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_2023高中地理必修13.3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同步配套练习(有答案)
<p>第三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p><p>课时过关·能力提升</p><p>基础巩固</p><p>1.目前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是()</p><p>A.河流水、湖泊水、地下水</p><p>B.地下水、河流水、冰川</p><p>C.雨水、河流水、湖泊水</p><p>D.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p><p>解析:目前受技术条件的限制,人们较易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及浅层地下水,储量只占全球水体总量的十万分之七。</p><p>答案:D</p><p>2.衡量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水资源丰歉程度的指标通常是()</p><p>A.多年的平均降水量</p><p>B.多年平均蒸发量</p><p>C.多年降水量与径流量之和</p><p>D.多年平均径流总量</p><p>答案:D</p><p>水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均导致一些地区或国家用水紧张。据统计,全世界60%的地区面临供水不足的问题,很多地方闹“水荒”。据此完成第3~4题。</p><p>3.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是()</p><p>①西北多,东南少②东南多,西北少③春秋多,冬夏少④夏秋多,冬春少</p><p>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p><p>4.近几年来世界上感到水资源不足的国家明显增多,其主要原因可能是()</p><p>A.温室效应导致全球变暖,蒸发加剧</p><p>B.森林被大量砍伐,森林调节气候的作用减弱</p><p>C.人口增加,工农业发展,需水量大增</p><p>D.水资源的数量是有限的,用一点就少一点</p><p>解析:第3题,我国水资源分布东多西少、南多北少,夏秋多、冬春少。第4题,近些年来,水资源的短缺主要是需求量增大造成的。</p><p>答案:3.D4.C</p><p>5.以下选项能体现水资源数量影响经济活动规模大小的是()</p><p>①我国南方水量充足,气候湿润,逐渐发展成为著名的水稻种植区②我国北方降水不足,限制了工农业的发展</p><p>③我国北方水量不足,河流较少,内河航运不发达④饮料厂建在水质优良的地方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p><p>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p><p>解析:饮料厂建在水质优良的地方与水资源的质量有关。</p><p>答案:A</p><p>水资源利用率是指流域或区域用水量占水资源可利用量的比率。国际上一般认为,一条河流合理开发的上限是水资源利用率为40%。读“我国部分地区及世界平均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比较示意图”,完成第6~7题。</p><p>6.图中所示我国部分地区水资源利用方面的共同问题是()</p><p>A.水资源更新速度快</p><p>B.利用率过高,缺水严重</p><p>C.水污染严重</p><p>D.利用不合理,浪费严重</p><p>7.河西走廊水资源缺乏的主要人为原因是()</p><p>A.河流径流量较小</p><p>B.城市密集,生活用水量大</p><p>C.灌溉用水量大</p><p>D.水资源统筹管理程度低</p><p>解析:第6题,依据图示可知,我国部分地区水资源利用率均在60%以上,超过合理开发的上限,利用率过高,缺水严重。第7题,河西走廊利用祁连山冰雪融水,大力发展灌溉农业,造成水资源缺乏。</p><p>答案:6.B7.C</p><p>8.读“我国水资源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p><p>(1)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有何特征?与降水量的分布有何相关性?这样的分布对经济发展有什么影响?</p><p>(2)可以通过什么方式改变水资源的时空分布?</p><p>(3)在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中,为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还必须采取什么措施?</p><p>答案:(1)我国南方水资源丰富,北方水资源短缺。因为我国南方和北方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是雨水,而南方季风区年降雨量比北方季风区的年降雨量丰富,所以水资源比北方丰富。我国北方地区特别是华北(黄淮海)平原地区,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生活和生产用水量大,水的供需矛盾突出,水资源短缺是限制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p><p>(2)跨流域调水可以改变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均。修建水库可以调节水资源的时间分布。</p><p>(3)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保护生态环境。</p><p>能力提升</p><p>水循环包括自然循环和社会循环。读“某地水循环示意图”,完成第1~2题。</p><p>1.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为()</p><p>A.蒸发、地表径流、跨流域调水、降水</p><p>B.降水、地表径流、蒸发、跨流域调水</p><p>C.跨流域调水、下渗、地下径流、蒸发</p><p>D.降水、蒸发、地表径流、跨流域调水</p><p>2.在水资源的社会循环各环节中,下列做法不够恰当的是()</p><p>A.取水——保护水源地</p><p>B.输水——减少过程损耗</p><p>C.用水——节约、综合利用</p><p>D.排水——仅防止当地污染</p><p>解析:第1题,结合图示,依据水循环环节可知,①为降水;②形成地下水体和地表水体,为地表径流;③是水汽输送的上一环节,为蒸发;④属流域间循环,为跨流域调水。第2题,在排水过程中,仅仅防止当地污染是不恰当的,还要防止对其他地区造成污染。</p><p>答案:1.B2.D</p><p>水资源的时空分布具有明显的不平衡性,世界上有许多地区存在水资源紧缺的问题。据此完成第3~4题。</p><p>3.水资源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p><p>A.水资源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的主要原因是降水量的空间分布不均</p><p>B.水资源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人口和城市的空间分布不均</p><p>C.降水量小,水循环不活跃的地区,水资源一般较为贫乏</p><p>D.降水量大,水循环活跃的地区,水资源一般较为丰富</p><p>4.我国北方水资源相对于南方更为短缺的根本原因是()</p><p>A.降水量小,用水量大</p><p>B.降水量小,水循环活跃</p><p>C.降水量大,用水量大</p><p>D.北方河流少于南方</p><p>解析:第3题,造成水资源分布地区差异的主要原因是降水的空间分布不均,表现为降水量大、水循环活跃的地区,水资源一般较为丰富;降水量小、水循环不活跃的地区,水资源一般较为贫乏。第4题,北方水资源相对更为短缺的根本原因是降水量小,供水不足而需求量较大。</p><p>答案:3.B4.A</p><p>5.我国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主要分布在东部,西部很少,这反映出()</p><p>A.利用水资源的技术不平衡</p><p>B.水资源的数量影响经济活动的规模</p><p>C.水资源的质量影响经济活动的效益</p><p>D.人们目前主要开发利用淡化的海水</p><p>解析:东部季风区发展粮食种植业优于西部地区的条件是水量比较充足。西部降水少,水量不足,农业以畜牧业为主。因此造成我国东、西部农业生产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水资源的数量分布不均。</p><p>答案:B</p><p>读“2023~2023年深圳城市用水构成变化趋势图”,完成第6~7题。</p><p>6.对图中城市用水的描述,正确的是()</p><p>A.居民生活用水比例最高、变动最小</p><p>B.工业用水比例逐年增加</p><p>C.公共用水比例逐年减少</p><p>D.其他用水比例逐年减少</p><p>7.近年来,该城市亦出现了“水荒”,其主要原因是()</p><p>①降水季节分配不均②城市规模扩大③水体污染加剧④受赤潮影响加剧</p><p>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p><p>解析:第6题,该题可直接读图得出答案,公共用水比例波动变化,工业用水比例在2023年有所下降,其他用水比例在2023年有所上升。第7题,深圳市出现“水荒”的主要原因是城市规模扩大和水体污染。</p><p>答案:6.A7.D</p><p>8.在人类面临的各种资源危机中,淡水危机是其中之一。据预测,到2023年,全世界2/3的人口将生活在缺水状态中。目前造成用水紧张的主要原因有()</p><p>①环境污染严重,水质下降②全球气候变暖,蒸发量大,江河径流量下降③人口急剧增长,工农业及生活用水增长过快④世界上的水资源总量不足⑤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p><p>A.①②④B.②③⑤</p><p>C.②③④D.①③⑤</p><p>解析:导致水资源短缺的自然原因有水资源的总量有限,时空分布不均;人为原因有人口剧增导致需水量大增,同时因水污染而导致可用水量减少。</p><p>答案:D</p><p>读“我国重点缺水地区分布示意图”,完成第9~10题。</p><p>9.对各地区缺水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p><p>A.①地降水量小,农业用水量大</p><p>B.②地生产用水量大,水污染严重</p><p>C.③地降水量小,近海养殖用水量大</p><p>D.④地降水变率大,生产用水量大</p><p>10.解决③地缺水最有效的措施是()</p><p>A.增加人工降雨B.修建梯田</p><p>C.大力开采地下水D.跨流域调水</p><p>解析:第9题,结合四地所处的位置及其自然和人文特征可知,③位于华北地区,地处东部季风区,春季降水量小,蒸发旺盛,加上人口密集,经济发达,需水量大,致使水资源短缺。第10题,解决我国华北地区水资源问题的最有效措施是跨流域调水。</p><p>答案:9.C10.D</p><p>11.下列有关水资源与人类社会关系的说法,错误的是()</p><p>A.我国北方地区内河航运业较南方发达</p><p>B.饮料厂建在水源充足、水质良好的地方,可降低成本,提高效益</p><p>C.古代文明主要分布于水资源丰富的大河流域</p><p>D.现代社会人类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日趋多样化</p><p>解析: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数量少,故内河航运业不如南方地区发达。饮料厂对水资源的质量要求高。现代社会除开采深层地下水,还开发了海水淡化技术等,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日趋多样化。</p><p>答案:A</p><p>读下图,完成第12~13题。</p><p>12.该图显示的是()</p><p>A.城市地表径流利用系统</p><p>B.城市污水利用系统</p><p>C.城市雨水利用系统</p><p>D.城市地下水利用系统</p><p>13.图中右侧的深井,所发挥的作用是()</p><p>A.滴灌B.用作城市人工湖水</p><p>C.回灌地下水D.抽取地下水</p><p>解析:本组题主要考查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相关知识。图中示意的是大气降水经过雨落管、道路雨水口等进入地下,经过一系列净化程序,进入人工湖或用于人们的生活中,应是城市雨水利用系统。图中右侧深井可以使雨水进入地下含水层,具有回灌地下水的作用。</p><p>答案:12.C13.C</p><p>14.下列解决缺水问题的措施中属于“开源”的有()</p><p>①修水库②合理开发及提取地下水③改进灌溉技术</p><p>④提高水的利用率</p><p>A.①②B.①③</p><p>C.②④D.①④</p><p>解析:修水库可拦蓄洪水,改变水资源的时间分配,扩大水资源的利用;合理开发及提取地下水也可以增大水量,解决缺水问题,这两项措施都属于“开源”。</p><p>答案:A</p><p>水足迹是指生产商品与服务所耗费的水资源数量,其中本国生产给本国消费的部分为内部水足迹,他国生产给本国消费的部分为外部水足迹。下表是某国2023年的可更新水资源和水足迹情况。完成第15~16题。</p><p>1.72.26.4</p><p>15.根据表中数据可知该国()</p><p>A.水资源总量丰富</p><p>B.属于发展中国家</p><p>C.水资源严重匮乏</p><p>D.水资源利用率低</p><p>16.下列措施中有利于减少内部水足迹的是()</p><p>①发展高效节水农业②进口水资源密集型产品③出口水资源密集型产品④修建大型水利工程</p><p>A.①②B.②④</p><p>C.①③D.①④</p><p>解析:第15题,从表中可以看出该国可更新水资源数量小,水足迹的数量远远高于可更新水资源数量,说明该国水资源严重匮乏;内部水足迹高于可更新水资源数量说明水资源利用率高。第16题,发展高效节水农业和进口水资源密集型产品有利于减少生产引起的本国内部的水消费,从而减少内部水足迹。</p><p>答案:15.C16.A</p><p>★17.下图为“除南极洲之外的各大洲降水量、蒸发量和径流量对比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p><p>(1)各大洲径流量的大小取决于和的关系。</p><p>(2)图中江河径流量最大的是洲,占第二位的是洲,最少的是洲。(填名称)</p><p>(3)从图中可见,C的降水量比D多,但径流量不及D,原因是。</p><p>(4)B的径流量比大洋洲大,但人均径流量比大洋洲小,原因是。</p><p>答案:(1)降水量蒸发量</p><p>(2)亚南美大洋</p><p>(3)非洲热带地区面积广大,气温高,蒸发量大;而北美洲大部分在温带,气温较低,蒸发量小</p><p>(4)欧洲人口比大洋洲多</p><p>18.下图是“我国部分流域人均水资源拥有量柱状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p><p>(1)图中所反映的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我国水资源时间上的分布特点是;其形成原因是。</p><p>(2)南水北调工程是解决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重要举措,其中的“南”指流域,“北”指和地区。</p><p>(3)目前,华北地区是我国最为缺水的地区之一,试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有哪些。</p><p>除了实施跨流域调水工程,可以解决华北地区的缺水问题的措施还有()</p><p>A.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p><p>B.节约用水</p><p>C.防治水污染</p><p>D.研究和利用海水和咸水</p><p>E.改善生态环境,增强涵养水源的能力</p><p>答案:(1)南多北少夏秋多,冬春少受我国降水的影响,雨带从南向北逐渐推移,且集中在夏秋季节</p><p>(2)长江华北西北</p><p>(3)原因:①华北地区的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匀,夏秋多,冬春少;②华北地区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生活及工农业用水量大;③存在严重的污染及浪费现象等;④生态破坏较为严重,涵养水源的能力下降。ABCDE</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