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15:28:39

广东湛江一中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第2次大考”

<p>湛江一中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第2次大考”</p><p>高一级地理科试卷</p><p>考试时间:70分钟 满分:100分 命题人:张丽娟 审题人:王翠蓉 做题人: 梅燕菊</p><p>一、单项选择题(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p><p>2023年11月,欧洲南方天文台在距离地球11光年处观测到一颗可能存在生命的太阳系外类地行星“Ross 128b”,下图为“Ross 128b”恒星系统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p><p>1.与行星“Ross 128b”所在恒星系统级别相同是</p><p>A. 地月系 B. 太阳系 C. 银河系 D. 河外星系</p><p>2.“Ross 128b”行星可能存在生命,不是因为</p><p>A. 表面平坦开阔 B. 质量和体积适中</p><p>C. 与恒星距离适中 D. 运行轨道比较稳定</p><p>“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在2023年12月2日1时30分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并落月,落月点有一个富有诗意的名字—“广寒宫”。“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预计在2023年于海南文昌卫星发射场发射。读海南岛地图,完成3~4题。</p><p>3.与西昌卫星发射基地相比,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基地的区位优势是</p><p>①纬度低 ②地势高 ③晴天多 ④距海近</p><p>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p><p>4.易对“嫦娥三号”向地面传送信息产生干扰的是</p><p>A. 太阳辐射 B. 太阳活动 C. 月球引力 D. 地球运动</p><p>下图为“2023年6月20日,四地昼弧长短状况示意图”。读图回答5~7题。</p><p>5.图中①②④三地,按地球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排序正确的是</p><p>A. ①②④</p><p>B. ②④①</p><p>C. ④①②</p><p>D.④②①</p><p>6.地球表面做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左偏的地点是</p><p>A. ① B. ② C. ③ D. ④</p><p>7.当②地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时,③地</p><p>A. 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 B. 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小值</p><p>C. 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D. 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p><p>2023年2月8日,南天区出现流星雨。下图为当天从北极上空看到的太阳系部分行星位置示意图。完成下列8~9题。</p><p>8.流星发亮的原因是流星体</p><p>A. 吸收地面长波辐射</p><p>B. 摩擦地球稠密大气</p><p>C. 捕获太阳带电粒子</p><p>D. 反射太阳短波辐射</p><p>9.当天晚上,地球上能够观察到火星、木星、土星位置关系正确的是</p><p>A. B.</p><p>C. D.</p><p>10.崇明岛是我国的第三大岛,位于长江入海口。读“崇明岛地图”,关于地球自转对长江入海口与崇明岛的影响,说法正确的</p><p>A. 崇明岛北侧江水侵蚀比南侧严重</p><p>B. 崇明岛南侧泥沙沉积速度快于北侧</p><p>C. 崇明岛北侧江水水量大于南侧</p><p>D. 崇明岛南侧江水流动速度快于北侧</p><p>G20第十一次峰会于北京时间2023年9月4日在杭州举行,而国际马拉松赛于北京时间11月2日8时在杭州黄龙体育中心鸣枪开跑。依据材料及图回答11~12题。</p><p>11.杭州G20峰会到杭州国际马拉松赛活动期间,地球沿公转轨道运行区间大约对应图中</p><p>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④→①</p><p>12.在此期间,下列地理现象说法正确的是</p><p>A. 湛江昼短夜长且昼变短 B. 杭州的昼变短</p><p>C. 太阳直射在南半球并向北移动 D. 南半球昼变短夜变长</p><p>读我国某中学夏至日操场上的国旗旗杆杆影轨迹示意图。(O为立杆处,虚线为杆影,曲线A-M为杆影端点轨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3~14题。</p><p>13.北京时间11:56,测得杆影OG最短,且杆长与杆影之比与81°26′的正切值相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p><p>A. 直射点坐标(14°52′N,121°E)</p><p>B. 地球公转速度较慢</p><p>C. 该日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角达一年中最大值</p><p>D. 长城站62°13′S,58°55′W全天都可能观赏到极光</p><p>14.正常年份,此时节</p><p>A. 该校位于热带地区</p><p>B. 此日北极点的太阳高度14°52′</p><p>C. 该日北极圈以北地区出现极昼</p><p>D. 在未来的三个月内,该校昼夜变化幅度减小</p><p>某太阳能设备生产公司,测试新研发的“追日型”太阳能发电设备。电池板可沿水平方向(左右移动)和竖直方向旋转(上下移动),使电池板始终正对太阳,从而提高太阳能利用率。据图回答15~17题。</p><p>15.在下列城市中,太阳能发电量效果最差的城市是</p><p>A. 海口 B. 拉萨 C. 成都 D. 乌鲁木齐</p><p>16.在我国城市测试时,一年中,电池板水平旋转角度最大的节气</p><p>A. 春分 B. 夏至 C. 秋分 D. 冬至</p><p>17.在北京测试时,电池板追日旋转时,竖直旋转角度最小的季节是</p><p>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p><p>读北半球某地二分二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变化示意图,完成18~19题。</p><p>18.该地纬度为</p><p>A. 20°N</p><p>B. 30°N</p><p>C. 40°N</p><p>D. 50°N</p><p>19.推测该地夏至日昼长约为</p><p>A. 9h B. 12h C. 15h D. 17h</p><p>空间、海洋和地球深部,是远远没有进行有效开发利用的巨大资源宝库,是关系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安全的战略领域。与初期上天、下海、入地的“为进入而进入”相比,在资源紧缺的压力下,当前新兴战略资源的探索显得越来越迫切。据此完成20~22题。</p><p>20.关于地球圈层特点的正确叙述是</p><p>A. 大气圈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和氧 B. 水圈是被陆地分割成的不连续圈层</p><p>C. 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的全部 D. 生物圈是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p><p>21.我国新一代静止气象卫星“风云四号”能对云、雾、雨、雪等天气现象进行精密观测。这些天气现象主要出现在</p><p>A. 对流层 B. 平流层 C. 中间层 D. 散逸层</p><p>22.下列有关地球内部圈层的说法,正确的是</p><p>①地球内部由里向外可以划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p><p>②地壳的厚度不均匀,大陆地壳较厚,大洋地壳较薄</p><p>③地幔以古登堡界面为界划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p><p>④地核是地球内部三个圈层中温度最高的一层</p><p>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p><p>2023年10月4日中秋之夜,我国云南省大理、丽江等地出现“火流星”照亮夜空的奇观。据卫星观测,该小行星因摩擦生热引发爆炸的高度只有37千米,很可能有未燃尽的陨石落到地面。读图“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回答23~25题。</p><p>23.小行星爆炸发生在</p><p>A. 对流层 B. 平流层 C. 高层大气 D. 大气层以外</p><p>24.上题所指大气层的气温</p><p>A. 直接导致小行星的爆炸 B. 因臭氧吸收红外线而升高</p><p>C. 随高度逐渐升高而递增 D. 达到大气温度的极大值</p><p>25.该事件说明,地球的大气圈能够</p><p>A. 保护地面上生物免受过强紫外线的伤害</p><p>B. 提供地球上生物生长所必需的空气</p><p>C. 保持地球表面适宜的温度,防止水分散失</p><p>D. 减轻宇宙中小天体对地球表面的撞击</p><p>雾霾天气是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千米的空气混浊现象。2023年进入冬季后,我国多地处于雾霾笼罩之下,结合所学知识,读图完成26~27题。</p><p>26.雾霾笼罩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有</p><p>A. 大气垂直对流运动更加旺盛 B.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增强</p><p>C. 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均增强 D. 昼夜温差变大</p><p>27.下列数字所示环节与大气保温作用直接相关的有</p><p>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p><p>切洋葱时洋葱中的大蒜素会散发出来刺激人的眼睛产生流泪现象,有网友做了如图所示试验,在案板旁边点燃一支蜡烛再切洋葱就不会流泪了。据此回答28~29题。</p><p>28.关于该试验所利用的原理说法不正确的是</p><p>A. 此实验利用了热力环流原理</p><p>B. 蜡烛处气压高使气流水平扩散</p><p>C. 切洋葱处垂直气流整体下沉</p><p>D. 点蜡烛处垂直气压差小于切洋葱处</p><p>29.与该试验中气压形成原理一致的有</p><p>①赤道低压 ②副热带高压 ③副极地低压 ④极地高压</p><p>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p><p>霜是贴近地面的空气受冷却降温到 0℃以下,水汽在地面或物体上直接凝华而成的白色冰晶。民间有“雪落高山,霜打洼地”之说。下图示意山谷风的形成原理。据此回答30~32题。</p><p>30.霜常出现在</p><p>A. 初春 B. 初秋 C. 春末 D. 夏末</p><p>31.图中</p><p>A. ①表示夜晚山风 B. ②表示白天谷风</p><p>C. ③表示夜晚谷风 D. ④表示白天山风</p><p>32.图示气流可解释“霜打洼地”成因的是</p><p>A. ① B. ② C. ③ D. ④</p><p>下图为某气压带及其南北两侧风带的风向图。读图完成33~34题。</p><p>33.图中甲气压带的名称是</p><p>A. 赤道低气压带 B. 副热带高气压带</p><p>C. 副极地低气压带 D. 极地高气压带</p><p>34.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p><p>A. 在甲气压带的影响控制下,终年高温多雨</p><p>B. 热带草原气候受甲气压带和乙风带交替控制</p><p>C. 终年受乙风带控制的地区气候温和湿润</p><p>D. 终年受丙风带控制的地区气候寒冷少雨</p><p>下图为某季节气压带和风带位置图,读图回答35~37题。</p><p>35.此时,北半球为</p><p>A. 春季 B. 夏季</p><p>C. 秋季 D. 冬季</p><p>36.图中风带④的风向为</p><p>A. 西南风 B. 西北风</p><p>C. 东南风 D. 东北风</p><p>37.受气压带、风带 ③、④交替控制而形成的气候类型是</p><p>A. 温带海洋性气候 B. 地中海气候</p><p>C. 热带雨林气候 D. 热带草原气候</p><p>下图中箭头表示空气运动的方向,据此回答38题。</p><p>38.若该图为北半球三圈环流的一部分,且甲地纬度较乙地低,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p><p>A.该环流圈为高纬环流 B.该环流圈为低纬环流</p><p>C.甲地为副热带高气压带 D.乙地为赤道低气压带</p><p>读亚欧大陆1月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百帕),回答39~40题。</p><p>39.此时,北半球陆地气压中心的形成,破坏了以下哪一气压带的连续分布</p><p>A. 赤道低压带 B. 副极地低压带</p><p>C. 副热带高压带 D. 极地高压带</p><p>40.此季节,A地风向为</p><p>A. 西北风 B. 东南风 C. 西南风D. 东北风</p><p>二、综合题(共40分)</p><p>41.读下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回答问题。</p><p>图1 图2</p><p>(1)图1是以_________(北极点或南极点)为中心,此时地球在图2中的 位置</p><p>(写数字序号)。</p><p>(2)图1中晨线是________。</p><p>(3)D点的地方时为________时。乙点日出是________时,昼长为__________小时。</p><p>(4)此时全球与甲地属于同一天的地区所占面积为全球面积的____________。</p><p>A.1/2 B.2/3 C.3/4 D.1/4</p><p>(5)将A、B、C、D四地自转线速度从小到大排序:______________。</p><p>(6)图中B点位于D的______________ 方向。</p><p>(7)李先生在某地(21.5°N)准备买房。他在某楼盘看房时发现,正午北楼部分楼层会被南楼的影子遮挡。南楼北楼每层高度均为3米,共十层,楼间距为18米。为了保证全年都能被太阳照射,李先生买房至少要买在______________层及以上。</p><p>42.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p><p>材料一:甲图为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乙图为某地气候资料图。</p><p>材料二:两大洲的纬度分布组合示意图。</p><p>(1)读材料一,甲图所示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位于______半球,其中风带⑥的风向是______;材料二中A地的气候主要是受甲图中______气压带和______风带(填数码)的交替控制而形成的。</p><p>(2)材料一中,乙图所示气候类型的名称是______,其分布的规律是______,在材料二的A、B、C、D四地中,属于这种气候类型的是______。</p><p>(3)材料二中B地气候呈南北狭长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p><p>(4)E处箭头代表风向,此时E地正值______季,分析此季节E地风向的形成原因。</p><p>湛江一中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第2次大考”</p><p>高一级地理科答案</p><p>一、单项选择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计60分)</p><p>题号20232023910</p><p>答案BADBCACBAD</p><p>题号20232023202320232023</p><p>答案CBBDCBDCCD</p><p>题号20232023202320232023</p><p>答案ADBCDBCBCA</p><p>题号20232023202320232023</p><p>答案BDBCDCDCBA</p><p>41 .(共20分,每空2分)</p><p>(1)南极点①</p><p>(2)</p><p>(3)9:00 3:00 18</p><p>(4)C</p><p>(5)BC=A</p><p>(6)西南</p><p>(7)5</p><p>42. (共20分,每空2分)</p><p>(1)北,西南风;②,⑥</p><p>(2)温带海洋性气候,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C</p><p>(3)地形</p><p>(4)夏,东南信风夏季北移越过赤道右偏成西南季风(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性移动)</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广东湛江一中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第2次大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