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门市2023学年度高一年级11月考试
<p>天门市2023学年度高一年级11月考试</p><p>地 理 试 卷</p><p>(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p><p>温馨提醒:请将答案填到答题卡上</p><p>一、单项选择题(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p><p>1.太阳系在天体系统中的层次是</p><p>A.最高一级B.最低一级 C.次于银河系D.同于河外星系</p><p>2.与地球上存在生命无关的因素是</p><p>A.日地距离适中B.安全稳定的宇宙环境</p><p>C.地球上形成了适于生物呼吸的大气D.月球绕地球旋转</p><p>读下表中的相关数据,回答第3题。</p><p>地球与火星的资料对照表</p><p>距日平均距离</p><p>(百万千米)质量体积大气</p><p>密度大气主</p><p>要成分表面均温</p><p>(oC)自转周期公转周期</p><p>地球149.61.001.001.00N2、O2023时56分1年</p><p>火星227.90.110.2023.01CO-2023时37分1.9年</p><p>3.科学家认为火星是除地球以外最有可能存在生命的天体之一,这是因为两者</p><p>A.有相近的距日距离和自转周期 B.有适合生物呼吸的相同大气成分</p><p>C.有相近的体积和质量 D.有岩石、土壤和大量液态水</p><p>4.关于太阳辐射及其对地球影响的正确说法是</p><p>A.太阳活动时产生的电磁波叫太阳辐射</p><p>B.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p><p>C.太阳辐射能量巨大,目前人类生产和生活的能源全部来自太阳辐射能</p><p>D.由于日地距离的原因,到达地球的太阳辐射比其他行星都多</p><p>读图1,回答5—6题。</p><p>5.地震波横波(S)和纵波(P)的传播速度在莫霍界面</p><p>处发生的显著变化是</p><p>A.S波、P波传播速度都明显增加</p><p>B.S波完全消失,P波传播速度突然下降</p><p>C.S波、P波传播速度都明显下降</p><p>D.P波完全消失,S波传播速度突然下降</p><p>6.下列关于地球内部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p><p>A.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是通过打深井而获得的信息 图1</p><p>B.地幔是指莫霍界面到古登堡界面之间的部分</p><p>C.地壳是指莫霍界面以上的部分,由液态物质组成</p><p>D.地核是指莫霍界面以下的部分,呈熔融状态</p><p>读图2“地球外部圈层结构示意图”,完成7—8题。</p><p>7.关于图中各圈层特点的正确叙述是</p><p>A.水圈是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p><p>B.生物圈位于水圈与岩石圈之间</p><p>C.大气圈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递减</p><p>D.岩石圈由厚度相同的岩石组成 图2</p><p>8.联系图中四大圈层,并促进各圈层间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的是</p><p>A.太阳辐射B.热力环流C.水循环D.海陆变迁</p><p>图3为“大气的垂直分层图”。读图,完成9-11题。</p><p>9.平流层的主要特点是</p><p>A.极光现象出现在该层</p><p>B.空气以水平运动为主</p><p>C.能反射短波无线电信号</p><p>D.气温随高度上升而降低</p><p>10.影响大气对流层气温垂直变化的主要原因是</p><p>A.大气对太阳辐射有削弱作用</p><p>B.地面对太阳辐射有反射作用</p><p>C.高山地区海拔高,空气稀薄</p><p>D.地面是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p><p>11.有关大气中各主要成分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图3</p><p>A.大气中的水汽和固体杂质含量很少,却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p><p>B.对流层被誉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p><p>C.二氧化碳大量吸收太阳紫外线</p><p>D.氧气对地面起保温作用</p><p>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图4),回答12~13题。</p><p>12.图中①、③、④三个箭头所表示的辐射依次是</p><p>A.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太阳辐射</p><p>B.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p><p>C.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太阳辐射</p><p>D.太阳辐射、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p><p>13.倡导低碳生活,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可以使 图4</p><p>A.①增强 B.②增强 C.③减弱 D.④减弱</p><p>14.图5为海陆风示意图,此图表示的昼夜状况和风向是</p><p>A.白天,陆风B. 白天,海风</p><p>C.夜晚,陆风D.夜晚,海风</p><p>15.图6为近地面某气压场中受力平衡的风向图, 图5</p><p>图中字母c代表的是</p><p>A.水平气压梯度力 B.地转偏向力</p><p>C.摩擦力D.近地面风向</p><p>读图7“水循环示意图”,回答16—17题。</p><p>16.水循环由多个环节组成。下列地理现象中,属于①环节的是 图6</p><p>A.长江东流 B.海水倒灌</p><p>C.台风登陆 D.黄河凌汛</p><p>17.图中所示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是</p><p>A.不断更新陆地水 B.使海平面上升</p><p>C.使水呈三态变化 D.加速冰川融化</p><p>18.下列关于海水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p><p>A.波浪、海啸、洋流是海水运动的主要形式 图7</p><p>B.海啸是风浪发展的一种强烈形式,是人类易于利用的能源</p><p>C.早晨的海水上涨称为潮,晚上的海水下落称为汐</p><p>D.潮汐是海水在日、月的引力作用下发生的周期性涨落现象</p><p>19.有关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p><p>A.不利于高、低纬度间热量的输送和交换</p><p>B.能使海洋污染范围不变,污染程度减轻</p><p>C.寒、暖流交汇处,往往会形成渔场</p><p>D.顺洋流方向,不利于海上航行</p><p>20.随着环境变迁,生物在不断进化。新生代时期生物发展阶段进入</p><p>A.爬行动物时代B.哺乳动物时代 C.海生藻类时代 D.裸子植物时代</p><p>二、综合题(4小题,每题10分,共40分)</p><p>21.为了充分利用气候资源,我国北方地区冬季可以采</p><p>用大棚种植蔬菜、花卉等作物。下图是塑料大棚农</p><p>业生产景观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0分)</p><p>建塑料大棚主要是改善农作物生长的________条件,</p><p>实现这一目的利用了 原理,请简要说明。</p><p>2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每空2分,共10分)</p><p>材料一太阳大气结构示意图。 材料二第25个太阳活动周期预报图。</p><p>(1)黑子发生在太阳大气的________层。</p><p>(2)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________年是第25个太阳活动高峰年。</p><p>(3)材料一中B是________层,该层有时会出现突然增亮的部分,叫做________。</p><p>(4)C层许多带电粒子脱离太阳引力飞向宇宙空间形成太阳风。太阳风到达地球时,在极地上空轰击高层大气,形成绚丽多彩的________现象。</p><p>23.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p><p>材料我国西北干旱地区的地下水,主要来自呈扇形分布于山前平原地带或山间盆地的冲积物中,冲积扇上部是良好供水源地。但是,在某些地区,冲积扇上部是大片的砾石戈壁,而下部能利用的地段、土壤往往产生严重的盐渍化现象。我国劳动人民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早在2023多年前的西汉时期就创建了一种特殊的引水工程——坎儿井。如下图所示,坎儿井由地下的暗渠和地面上的竖井、明渠、蓄水池组成。竖井是开挖地下暗渠的通道,暗渠与地下水流向成斜交,上游挖至地下含水层中,渗溢出来的地下水顺着暗渠流出地面,明渠将暗渠流出的地下水引入蓄水池,蓄水池起了调蓄灌溉水量的作用。</p><p>(1)坎儿井所在地区的水循环类型为,该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有 、、 。</p><p>(2)作为古老的引水工程,坎儿井之所以采取地下输水的方式是因为水循环中某环节导致地表水损失大,坎儿井的地下输水渠属于水循环 环节。</p><p>24.海洋中的总盐量基本稳定,但不同海域的盐度是不同的,海水的盐度受温度、降水量和其它诸多因素影响。</p><p>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比较红海和波罗的海盐度高低,并说明理由。(10分)</p><p>天门市2023学年度高一年级11月考试</p><p>地理参考答案</p><p>1-5CDABA 6-10BACBD 11-15ABDCD 16-20 CADCB</p><p>21、热量(气温、温度);(2分) 温室效应;(2分)塑料薄膜对太阳辐射基本上是透明的,削弱的很少,(2分)而大棚内地面增温后向外辐射热量,被塑料大棚阻碍,(2分)因此,大棚内热量不易散失,达到保温效果。(2分)</p><p>22、(每空2分,共10分)</p><p>(1)光球(或填A)</p><p>(2)2023</p><p>(3)色球耀斑</p><p>(4)极光</p><p>23、( 每空2分,共10分)</p><p>(1)陆地内循环蒸发、(植物)蒸腾、降水。</p><p>(2) 地下径流</p><p>24、红海盐度比波罗的海盐度高。(2分)</p><p>理由:红海纬度低,位于副热带地区,(2分) 气温较高,蒸发量大;(2分)降水量少;(2分)从陆地注入的淡水少。(2分)</p><p>或者答:波罗的海纬度较高,位于温带地区,(2分)气温较低,蒸发量小;(2分)降水量大;(6分)从陆地注入的淡水多。(2分)</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