. 下列不属于影响我国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是</p><p>A. 自然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B. 地区开放程度</p><p>C. 科技水平和消费水平 D. 国家人口政策</p><p>31. 最严重的地质灾害是</p><p>A.地震 B.火山喷发 C.滑坡 D.泥石流</p><p>32. 我国水旱灾害频繁发生的根本原因是</p><p>A.地形复杂多样 B.南北温差大</p><p>C.冬季风的强弱和进退迟早不同 D.夏季风的强弱和进退迟早不同</p><p>33. 下列有关地质灾害关联性的叙述,正确的是</p><p>A.某地发生的滑坡、泥石流,一定与地震有关</p><p>B.一种原发性的地质灾害往往诱发其他灾害</p><p>C.人类活动不会诱发地质灾害</p><p>D.某地土地荒漠化,可能与降雨有关</p><p>34. 主要由外力作用引发的地质灾害是</p><p>A.地震和滑坡 B.火山和泥石流 C.火山和滑坡 D.滑坡和泥石流</p><p>35. 人们通过植树造林可以预防或减少的地质灾害是</p><p>A.地震 B.火山爆发 C.泥石流D.暴雨洪涝</p><p>36. 对台风、暴雨洪涝的最主要的监测手段是</p><p>A.气象台的人工监测 B.利用气象雷达</p><p>C.利用探测气球 D.利用气象卫星</p><p>2023年12月14日,美国西南海域发生里氏6.3级地震。据此回答37-38题。</p><p>37.该海域地震多发,主要是因为其位于</p><p>A.海洋与陆地交界地带 B.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p><p>C.海啸多发区域 D.大陆架区域</p><p>38.该地震最有可能引发</p><p>A.风暴潮 B.海啸 C.火山喷发 D.板块运动</p><p>39.有关台风的叙述,不正确的是</p><p>A.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夏秋季节易受台风影响</p><p>B.台风带来狂风暴雨,可给夏日炎炎的连云港带来防暑降温</p><p>C.营造沿海防护林可以减轻台风带来的危害</p><p>D.台风是形成于赤道洋面的低压系统</p><p>40.一般年份,华北平原春旱严重,有效缓解这种情况的措施是</p><p>A.放弃种植冬小麦</p><p>B.推广喷灌、滴灌,发展节水农业</p><p>C.直接利用工业或生活污水灌溉</p><p>D.大量开采地下水</p><p>二、综合题(本大题共5题,满分40分)</p><p>41.读图16,完成下列各题。(8分)</p><p>(1)从地貌上看,甲图是,乙图是,二者都是河流地貌。(3分)</p><p>(2)若甲、乙两地貌在丙图中有分布, 则甲在处分布,乙在处分布。(2分)</p><p>(3)随河流流速的减弱,河流携带的泥沙会沉积下来,并且有一定的规律:颗粒大、密度大的物质先沉积;颗粒小、密度小的物质后沉积。由此判断,甲图中沿A→B方向的物质组成可能是() (2分)</p><p>A.黏土砾石粉砂 B.粉砂黏土砾石</p><p>C.砾石粉砂黏土 D.砾石黏土粉砂</p><p>(4)根据图甲判断,沿C→D方向的剖面图可能是 () (1分)</p><p>42.图18为等高面与等压面关系示意图(甲图)及城郊热力环流示意图(乙图),完成下列问题。(8分)</p><p>(1)若甲图中等压面的起伏是由于地面冷热不均导致的,则A、B两地,气温较高的是 地,可能出现阴雨天气的是 地,气温日较差较大的是 地。(3分)</p><p>(2)ABCD四点的气压由高到低排列的顺序是 。(1分)</p><p>(3)D点比B点的气温 (填“高”或“低”),原因是。(2分)</p><p>(4)在乙图中大气的流动方向 时针。依据热力环流的原理,该市的热电厂布局在①②两处中的 处(填图中数字序号)。(2分)</p><p>43.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8 分)</p><p>(1)填写下列海陆间水循环环节的名称(4 分)</p><p>a;b;c;d</p><p>(2)a 环节的能量来源是,我国南水北调工程是人类对图示中环节施 加影响,受我国夏季东南风影响的环节是。(后两空填写字母)。(3 分)</p><p>(3) 《鄱阳湖赞》中“浩渺鄱湖水接天,波翻浪涌竞争先;连江通海胸怀广,滋养生灵 岁复年。”描述的主要水循环类型是。(1 分)</p><p>44.美国东部时间2023年9月28日11时30分,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宣布在火星上首次发现了存在液态水的“强有力证据”。火星的大气密度大约只有地球的1﹪,表面平均温度零下56℃。读以下太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p><p>(1)太阳系的中心天体是 ,该天体成为太阳系中心的原因是 。(2分)</p><p>(2)图中代表地球、火星的字母分别是 、 ,火星绕日公转的方向 时针。(3分)</p><p>(3)图中代表远日行星的字母是 。(1分)</p><p>(4)八大行星绕日公转运动的共同特征是 、 、共面性。(2分)</p><p>45.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p><p>材料一《华商报》王志安的一篇文章《气候贫困人口的中国挑战》中谈道:“我国的贫困带主要有三个,第一个是东部地区的孤岛贫困带,包括东北边境,山东、河南一带的革命老区;第二个是黑河—腾冲线贫困带,这条中间线的两侧,多数都是高原和高山地区,是我国主要的贫困地区所在的区域;第三个就是西部沙漠和高原酷寒地区。”</p><p>材料二黑河—腾冲线两侧人口与面积比重图(图丙和图乙)</p><p>材料三 不同时期户籍迁移记忆漫画。</p><p>(1)图甲所反映出的我国人口分布特点是什么?(2分) 、</p><p>(2)图乙、图丙两图,表示面积比例的是图,表示人口比例的是图;图中字母表示东南部人口比例的是,表示西北部面积所占比重的是。(4分)</p><p>(3)目前,我国的国内人口流动和迁移以务工和经商为主要形式,这对我国乡村有何影响? (2分,有利、不利各1分) 、</p><p>高一地理月考2参考答案</p><p>一、选择题:(60分,每题1.5分)</p><p>1-5 CABCB 6-10 CBCBB 11-15 DBBBA 16-20 DBBDA</p><p>21-25 BAABD 26-30 ABDCD 31-35 ADBDC 36-40 DBADB</p><p>二、综合题:(40分)</p><p>41.(共8分)</p><p>(1)冲积扇 三角洲 堆积(或沉积)(3分)</p><p>(2)FE(2分) (3)C(1分) (4)B(1分)</p><p>42. (共8分)</p><p>(1)A A B(3分) (2)BCD(1分)</p><p>(3)低 D点海拔高,获得的地面长波辐射少(2分)</p><p>(4)顺时针方向 ②(2分)</p><p>43. (共8分)</p><p>(1)蒸发水汽输送 降水 地表径流(4分)</p><p>(2)太阳能db(3分)</p><p>(3)海陆间循环(1分)</p><p>44.、(8分)</p><p>(1) 太阳;质量大 (2分) (2) C、 D 逆时针方向(3分)</p><p>(3) G、H(1分) (4)同向性、近圆性 (2分)</p><p>45.(1)人口分布不均;东部多,西部少。(2分)</p><p>(2)丙乙QR(4分)</p><p>(3)①加强与外界的联系与交流,有利于乡村社会经济的发展;②缓解人地矛盾,保护生态环境;③更好地利用和开发土地资源;(三点仍答1点)④人才外流,劳动力减少(1分)(共2分)</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23~2023学年度秋学期第二次学情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