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江阴四校2023学年第一学期高一期中考试
<p>2023学年第一学期高一期中考试</p><p>地理学科试题</p><p>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计60分。)</p><p>读图,回答1-2题。</p><p>1.图中天体M可能是()</p><p>①水星②火星③木星④金星</p><p>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p><p>2.图中箭头显示了()</p><p>A.共面性 B.同向性</p><p>C.近圆性D.同质性</p><p>北京时间2023年9月15日,“卡西尼”号航天器结束了长达13年的土星探测使命,以主动坠毁的方式坠入土星大气层。图1为太阳及太阳系八大行星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p><p>图1</p><p>3. “卡西尼”探测器主要探测的行星是</p><p>A. 甲 B. 丙 C. 己 D. 庚</p><p>4. 对“卡西尼”探测器向地面传送信息易产生干扰的是</p><p>A. 太阳活动 B. 太阳辐射 C. 地球自转 D. 昼夜交替</p><p>2023年4月5日,美国宇航局捕捉到了惊人影像,疯狂24小时三次太阳耀斑巨大爆发,据此完成5~6题。</p><p>5.此次太阳耀斑对地球带来的影响可能包括</p><p>A.全球出现大面积停电 B.许多地区的无线电短波通信中断</p><p>C.我国东北地区上空出现极光 D.全球许多国家出现强烈地震</p><p>6.关于太阳活动周期叙述正确的是</p><p>A.两次黑子最大值出现的年份相差12年</p><p>B.黑子出现最大值的年份与出现最小值的年份相差11年</p><p>C.两次黑子最小值出现的年份相差10年</p><p>D.连续两次黑子最大值出现的年份相差11年</p><p>图为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局部图,读图回答7~8题。</p><p>7.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p><p>A.地壳在海洋中常常缺失 B.横波在②层传播速度比③层快</p><p>C.②是软流层 D.①层和②层属于地壳</p><p>8.在地球内部,地震波传播速度变化最快的地方是</p><p>A.莫霍界面附近B.上、下地幔之间</p><p>C.古登堡界面D.内外核之间</p><p>“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刘禹锡《秋词》。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9~10题。</p><p>9. 诗句描写的景色约在</p><p>A. 2月 B. 5月 C. 8月 D. 11月</p><p>10. 关于“夜来霜”成因说法正确的是</p><p>A. ①增强 B. ②增强 C. ③减弱 D. ④减弱</p><p>下图是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示意图,据图回答11~12题。</p><p>11.图中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的数字代号按顺序依次是</p><p>A.①②③④ B.③④②①</p><p>C.④③②① D.②③④①</p><p>12.大气的保温效应主要是由于</p><p>A.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太阳辐射的红外线,臭氧吸收太阳辐射的紫外线而增温</p><p>B.大气逆辐射是对地面辐射损失热量的补偿</p><p>C.大气中的云层和尘埃对地面辐射的反射作用</p><p>D.大气热容量大,容易降温</p><p>13.读下列四图,若只考虑昼夜和云量情况,下列气温排序正确的是( )</p><p>A. ac B. ca C. cd D. bcd</p><p>14.若甲、乙为相距不远的陆地,a、c为水平气流,b、d为垂直气流,则甲、乙、丙、丁四处气压的关系为( )</p><p>A. 甲丁丙</p><p>B. 乙丙丁</p><p>C. 乙丁丙</p><p>D. 甲丙丁</p><p>图为北半球某地热力环流示意图。读图回答15~16题。</p><p>15. 图中a、b、c、d四处,气压最高的是</p><p>A. a处 B. b处 C. c处 D. d处</p><p>16. 图中甲处的风向为</p><p>A. 东南风 B. 西北风 C. 西南风 D. 东北风</p><p>下图中甲图表示某海滨地区海陆之间气流运动特征,乙图表示该海滨地区海洋与陆地表面气温日变化。回答17~18题。</p><p>17.由乙图分析,关于甲图中①、②、③、④处气流运动方向正确的是</p><p>A.8时至16时,从①到④ B.8时至16时,从②到③</p><p>C.16时至次日8时,从④到③ D.16时至次日8时,从②到①</p><p>18.8时至16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p><p>A.①地气流上升,多阴雨天气 B.④地气流下沉,多晴朗天气</p><p>C.②地气压最低 D.③地气压最低</p><p>湖陆风是在较大湖泊和陆地之间形成的以24小时为周期的地方性风,包括湖风(出湖风)和陆风(进湖风)。图8为洞庭湖东北部岳阳市某日6~14时的气温与湿度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19~20题。</p><p>19. 该日,湖陆风有明显转变及对应的时刻是</p><p>A. 陆风转湖风8:30~9:30 B. 陆风转湖风10:00~11:00</p><p>C. 湖风转陆风12:00~13:00 D. 湖风转陆风13:00~14:00</p><p>20. 湖陆风转变的根本原因是</p><p>A. 湖陆的湿度差异 B. 湖陆的面积差异</p><p>C. 湖陆的海拔差异 D. 湖陆的热力性质差异</p><p>读北半球某地近地面气压分布(单位:百帕)示意图,回答21~22题。</p><p>21.四地中风力最大的是</p><p>A.① B.② C.③ D.④</p><p>22.④处的风向为</p><p>A.西北风 B.东北风 C.西南风 D.东南风</p><p>读自然环境中四大圈层间水分联系图,完成23~24题。</p><p>23.图中甲、乙、丙、丁所表示的圈层依次是</p><p>A.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B.岩石圈、生物圈、大气圈、水圈</p><p>C.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岩石圈 D.大气圈、岩石圈、水圈、生物圈</p><p>24.目前,人类影响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是</p><p>A.① B.② C.③ D.④</p><p>2023年国际海绵城市建设论坛暨第十四届泉州市科协学术年会于12月25在泉州举行,本次大会以“让城市不再看海”为主题。其中活水公园雨水收集系统海绵城市建设为成功案例。图为“某活水公园雨水收集系统示意图”。读图2,回答25~26题。</p><p>25. 活水公园雨水收集系统对水循环整个环节干预最明显的是</p><p>A. 地下径流 B. 地表径流 C. 降水 D. 水汽输送</p><p>26. 公园中荷花池在缓解城市内涝问题中最主要的功能是</p><p>A. 美化城市环境 B. 下渗蓄水</p><p>C. 调节小气候 D. 保护生物多样性</p><p>图7为“某地理考察小组在沙漠地区利用‘日光蒸馏法’取水示意图”。读图完成27~28题。</p><p>27. 该方法模拟了水循环的动力主要是</p><p>①风力②地球重力③太阳能④温室效应</p><p>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p><p>28. 该方法可以模拟水循环的环节主要有</p><p>①蒸发②水汽输送③大气降水④地下径流</p><p>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p><p>下图为我国某河流某水文站多年平均径流量图。读图,回答29~30题。</p><p>29.该河流可能位于我国</p><p>A.东北地区 B.华北地区</p><p>C.西北地区 D.西南地区</p><p>30.该河流的补给水源主要为</p><p>A.雨水和冰川融水</p><p>B.雨水和季节性积雪融水</p><p>C.地下水</p><p>D.湖泊水</p><p>二、 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的正确与错误,正确的填“A”,错误的填“B”。 (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p><p>31.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与地球位于太阳系的中心有密切的关系。( )</p><p>32.中国北方晴朗的夜晚,经常会出现极光现象。( )</p><p>33.四川盆地因为海拔低,与太阳距离远,所以太阳辐射很弱。( )</p><p>34. 由于黑子爆发的影响,指南针只在赤道地区才能正确指示方向。( )</p><p>35.岩石圈由地壳及上地幔顶部的固体岩石组成。( )</p><p>36.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共同构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 。( )</p><p>37.居住在海边的人们感觉舒适的原因是因为全年温度比内陆地区低。( )</p><p>38.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被称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 )</p><p>39.自然界的水循环运动时刻都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着。( )</p><p>40. 水的运动对于陆地形态的塑造有着重要作用。( )</p><p>三、综合题(共三题,共30分)</p><p>41.读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图,回答下列问题。(9分)</p><p>(1)图中字母代表的箭头含义分别是:A_________; F________;J_________;I_________;(4分)</p><p>(2)从数量上看,A>D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p><p>(3)试比较晴天与阴天的气温日较差的大小: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p><p>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p><p>(4)深秋,我国北方有寒潮活动的地区,农民常用浓烟笼罩大白菜地,可以防止大面积冻害,其主要原因是( )(1分)</p><p>A.浓烟散射地面辐射,增加大气温度 B.浓烟反射大气逆辐射,增加大气温度</p><p>C.浓烟可阻挡冷空气入侵,防止大面积作物冻害 D.浓烟吸收地面辐射,增加大气逆辐射</p><p>42.读某区域等高面与等压面的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p><p>(1)列表比较A、B两地大气物理性质及天气状况。</p><p>A地B地</p><p>气温</p><p>气压</p><p>垂直方向</p><p>气流运动</p><p>阴晴状况</p><p>(2)在图中用“→”画出AB间的热力环流。并说明AB之间的风向是______________风.</p><p>(3)若图示区域热力环流为白天的海陆风,则A、B两地为陆地的是________,当地吹________风。</p><p>(4)如果A、B之间的温差增大,则该区域的热力环流势力将________(增强、减弱)。</p><p>15.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11分)</p><p>(1)写出字母代表的水循环环节的名称:</p><p>C _____________ F ________ E______________ H ________ G ________</p><p>(2)A C D E F G共同构成了_____________水循环运动,使得陆地上的水资源不断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p><p>(3)水循环具有哪些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________(说出两点即可)</p><p>(4)目前人类活动可以影响水循环的个别环节。怎么施加影响?举三例。如:</p><p>地表径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p>降 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p>蒸 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p>参考答案</p><p>一选择题</p><p>DBCAB DDCDD CBBAB AACBD CBADB BBAAB</p><p>二判断题</p><p>BBBBA ABBAA</p><p>三综合题</p><p>41</p><p>(1)太阳辐射 地面辐射 大气辐射 大气逆辐射</p><p>(2)太阳辐射在经过大气层时,会被大气削弱</p><p>(3)晴天昼夜温差大,理由:晴朗的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弱,所以地面接收的热量较多,白天温度较高; 晴朗的夜晚,大气逆辐射较弱,对地面的保温作用较差,地面损失热量较多,夜晚温度较低,所以晴天昼夜温差较大。</p><p>(4)D</p><p>42题</p><p>A地B地</p><p>气温低高</p><p>气压高低</p><p>垂直方向</p><p>气流运动下沉上升</p><p>阴晴状况晴阴天</p><p>(2) 略 西北风</p><p>(3) B 海风</p><p>(4)增强</p><p>43题</p><p>(1)水汽输送 下渗 地表径流 蒸发或植物蒸腾 地下径流</p><p>(2)乙(或海陆间水循环)</p><p>(3)略</p><p>(4)跨流域调水(建水库) 人工降雨 植树种草(砍伐森林破坏草地地面硬)</p>
页:
[1]